《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

          時間:2024-08-12 12:35:34 雪桃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并對今后的學習做出調整。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 1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5~6題。(6分)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這首詩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風吹破引發感慨而寫下的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

            B.詩人對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進竹林的行為無可奈何,只好拄杖歸來,獨自嘆息。

            C.布衾如鐵,屋漏床濕,雨腳如麻。長夜難眠,表現出詩人窮困苦痛的生活狀況。

            D.這首詩最后一段運用敘述抒情的表達方式,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6.請對這首詩中加線的句子進行簡要賞析。(3分)

            答案:

            5.D

            解析:該詩主要考察學生對詩歌的主要內容及主旨情感的`理解,D最后一段主要運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6.該句主要運用了一系列動詞,通過“卷”、“飛”、“渡”、“灑”、“掛罥”、“飄轉”組成了一幅幅鮮明的圖畫,生動形象地寫出暴風對茅屋的肆虐,表現出作者生活處境的艱難以及焦灼苦悶心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 2

            閱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完成1——6題》(13分)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田燥呼不得,歸來何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9.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其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因此后人稱他的詩為“ ”,尊稱他為“ ”。(1分)

            20.解釋下列詩句中的加粗字。(3分)

            ①八月秋高風號 ( )

            ②俄風定云墨色( )

            ③秋天漠漠向黑( )

            21.寫出下面詩句的意思。(2分)

            長夜沾濕何由徹!

            22.這首詩所表現的時間是 ,事件是 ,從詩中的一個詞語“ ”可看出詩的時代背景是 。(2分)

            23.分別概括前三節詩的內容。(3分)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24.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 的情思,發出了“ , (填原詩句)的吶喊,體現了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2分)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理解答案:

            19.本詩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詩人。他的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因此后人稱他的詩為“ 詩史 ”,尊稱他為“ 詩圣 ”。(1分)

            20.解釋下列詩句中的`加粗字。(3分)

            ①八月秋高風號( 大聲吼叫)

            ②俄風定云墨色( 一會兒 )

            ③秋天漠漠向黑(漸近,靠近)

            21.寫出下面詩句的意思。(2分)

            長夜沾濕何由徹! 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22.這首詩所表現的時間是 八月 ,事件是 暴風雨襲擊茅屋 ,從詩中的一個詞語“ 喪亂 ”可看出詩的時代背景是 安史之亂 。(2分)

            23.分別概括前三節詩的內容。(3分)

            第一節: 茅屋被秋風所破的情景。 第二節: 茅草被頑童抱去和詩人的嘆惜。

            第三節: 大雨中長夜沾濕的苦痛。

            24.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 憂國憂民的情思,發出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2分)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 3

            (一)閱讀下面古代詩歌,完成4-5題。(5分)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選)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4.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詩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聯想到安史之亂以來的.萬方多難而寫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

            B.“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預示大雨將至,烘托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

            C.“嬌兒惡臥踏里裂”一句表現出詩人對孩子在窘迫處境下還這么嬌氣頑皮的厭煩。

            D.“何由徹”和前面的“未斷絕”照應,表現了詩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5.“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一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2分)

            答案:

            閱讀下面古代詩歌,完成4-5題。(16分)

            4.(3分)C

            5.(2分,意對即可)表現了詩人舍己為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 4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9-14小題。(共18分)

            [甲]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莊子《北冥有魚》

            [乙]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丙]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9、對[丙]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風摧殘后的窘況,同時表現了詩人為天下“寒士”著想的高尚情操。

            B、詩歌以描述開篇,用寫實的手法,寫了秋風的威力,聲勢,也寫了詩人無可奈何的情狀。

            C、當秋雨來臨時,詩人不再關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關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上。

            D、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連續、頻繁的韻腳變換體現了“歌”的特點。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化而鳥,其名鵬通計一舟,人五;窗八《核舟記》

            B、天之蒼蒼,其正邪兩岸石壁,五交輝《答謝中書書》

            C、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二章》

            D、之不能盡其材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桃花源記》

            1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2分)

            (1)是鳥也,海則將徙于南冥()

            (2)摶扶而上者九萬里()

            (3)食或盡粟一石()

            (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求其能千里也()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3、[甲]文中所寫的“野馬”“塵埃”的運動依靠什么?寫它們有什么作用?(3分)

            14、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是什么?二者的關系怎樣?(3分)

            閱讀答案:

            9、D【解析】文章中沒有連續、頻繁的變換韻腳,只在每小節轉換韻腳。

            10、B【解析】A第一個為“成為”,第二個為“雕刻(成)”B都是“顏色”的意思C第一個為“因此,所以”,第二個為“舊的,學過的(知識)”D第一個同“飼”,喂;第二個為名詞“食物”

            11、(1)海水運動

            (2)盤旋飛翔

            (3)有時

            (4)怎么

            12、(1)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

            (2)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13、“野馬”“塵埃”的運動也必須依靠氣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這里和鵬相比,說明萬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須憑借,要依靠),世上的萬物無論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處在不同的束縛之中。因此,大鵬也好,“野馬”“塵埃”也好,狀似逍遙,其實并沒有達到真正的逍遙。

            14、伯樂喻能識別人才的人,千里馬喻指人才。

            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性作用。千里馬對伯樂有依賴的關系。沒有伯樂的發現和常識,千里馬就會被摧殘和埋沒。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 5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茅屋為秋風所破的具體情境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像“群童”、“抱茅入竹去”的場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哪句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詩人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2.可從“欺”、“忍”、“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和詩人“呼不得”等詞句入手,進行想像,不必拘泥詩句自身。

            3.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4.詩歌最后一節。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賞析及閱讀答案08-28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08-1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閱讀及翻譯10-18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詞08-26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09-14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04-08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03-25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09-19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03-22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文12-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夜晚久久精品视频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 | 在线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