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弟侄書堂閱讀答案

          時間:2024-01-16 08:44:09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題弟侄書堂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鞏固所學知識。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題弟侄書堂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題弟侄書堂閱讀答案

          題弟侄書堂閱讀答案1

            題弟侄書堂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詩人在開篇指出弟侄雖然生活貧窮,但意志并未消沉,依然執(zhí)著于學業(yè)。

            B、詩人贊美自己的弟侄處于世道紛亂之時,卻不受外界的影響,勤奮修業(yè)。

            C、雖處“干戈地”,卻修“禮樂風”,頷聯凸顯了詩人弟侄卓然高潔的品格。

            D、詩人勉勵弟侄不要荒廢學業(yè)、虛度光陰,年少時付出的辛苦于終身有益。

            15、詩歌的頸聯有怎樣的作用?請結合全詩分析。(6分)

            答案:

            14、A

            15、頸聯描寫了書堂清幽靜謐的`環(huán)境,可使讀者感受到弟侄伏案苦讀的形象;上承對弟侄的贊美,由此轉入尾聯對弟侄的勸勉二領綠面詩歌的節(jié)奏。

          題弟侄書堂閱讀答案2

            題弟侄書堂

            [唐] 杜荀鶴注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注] 杜荀鶴,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少年時,因家境貧寒輟學,投奔九華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讀于山中,自詡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窮人”。

            (1).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 這首七律是杜荀鶴詠其侄子讀書之處而作,詩句飽含對后人的勸勉之情,旨意深切。

            B. 首聯先敘侄子雖然貧窮卻能于世道紛亂之時謹守禮道,勤奮修業(yè)。詩人以此來刻畫書堂主人獨特的精神風貌,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C. 尾聯極富哲理,“寸功”極小,“終身事”極大,然而極大卻正是極小日積月累的結果,說明了量變到質變的辯證道理。

            D. 整首詩語言上通俗淺近,平易自然,通讀全詩,沒有一難解字句,質樸之至。

            (2). 詩歌頸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3分)

            (3). 請簡要分析本詩最突出的兩種表現手法。(4分)

            答

            (1)B

            (2) 窗外綠竹搖曳,影投書案;遠處潺潺流水注入硯池,一幅清幽書堂圖。

            (3). ①對比。頷聯說弟侄“家山雖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禮樂風”,凸顯了勤勉好學的形象和卓然高潔的品格。②視聽結合。頸聯寫書堂之景:窗外綠竹搖曳,遠處泉水潺潺,視聽結合,弟侄伏案苦讀、硯池墨耕的情形如在目前。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B.“雖然貧窮”錯,“何事居窮道不窮”中“居窮”的意思是處于不得志的境地,并非“貧窮”。

            故選B。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頸聯“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意思是,窗外竹子的影子還在書桌上搖擺,硯臺中的墨汁好像發(fā)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聲。這兩句寫書堂之景:窗外綠竹搖曳,影入書案,遠處泉水潺潺,流入硯池。視覺與聽覺相結合,我們可以想見其弟侄伏案苦讀、硯池墨耕的情形。描繪了一幅清幽書堂圖。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意思是,故鄉(xiāng)雖然在打仗,可是弟侄還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家山雖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禮樂風”,對比之中凸顯出弟侄的勤勉好學,更顯其卓然的高潔品格,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寫書堂之景:窗外綠竹搖曳,影入書案,遠處泉水潺潺,流入硯池。描繪了一幅清幽書堂圖。“窗竹影搖書案上”是視覺描寫,“野泉聲入硯池中”是聽覺描寫,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形象生動的描寫了弟侄伏案苦讀、硯池墨耕的情形。

          題弟侄書堂閱讀答案3

            題弟侄書堂

            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注】杜荀鶴:晚唐詩人,曾經歷黃巢之亂。

            閱讀題目

            14.下列對這首詩的欣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頷聯上下聯兩句形成對比,以戰(zhàn)亂中社會的紛擾反襯了弟侄靜心好學尚禮的品格。

            B.尾聯是對弟侄的慰勉之詞,詩人以長輩的`身份直抒胸臆,語重心長地鼓勵了弟侄。

            C.首句兩個“窮”字含義不同,前者是指“生活貧窮”,而后者則是作“缺少”講。

            D.這首詩語言上通俗淺近,平易自然,仿佛從詩人心中流出,沒有雕琢的痕跡。

            15.詩歌頸聯情景交融,請簡析其妙處。(6分)

            參考答案

            14.C.首句第一個“窮”并非指的是生活貧窮,而是指不得志的困境。是指人處于困境仍要注意修養(yǎng)。

            15.①頸聯寫的是窗外搖曳的竹子的影子落在書桌上,野外泉水叮咚,仿佛流入硯臺中,“竹影”與“泉聲”表現了弟侄書房環(huán)境的清幽。②在紛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弟侄仍能靜心讀書,清幽的景致也是弟侄清凈的內心的寫照。③詩人借此表達了對弟侄勤勉好學、專心求學的態(tài)度的贊美。

          【題弟侄書堂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題弟侄書堂》原文及譯文10-19

          題弟侄書堂翻譯及賞析06-19

          題弟侄書堂原文及賞析05-02

          題弟侄書堂詩詞鑒賞10-21

          題弟侄書堂原文、翻譯、賞析03-18

          《題弟侄書堂》全詩翻譯及賞析09-04

          《與四弟書》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7-05

          鄧攸棄兒保侄閱讀答案12-13

          《鄧攸棄兒保侄》閱讀答案及原文01-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放观看 |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