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5-17 16:56:28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9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姑娘助人為樂的精神。

            2、運用學過的方法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天真、善良、辦事認真、幫助別人不計報酬的可貴品質。

            教具準備: 錄音磁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上一課我們學的《雨中》講的是小學生和過路人主動幫助姑娘撿蘋果的事。今天我們要學的這一課也是講助人為樂的,事情發生在沙灘上。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步自學。

            1、提出自學要求: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的音和義,一邊讀課文,一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想想哪幾個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全文可以分成幾段。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3、討論交流。

            (1)同桌互相討論不懂的詞句。

            (2)學生提出仍然不懂的問題。

            (3)討論分段。

            4、按劃分的段落默讀課文,想想每段說的是什么意思。

            三、進一步自學課文。

            1、出示思考題,要求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思考問題。

            (1)小姑娘在什么時間在哪兒撿貝殼?她遇到誰?他們說了些什么?

            (2)小姑娘喜歡貝殼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3)小姑娘為什么沒要畫家的貝殼?通過這件事說明小姑娘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小姑娘反撒落在海灘上的貝殼拾起來還給畫家,畫家的眼圈為什么紅了?

            2、學生根據思考題,逐段默讀課文。

            四、討論、交流。

            1、同桌討論思考題。

            2、指名回答思考題。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

            2、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3、指名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0在金色的沙灘上

            小姑娘 貝殼 青年畫家

            不計報酬、心靈美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具體的語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感悟作者具體生動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了水給村里人帶來了快樂,體會這種寫的好處。

            4.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貴,激發珍惜水資源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以樂襯苦的反襯寫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圖片導入。

            2、 板書課題。

            二、 感悟描寫,體悟情感。

            1、 默讀課文,看課文中水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可以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

            2、 出示:水是村里最珍貴的東西。

            3、 找出文章中描寫水珍貴的句子。可以邊讀邊畫出相關句子,可以用概括性的詞語寫出自己的感受。

            (1)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吃來自天空的水。

            (2)指名讀,并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談為什么說水珍貴。

            (3)一場雨帶給孩子們歡樂,讓他們有了這樣久逢甘露的心情,你認為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做?帶著這份痛快、喜悅讀這段。

            (4)你在雨天的時候是怎么做的?為什么他會這樣,他們的做法讓我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感受到哪里的人民對水的——。

            (5)自由讀這段話,說說你的感受。

            (6)出示:母親用一把大鎖……象征著、幸福和痛快。

            (7)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里看出水的珍貴。

            (8)出示:從頭頂傾注而下……一滴也沒有被浪費掉。

            (9)指名讀這段話,通過想象你感受到了什么?

            (10) 這是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久旱逢霖的感覺,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形容,你會用那個詞語?帶著這種感情讀這段。

            (11) 出示母親的話:你們真是餓壞了?為什么用“餓”而不用“渴”?

            4、文章中通過一場雨和一勺水洗澡,體現出水帶給他們的快樂,并沒有用大量的文筆寫水帶給他們的苦?為什么呢?

            5、文章中給村里人帶來了“苦”,可作者卻具體生動的描述水給村里人帶來的“樂”,以樂襯托苦,更加襯托出水的珍貴。這種寫法叫做反襯。

            三、指導生字。

            (1)出示“勺”

            (2)觀察生字,指出生字注意的部分。

            (3)老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互評。

            四、總結。

            板書設計:

            水

            最珍貴

            苦 樂

            反襯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十課,誰來讀課題?

            2.我聽見了,(教師指箏字)這個字他讀得特別準確,他讀的是幾聲?(學生齊答:輕聲。)

            3.誰知道它單獨出現時讀幾聲?(一聲)請大家一起讀。

            4.教師小結:箏這個字單獨出現時讀一聲,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請大家再來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讀讀課文了吧?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它,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詞。

            大家讀得真熱鬧,看把小松鼠都吸引來了,你瞧,他給大家帶來了什么?你愿意讀嗎?把生詞讀給你的同位聽,讀不準的,請同位幫助改過來。(出示生詞。)

            把你們讀的情況匯報給大家,誰愿意讀?(請一對同位起立讀詞,出現問題及時糾正。)

            2.學習生字。

            生詞大家都認識了,我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生字。)

            單個讀生字,齊讀生字。

            四、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板畫。

            大家表現真出色,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小朋友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老師邊板畫邊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樹林,綠綠的小草,還有美麗的花兒)這兒美嗎?(學生齊答:美!)

            聽說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這里,大家看,這就是他們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他們的家應該各建在哪里呢?

            (2)貼房子。

            誰愿意上來把他們的家貼在合適的位置?

            方案一:(學生貼對了)能告訴大家你為什么這樣貼嗎?

            方案二:(學生貼得有錯誤)其他同學都同意把房子貼在這里嗎?(有不同意的請他上來貼)為什么這樣貼呢?

            (學生以課本為依據,在相互交流中貼對房子的位置。)

            [通過精美的板畫創設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并指導學生從書中找到貼圖的依據,使學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學會了帶著問題讀書,用書本來解決問題。]

            (3)戴頭飾,扮演角色。

            這里風景這樣優美,小熊和松鼠的家這樣可愛,大家想不想生活在這里?那就請大家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做一只可愛的小熊或快樂的松鼠吧!

            王老師就是一只美麗的小鳥。(教師戴上頭飾,走到學生中間,熱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讓學生扮演課本中的角色,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后面的學習創設活潑和諧的氣氛,老師扮作小鳥和學生交流,一則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二則強化了學生的角色意識,使學生自然地進入角色,并為理解體會人物的情感做好鋪墊。]

            2.學習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課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師手指板畫)知道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卻成了好朋友,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讀讀二至六自然段,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誰知道他們倆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學生讀課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

            方案二:(學生說故事的細節)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嗎?(指板畫)是什么和什么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學生回答,借機貼紙船和風箏)教師指板畫總結,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是紙船和風箏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在學生自讀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在板畫的幫助下用簡單的話概括課文內容,既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2)重點學習三、五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他們倆收到對方的禮物,可高興了!

            書上有兩個自然段寫了他們高興的心情,是哪兩個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試著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讀。(學生自己讀。)

            哪里直接寫了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學生找到了樂壞了,教師指導朗讀這一句)樂壞了還可以怎么說?(很高興高興極了很快樂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朗讀。)

            方案二:(如果學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個詞直接寫了我們高興的心情,找到了嗎?

            還有什么原因讓你們這樣高興?

            方案一:(學生沒有回答)看!

            除了紙船和風箏還有什么?(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還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興嗎?

            方案二:(學生找到了寫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紙船和風箏,我們還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能不高興嗎?看!

            還有什么呢?(教師指祝福的話。)

            還收到了對方的祝福。對,我們還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們來讀一讀祝福的話。(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祝福的語氣,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朗讀整個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個讓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原因:收到紙船和風箏;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話,讓學生體會他們高興的心情。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樂壞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語言激發學生朗讀的熱情,烘托高興的氣氛。一句一句指導后,又訓練學生朗讀整個自然段,由易到難,環環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興,小松鼠你們呢?用同樣的心情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單個讀第五自然段(教師指導)。

            所有小松鼠讀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種形式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樂讀、會讀,能讀好。)

            (3)配樂朗讀一至六自然段,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松鼠和小熊的友誼真讓人羨慕,我們再在音樂聲中分享一下友誼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我們來分工讀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為重點單獨學習后,師生分工朗讀二至六自然段,使學生對故事情節有總體連貫的感知,進一步鞏固朗讀訓練的結果。]

            (4)區別漂和飄。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細心的小鳥還發現了一個秘密呢!

            它就藏在這兩個句子中,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出示兩個句子。)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方案一:(學生發現了無價值的東西)誰還有不同的發現?(如果仍舊沒有發現)我的發現在這兒。(點擊課件,漂飄變紅)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方案二:(學生直接發現了兩個飄的區別)指導學生談。

            教師小結: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個漂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而這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現漢字更多的秘密。

            [漂、飄字的區別很好地反映了漢字形聲字的特點,借機進行訓練,使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展示了漢字的魅力,也充分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

            3.學習第七自然段。

            我這只活潑的小鳥,天天在山林里飛來飛去。每天清晨,我看見小小的紙船把親切的問候帶給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見美麗的風箏給松鼠帶來深深的祝福,他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憂傷的音樂響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師深情朗誦)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揚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見漂流的紙船了。

            [音樂由歡樂變為憂傷,教師深情朗誦渲染氣氛,感染學生情緒,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理解課文內容。]

            4.學習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很難過)能告訴小鳥原因嗎?

            (2)讓我們帶著難過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齊讀。)

            (3)原來你們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可是我不明白你們為什么還是每天扎風箏,折紙船,這是怎么回事呢?

            生:雖然我們吵架了,可是我們都還是想著對方,還想成為好朋友。

            5.學習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來是這樣啊!

            雖然你們吵架了,但心里還都想著對方,還想和對方做朋友啊!

            那結果怎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十、十一自然段。

            結果怎樣?(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誼失而復得,你們的心情一定很復雜,咱們能不能通過讀把你的心情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

            (1)學生讀第十自然段,聽完他讀,我也忍不住想讀讀了,但又怕讀不好,大家能幫幫我出出主意嗎?

            再也受不了了,應該讀出松鼠實在忍受不住,特別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應該讀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誠的語氣。

            有了大家的幫助,我就有信心讀好了。(教師范讀。)

            你也想試試嗎?一定比我讀得更好!

            單個讀,齊讀。

            (2)學生讀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讀呢?

            生1:我想自己讀,讓大家給我評點一下。

            生2:我想聽聽王彥讀,然后我學一學他。

            生3:我想讀一讀,請王老師評價一下。

            交流過程中要注意:美麗的風箏強調美麗,說明小松鼠看見風箏很高興、很激動、很驚喜;他高興得哭了說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誼很激動。

            6.拓展練習。

            (1)是啊,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一只只紙船載著他深深的情意順流而下,小熊看到這么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

            生1:小熊看到這么紙船向他漂來,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這么紙船向他漂來,高興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這么紙船向他漂來,連忙爬上樹,把一只只風箏放到了空中,風箏上寫著: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著與你和好呢!

            [讓學生補充這句不完整的話,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訓練了學生組織語言,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

            (2)小熊、松鼠,經歷了這一切,你們以后還會鬧別扭嗎?(不會。)

            我知道你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你們有什么話要對我這只小鳥說嗎?

            生1:小鳥,你以后交朋友時要注意,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主動和朋友和好。

            大家說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記住你們的話,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愿我們大家永遠是朋友!

            [學習完課文后設計這一環節,教師以小鳥的身份和學生交流,絲毫沒有說教的痕跡,學生在和小鳥交流感受的同時,初步理解了友誼的意義,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評析】

            王春曉老師在濟南市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上執教了《紙船和風箏》一課,在教學中,她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設置情境,注重朗讀的指導,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鳥這一角色,架起了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梁,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新教程指出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王老師在本課教學中,別出心裁地設計了課文中本來沒有的小鳥角色,對教材進行了大膽創新。

            小鳥角色的加入首先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王老師戴上頭飾親切地與小朋友們打招呼,相互問好,使師生關系一下子變得融洽,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習活動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另外,小鳥的角色在整篇課文的學習中還起到了穿針引線、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但卻以小鳥的身份出現,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在初讀課文后,指導學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為好朋友的經過時,小鳥以我是他們的鄰居,怎么不知道他們怎樣成為朋友的這一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巧妙而不留痕跡。再如:當松鼠與小熊吵架后,心里很難過,小鳥站出來主動要求傾聽他們的心事,在向小鳥訴說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深深體會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因此,小鳥角色的加入切實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設計十分巧妙,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很成功。

            二、緊緊抓住情字,設置感人的情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王老師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多次設置情境,使學生始終處于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

            本課是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王老師在教學一開始就通過精美的板畫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更巧妙的是,王老師讓學生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扮演這童話王國里的一個人物,使學生真正深入到課文中來,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為后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音樂的運用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課文一至六自然段寫了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的經過,是情緒歡快的部分,配上輕松歡快的音樂進行感情朗讀,使學生充分理解友誼給人們帶來的快樂。七至九自然段寫了兩個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緒憂郁的部分,歡快音樂戛然而止,代之以悠傷的樂曲,一下子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理解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王老師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始終注意讓學生有豐富充分的情感體驗,理解了友誼的`重要,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讀指導,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做到了課堂上充滿瑯瑯書聲

            低年級段朗誦訓練是重點,王老師特別注意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使課堂上充滿瑯瑯書聲。

            在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時,王老師讓學生找到了描寫小熊快樂的句子,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樂壞了這個詞,王老師立刻抓緊這一個詞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先用換詞的方式體會樂壞了的意思,王老師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興點注意表情等,使學生很快體會到了這種快樂的感受,朗讀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王老師在指導朗讀第十自然段時,讓學生當小老師教老師讀,給老師提出朗讀的意見和要求,在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引起他們很大的興趣。

            四、注重語文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積極倡導新教改的大潮中,王老師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文訓練,在教學中,她不但體現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終注重語言文字訓練,既活又實。

            在導入新課的第一個環節,王老師就注意了糾正學生讀音,箏字單獨出現出讀一聲,而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這個知識老師沒有單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請學生讀課題,學生自己就讀正確了,教師借機提出如果這個箏字單獨出現讀幾聲?這樣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課文中出現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里。王老師抓住這兩個音同意異的字進行語文訓練,出示兩個句子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借機引導飄帶風字旁和風有關,是指飄在空中,而三點水旁的漂和水有關,指漂在水里,王老師小結時指出漢字獨有的魅力,引起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好奇和熱愛,進行語文的熏陶。

            學習完課文,王老師仍然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語文訓練,她出示小熊看到了許多紙船向他漂來,他這句不完整的話,讓學生補充完整,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現,還要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

            總之,王春曉老師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無論是在實踐新的教學理念,還是在注重語文訓練,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閏土是一個健康可愛的農村少年。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來認識這個少年閏土,進一步來了解魯迅對少年閏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研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第6-16節,想一想:閏土向我講了幾件事?

            根據學生回答點擊出示: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看瓜刺猹 看跳魚兒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第6-16節,想一想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什么時候樣的人? 點擊出示填空:( )的少年閏土

            3、學生討論后,交流匯報

            (一) 細讀雪地捕鳥

            ① 相機點擊聰明能干

            ② 你能讀懂閏土是怎樣捕鳥的?你能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把捕鳥的過程說一說嗎?(出示:雪地捕鳥圖)

            ③ 這么能干的閏土,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把把他展示出來?(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

            (二) 細讀看瓜刺猹

            ① 相機點擊機智勇敢(出示看瓜刺猹圖)

            ② 指導朗讀:啦啦(讀出緊張、害怕的語氣來)

            輕輕(師引:月亮底下,猹來了,大家可要輕輕地別把猹嚇跑了)

            ③ 對話朗讀

            師引:雖然猹會咬人,而且還這么伶俐,但還是被閏土刺到了,閏土填表是機智勇敢啊!請同學們把他們倆的對話讀一讀,男同學讀閏土的的語言,女同學讀我的語言。(注意我的語言要讀得天真、好奇)

            4、師引:那閏土的心中僅僅只有這四件稀奇事嗎?(學生肯定會回答:不,他還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

            點擊句子: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師:大家想像一下,他那無窮無盡的稀奇事還會有哪些呢?(比如說:釣 車塘捕魚、捉泥鰍等等)

            5、師引:是啊,閏土的心里有著無窮無盡的新鮮事,是說也不完,做也不完的。他就是這樣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干、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如果你是少年魯迅你會用什么樣的感情讀好這句話?(重點指導啊的讀法)

            ① 如果是高興,該怎么讀?

            ② 如果是佩服,該怎么讀?

            ③ 如果是羨慕,該怎么讀 ?

            ④ 如果是驚奇,該怎么讀?

            ⑤ 如果是自嘆不如,該怎么讀?

            6、師引:為什么魯迅會有如此復雜的感情?(魯迅為什么會對少年閏土如此佩服呢?)

            根據學生回答點擊: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四角的天空。)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點擊畫面: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

            師引讀,生接讀:

            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邊有如許的貝殼。)

            閏土在(雪地捕鳥)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鳥的,而且可以捕到這么多的鳥。)

            閏土在看瓜刺猹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東西,不知道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

            7、小結:正因為這樣,所以魯迅把少年閏土看作是難得的好朋友,雖然他才相聚了一個月,卻建立了深厚、真摯的友誼。三十年來,一直都沒把閏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卻,一想起這個閏土,腦海里馬上就出現了這個美麗又神奇的畫面(點擊看瓜刺猹圖)讓我們再一次充滿感情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一段話,女生讀第一句,男生讀二、三兩句。

            三、總結

            師:好朋友總有離別的時候,可這一別就是三十年,你們想知道三十年后魯迅和閏土見面的情景嗎?老師建議大家去讀一讀魯迅的小說《故鄉》。

            四、作業超市

            1、 師引:在這堂課結束前,教師帶你們到作業超市里支逛一逛。

            2、 點擊出示:作業超市(任選一題)

            評一評:少年閏土或少年魯迅

            讀一讀:魯迅的小說《故鄉》

            寫一寫:仿照課文的寫法,你能寫一寫你和小伙伴之間的友誼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了解故鄉楊梅的可愛,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可愛”這個意思,把內容寫具體的。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可愛”這個意思寫出楊梅特點的。

            教具準備:

            多媒體、軟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板書課題。

            1、同學們見過和吃過楊梅嗎?知道產地嗎?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樣講他故鄉的楊梅的。

            3、板書課題。

            二、指導檢查預習。

            1、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要讀準字音。

            2、通過指名讀,檢查讀音的正誤。

            三、自由讀,想一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為什么要這樣分?[可分三段,一(1);二(2);三(3—6)]

            四、講讀第一段。

            1、集體讀第一段。

            2、這段告訴我們什么?有什么作用?(總起全文)

            五、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討論:每句話是什么意思,這段主要講了什么?(結合理解“貪婪”“吮吸”“甘露”“伸展”“狹長”等詞語的意思。)

            2、“貪婪、吮吸、伸展、歡笑”這些詞語本來都是寫人的行為動作和感情的,這里用來描寫楊梅樹,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3、指導朗讀。

            六、講讀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寫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

            2、齊讀第三自然段,說說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端午節”指什么時間,是什么節日?

            3、指名讀描寫楊梅形狀的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楊梅果是什么樣的?哪些句子體現了作者對楊梅的喜愛?(體會“細膩”“柔軟”是什么感覺)

            4、指名讀寫楊梅顏色的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講楊梅顏色的?(先講外邊的,后講里邊的)哪些語句使你感到楊梅果非常惹人喜愛,為什么?

            5、指名讀描寫楊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話是講楊梅味道的,哪幾句是講“我”愛吃楊梅的?

            七、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齊聲讀課文,要讀出喜愛楊梅的感情。

            二、同學們讀了課文,能和作者一樣感受到故鄉楊梅的可愛嗎?你是怎樣感受到的?

            三、小結:

            我們寫作文也應該像課文的作者一樣,先考慮好自己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并想好記敘的順序,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識記本課的生字。

            1、由學生說說自己識記的方法。

            2、指導書寫。

            3、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五、完成“練筆”。

            1、指名讀內容,明確要求。

            2、同桌互相說一說。

            (1)準備寫哪種水果;

            (2)這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

            (3)為什么喜歡它。

            3、指名3—5名同學說一說。

            4、把剛才說的寫下來。

            六、教師巡視,解答學生作文中的問題。

            七、請同學讀讀自己寫的片斷,師生適當評議。

            板書設計:

            枝:常綠

            楊梅樹

            葉:狹長

            我愛故鄉的楊梅

            形狀:圓 小刺

            楊梅果 顏色:淡紅 深紅 幾乎成黑

            味道:又酸又甜 甜津津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情景導入:

            老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幅美麗的圖片,你們想看看是什么嗎?

            學生:想!

            老師:(點擊課件)現在請你觀察第一幅圖!誰能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學生:畫的是爸爸、媽媽、還有孩子在看電視,他們是一家人!

            老師:你觀察得可真仔細呀!這是一個三口之家。那看一看第二幅圖!畫的又是什么呢?

            學生:也是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孩子!

            老師:對了!這是一個大家庭,是祖孫三代。我們一年九班的每一個同學也都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今天呀!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小詩歌,名字就叫做:家!(出示題目:家)(讀題)

            二、進入正課:

            老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把書打開,翻到第63頁!先看著書上的拼音指讀!你能只看拼音把課文讀出來嗎?(課件)

            為了讓你讀得更準確,在讀的時候,老師提醒你要注意這樣幾個詞的發音:(課件)

            cǎowōfánɡshèshānpōshūfufǔài

            草窩房舍山坡舒服撫愛

            (教師領讀)

            學生:自由朗讀

            老師:好!現在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指名讀)

            你可真了不起!發音非常的準確!(如果有讀的不好的要對其進行糾正)

            老師:現在請同學們一邊看拼音,一邊看漢字,再把課文讀一讀!

            學生:自由朗讀

            老師:同學們!你們讀的都非常的認真!在這首詩中有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的生字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嗎?(課件)

            上面的字是要求我們會認的字,下面的字是要求我們會寫的字!在課文中把他們找出來,在生字的下面畫上小圓圈并反復的讀一讀!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

            4、老師:好了!現在誰能上前面來!領著同學們把這些字讀一讀!(出示生字卡片:家、的、蜜、蜂、漂、亮,魚、鳥、山、生、來,蜜蜂、漂亮。)

            學生:齊讀

            老師:你們可真棒!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認識的呢?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他的嗎?

            學生:鳥是我家養鳥,爸爸告訴我這個字的!……

            我學過書法!老師教我的!……

            老師:那現在,咱們就開火車讀一讀!看誰把這些字記住了!(開火車讀:火車火車開到哪?學生說火車火車開我這,火車開到…那)(1—2組讀,在此期間糾正發音不準的!)

            三、分析課文:

            老師:你們真可了不起呀!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這首小詩歌一共有三個小節,現在,老師讀第一小節,請你一邊聽一邊想:在這小節中都寫了誰的家?把他用橫線畫出來!然后再說一說,他的家是什么樣的?

            學生:第一小節寫了鳥兒和蜜蜂的家!鳥兒的家是舒服的草窩,蜜蜂的家是漂亮的房舍!(教師板書:鳥兒、蜜蜂,兩幅圖!)

            老師:你找得很對!那我想問問你,你知道鳥兒為什么要用草做窩嗎?

            學生:因為草很溫暖!可以遮風擋雨!小鳥們在窩里會非常的舒服!

            老師:說得很好!就象同學們的小床一樣!每天你都在你的小被窩里進入夢鄉!現在,我們就來讀一讀這一小節!男生讀一句,女生讀一句!

            學生:男女分讀!

            老師:學習了第一小節!我們來學習第二小節!象第一小節學習的那樣!現在,請同學們自己來學習這個小節!老師建議同桌之間合作學習一下:一個人讀,一個人畫有誰的家,然后在一起討論一下,他的家是什么樣的!(指名說)

            學生:第二小節寫了魚兒和蜻蜓的家,魚兒的家是清清的河水,蜻蜓的家是水邊的山坡……

            老師:你說得可真好!這一小節些的是魚兒和蜻蜓的家,那就讓我們來讀一讀這小節吧!第一、二小組讀一句,三、四小組讀一句!(學生分組讀!)

            我們來看第三小節!先讀一讀!然后說說這小節寫的是誰的家?(學生回答:我的家!)那你能跟老師、同學說一說,你的家是什么樣的?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愛你,有沒有這樣的小故事講一講!

            學生:我的家很干凈!爸爸媽媽多我很好!每天都給我做好吃的……

            有一天下雨了,媽媽不打雨傘,讓我打,我覺得媽媽很愛我!

            老師:同學們都喜歡自己的家!你們覺得非常的幸福!那現在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把這小節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學生:讀!

            老師:老師聽見了!你們讀得可真有感情!老師都被你們感動了!老師也向參加到你們的行列里!我也想讀一讀!行嗎?(教師范讀)這首小詩歌我們就學完了!現在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讀一遍這首詩!(學生:齊讀!)

            老師:你們讀得真棒!那現在用你手中的小畫筆畫一畫鳥兒和蜻蜓的家!

            學生:畫!

            四、總結:

            你們可真了不起呀!畫得真漂亮!那小動物有家,我們同學每個人都有一個美麗的家!你們知道嗎?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家!就是我們的祖國!你知道我們祖國名字嗎?(中華人民共和國)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要求

            1、會說繞口令,并能說得正確、清楚、快速。

            2、能聽清楚別人說的繞口令,并能進行評議。

            二、教材說明

            本課用圖給我們展示了同學們相互說繞口令的有趣情境。告訴我們本課口語交際就是分小組互說互評繞口令。

            能快速說清楚繞口令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老師和學生都準備一些繞口令,并背下來。

            (二)上課時,先請一個同學上臺說繞口令,教師引導同學們進行評議。評議的重點是說得流利、口齒清楚。

            (三)把同學們分成若干小組或自愿組合,提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能快速地說清楚,聽清楚,會評議。

            (四)分組說、聽、評繞口令。

            (五)評選出繞口令說得最好的同學給以表揚、獎勵。

            四、資料

            繞口令:也叫拗口令。一種語言游戲。是將聲母、韻母或者音調極易混同的字,組成重疊繞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來。因為要說得快,讀音容易發生錯誤,這樣可以訓練發音的準確和思維的敏捷。

            附:繞口令兩則

            小花鼓 藤條和銅鈴

            一面小花鼓, 高高山上一條藤,

            鼓上畫老虎。 藤條上面掛銅鈴。

            寶寶敲破鼓, 風吹藤動銅鈴動,

            媽媽拿布補。 風停藤停銅鈴停。

            不知是布補鼓,

            還是布補虎。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五年級下冊2單元第五課)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誦讀詩詞,理解詩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詩詞的意境,豐富學生情感,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三)過程和方法: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背誦和默寫課文。

            二、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

            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同學們就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童年這首詩。

            (二)初讀詩文,展現畫面

            1.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請同學們朗讀兩首古詩。

            2.在《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中,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三) 精讀詩文,走近畫卷

            1.你最喜歡哪首古詩?選一首自己研讀理解。

            2.自由組合小組,合作探究,選擇一首詩進行研讀,了解詩意,理解字詞,逐句解決。

            3.老師參與學生的研究。

            (四)品讀詩文,走進畫卷

            1.學習第一首詩。

            (1)作者介紹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

            (2)識字

            牧:mù,“牛”撇要短,豎長而挺拔。組詞:牧童、牧場、放牧

            蓑:suō,中間橫左右出頭,下部筆畫舒展,下部是衰,不是哀。

            組詞:蓑衣、蓑笠

            (3)課文詳解

            ①“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讀。

            釋義:六七里方圓的原野鋪滿了青青的野草,三四聲悠揚的笛聲和著微微的晚風傳來。“弄”:逗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量,而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寂靜)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閑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②“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說說感受和意思 然后朗讀。

            釋義:牧牛回來已到黃昏,晚飯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還沒脫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漸漸升起的明月。

            沒有家人聚集的場景,沒有伙伴嬉戲的場景,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不脫,就躺在越野里的草地上。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的寫了下來,卻讓讀者不僅浮想聯翩。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的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4)主題思想

            《牧童》這首詩向我們描繪了黃昏牧童歸來后休憩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遠

            離喧囂、安然自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整體感知

            大聲朗讀《牧童》這首詩,說說整體詩意,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句中描寫了牧童歸來后的場景,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從哪里看出來的?):

            一個“弄”,一個“臥”。(可愛、調皮、疲倦)

            (6)從《牧童》這首詩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牧童》一詩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然與恬靜的生活,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牽無掛、自然放松。同時,我們也看到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向往。

            2.學習第二首詩。

            (1)作者介紹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中興四大家”。代表作:《誠齋集》

            (2)識字

            篙:gāo,撐船用的竹竿或木桿。“?”字頭,上下結構,組詞:長篙 棹:zhào,船槳。木字旁,左右結構,組詞:棹夫

            遮:zhē,掩蓋。“庶”寫緊湊,四點相協調,組詞:遮蓋、遮擋

            (3)課文詳解

            ①“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說說詩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釋義:一只小漁船上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②“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理解詩句意思,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釋義:十分奇怪為什么沒有雨,他們也把傘張在那兒,原來他們不是在遮雨,而是別出心裁,用傘試風。(怪生:怪不得)

            這里省略了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也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產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張、使風”描繪出兩個淘氣、可愛、天真的孩子。

            (3)主題思想

            《舟過安仁》描寫了兩個無憂無慮的小漁童充滿童稚的行為,展示了兒童特

            有的奇思妙想,表達了詩人對兒童的喜愛,同時也贊美了他們的聰明伶俐。

            朗讀詩句,讀出孩子的調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感受意境 。

            1.較兩首詩的人物,你更喜歡哪位詩人筆下的“頑童”?為什么?

            2.誦古詩。

            (五)拓展延伸,想象畫卷

            1.選擇其中一幅畫面,進行想象,改寫成一篇有趣的記敘文或者散文。

            2.默寫《牧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初知“美”

            復習導入,引入新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一)作者介紹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詩人、軍事家和政治家。代表作:《稼軒長短句》

            (二)識字

            醉 :zùi,左右同寬,“酉”寫的略長。組詞:醉酒、陶醉

            媚:mèi,左窄右寬,“眉”字撇寫的舒展些。組詞:明媚、獻媚

            (三)釋題

            1. 簡介宋詞以及詞牌名:清平樂。

            詞,詩歌的一種。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叫做“詞牌名”,即曲調。清平樂(yuè)即是詞的詞牌名。

            2. 村居,詞的題目。“居”什么意思?(居住) “村居”呢?(居住在鄉村)

            二、初讀,走近“美”

            1.聽朗讀錄音,看圖畫。

            2.請同學自由地來讀這首詞,把它讀正確,流利。做到字字讀準,句句通順。

            3.讀得怎樣?請你的同桌來評一評,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

            4.生再讀。讀讀、看看、想想。讀懂的記下來,不懂的做記號。

            5.出現了這么多疑難之處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可以看圖、可以聯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三、品讀,感受“美”

            (一)通過剛才的學習,說說自己的收獲。(注意說話要有條理,先說字意、詞意、再說句意。)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你感受到了什么?(簡樸的鄉間生活,但很美。特別是青青草讓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學生朗讀。

            2.“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學生自由的輕聲讀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對頭發花白的老夫婦滿臉通紅,大概剛喝了酒,他們親熱相待,用鄉音聊天說話。)( “相媚好”:這里指相互逗趣、取樂)僅僅是酒讓他們醉了嗎?如此溫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對白發夫妻操著吳音正在親密地聊天,他們為什么感到這樣幸福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下片。

            4.追問: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可愛的呢?(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伏著剝蓮蓬取蓮子。)( 亡賴,同無賴,指頑皮淘氣。)

            5.讀讀看,從讀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學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村生活啊,那對白發夫妻陶醉了。

            (二)用生動的語句將你欣賞到的這副畫面描繪給大家聽聽。

            (三)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村田園生活)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幾課文主要記敘了幾位科學家的感人事跡,以及他們的杰出貢獻,謳歌了他們百折不撓的毅力,獻身科學的偉大。“科學樸素而美麗,純潔而崇高,科學是所有現代人的必需品格。”本次讀書會要引導學生交流與科學這一話題有關的讀書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的高尚品質,偉大的獻身,并通過讀書交流活動喚起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從而使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本次讀書活動通過讀書、講述、聆聽、演示、感悟,提高學生感受生活,口頭表達、傾聽、實踐、篩選整合信息等各種能力。

            活動目標:

            通過學生親自參與讀書,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本次讀書活動通過讀書、講述、聆聽、演示、感悟,提高學生感受生活,口頭表達、傾聽、實踐、篩選整合信息等各種能力。

            活動準備:

            讀科學家的書、了解科學實驗。朗讀科學家寫的文章。

            活動時間:3課時

            活動過程:

            一、會前動員

            向全班同學明確本次活動的目的。 (號召全員參加,小組合作,準備。)

            二、組建活動小組

            按興趣把全班分成四個小組,確定組長,明確分工。

            三、選擇讀書交流內容

            有四項讀書交流內容可供:

            A.講述科學家的故事。

            B.演示并講解有趣的科學實驗。

            C.朗讀科學家所寫的文章。

            D.談科學與生活的關系。

            除此之外,學生還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素材,教師不做硬性規定。

            四、彩排

            1、選好主持人,寫好串聯詞。

            2、組建評審小組,對各組所準備的內容進行檢查。

            五、召開讀書會

            事先布置好會場,在黑板上寫好主題。可邀請家長及有關人員參加,并請他們參與。觀眾注意傾聽、積極交流、大膽發言。做好會議記錄。

            六、交流

            會后,可引導學生談談參加讀書會的感受,自己的發言或寫一體會在班內交流。

            作業設計:

            基礎訓練內容。

            板書設計

            綜合活動

            讀書會

            課后反思: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9篇】相關文章: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范文集錦十篇01-23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集錦5篇05-12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編6篇05-10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錦集7篇05-10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10篇05-08

          【熱門】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5篇05-12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8篇05-11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5篇05-11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9篇05-10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錦8篇05-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日本欧美性爱网一区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 呦呦婷婷视频在干 |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