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生命之舟》

          時間:2022-07-23 09:15:0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生命之舟》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生命之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生命之舟》

            語文教案:《生命之舟》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解放軍和武警戰士勇于救群眾的犧牲精神。

            2、了解電視新聞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電視新聞是如何用準確、生動、簡明的語言來表現思想內容的。

            2、掌握生命之舟的內涵。

            3、了解1998年歷史背景。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內容:

            導入:

            水,是生命之源,它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人類。水,也是妖魔猛獸,它給人類帶來數不盡的痛苦和災難。大家還記得1998年的那下場大水嗎?,肆虐的暴雨,橫掃著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浩浩蕩蕩的江水,每天都在不斷地制造大大小小的`險情。釀造大大小小的悲劇和災難。讓我們隨著記者梁家新等乘著生命之舟回到1998年,回到湖北嘉魚州,看看那里所發生的事情吧。

            背景介紹: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魚簰洲灣潰口,記者冒著生命危險,登上進入險區的第一艘沖鋒舟,一邊拍攝,一邊參與救人。拍攝過程中,記者始終采用長鏡頭記錄的手法,記錄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面。在編輯過程中,記者又以二號沖鋒舟為視角,透視整個簰洲營救的驚心動魄的場面,并配以解說詞,在湖北電視臺播出。

            自由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并思考:

            1、文章屬于什么類型的新聞,它和報紙上的新聞、廣播新聞有什么不同?

            2、請用一句話概括這則電視新聞報道的主要事實。

            (學生朗讀,思考并回答問題)

            釋疑:

            第一題:

            師:同學們比較一下,電視新聞與報紙上登載的,廣播里播放的,有什么不同?

            生:有畫面,有聲音,有看有聽。

            師:對。這就是電視新聞的特點。那位同學讀一片書上對電視新聞的解釋?

            生:電視新聞以畫面和聲音為主要傳播手段,畫面包括圖像、字幕、圖表、照片和影像資料,聲音包括:解說、同期聲和現場效果。

            師:對,電視新聞是聲畫合一,而報紙、廣播新聞只能看或者聽。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

            第二題:

            1998年簰洲灣發生潰口,解放軍和武警戰士(某舟橋旅和某公安消防總隊)前往營救被困群眾。

            分析課文: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

            (請四位同學朗讀,一學生讀導語部分,一學生讀同期聲,一學生讀主體部分,一學生讀結語部分,注意:把握感情色彩)

            二)、標題、導語、主體是一則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消息還有背景和結語。本篇文章包括哪幾部分?

            1、找出本則新聞的導語部分(1-2段),說說導語部分交代了些什么內容?

            時間:1998年8月1日晚8:20

            地點:湖北嘉魚簰洲灣

            人物:軍區舟橋某旅、湖北省公安消防總隊、趕往營救記者隨同

            事件:湖北嘉魚簰洲灣突然發生潰口,奉命趕往現場營救

            導語在新聞中的作用是:概括新聞主要事實

            2、文章的主體部分是哪個段落?(3-9段),閱讀新聞的主體部分,回答問題:

            A、主體部分具體寫了什么?

            ——救助過程或戰士解救被困人員,重點選擇了兩個畫面加以表現:救助戰士茍峰和救助小女孩。

            B、小女孩處境有多危險?為什么營救工作一次以一次失敗?請找出相關的語句加以分析。

            處境危險:沖鋒舟左前言一棵小桶上,一個小女孩正緊緊抱著樹干,洪水已淹到她的腰部,情況十分危急。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爭。

            營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失敗:急流頂沖,小女孩抱著的小樹難已靠近。

            6、救助行為是通過哪些具體的動作來表現的?根據課文填空,體會電視新聞語言上的特點用其作用。

            閱讀主體部分,選詞填空。

            (1)搜尋繞過穿梭

            二號沖鋒舟,駛向潰口方向,沖鋒舟一路(繞過)房頂、電線等障礙,(穿梭)于樹叢之中,(搜尋)被困群眾。

            (2)迂回沖去轉舵

            由于急流頂沖,沖鋒舟向小女孩背部(沖去),駕駛員迅速(轉舵),從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樹(迂回)。

            (3)抗爭靠攏肆虐

            一次失敗了,兩次、三次都失敗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爭)。沖鋒舟一步一步向步樹(靠攏),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

            簡析:A、語言特點:高度概括、言簡意賅、準確生動,且帶大眾化、口語化的聽覺語言。

            B、作用:表現救助的危險、困難,更表現戰士們冒險救人的舍己救人精神的可貴。

            7、文章最后一段結語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為什么當地群眾稱這些舟是“生命之舟”?

            總結救助行動,點題。 1998年簰洲灣發生潰口后,解放軍和武警戰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駕著一百五十多艘沖鋒舟,勇救被困群眾一萬七千多人。生命之舟——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舍已救人,在激流中駕沖鋒舟,勇救被困群眾。群眾稱這些救命的舟船為“生命之舟”,是對解放軍和武警戰士舍己救人的偉大精神的褒揚,表達了對他們的無限感激與熱愛之情。

            兩個多月里,我們流了太多的淚——不是因為受了太多的苦,而是因為承受了人間太多的愛,經歷了世上太多的感動。當千萬雙泡白了的手緊緊握在一起,千萬張曬黑的臉掛滿歡喜的淚珠,災難而激情的98,令人感慨萬千……

            當我們再次展開記錄1998抗洪救災的長幅畫卷時:

            我們會記住長江、嫩江、松花江的驚濤駭浪。

            我們會記住那個讓人徹夜難眠的驚心動魄的夏季。

            我們會記住高建成和他的戰友們。

            會記住胡繼成等許多普通農民的名字。

            我們會記住在那次災難中不幸遇難的3004名父老鄉親和兄弟姐妹。

            我們會記住那些舍小家保大家,將洪水引向自己家園和土地的農民。

            我們會永遠記住1998。

          【語文教案:《生命之舟》】相關文章:

          生命之舟的教案07-19

          《生命之舟》教案03-25

          《生命之舟》教案參考07-14

          《生命之舟》教案示例07-19

          生命之舟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語文教學設計:生命之舟06-28

          生命之舟經典詩歌11-07

          生命之舟作文06-19

          《生命之舟》教學設計06-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综合久久亚洲经典 | 亚洲岛国精品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青草 | 最新国产午夜福利 |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