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問與智慧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問與智慧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問與智慧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學問和智慧之間的關系,語文教案-十一 學問和智慧。
2.學習課文語言精練,生動有趣。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觀點。
教學難點:語言的精練。
教學方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過了《創造學思想錄》,懂得了創造性思維就是“從你的箱子里走出來”“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問題”,“遷就你自己的規則”,其實創造性思維就是我們常說的“智慧”,這種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里固有的,而是以豐富的“知識”“學問”為基礎的。今天我們學一篇新課文《學問與智慧》。
二、 默讀課文,畫出每段的中心句
討論并歸納:
第1段:學問與智慧有顯然的區別。
第2段:有人認為學問就是智慧,其實有學問的人何問曾都來有智慧。
第3段:學問是不能離開智慧的,沒有智慧的學問,便是死的學問。
第4段:世間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書,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十一 學問和智慧》。
第5段:學問固然不能離開智慧,同時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
第6段: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籠罩學問,透視學問,運用學問。
三、 理清文章結構
討論并歸納:
全文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解釋“學問”與“智慧”的區別。
第二部分(3一6段):論述學問與智慧的關系。
四、 默讀課文1一2段,用最簡潔的語言解釋“學問”和“智慧”。
討論并歸納:
學問:是一種人生必備的工具,是根據人的興趣日積月累而成的.。
智慧:是一種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
五、 第四段“有智慧的書”與“無智慧的書”主要區別是什么?請在文中找出并歸納。
討論并歸納:
主要區別是一個能啟發人的心靈,開辟人的思想,另一個不能得到啟示,浪費時間。
學問與智慧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弄清“學問”和“智慧”的區別與聯系,了解作者所闡述的學習觀,理解作者所說的“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需要智慧”的觀點。
2、理清文章結構。
教學設想:
本文以自學為主,老師只是引導和點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紙上談兵”的故事嗎?請同學們講講。趙括有沒有學問?他為什么卻大敗呢?(學生答)大家說的`便是學問和智慧的關系。這便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
二、檢查預習
三、瀏覽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劃出每節的中心句。
2、學問和智慧的區別是什么?
3、學問和智慧的聯系是什么?
4、作者得出怎樣的結論?
四、論證方法:
1、老師引導學生回顧以前所學議論文,有哪些論證方法。
2、老師歸納:
(1)內容:事實論證(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2)方式:引證、比喻論證
(3)角度:正面論證、反面論證、側面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3、小組結合,找出文中所用的論證方法。并體會比喻論證的作用。
五、討論題:
1、請結合上下文概括什么是“著書的智慧”,什么是“讀書的智慧”?這一節與“開卷有益”矛盾嗎?
2、作者認為讀書“若是像諷誦高頭講章的讀法,則雖讀破五車,也是沒有用的。”這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觀點是否矛盾?為什么?
3、了解了“智慧比學問更重要”后,有的同學可能會對要求記誦的內容產生了疑惑,認為那是死讀書,讀死書。對此,你的看法如何呢?試作簡要分析。
4、說理最忌枯燥,說理也很容易流于枯燥,你閱讀本文有無這種感覺?本文為什么會讓讀者喜愛?
六、結語:
《紅樓夢》中有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是告訴我們在為人處事上,把人情世故弄懂,有一套應付本領的智慧更重要。正如作者羅家倫強調:需要學問,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識,更需要能力,這對我們很有啟發。
【學問與智慧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學問和智慧》教案01-04
學問和智慧教案01-05
《學問和智慧》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學問和智慧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學問和智慧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學問與智慧閱讀答案04-05
《學問與智慧》閱讀答案04-11
學問與智慧的閱讀答案03-26
學問和智慧(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