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3-17 12:05:07 春鵬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是不是經常追著老師要知識點?知識點就是一些常考的內容,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還在為沒有系統的知識點而發愁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1

            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①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①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②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位上的數,如果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三位數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①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6、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中間的0,因為是連續退位的,所以從百位退1到十位當10后,還要從十位退1當10,借給個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7、公式被減數=減數+差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差=被減數—減數

            符號/是什么意思數學

            /在數學中是“除”的意思。例如:4/5我們可以說4除以5或者四分之五。數學符號的發明及使用比數字要晚,但其數量卻超過了數字。現代數學常用的數學符號已超過了200個,其中,每一個符號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實數知識點

            平方根:

            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

            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

            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

            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

            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

            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

            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

            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2

            生字

            1、遠近聞名、知識淵博、曲阜、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毫無保留、傳授、敬重、佩服、品行、品嘗兼優

            2、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

            3、設計、參加、雄偉、全部、橫跨、創舉、減輕、沖擊力、重量、節省、堅固、美觀、石欄

            詞語

            1.近義詞:

            淵博——廣博、傳授——教授、漸漸--緩緩--慢慢漆黑--烏黑、逐漸--逐步

            茂盛--旺盛、參加--加入、雄偉--宏偉、堅固--堅硬、保存--保留

            功夫--本領

            2.反義詞:

            輕--重、清--濁、上升--下降、黑暗--光明、美麗---丑陋

            減輕--加重、堅固--松散、精美--粗劣、敬重—-輕漫、完整--殘缺、保存--銷毀、清清楚楚--隱隱約約

            句式

            1、造句:不但……而且……

            既……又……

            2、一乘轎子

            課文內容理解

            1、《孔子拜師》

            (1).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相距幾千里:說明路途遙遠。

            風餐露宿: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文中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意思是部分白天黑夜地趕路,文中說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2).“學無止境”的意思是什么?(指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應奮進不息。)

            課文內容填空

            1、孔子的名言:

            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2、資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論語》。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3

            1.毫米:毫米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長度單位,符號為cm.,1厘米=1/100米。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稱公里,是長度單位,通常用于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國際標準長度計量單位,符號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噸:質量單位,公制一噸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

            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

            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把和放在等號(=)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寫成︰1+2+3=6.

            加法各部分名稱:“+”是加號,加號前面和后面的數是加數,“=”是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是和。

            例:100(加數)+(加號)300(加數)=(等于號)400(和)

            加法性質:

            (1)加法交換律:a+b=b+a

            (2)加法結合律:a+b+c=a+(b+c)

            7.減法:四則運算之一,將一個數或量從另一個數或量中減去的運算叫做減法。

            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減法的性質: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8.驗算:算題算好以后,再通過逆運算(如減法算題用加法,除法算題用乘法)演算一遍,檢驗以前運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驗算的作用:驗算能夠有效地檢查出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但對解題思維上的錯誤無太大用處,通過驗算(用結果來推導條件)所得的數據與原數據比較來建議運算是否正確。

            9.四邊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四條線段依次首尾相接圍成的封閉的立體圖形叫四邊形。由凸四邊形和凹四邊形組成。

            10.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11.周長:環繞有限面積的區域邊緣的長度積分,叫做周長,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周長的長度因此亦相等于圖形所有邊的和。

            12.估計:根據情況,對事物的性質、數量、變化等做大概的推斷。

            13.余數:在整數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與不能整除兩種情況。

            當不能整除時,就產生余數,取余數運算:

            1.指整數除法中被除數未被除盡部分。

            例:27除以6,商數為4,余數為3.

            余數的性質:余數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質(a,b,c均為自然數):

            (1)余數小于除數;

            (2)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

            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余數=被除數-除數×商。

            14.秒:時間單位時間單位秒(second)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符號是s。

            15.分:時間單位,等于1/60小時,或60秒。

            16.乘法:將相同的數加法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

            乘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是乘號,乘號前面和后面的數叫做因數,“=”是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叫做積。

            例:10(因數)×(乘號)200(因數)=(等于號)20xx(積)

            18.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當做除法來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為用分數表示。

            19.分數線、分子、分母:分數中間的一條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做分子,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讀作幾分之幾。

            分數可以表述成一個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分子等于被除數,分數線等于除號,2分母等于除數,而0.5分數值則等于商。

            20.分數由來:分數在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數的表現形式跟現在不一樣。后來,印度出現了和我國相似的分數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分數的表示法就成為現在這樣了。

            200多年前,瑞士數學家歐拉,在《通用算術》一書中說,要想把7米長的一根繩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為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數來表示它。如果我們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種新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分數。

            21.可能性:可能性是指事物發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預示著事物發展趨勢的量化指標。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4

            1、加法:

            (1)能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搜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3)能熟練完成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4)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

            2、減法:

            (1)能從實際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數學信息,能根據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估算的過程,并逐步學會合理、恰當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結果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4)能熟練完成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加減法的驗算: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減法驗算方法的數學依據和意義,并熟練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2)能選擇恰當的方法對加減法進行驗算,并逐步養成對自己的計算進行驗算的好習慣。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5

            1、毫米: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長度單位,符號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10分米=1米(m)

            0.1分米=1厘米(cm)

            0.01分米=1毫米(mm)

            4、千米:千米又稱公里,是長度單位,通常用于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國際標準長度計量單位,符號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噸:質量單位,公制。一噸等于1000公斤

            6、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把和放在等號(=)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寫成︰1+2+3=6。

            7、加法各部分名稱“+”是加號,加號前面和后面的數是加數,“=”是等于號,等于號后面的數是和。100(加數)+(加號)300(加數)=(等于號)400(和)

            8、加法性質(1)加法交換律:a+b=b+a(2)加法結合律:a+b+c=a+(b+c)

            9、減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將一個數或量從另一個數或量中減去的運算叫做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10、減法的性質: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11、驗算:算題算好以后,再通過逆運算(如減法算題用加法,除法算題用乘法)演算一遍,檢驗以前運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12、驗算的作用:驗算能夠有效地檢查出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但對解題思維上的錯誤無太大用處,通過驗算(用結果來推導條件)所得的數據與原數據比較來建議運算是否正確。

            13、四邊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四條線段依次首尾相接圍成的封閉的立體圖形叫四邊形。由凸四邊形和凹四邊形組成.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6

            一、知識框架

            一級知識點數與代數二級知識點數的運算三級知識點

            1、列豎式計算除法。

            2、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的驗算

            3、一步計算的問題

            4、兩步計算的問題

            1.質量單位千克、克數與代數常見的量

            2.千克、克之間的換算,簡單的實際問題

            3.24時計時法空間與圖形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圖形的認識

            從三個方向觀察用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形狀

            1.周長的認識

            2.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二、期末知識點

            第一單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在二年級(上冊)表內除法和二年級(下冊)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安排的。

            1.計算:列豎式計算除法。

            2.口算:被除數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分別除以除數都沒有余數的.除法,包括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商是整十數。

            3.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的驗算(用乘法驗算)。

            4.估算:估計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

            5.一步計算的問題:在解決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量關系。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6.兩步計算的問題:先求總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實際問題。

            練習:

            (1)用豎式計算,并驗算:62÷266÷672÷347÷7

            (2)口算:36÷360÷268÷290÷3

            (3)列豎式計算:39÷389÷467÷274÷3

            (4)你能估算下面各題的商各是幾十多嗎?64÷584÷395÷481÷3

            (5)王老師用72元買筆記本,如果每本單價是2元,那么能買多少本?李老師用60元買了20本筆記本,那么每本筆記本多少錢?

            (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個乒乓球2元,用50元買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錢能夠買幾個乒乓球?第二單元認數

            1.認數、讀數、寫數。

            整千數:數位與順序,認、讀、寫數,口算整千數的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非整千數:認、讀、寫數,口算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按順序整理數。

            練習:

            (1)口算:201+4000800030006000201000+100

            (2)寫一寫:兩個千加兩個百加一個十是多少?

            (3)三千零二是由幾個千和幾個一組成?

            (4)9670是()位數,它的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個位上是()。

            2.大小比較

            比較大小時的數學思考,比較大小的實際應用,非整千數最接近幾千。

            練習:

            比較大小:3650和2520,7890和8790第三單元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都是質量單位,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是它的質量。我國人民在生活中習慣以“物體有多重”代替“質量是多少”,因此沒有使用“質量”這個詞,仍然講“有多重”。

            1.稱一個物體有多重,一般用千克為單位。

            2.凈含量是指包裝袋內物品實際有多重。

            3.千克可以用KG表示,又叫公斤。

            4.從秤上讀出物品的重量。

            5.稱比較輕的物品,一般用克為單位。

            6.認識天平。

            7.千克和克之間的關系。1千克=1000克。

            練習

            (1)一袋鹽重500克,兩袋鹽重()克?

            (2)2千克=()克

            (3)9000克=()千克第四單元加和減

            1.口算兩位數加、減。解決與“倍”或“差”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練習

            口算:44+2532+5714+6876642.畫線段圖解決問題。

            練習

            手套的價格是12元,帽子的價格是手套的3倍,你能用線段畫出來并算出帽子是多少錢嗎?第五單元24時記時法。

            1.24時記時法及它與普通記時法(12時記時法)的聯系

            2.聯系實際問題求經過時間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包括:求整時到整時的經過時間,求非整點時刻間的經過時間。

            求經過時間:

            記憶: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過時間到達的時刻出發的時刻=經過時間3.兩種計時方式的轉化。

            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互相轉化普通記時法24時記時法凌晨1時1時

            早晨5時5時上午8時8時中午12時12時下午1時13時下午2時14時晚上6時18時晚上7時19時晚上8時20時晚上9時21時

            深夜12時24時(也是第二天的0時)

            記憶:中午12時以后的時刻,用24時記時法表示,就用鐘面上的時刻加上12時。中午12時以后的時刻,用普通記時法表示,就用時刻減去12時。

            練習

            (1)圖書館的的公告牌上面寫著:借書時間:12:0013:30,15:4017:00。圖書館每天的借書時間是多長?

            (2)用二十四小時計時法表示,:下午2:00,晚上9:00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

            1.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邊與角有什么特點。(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通常把長方形的長邊叫做長,短邊叫做寬。把正方形的每一條邊都叫做邊長。)

            2.探索、理解周長的含義及計算方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物體某個面上一周邊線的長度就是該物體某個面的周長)。

            練習

            (1)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求籃球場的周長。

            (2)操場長150米,寬70米,小強繞操場跑一周,小強一共跑了多少米?

            第七單元乘法

            1.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本方法。(在二年級下冊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

            2.三位數的中間或末尾是0時的乘法計算。

            3.連乘計算。練習:

            (1)200×3152×4261×3224×5

            (2)124×3×2115×2×4

            (3)一頭牛一天吃20千克草,兩頭牛兩天吃多少千克草?

            第八單元觀察物體

            安排過一次“觀察物體”,從物體(玩具、茶壺、汽車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觀察,并選擇適宜的圖形表示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本單元學習“觀察物體”,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并用視圖表示看到的形狀。

            1.在知道物體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基礎上,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2.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往往是不相同的。

            3.進行簡單幾何體與其三視圖之間的轉化。

            第九單元統計與可能性

            學習簡單的統計知識。

            練習

            (1)在一個口袋里放3個紅球,一個黃球,從袋子里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大還是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

            第十單元認識分數

            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讀、寫簡單的分數,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計算。

            1.分數的表示:分子、分母、分數線。

            2.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

            3.同分母分數的加減。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7

            第一單元混合運算

            知識點一、

            1、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3、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4、算式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括號里面的算式計算順序遵循以上的計算順序。

            知識點二、

            關于“0”的運算

            1、“0”不能做除數;

            字母表示:a÷0錯誤

            2、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3、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4、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數,還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單元觀察物體

            1、生活中的簡單物體觀察總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形狀。

            2、總結:同一立體圖形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形狀。

            第三單元加與減

            第一節捐書活動

            知識點:

            1、在計算脫式計算連加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也可以把三個數直接用一個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字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不要認為滿十進一。

            2、在計算三個三位數連加時,如果哪兩個數相加能湊成整百,整千數,就先將這兩個數相加,再加另外那個數。

            第二節運白菜

            1、用脫式計算連減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減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寫在小括號里面,再用第一個數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2、如果哪兩個數相加能湊成整百,整千數,就先將這兩個數相加,再加另外那個數。

            第三節節余多少錢

            三位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沒有小括號的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第四節里程表(一)

            1、根據里程表提出問題,一般先把里程表轉化成線段圖來觀察,再列式計算。

            2、解決此類問題時,一定要從多個角度畫圖去理解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位置變化,列式也隨之變化。

            第五節里程表(二)

            1、當天行駛的里程數=當天里程表的讀數-前一天里程表的讀數

            2、解答算式謎時,要通過觀察推理找到從哪一位先計算,然后一步一步推算出答案。

            第四單元乘與除

            第一節小樹有多少棵

            知識點:

            1、整十數乘一位數,根據表內乘法,先用整十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上一個0。

            2、整百數乘一位數,根據表內乘法,先用整百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上兩個0。

            3、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先根據表內乘法用整十、整百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上相應個數的0。

            4、在口算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時,先看清楚整百、整千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要注意一位數與0前面的數相乘時得到的0不能丟。

            第二節需要多少錢

            知識點:

            1、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先把前兩位數看作幾個十和幾個一相加的和,再用一位數分別與它們相乘,最后把所得的兩個積相加。

            2、計算混合運算時,要先明確運算順序,再計算。

            第三節豐收了

            知識點:

            1、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1)先看一位數與什么數相乘能得到這個整十數(也就是被除數),結果就是那個數。

            (2)按表內除法計算:先不看被除數末尾的0,按照表內除法算出商,再將被除數末尾的0填寫在商的末尾。

            2、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數不變(被除數不為0)。除數越大,商越小,除數越小,商越大;除數不變,被除數越大,商越大,被除數越小,商越小。

            第四節植樹

            知識點:

            1、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先把被除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然后分別除以除數,再把所得的兩個商相加。

            2、(兩個連續自然數之和+1)÷2=較大自然數,(兩個連續自然數之和-1)÷2=較小自然數,(兩數之和+兩數之差)÷2=較大數,(兩數之和-兩數之差)÷2=較小數。

            第五單元周長

            知識點1:什么是周長

            1、圍成一個圖形所有邊的長度總和或者說繞一個圖形邊線一周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2、不規則物體或圖形的測量方法:繩子測量法。

            3、規則物體或圖形的測量方法:

            (1)繩測法

            (2)直尺測量法。

            知識點二:長方形的周長

            1、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已知長和寬的長度。

            2、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長+寬

            (2)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

            (3)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4)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寬,求長;“長=(周長-寬×2)÷2”或“長=周長÷2-寬”

            (5)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長,求寬;“寬=(周長-長×2)÷2”或“寬=周長÷2-長”

            3、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可以把4條邊長加起來;

            (2)用一條邊長乘以4,即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4、靠墻圍成的長方形有兩種情況:

            (1)長邊靠墻

            (2)寬邊靠墻。

            5、圍成的兩種長方形,寬邊靠墻比長邊靠墻所需的圍欄多。

            第六單元乘法

            第一節螞蟻做操

            知識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從個位算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每一位的數,與哪一位上的數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寫積。

            2、在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時,一定要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兩位數中每個數位上的數。

            第二節去游樂園

            知識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乘法,列豎式計算時,先將一位數與多位數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2、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要把進位的數寫到正確的位置上,不要寫在積中。

            第三節乘火車

            知識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方法:從個位算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兩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計算時每一步都不要忘記加上進位數。

            2、筆算乘法時,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向哪一位進1,就在那一位加1。

            第四節去奶奶家

            知識點:

            借助里程圖解決問題時,一定要明確里程圖中的數學信息,理解題意后再進行計算。

            第五節:0×5=?

            知識點:

            1、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

            2、一個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1)先用這個乘數0前面的數乘另一個乘數;

            (2)再看這個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在計算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時,從個位算起,用一個數依次去乘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的乘積是0,要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如果有進上來的數必須加上。

            4、結論:

            (1)因數的末尾有0,乘積中一定有0。

            (2)因數的中間有0,乘積中不一定有0。

            第六節買礦泉水

            知識點:

            1、連乘的估算方法:盡可能將其中兩個數的乘積估成整十,整百數,再與第三個數相乘。

            2、連乘的運算順序: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3、三個數連乘時,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在乘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一個數;還可以把任意兩個數交換位置后再相乘。

            第七單元

            第一節看日歷(一)

            知識點:

            1、一年有12個月。

            2、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每月有30天,是小月;2月有28天或29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一個月只有28天時,這個月有四個星期一至星期日;一個月有29天時,這個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一個是5天;一個月有30天時,這個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2個是5天;一個月有31天時,這個

            第二節看日歷(二)

            知識點:

            1、2月29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只有4年才出現。

            2、每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其他年份的二月份都只有28天。

            3、認識平年和閏年:

            (1)公里年份是4的倍數的是閏年,不是4的倍數的是平年,公立年份是整百年的,是必須是400的倍數的才是閏年。

            (2)判斷一個整百年份是不是閏年,要看這個年份數是不是400的倍數,如果是整數倍就是閏年,否者就是平年.

            (3)2月份是28天的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是閏年,平年一年有365天,閏年一年有366天。

            (4)平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1天,閏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2天。

            365÷7=52(個)......1(天)

            366÷7=52(個)......2(天)

            4、推算幾周年的的時間問題,可以用終止年份直接減去起始年份,所得的差即為所求。

            第三節一天的時間

            知識點:

            1、24時記時法:在一日(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2圈,共計24時。所以經常采用從0到24時的計時法,通常叫作24時計時法。

            2、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表示時刻的換算:從凌晨0:00到中午12:00與普通計時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整點時刻相差12,普通計時法去掉限制詞后加12就是24時計時法,24時計時法減12后就是普通計時法

            3、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進過的時間,可以根據鐘表推算,也可以用終止時刻減去起始時刻。

            4、計算中午12時的經過時間,要么把時間都換算成24時計時法來計算,要么先算中午12時以前有多長時間,再加上下午的一段時間。

            5、普通計時法在表述時要加上限制詞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等,這樣才能將時間準確的表達出來。

            第四節:時間表

            知識點:

            1、時間表是管理時間的一種手段,是將某一段時間中已經明確的工作任務清晰的記載和表明的表格,用來提醒使用人和相關人按照時間表的進程活動。

            2、制作時間表,最主要的是做好時間的分配,合理分配時間有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和守時習慣。

            3、判斷誰跑得快,只要看誰用的時間短就可以了。

            第五節數學好玩

            知識點:

            1、同一段距離,測量方法和測量工具不同,在測量的結果相同的情況下,選簡便的方法比較合適。

            2、地面上一定范圍內的直線距離可以直接用直尺來測量。

            3、解決搭配問題也可以用乘法計算,也能得到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4、數路線問題實際上也屬于搭配問題,在確定行走路線時,一定不要重復和遺漏。

            5、日歷中的數有很多規律,如橫向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少1;縱向上面的數比下面少7等。

            第八單元認識小數

            第一節文具店

            知識點:

            1、像3.15,0.50,1.06,6.66,...這樣的數,都是小數。“.”叫作小數點。

            2、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組成。

            3、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有幾位數,它就是幾位小數。

            4、讀小數時,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讀,中間的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依次讀出每一數位上的數。

            5、寫小數時,要先寫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然后在個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最后寫小數部分,依次寫出各個數位上的數。

            6、把以元為單位的小數改寫成以元、角、分的數的方法:小數的整數部分是幾,就改寫成幾元;小數點后的第一位是幾,就改寫成幾角;小數點后的第二位是幾,就改寫成幾分。若那一位上是0,那一位就省略不寫。

            7、把帶有元、角、分的數改寫成一元為單位的小數時,元與小數的整數部分相對應,角與小數點后的第一位數相對應,分與小數點后的第二位數相對應。

            第二節貨比三家

            知識點

            1、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的第一位,小數點后的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這個小數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的第二位,以此類推。

            2、比較三個或三個以上小數的大小和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相同,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再依次比較小數部分。

            第三節存零用錢

            知識點

            1、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小數相加,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2、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相減,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第四節寄書

            1、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2、小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3、在計算小數加法時,與整數加法一樣,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千萬不要忘記滿十進一,也不要忘記下一位進上來的一。

            第五節能通過嗎

            1、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小數可以使數據更加精確。

            2、把帶有米、分米、厘米的數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時,米與小數的整數部分相對應,分米與小數點后的第一位數相對應,以此類推。

            3、如果米、分米、厘米中某一個單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在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時,就在那個單位所對應的數位上寫0。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01-05

          小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06-30

          小學三年級上冊的知識點02-09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06-04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知識點06-04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總結07-31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01-18

          數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12-08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大全06-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AVAV天堂AV在线 | 亚洲视频在线高清观看你懂得 | 在线免费视频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日本性爱一二三区 | 久久精品免费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