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

          時間:2024-05-26 08:49:04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1

            一、牛頓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實驗: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

            ⑵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距離越遠。

            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2、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說明: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指一個物體只能處于一種狀態,到底處于哪種狀態,由原來的狀態決定,原來靜止就保持靜止,原來運動就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力來維持。

            3、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4、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

            A、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慣性定律是物體不受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

            B、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人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請就以上兩點各舉兩例(不要求解釋)。答:利用: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后可以讓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包裝玻璃制品要墊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對“慣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體”包括受力或不受力、運動或靜止的所有固體、液體氣體。

            ②慣性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一種屬性,不是一種力,所以說“物體受到慣性”或“物體受到慣性力”等,都是錯誤的。

            ③要把“牛頓第一定律”和物體的“慣性”區別開來,前者揭示了物體不受外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后者表明的是物體的屬性。

            ④慣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但并不是“產生”慣性或“消滅”慣性。

            ⑤同一個物體不論是靜止還是運動、運動快還是運動慢,不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而且慣性大小是不變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3)在解釋一些常見的慣性現象時,可以按以下來分析作答:

            ①確定研究對象。

            ②弄清研究對象原來處于什么樣的運動狀態。

            ③發生了什么樣的情況變化。

            ④由于慣性研究對象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于是出現了什么現象。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2

            1、做功兩要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位移

            2、功:功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負功之分,單位為焦耳(J)

            3、物體做正功負功問題(將α理解為F與V所成的角,更為簡單)

            (1)當α=90度時,W=0、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時,力F不做功,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滾動,桌面對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當α<9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正功。

            (3)當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負功。

            如人用力阻礙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負功。

            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經常說成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取絕對值)。

            例如,豎直向上拋出的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對球做了-6J的.功,可以說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說了“克服”,就不能再說做了負功

            4、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表達式

            5、重力勢能是標量,表達式

            (1)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是相對于選取的參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計算重力勢能時,應該明確選取零勢面。

            (2)重力勢能可正可負,在零勢面上方重力勢能為正值,在零勢面下方重力勢能為負值。

            6、動能定理:

            W為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m為物體質量,v為末速度,為初速度

            解答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②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各力做功情況,然后求各個外力做功的代數和。

            ③明確物體在過程始末狀態的動能和。

            ④列出動能定理的方程。

            7、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沒有任何外力做功。)

            解題思路

            ①選取研究對象----物體系或物體

            ②根據研究對象所經歷的物理過程,進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當地選取參考平面,確定研究對象在過程的初、末態時的機械能。

            ④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進行求解。

            8、功率的表達式:,或者P=FV功率:描述力對物體做功快慢;是標量,有正負

            9、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輸出功率,也就是機器銘牌上的標稱值。

            實際功率是指機器工作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總是小于或等于額定功率。

            10、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耗散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3

            第六章電壓電阻

            一、電壓

            知識點1——電壓

            ●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水壓是使水發生定向移動形成水流的原因;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生定向運動形成電流的原因。(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2)電壓與電流的區別:①電壓對電路中兩點間才有意義,而電流和電路中某處或某點對應,一般說成某處的電流,某用電器兩端的電壓。②電壓是原因,電流是結果。

            ●電壓的單位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簡稱伏(V),此外常見的電壓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 1kV=10V,1mV=10V,1μV=10V

            ●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1)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對外供電時,電源通過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常見電源的電壓值:①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V;

            ②一個蓄電池的電壓為2V;把每節電池的正、負極依次相連,組成的電池組叫串聯電池組,它可以滿足用電器對直流電壓的不同需求。因為每節電池的電壓U1相同,n節電池串聯后,電池組的總電壓U=nU1。

            ③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超過36V;④家庭電路中電壓為220V(照明電路)⑤發生閃電的云層間電壓可達10kV、

            ●常見電壓值的劃分(1)不高于36V的是安全電壓;(2)1000V以下的叫低壓;(3)1000V以上的叫高壓。

            知識點2——電壓表33-3-6

            ●電壓表是測量電壓的儀器

            電流用電流表測量,電壓用電壓表測量,電壓表在電路中的符號是。

            在電路中,電源或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可以直接用電壓表測量。

            表盤上的V表示直流電壓表,用于測量電池等電源的直流電路電壓。

            實驗室中,常用的雙量程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一般情況下“—”接線柱共用,另外兩個接線柱分別標有“3”、“15”字樣,它們與“—”接線柱一起分別組成0~3V和0~15V兩個量程。

            選用不同量程,分度值不同,選用0~3V量程時,分度值為0、1V,讀數時應以刻度盤下方的刻度線為準;選用0~15V量程時,分度值為0、5V,讀數時應以刻度盤上方的刻度線為準。

            ●電壓表讀數1)使用電壓表測電壓,讀數時首先分清電壓表用的量程是多少,從而確認電壓表相應量程每大格及每小格所代表的電壓值。示數=分度值+小格數。

            (2)指針偏向哪個刻度就按哪一刻度讀數,不必估讀,指針向兩刻度線中間時,按哪一刻度讀數都行,此時讀數有兩個正確值。 ●電壓表使用規則(1)使用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指零,如有偏差,則要用螺絲刀旋轉表盤上的調零螺絲,將指針調至零位。

            (2)電壓表必須和被測用電器并聯。(3)連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入“—”出。(4)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5)在不能預知被測電壓的范圍時,先試用大量程,并采用試觸的方法,如電壓表示數在小量程范圍內,則改用小量程,提高測量精度。

            二、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知識點1——串聯電路電壓規律(見實驗教學)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即U=U1+U2+?? +Un

            知識點2——并聯電路電壓規律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都相等:U1=U2=??=Un=U

            三、電阻

            四、變阻器

            知識點1——導體與絕緣體●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體叫半導體。

            舉例:金屬、石墨、人體、大地及酸、堿、鹽的水溶液都是導體;

            橡膠、玻璃、陶瓷、油等都是絕緣體;硅、鍺是半導體。不同材料的導電性能不同。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

            原來不導電的物體,當條件改變時,也可能成為導體。例如:常態下玻璃是良好的絕緣體,如果給玻璃加熱,使它達到紅熾狀態,它就變成導體了;純凈的水是絕緣體,但含有雜質的水卻容易導電,是導體;干燥的木棒是絕緣體,潮濕的木棒是導體。

            導電性能強的物體是良導體;絕緣性能強的物體是良好的絕緣體。良導體和良好的.絕緣體都是良好的電工材料。如:銅制導線中,銅絲是良導體,外包絕緣皮是良好的絕緣體。

            ●影響半導體導電性能的因素:溫度、光照和摻雜物。

            在半導體中摻入少量的其他元素,它的導電性能會得到很大改善,從而可以把它們制成:

            光敏電阻:有無光照電阻值差異很大。熱敏電阻:溫度略有變化,電阻值變化很明顯。壓敏電阻:電壓變化,電阻值明顯變化。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三極管:具有將電信號放大的作用。

            半導體元件的應用十分廣泛,已成為電子計算機和其他電子儀器的重要元件。

            知識點2——電阻●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不同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物理學中用電阻來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他的大小與是否接入電路,及加在它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壓大小無關。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4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②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2、方向:跟形變的方向相反。

            3、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豎直向下。

            4、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

            四、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2、慣性: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

            1、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兩個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

            六、摩擦力

            1、定義: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發生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產生的條件:①兩物接觸并擠壓;②接觸面粗糙;③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3、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體間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靜摩擦、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變滾動為滑動。(2)減小摩擦的方法:①減少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變滑動為滾動;④加潤滑油。

            七、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強的公式:

            單位:Pa。1Pa=lN/m2。

            4、(1)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

            5、液體壓強由液體重力產生,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有關,液體壓強公式:p=ρgh。連通器里的液體在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6、大氣壓是由空氣重力產生,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存在,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P0=1、013Xl05Pa=760mmHg。

            7、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八、浮力

            1、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托力。方向:豎直向上的。

            2、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氣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氣體)的重力。公式:。

            4、計算浮力方法有三種:

            (1)秤量法:F浮=G空重-F液示

            (2)平衡法:F浮=G物,即ρ液V排g=ρ物V物g(適合漂浮、懸浮)

            (3)阿基米德原理:

            (壓力差法:F浮=F向上的壓力—F向下的'壓力)。

            5、物體的浮沉條件:

            浮力與物體重力比較:

            F浮G,上浮③F浮=G,懸浮或漂浮

            九、功

            1、定義: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單位:焦耳(J)。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①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1)有力無距離,如:推而不動;

            (2)有距離無力,如:人對拋出手的物體;

            (3)有力有距離,但是力垂直距離。如:提水而走。

            十、功率

            1、功率的意義: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就是在單位時間里做的功。

            2、功率的公式:①定義式P=W/t②推導式P=FV

            3、單位:瓦特,簡稱“瓦”,符號W;千瓦,符號kW。

            十一、動能

            1、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十二、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被舉高的高度。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十三、彈性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2、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3、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盡管動能、勢能的大小會變化,但是機械能的總和不變。

            十四、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3、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省力但費距離。

            (2)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費力但省距離。

            (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十五、滑輪

            1、定滑輪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特點: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

            2、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桿;特點: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且多費一倍的距離。

            3、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但是費距離。

            十六、機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額外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

            3、總功:使用機械時,人們對機械做的功叫總功,W總=FS=W有用+W額外。

            4、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

            (1)用同一滑輪組(動滑輪重量相同)提升重量不同的物體,提升的重量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2)用不同滑輪組(動滑輪重量不同)提升重量相同的物體,動滑輪重量越大,機械效率越低;

            (3)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提升重量相同的物體,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高。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5

            壓強知識點總結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3、壓強公式:P=F/S,式中p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帕=1牛/米2,壓力F單位是:牛;受力面積S單位是:米2

            4、增大壓強方法:

            (1)S不變,F↑;

            (2)F不變,S↓

            (3)同時把F↑,S↓。而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5、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液體受到重力。

            6、液體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系。

            7、-液體壓強計算公式:,(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米。)

            8、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可得,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9、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10、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11、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2、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

            13、標準大氣壓:把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點與氣壓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15、流體壓強大小與流速關系:在流體中流速越大地方,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6

            1、物態變化: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它們兩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以物態變化有6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

            2、物態變化過程:

            熔化:固態→液態(吸熱)

            凝固:液態→固態(放熱)

            汽化:(分沸騰和蒸發):

            液態→氣態(吸熱)

            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氣態→液態(放熱)

            升華:固態→氣態(吸熱)

            凝華:氣態→固態(放熱)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優秀】相關文章: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04-11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集合03-08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04-07

          高一物理下冊知識點12-19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12-07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優秀10-09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4篇12-07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2篇12-07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05-25

          初三物理的知識點優秀總結08-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情人伊人久久 | 天天高清在线3w |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版 | 日韩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