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7-28 08:38:42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6篇(推薦)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6篇(推薦)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1

            第一單元混合運算

            知識點一、

            1、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3、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4、算式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括號里面的算式計算順序遵循以上的計算順序。

            知識點二、

            關于“0”的運算

            1、“0”不能做除數;

            字母表示:a÷0錯誤

            2、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3、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4、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數,還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單元觀察物體

            1、生活中的簡單物體觀察總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形狀。

            2、總結:同一立體圖形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形狀。

            第三單元加與減

            第一節捐書活動

            知識點:

            1、在計算脫式計算連加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也可以把三個數直接用一個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字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不要認為滿十進一。

            2、在計算三個三位數連加時,如果哪兩個數相加能湊成整百,整千數,就先將這兩個數相加,再加另外那個數。

            第二節運白菜

            1、用脫式計算連減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減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寫在小括號里面,再用第一個數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2、如果哪兩個數相加能湊成整百,整千數,就先將這兩個數相加,再加另外那個數。

            第三節節余多少錢

            三位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沒有小括號的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第四節里程表(一)

            1、根據里程表提出問題,一般先把里程表轉化成線段圖來觀察,再列式計算。

            2、解決此類問題時,一定要從多個角度畫圖去理解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位置變化,列式也隨之變化。

            第五節里程表(二)

            1、當天行駛的里程數=當天里程表的讀數-前一天里程表的讀數

            2、解答算式謎時,要通過觀察推理找到從哪一位先計算,然后一步一步推算出答案。

            第四單元乘與除

            第一節小樹有多少棵

            知識點:

            1、整十數乘一位數,根據表內乘法,先用整十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上一個0。

            2、整百數乘一位數,根據表內乘法,先用整百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上兩個0。

            3、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先根據表內乘法用整十、整百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上相應個數的0。

            4、在口算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時,先看清楚整百、整千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要注意一位數與0前面的數相乘時得到的0不能丟。

            第二節需要多少錢

            知識點:

            1、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先把前兩位數看作幾個十和幾個一相加的和,再用一位數分別與它們相乘,最后把所得的兩個積相加。

            2、計算混合運算時,要先明確運算順序,再計算。

            第三節豐收了

            知識點:1、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1)、先看一位數與什么數相乘能得到這個整十數(也就是被除數),結果就是那個數。

           。2)、按表內除法計算:先不看被除數末尾的0,按照表內除法算出商,再將被除數末尾的0填寫在商的末尾。

            2、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數不變(被除數不為0)。除數越大,商越小,除數越小,商越大;除數不變,被除數越大,商越大,被除數越小,商越小。

            第四節植樹

            知識點:1、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先把被除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然后分別除以除數,再把所得的兩個商相加。

            2、(兩個連續自然數之和+1)÷2=較大自然數,(兩個連續自然數之和-1)÷2=較小自然數,(兩數之和+兩數之差)÷2=較大數,(兩數之和-兩數之差)÷2=較小數。

            第五單元周長

            知識點1:什么是周長

            1、圍成一個圖形所有邊的長度總和或者說繞一個圖形邊線一周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2、不規則物體或圖形的測量方法:繩子測量法。

            3、規則物體或圖形的測量方法:(1)繩測法,(2)直尺測量法。

            知識點二:長方形的周長

            1、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已知長和寬的長度。

            2、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長+寬

           。2)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

           。3)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4)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寬,求長;“長=(周長-寬×2)÷2”或“長=周長÷2-寬”

           。5)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長,求寬;“寬=(周長-長×2)÷2”或“寬=周長÷2-長”

            3、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可以把4條邊長加起來;

            (2)用一條邊長乘以4,即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4、靠墻圍成的長方形有兩種情況:

           。1)長邊靠墻,

           。2)寬邊靠墻。

            5、圍成的兩種長方形,寬邊靠墻比長邊靠墻所需的圍欄多。

            第六單元乘法

            第一節螞蟻做操

            知識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從個位算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每一位的數,與哪一位上的數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寫積。

            2、在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時,一定要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兩位數中每個數位上的數。

            第二節去游樂園

            知識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乘法,列豎式計算時,先將一位數與多位數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2、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要把進位的數寫到正確的位置上,不要寫在積中。

            第三節乘火車

            知識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方法:從個位算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兩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計算時每一步都不要忘記加上進位數。

            2、筆算乘法時,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向哪一位進1,就在那一位加1。

            第四節去奶奶家

            知識點:

            借助里程圖解決問題時,一定要明確里程圖中的數學信息,理解題意后再進行計算。

            第五節:0×5=?

            知識點:

            1、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

            2、一個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1)先用這個乘數0前面的數乘另一個乘數;

           。2)再看這個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在計算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時,從個位算起,用一個數依次去乘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的乘積是0,要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如果有進上來的數必須加上。

            4、結論:

           。1)因數的末尾有0,乘積中一定有0。

           。2)因數的中間有0,乘積中不一定有0。

            第六節買礦泉水

            知識點:

            1、連乘的估算方法:盡可能將其中兩個數的乘積估成整十,整百數,再與第三個數相乘。

            2、連乘的運算順序: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3、三個數連乘時,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在乘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一個數;還可以把任意兩個數交換位置后再相乘。

            第七單元年月日

            第一節看日歷(一)

            知識點:

            1、一年有12個月。

            2、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每月有30天,是小月;2月有28天或29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一個月只有28天時,這個月有四個星期一至星期日;一個月有29天時,這個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一個是5天;一個月有30天時,這個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2個是5天;一個月有31天時,這個

            第二節看日歷(二)

            知識點:

            1、2月29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只有4年才出現。

            2、每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其他年份的二月份都只有28天。

            3、認識平年和閏年:

           。1)公里年份是4的倍數的是閏年,不是4的.倍數的是平年,公立年份是整百年的,是必須是400的倍數的才是閏年。

           。2)判斷一個整百年份是不是閏年,要看這個年份數是不是400的倍數,如果是整數倍就是閏年,否者就是平年.

           。3)2月份是28天的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是閏年,平年一年有365天,閏年一年有366天。

           。4)平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1天,閏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2天。

            365÷7=52(個)......1(天)

            366÷7=52(個)......2(天)

            4、推算幾周年的的時間問題,可以用終止年份直接減去起始年份,所得的差即為所求。

            第三節一天的時間

            知識點:

            1、24時記時法:在一日(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2圈,共計24時。所以經常采用從0到24時的計時法,通常叫作24時計時法。

            2、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表示時刻的換算:從凌晨0:00到中午12:00與普通計時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整點時刻相差12,普通計時法去掉限制詞后加12就是24時計時法,24時計時法減12后就是普通計時法,

            3、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進過的時間,可以根據鐘表推算,也可以用終止時刻減去起始時刻。

            4、計算中午12時的經過時間,要么把時間都換算成24時計時法來計算,要么先算中午12時以前有多長時間,再加上下午的一段時間。

            5、普通計時法在表述時要加上限制詞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等,這樣才能將時間準確的表達出來。

            第四節:時間表

            知識點:1、時間表是管理時間的一種手段,是將某一段時間中已經明確的工作任務清晰的記載和表明的表格,用來提醒使用人和相關人按照時間表的進程活動。

            2、制作時間表,最主要的是做好時間的分配,合理分配時間有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和守時習慣。

            3、判斷誰跑得快,只要看誰用的時間短就可以了。

            第五節數學好玩

            知識點:

            1、同一段距離,測量方法和測量工具不同,在測量的結果相同的情況下,選簡便的方法比較合適。

            2、地面上一定范圍內的直線距離可以直接用直尺來測量。

            3、解決搭配問題也可以用乘法計算,也能得到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4、數路線問題實際上也屬于搭配問題,在確定行走路線時,一定不要重復和遺漏。

            5、日歷中的數有很多規律,如橫向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少1;縱向上面的數比下面少7等。

            第八單元認識小數

            第一節文具店

            知識點:1、像3.15,0.50,1.06,6.66,...這樣的數,都是小數。“.”叫作小數點。

            2、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組成。

            3、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有幾位數,它就是幾位小數。

            4、讀小數時,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讀,中間的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依次讀出每一數位上的數。

            5、寫小數時,要先寫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然后在個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最后寫小數部分,依次寫出各個數位上的數。

            6、把以元為單位的小數改寫成以元、角、分的數的方法:小數的整數部分是幾,就改寫成幾元;小數點后的第一位是幾,就改寫成幾角;小數點后的第二位是幾,就改寫成幾分。若那一位上是0,那一位就省略不寫。

            7、把帶有元、角、分的數改寫成一元為單位的小數時,元與小數的整數部分相對應,角與小數點后的第一位數相對應,分與小數點后的第二位數相對應。

            第二節貨比三家

            知識點

            1、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的第一位,小數點后的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這個小數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的第二位,以此類推。

            2、比較三個或三個以上小數的大小和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相同,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再依次比較小數部分。

            第三節存零用錢

            知識點1、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小數相加,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2、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相減,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第四節寄書

            1、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2、小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3、在計算小數加法時,與整數加法一樣,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千萬不要忘記滿十進一,也不要忘記下一位進上來的一。

            第五節能通過嗎

            1、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小數可以使數據更加精確。

            2、把帶有米、分米、厘米的數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時,米與小數的整數部分相對應,分米與小數點后的第一位數相對應,以此類推。

            3、如果米、分米、厘米中某一個單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在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時,就在那個單位所對應的數位上寫0。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2

            一、知識框架

            一級知識點數與代數二級知識點數的運算三級知識點

            1、列豎式計算除法。

            2、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除法的驗算

            3、一步計算的問題

            4、兩步計算的問題

            1、質量單位千克、克數與代數常見的量

            2、千克、克之間的換算,簡單的實際問題

            3、24時計時法空間與圖形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圖形的認識

            從三個方向觀察用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形狀

            1.周長的認識

            2.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二、期末知識點

            第一單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在二年級(上冊)表內除法和二年級(下冊)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安排的。

            1.計算:列豎式計算除法。

            2.口算:被除數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分別除以除數都沒有余數的除法,包括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商是整十數。

            3.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的驗算(用乘法驗算)。

            4.估算:估計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

            5.一步計算的問題:在解決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量關系?們r÷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6.兩步計算的問題:先求總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實際問題。

            練習:

           。1)用豎式計算,并驗算:62÷266÷672÷347÷7

           。2)口算:36÷360÷268÷290÷3

           。3)列豎式計算:39÷389÷467÷274÷3

           。4)你能估算下面各題的商各是幾十多嗎?64÷584÷395÷481÷3

            (5)王老師用72元買筆記本,如果每本單價是2元,那么能買多少本?李老師用60元買了20本筆記本,那么每本筆記本多少錢?

           。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個乒乓球2元,用50元買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錢能夠買幾個乒乓球?第二單元認數1.認數、讀數、寫數。

            整千數:數位與順序,認、讀、寫數,口算整千數的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非整千數:認、讀、寫數,口算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按順序整理數。

            練習:

            (1)口算:201+4000800030006000201000+100

            (2)寫一寫:兩個千加兩個百加一個十是多少?

           。3)三千零二是由幾個千和幾個一組成?

            (4)9670是()位數,它的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個位上是()。

            2.大小比較

            比較大小時的數學思考,比較大小的實際應用,非整千數最接近幾千。

            練習:

            比較大。3650和2520,7890和8790第三單元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都是質量單位,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是它的質量。我國人民在生活中習慣以“物體有多重”代替“質量是多少”,因此沒有使用“質量”這個詞,仍然講“有多重”。

            1.稱一個物體有多重,一般用千克為單位。

            2.凈含量是指包裝袋內物品實際有多重。

            3.千克可以用KG表示,又叫公斤。

            4.從秤上讀出物品的重量。

            5.稱比較輕的物品,一般用克為單位。

            6.認識天平。

            7.千克和克之間的關系。1千克=1000克。

            練習

           。1)一袋鹽重500克,兩袋鹽重()克?

           。2)2千克=()克

           。3)9000克=()千克第四單元加和減

            1.口算兩位數加、減。解決與“倍”或“差”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練習

            口算:44+2532+5714+6876642.畫線段圖解決問題。

            練習

            手套的價格是12元,帽子的價格是手套的3倍,你能用線段畫出來并算出帽子是多少錢嗎?第五單元24時記時法。

            1.24時記時法及它與普通記時法(12時記時法)的聯系

            2.聯系實際問題求經過時間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包括:求整時到整時的經過時間,求非整點時刻間的經過時間。(利用線段圖)。

            求經過時間:

            記憶: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過時間到達的時刻出發的'時刻=經過時間3.兩種計時方式的轉化。

            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互相轉化普通記時法24時記時法凌晨1時1時

            早晨5時5時上午8時8時中午12時12時下午1時13時下午2時14時晚上6時18時晚上7時19時晚上8時20時晚上9時21時

            深夜12時24時(也是第二天的0時)

            記憶:中午12時以后的時刻,用24時記時法表示,就用鐘面上的時刻加上12時。中午12時以后的時刻,用普通記時法表示,就用時刻減去12時。

            練習

            (1)圖書館的的公告牌上面寫著:借書時間:12:0013:30,15:4017:00。圖書館每天的借書時間是多長?

           。2)用二十四小時計時法表示,:下午2:00,晚上9:00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

            1.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邊與角有什么特點。(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通常把長方形的長邊叫做長,短邊叫做寬。把正方形的每一條邊都叫做邊長。)

            2.探索、理解周長的含義及計算方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物體某個面上一周邊線的長度就是該物體某個面的周長)。

            練習

            (1)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求籃球場的周長。

           。2)操場長150米,寬70米,小強繞操場跑一周,小強一共跑了多少米?

            第七單元乘法

            1.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本方法。(在二年級下冊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

            2.三位數的中間或末尾是0時的乘法計算。3.連乘計算。練習:

           。1)200×3152×4261×3224×5(2)124×3×2115×2×4

            (3)一頭牛一天吃20千克草,兩頭牛兩天吃多少千克草?

            第八單元觀察物體

            安排過一次“觀察物體”,從物體(玩具、茶壺、汽車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觀察,并選擇適宜的圖形表示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本單元學習“觀察物體”,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并用視圖表示看到的形狀。

            1.在知道物體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基礎上,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2.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往往是不相同的。

            3.進行簡單幾何體與其三視圖之間的轉化。

            第九單元統計與可能性

            學習簡單的統計知識。

            練習

            (1)在一個口袋里放3個紅球,一個黃球,從袋子里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大還是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

            第十單元認識分數

            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讀、寫簡單的分數,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計算。

            1.分數的表示:分子、分母、分數線。

            2.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

            3.同分母分數的加減。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3

            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龠M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谶M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圻M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僖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傥粩挡煌臄当容^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谖粩迪嗤臄当容^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位上的數,如果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數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倭胸Q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跍p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6、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中間的0,因為是連續退位的,所以從百位退1到十位當10后,還要從十位退1當10,借給個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7、公式被減數=減數+差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差=被減數—減數

            符號/是什么意思數學

            /在數學中是“除”的意思。例如:4/5我們可以說4除以5或者四分之五。數學符號的發明及使用比數字要晚,但其數量卻超過了數字,F代數學常用的數學符號已超過了200個,其中,每一個符號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實數知識點

            平方根: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4

            時分秒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小格是( 1)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5)秒鐘,走1小格是(1)秒鐘。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分針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時。時針走1圈,分針要走(12)圈。

            5、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

            6、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分鐘)。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鐘)。

            7、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正好成直角的時間有:(3點整)、(9點整)。

            8、公式。(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1時=60分1分=60秒

            半時=30分60分=1時

            60秒=1分30分=半時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①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傥粩挡煌臄当容^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谖粩迪嗤臄当容^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數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倭胸Q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6、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中間的0,因為是連續退位的,所以從百位退1到十位當10后,還要從十位退1當10,借給個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7、公式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差=被減數-減數

            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

            ①進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谶M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圻M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1公里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噸1000克=1千克

            倍的認識

            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用除法:一個數÷另一個數=倍數

            2、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這個數×倍數=這個數的幾倍

            多位數乘一位數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數的近似數,再進行計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數相乘還得原來的數。

            3、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4、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有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公式:速度×時間=路程

            每節車廂的人數×車廂的數量=全車的人數

            5、(關于“大約)應用題:

            ①條件中出現“大約”,而問題中沒有“大約”,求準確數。→(=)

           、跅l件中沒有,而問題中出現“大約”。求近似數,用估算!(≈)

           、蹢l件和問題中都有“大約”,求近似數,用估算!(≈)

            四邊形

            1、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封閉圖形我們叫它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直角,對邊相等。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①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②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容易變形)

            7、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8、公式。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

            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

            分數的初步認識

            1、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2、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和分子相加、減。

           、 1與分數相減:1可以看作是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同分子分母的分數。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5

            三年級數學年月日知識點

            1. 認識年、月、日。認識平年和閏年。

            2. 記憶大小月的方法

            3. 一年分四個季度:1、2、3月第一季度;4、5、6月第一季度;7、8、9月第一季度;10、11、12月第一季度;

            5. 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轉換。

            6. 簡單的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認識年、月、日 1. 1年有12個月。

            2. 2.大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3. 小月:有30天的月份是大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4.記憶大小月的方法:(1)拳頭記憶法。(2)歌訣記憶法。(3)單、雙數記憶法。

            5.一年分四個季度:1、2、3月第一季度;4、5、6月第一季度;7、8、9月第一季度;10、11、12月第一季度;

            平年和閏年

            1.平年:2月有28天的月份是平年,平年有365天。

            2.閏年:2月有29天的月份是平年,平年有365天。

            3.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一般情況下,公歷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的是閏年,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除以400沒有余數才是閏年。

            三年級數學24時計時法部分知識點

            1、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會把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進行互化。

            如: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上午9時→9時 ;晚上9時→21時(9+12=21) 普通計時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綴。

            2、【計算經過時間、開始時刻、結束時刻】 【認識時間與時刻的區別】

           、 如:火車11:00出發,21:30到達,火車運行時間是(經過10小時30分鐘),但這里不要寫成(10:30)。 正確的.列式格式為:21時30分-11時=10時30分,不能用電子表的形式相減。

            ② 再如:火車19時出發,第二天8時到達,火車運行時間是(13小時)。像這種跨越兩天的,可以先計算第一天行駛了多長時間:24-19=5(時),再加上第二天行駛的8個小時:5+8=13(時);

           、 又如:一場球賽,從19時30分開始,進行了155分鐘,比賽什么時候結束?先換算,155分=2時35分,再計算。

            3. 會根據給出的信息制作月歷和年歷。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歷。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歷。

            三年級數學認識分米毫米千米知識點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寫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寫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寫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間的換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三年級數學噸的認識知識點

            (1)了解"噸"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質量單位,知道1噸大約有多重,了解質量單位"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噸、千克、克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估計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

            三年級數學千米和噸知識點

            1.知道千米和噸的適用范圍

            2.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

            3.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

            認識千米 1.計量路程或測量公路、鐵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

            3.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方法:把千米換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個0;把米換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數末尾去掉3個0。

            認識噸 1.稱比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

            3.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方法:把噸換算成千克,就是在噸數末尾添上3個0;把千克換算成噸,就是在千克數末尾去掉3個0。

            練習三 1.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

            2.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

            3.用千米和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6

          第一單元 測量

            1、在生活中,測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 )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 米 )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 千米 )做單位,千米也叫( 公里 )。10個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

            2、1厘米的長度里有( 10 )小格,每個小格的長度( 相等 ),都是( 1 )毫米。所以,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1厘米=10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10厘米的長度就是1分米,因此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5、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6、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

           、 進率是10

            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10 分米=1 米 10 厘米= 1 分米 10 毫米= 1 厘米

            ② 進率是100

            1 米 = 100 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 厘米=1 米 100毫米=1分米

           、 進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7、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 )。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 克 )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 )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 噸 )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如:3噸=3000千克 5000千克=5噸

            7、(相鄰)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

            1 噸 =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 1 噸 1000克=1千克

            第二單元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筆算加、減法要注意:

            (1)相同數位要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作十再減。

            2、估算的方法:

            結合實際,把題目中的數分別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或整十的數,再通過口算確定它們的得數范圍。

            3、加、減法驗算的方法:

            (1)加法的驗算:

           、俳粨Q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看兩次相加的和是不是相同;

           、谟谩昂汀睖p去“其中一個加數”,看看結果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

            (2)減法的驗算:

           、儆谩氨粶p數”減去“差”,看看結果是不是等于“減數”;

            ②用“差”加“減數”,看看結果是不是等于“被減數”。

            第三單元 四邊形

            1、由4條直的邊和4個角組成的圖形叫做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直角,對邊相等。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容易變形)

            7、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8、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要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正方形的(邊長)。

            9、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 = (長+寬)×2 長方形的長 = 周長÷2-寬 長方形的.寬 = 周長÷2-長

            正方形的周長 = 邊長×4 正方形的邊長 = 周長÷4

            第四單元 有余數的除法

            1、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進行有余數的除法計算時,結果中的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2、公式。

            被除數 =商×除數+余數 除數 = (被除數-余數)÷商 商 = (被除數-余數)÷除數

            第五單元 時分秒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和(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 12 )個數字,( 12 )個大格,( 60 )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 1 )個大格,也就是( 5 )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 1 )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 5 )分鐘,走1小格是( 1 )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 5 )秒鐘,走1小格是( 1 )秒鐘。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 1 )圈,分針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時。

            5、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 1 )圈,秒針走1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鐘。

            6、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1小時 )。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5分鐘)。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5秒 )。

            7、公式。

            1時= 60分 1分= 60秒 半時= 30 分 60分=1時 60秒=1分 30 分=半時

            8、時間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例如:2時=( )分

            因為1時=60分,2時有2個60分,2×60=120,所以2時=(120)分。

            例如:180秒=( )分

            因為60秒=1分,180秒里面有3個60秒,所以180秒=(3)分。

            例如:1分35秒=( )秒

            因為1分=60秒,60+35=95,所以1分35秒=(95)秒。

            9、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經過的時間=結束的時刻-開始的時刻。

            例如:小明晚上7:30開始寫作業,8:40寫完作業,小明完成作業用了多長時間?

            8:40-7:30=1小時10分

            第六單元 多位數乘一位數

            1、口算。

            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可以先把題目轉化成一位數乘一位數,直接用乘法口訣來算,算出積后,再看因數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2、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都是把這個多位數的每個數位上的數依次乘一位數。哪一位上的乘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

            3、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4、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

            把因數中的兩位數或三位數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數來與一位數相乘。

            如:48×9≈ 可以這樣想:因為48接近50,50×9=450,所以48×9≈450

            第七單元 分數的初步認識

            1、分數的初步認識:

            (1)幾分之一: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2)幾分之幾:有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

            (3)分數的表示方法和各部分的名稱:

            2 ……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幾份)

            ……分數線(表示平均分)

            5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幾份)

            第八單元 可能性

            1、確定現象與不確定現象。

            (1)確定現象:事件發生的結果是確定的。(如:太陽不可能從西方升起;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

            (2)不確定現象:事件發生的結果無法確定。(如:下星期一會下雨。)

            2、事件發生與否有三種情況。

            (1)一定(如:正方體一定有6個面。)

            (2)可能(如:明天可能是晴天。)

            (3)不可能(如:地球不可能繞著月球轉。)

            3、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例如:盒子里有10個紅球,3個白球,紅球與白球的數量不相等,那么摸到紅球的可能性與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不一樣的。紅球多,摸到紅球的可能性較大;白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

            第九單元 數學廣角

            簡單的排列與組合:

            在解決問題時,要弄清楚實際問題與事物的順序有沒有關系,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

            1、與順序有關的是排列數。例如:用數字卡片組數、排隊、站不同位置照相、扮演不同的角色等問題。

            2、與順序無關的是組合數。例如:衣服和早餐的搭配、行走路線的選擇、兩兩通話、兩兩握手、安排比賽場次等問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2-05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05-16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2-12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06-30

          小學數學知識點的總結09-08

          小學的數學知識點總結07-31

          小學數學必備知識點總結整理06-24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優秀05-18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09-27

          數學的知識點總結04-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内妇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又黄又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激情猛烈在线看免费观看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