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注意事項及養(yǎng)生小技巧

          時間:2023-07-10 13:35:41 學習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3三伏天注意事項及養(yǎng)生小技巧

            三伏天又稱“伏日”,在古代被認為是“三伏貼”和“伏禁”之時,人們一般不出門,而是在家里休息,同時學習養(yǎng)生知識,為身體健康打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三伏天注意事項及養(yǎng)生小技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三伏天注意事項及養(yǎng)生小技巧

            三伏天注意事項

            1、不貪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這時候人體的毛孔處于張開狀態(tài),如果過度地吹空調(diào)、喝冷飲,會使人體表面的溫度驟降,血管出現(xiàn)驟縮,毛孔關閉,體熱無法散出。

            2、不熬夜。夏日的時候晝長夜短,高溫會導致人體的新陳代謝加速,三伏天熬夜的話,就容易引起氣血不足。

            3、忌濕氣。一年中三伏天算是最悶熱的,這期間的濕熱之邪以及暑濕都易侵入人體,就會導致人們出現(xiàn)疲乏無力、胃口不佳、脾胃不適等癥狀。

            4、防中暑:三伏天非常容易中暑,因此要保持室內(nèi)適當通風,室外溫度過高時盡量減少外出,做好防護措施,防止中暑。

            頭伏飲食注意事項

            諺語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面食的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了。此時,新麥剛收月余,帶著麥香的面食可以增加食欲,排出“熱邪”。伏天里晝夜溫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活動量不要太大;飲食要清淡,不要增加腸胃工作量;注意夏季衛(wèi)生,避免夏季傳染病;伏天是食物霉變高發(fā)期,要注意食物保質(zhì)、保鮮。

            防暑是人們永遠需要重復的話題。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嬰兒、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其實只要注意采取措施,暑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多喝茶水、綠豆湯,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換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曬措施,活動不要過量,避開中午時段活動,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疲勞駕駛。

            三伏天時皮膚腠理開泄,機體代謝旺盛,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貼藥,藥性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jīng)絡,起到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節(jié)臟腑、治病強身的功效。

            2023三伏天來臨該如何養(yǎng)生

            “入伏”后空氣濕度增大,再加上持續(xù)高溫,極易發(fā)生“中暑”現(xiàn)象。中醫(y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nèi),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chǎn)生障礙,出現(xiàn)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在烹調(diào)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yǎng);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欲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diào)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yǎng),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于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著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溫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yōu)于冷茶。

            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溫

            1、口渴后不宜狂飲

            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后使人體內(nèi)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nèi)水、鹽比例嚴重失調(diào),導致代謝紊亂。

            2、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fā)皮膚發(fā)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于火上澆油。

            3、常備防暑藥物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xiàn)頭暈、頭痛、乏力,甚至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應準備一些防暑藥物,常見的藥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金銀花、菊花、荷葉、西瓜。

            4、學會睡好午覺

            夏日,日長夜短且天氣悶熱,睡眠時間少,睡眠質(zhì)量差。如能午后稍睡片刻,猶如給大腦充電,有利體力恢復。

            5、濕度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但是年老體弱和平時缺少運動者,萬萬不可劇烈運動,否則有害無益。世界共識,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6、熱茶比冷飲效果好

            醫(yī)學研究表明:防暑降溫,熱茶比冷飲效果好,而且維持的時間更長。茶中含有豐富的鉀。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鉀離子丟失過多,鉀與鈉共同維護細胞內(nèi)外正常滲透壓和酸堿平衡,對神經(jīng)、肌肉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有重要影響,體內(nèi)鉀不足時,常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耐熱能力下降,甚至導致中暑。夏日常飲茶,可補充人體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fā)生。

            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伏天的伏是什么意思

            “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nèi)。三伏是中原地區(qū)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nóng)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文言講,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會逐漸的深伏于體內(nèi),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fā)熱等疾病。而進入冬季以后,這些病會反復發(fā)作,“……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黃帝內(nèi)經(jīng)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調(diào)房里。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一杯熱茶喝下去雖會出一些汗,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的清涼。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遠些。養(yǎng)生必須從當下做起。

          【三伏天注意事項及養(yǎng)生小技巧】相關文章:

          調(diào)理疲憊感的養(yǎng)生小技巧02-21

          初伏天養(yǎng)生小技巧04-26

          洗澡的養(yǎng)生技巧02-19

          飯后的養(yǎng)生技巧04-20

          三伏天養(yǎng)生的文案07-05

          小滿養(yǎng)生注意事項05-23

          三伏天飲食養(yǎng)生攻略05-19

          三伏天養(yǎng)生周末短信01-21

          三伏天養(yǎng)生宣傳文案10-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欧美黑白配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香蕉 | 亚洲专区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 三级午夜电影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