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古代傳統節日

          時間:2023-06-17 20:10:09 節日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11個古代傳統節日

            就節日風俗而言,許多節日元素早在遠古時代已經出現了萌芽。流傳至今的春節、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節日元素,先秦時代大部分已經形成,但當時的節日比較少,內容不夠豐富,時間也不那么固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1個古代傳統節日,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11個古代傳統節日

            11個古代傳統節日1

            1、春節(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時間:農歷正月初一(漢武帝太初元年起)

            別稱:年節、過年、新年,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后使用公歷紀年,稱1月1日為元旦。

            習俗:蒸年糕、貼春聯、貼年畫、拜年

            相關詩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舅巍客醢彩对铡

            2、元宵節

            時間:農歷正月十五

            別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夕、元夜

            習俗:賞花燈、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吃元宵(宋代開始)

            相關詩詞: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舅巍繗W陽修《生查子》

            3、寒食節

            時間: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前1-2日

            別稱:冷食節、冷節、禁煙節

            習俗:嚴禁煙火,只能吃冷食,紀念介子推

            相關詩詞: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唐】韓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咎啤勘R象《寒食》

            4、清明節(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四大祭祖節日之一)

            時間:農歷三月上半月

            習俗:祭祖、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

            相關詩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咎啤慷拍痢肚迕鳌

            5、端午節(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時間:農歷五月初五

            別稱:端陽、重五、重午

            習俗: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香袋、插花、掛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

            相關詩詞: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舅巍棵穲虺肌段逶挛迦铡

            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凄涼心事,山雨打船篷。——【宋】姜夔《訴衷情》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唐】文秀《端午》

            6、乞巧節

            時間:農歷七月初七

            別稱:女兒節、七夕

            習俗:紀念牛郎織女

            相關詩詞: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豆旁娛攀住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咎啤堪拙右住堕L恨歌》

            7、中元節(四大祭祖節日之一)

            時間:農歷七月十五

            別稱:七月半、中元節(道教)、盂蘭盆節(佛教)、鬼節

            習俗:上墳掃墓,祭祀祖先

            相關詩詞: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唐】盧拱《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一月孟春,四月孟夏,七月孟秋,十月孟冬)

           。ㄈ赫率迳显潯⑵咴率逯性、十月十五下元節)

            8、中秋節(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時間:農歷八月十五

            別稱:團圓節

            習俗: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

            相關詩詞: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舅巍刻K軾《水調歌頭》

            9、重陽節(四大祭祖節日之一)

            時間:農歷九月初九

            習俗: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

            相關詩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咎啤客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臘日

            時間:農歷十二月初八

            別稱:臘八

            習俗:吃赤豆粥、臘八粥(起源佛教)、祭拜祖先

            相關詩詞:

            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宋】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11、除夕(四大祭祖節日之一)

            時間: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習俗:吃“年飯”、守歲、燃爆竹

            相關詩詞:

            故鄉今夜思千里,雙鬢明朝又一年。——【唐】高適《除夜作》

            11個古代傳統節日2

            春節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元宵節

            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因此又稱“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二月二龍抬頭

            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慶!褒堫^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寒食節

            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逃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晉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不愿當官,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全國禁動煙火,只吃冷食。后來便形成了在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清明節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爸矘湓炝,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端午節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著名愛國詩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七夕節

            陰歷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中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七夕節本名乞巧節,所謂乞巧,即在月光對著織女星用彩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边@又是磨鐮刀準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征,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里,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于在這一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后,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重陽節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冬至

            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稘h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稌x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闭f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除夕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

            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淵源

            形成

            中華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會”的法律體制。是構成區域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由猿到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

            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

            文獻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得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完成,后來得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每個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源之處與形成的必要條件。

            發展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沖擊與影響;一些對歷史人物永恒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于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后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并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傳承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11個古代傳統節日】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八大傳統節日09-10

          古代的詩句01-20

          經典的古代詩句11-07

          古代謎語02-23

          古代經典詩句02-02

          古代的詩句05-30

          古代的名句11-06

          古代座右銘12-28

          古代的語錄02-11

          古代經典語句03-1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院视频 | 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r级在线视频 | 中文专区欧美三级在线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