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臘月三十習俗

          時間:2024-03-12 10:31:32 美云 節日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節臘月三十習俗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臘月三十習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春節臘月三十習俗

            春節臘月三十習俗

            貼門神

            舊時農歷新年貼于門上的一種畫類。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于門上,用以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后,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后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寄托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貼春聯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年畫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于古代的“門神畫”,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熬夜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臘月三十的風俗

            1.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抒發美好愿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2.貼窗花

            在中國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3.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帧!案!弊种父狻⒏_\,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們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4.掛燈籠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5.貼年畫

            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6.燃爆竹

            除夕之夜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古人用鞭炮驅趕怪獸“年”的故事,F在人們放鞭炮是為了驅走邪惡和不幸,迎接新年的好運和福氣。

            7.年夜飯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共同享用美食,象征著團圓和幸福。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

            8.守歲

            除夕夜,人們會守歲到午夜,迎接新年的到來。守歲的意義在于祈求平安、健康和長壽。

            9.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除夕之日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后伸手要紅包。然后將紅包置于枕頭之下,寓意就是真有錢,早上起來把枕頭反過來,寓意反正真(枕)有錢。

            10.祭祖先

            在我國很多地方,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肴,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地區一般在凌晨開始燃放鞭炮和燃燒紙錢等祭拜天地和祖先。

          【春節臘月三十習俗】相關文章:

          臘月三十貼春聯習俗01-30

          春節習俗介紹臘月二十三02-02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05-06

          臘月二十三的習俗02-02

          臘月習俗作文(通用15篇)03-06

          年三十守歲習俗01-25

          臘月三十除夕夜的心情說說大全05-08

          臘月二十三小年習俗02-02

          臘月二十三的六大習俗02-02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03-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强行 | 日本韩国视频高清一道一区 |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青青青欧美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日韩按摩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