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的發明科普知識

          時間:2023-06-02 10:00:04 詩琳 科普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地圖的發明科普知識

            地圖是依據一定的繪制法則,使用制圖方法,通過制圖綜合在一定的載體上,表達地球(或其他天體)上各種事物的空間分布、聯系及時間中的發展變化狀態繪制的圖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圖的發明科普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地圖的發明科普知識

            地圖的發明科普知識

            最早的地圖大約是公元前2250年美索不達米亞(現今伊拉克人)人制作的,起先,地圖僅僅包含一小塊當地區域。它們通常用來顯示個人的小塊土地,或者簡要表明新建筑的計劃。

            古代埃及人還發現地圖對表明所有權很有用,這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尼羅河畔,而這條河每條都要泛濫。泛濫的河水移動了分界石的位置,所以地圖可以用為解決所有權方面的種種爭執。

            上圖:這張地圖出自一份古埃及的莎草紙文稿。它顯示了諸如灌溉渠這樣的地方特征,并且還標示了土地的擁有者。

            古代希臘人以更為冒險的方式使用地圖。他們在地中海到處航行建立新的殖民地時,就在地圖上把這些殖民地都圈進去,他們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世界性版圖。使人們更為方便地尋找到周圍的道路。

            另外,他們還會自己繪制世界地圖,也許這些早期地理學家中最偉大的當數托勒密(約公元100年-公元165年)。他寫過一本關于地圖繪制的書,叫做《地理學》。書中描述了不同的投影圖法,以及在平面上繪制地球曲線的方法。

            早期的地圖顯得與現代的地圖極為不同。凡是地圖繪制者不知道國家和大陸都被省略了,并且海岸線的描繪常常也不準確,尤其是在12世紀磁羅盤傳到歐洲之前。

            地圖的發明科普知識

            一、地圖上的比例尺

            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式子表示就是:

            地圖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達方式:

            1、線段式: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注明1CM代表實地距離多少M。

            2、文字式:用文字寫成圖上1CM代表實地距離100M。

            3、數學式:用數字表示圖上的比例尺大小。例如:1:1000000

            根據比例尺,可以在地圖上量算出圖上兩個地點之間的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衡量,即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愈大。

            二、地圖上的方向

            1、一般地圖:面對地圖,一般把它的上方定為北,下方定為南,左方定為西,右方定為東

            2、有指向標的地圖:我們就根據指向標確定方向2

            3、經緯網地圖:根據經緯線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批示東西方向,在經緯線成圓弧形的情況下,確定方向時要特別注意。3

            三、圖例和注記

            1、圖例:它是對地圖上各種符號含義的說明,即地圖上用來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各種符號和顏色叫圖例。

            2、注記:在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數字,都叫注記。

            四、海拔和相對高度

            1、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或絕對高度

            2、相對高度:表示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它們均是表示地面高度的方法。

            地圖的發明科普知識

            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運動

            地球運動 繞什么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地圖的發明科普知識】相關文章:

          撲克的發明科普知識10-18

          火柴的發明科普知識10-14

          郵票的發明科普知識10-18

          鋸的發明科普知識04-16

          四元數的發明科普知識10-21

          《地圖》說課稿06-10

          外婆的地圖散文04-26

          《地圖》地理教案06-20

          《我的地圖》說課稿04-13

          我的美食地圖10-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思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一本一级特黄大片中文字幕 | 天天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动图 | 欧美香蕉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