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知識點全總結

          時間:2024-10-23 10:49:56 林惜 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政治知識點全總結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政治知識點全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政治知識點全總結

            (一)標志

            1、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

            2、一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標志:國旗

            3、主權國家的標志和國家威嚴的象征:國徽

            4、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生產工具

            5、原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石制工具

            6、原始社會后期社會生產發展的新水平的標志:包括金屬工具在內的金屬制品和手工業的出現

            7、私有制在社會上確立的標志:土地成為私有財產

            8、奴隸社會形成的標志,也是人類進入階級社會的標志:奴隸制國家的建立

            9、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金屬工具在生產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10、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文字的出現

            11、封建社會形成的標志:封建國家的建立

            12、封建社會生產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的標志:冶鐵技術的發展

            13、世界近代史開端的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4、資本主義社會形成的標志: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的建立

            15、工業革命的標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

            16、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用機器制造機器

            17、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標志: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的發明和應用

            19、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20、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開端的標志:五四運動

            21、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立的標志: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建立

            22、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

            (二)基礎

            1、實現權利的基礎:義務

            2、國家機構產生的基礎:人民選舉

            3、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家庭保護

            4、國家和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國家領土

            5、人類社會的基礎:生產勞動

            6、生產關系的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

            7、產生國家的基礎:階級對立

            8、腦力勞動者任何成就歸根到底建立的基礎:廣大體力勞動者的勞動

            9、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

            10、封建等級制度的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

            11、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基礎:小手工業者的分化

            12、資本主義社會大生產的基礎:機器大工業

            13、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基礎: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

            14、資本主義民主的基礎:資本主義私有制

            15、資產階級人生價值觀形成的基礎:資本主義私有制

            16、中國社會主義建立的基礎:經濟極端落后

            17、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

            18、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經濟建設

            19、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0、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商品生產和流通起基礎性調節作用的是:市場

            21、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社會主義公有制

            22、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人民當家作主

            23、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發展教育和科學

            24、實現現代化,基礎在:教育

            25、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核心和基礎: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三)根本基本

            1、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

            2、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3、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

            4、我國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

            5、我國的根本任務: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6、履行義務的基本要求和集中體現:守法

            7、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犯罪是違反刑法的行為;犯罪是依照法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8、保護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則:

            (1)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

            (4)教育和保護相結合

            9、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勞動、受教育

            10、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本特征:九年制義務教育是具有強制性的教育;九年制義務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九年制義務教育是免費的教育

            11、人民參加國家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12、生產力的基本因素:生產資料、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勞動者)

            13、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迅速發展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條件:

            (1)要有大量失去生產資料,又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

            (2)要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所必需的大量貨幣財富

            14、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

            15、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生產過剩

            16、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動機:千方百計追逐剩余價值

            17、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農民階級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

            18、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19、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20、我國的最基本國情: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1、我國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對外開放

            22、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23、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24、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用鄧小平理論教育人民,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6、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有機統一,不可分割,構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27、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四)目標

            1、依法治國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共同的目標: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和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向前發展

            3、我國未來人口發展規劃的具體目標:2000年全國大陸人口控制在13億以內,2010年控制在14億以內;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降到10以下,基本完成人口再生產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化轉變

            4、我國在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5、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6、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標:實現最高理想

            7、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目標: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公民

            (五)本質實質

            1、犯罪最本質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2、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從事生產勞動

            3、國家的本質:在階級社會,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4、奴隸制國家的本質:奴隸主階級統治奴隸階級的工具

            5、封建制國家的本質:地主階級統治農民階級的工具

            6、資本主義法律的本質:是資產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是維護資產階級經濟利益和政治統治的工具

            7、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和統治的工具

            8、資本主義民主的實質:資產階級享有的民主

            9、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10、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本質特征:生產資料公有制

            (六)目的

            1、人民法院適用刑罰的目的:預防犯罪和減少犯罪

            2、原始社會末期出現的商品生產的目的:交換

            3、資產階級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政權

            4、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動機:千方百計追逐剩余價值

            5、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6、改革的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7、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生產目的:滿足全體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七)制度

            1、我國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

            2、實現資本主義民主的重要政治制度:議會制度、選舉制度、政治制度

            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4、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5、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6、我國的政黨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八)矛盾

            1、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之間的矛盾

            2、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

            3、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4、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

            5、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社會矛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7、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和斗爭

            (九)核心

            1、依法治國的核心:依憲治國

            2、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部分:思想道德建設

            4、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核心:為人民服務

            (十)保障

            1、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依法治國

            2、社會主義道德實現的保障:社會主義法律

            3、公民權利的立法保障:憲法和法律

            4、公民權利的司法保障:公民認為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也可以向紀檢部門、監察部門、檢察機關舉報,這些司法機關和部門必須秉公執法,切實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初中政治知識點

            1.外開放國策

            (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后。中國要發展、進步、富強,就要吸收和借鑒一切先進東西。

            (2)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我國的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對外開放;要處理好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的關系: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對外開放的根本基點;我們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2.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設

            (1)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3)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3.家安全/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1)國家的安全關系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我們要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政治義務。

            (2)樹立國家安全意識。自覺關心、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也是青少年熱愛祖國的具體體現。

            (3)我們要自覺維護民族團結,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4)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我們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們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反對分裂國家的行為,維護國家的統一。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體現。

            4.同富裕/財富源泉

            (1)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我國積極實施共同富裕。

            (2)必須讓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3)我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涌流,造福于人民。

            5.苦奮斗/艱苦創業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艱苦奮斗精神。

            (2)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艱苦創業精神是創造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動力。

            (3)艱苦創業,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容,新時期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艱苦創業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精神。

            (4)青少年學生應該:

            ①在學習上:頑強拼搏,不怕困難

            ②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七年級上冊歡快的青春節拍知識點總結

            1.怎樣珍惜青春美好時光?

            (1)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

            (2)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我們珍愛生命就要珍愛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熱愛珍惜今天。

            (3)勤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

            (4)從點滴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每一次鍛煉、每一次活動。多做有益他人、社會的事。

            2.中學生如何應對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

            ①要認識到生理心理的變化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應該用一顆長大的心實實在在地感受身邊的變化,勇敢地體味成長的喜悅與煩惱。

            ②應該多與同學、朋友交往交流,讓自己的心情變得輕松、快樂。

            ③還應多與父母溝通,按照父母的指點,使自己健康長大。

            3.對同學之間談論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如長痘痘等)應持何態度?

            (1)我們可以談論青春期的生理變化。

            (2)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長的體驗。

            (3)彼此尊重是我們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

            4.男女同學交往要注意:

            ①男女同學都應自尊、自愛,學會尊重對方。

            ②交往中應坦然大方,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③注意交往的場合、時間、頻率。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1、中華文化得以綿延不絕,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是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3、中華文化的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4、中華文化的影響:不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這個的發展道路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5、中華傳統美德的品質: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6、中華美德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

            7、列舉蘊含中華傳統美德的典故:蘇武牧羊、負荊請罪、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徙木為信

            8、列舉幾例富有代表性的中華文化:京劇、武術、故宮、旗袍、餃子

            9、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10、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

            11、民族精神的含義: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12、民族精神的作用: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1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14、怎樣培育民族精神?

            (1)培育民族精神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和義務

            (2)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3)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4)青少年要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5、民族精神在當代的新發展。新民主義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國成立后: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前)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改革開放后)

          【初中政治知識點全總結】相關文章:

          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完整06-08

          初中政治必背知識點總結(精選6篇)05-26

          中考政治知識點總結06-05

          九下政治知識點總結07-31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11-20

          八上政治知識點總結01-30

          高三政治知識點總結06-08

          必修二政治知識點總結01-12

          中考政治知識點歸納總結08-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一级在线播放a | 亚洲成熟少妇Aⅴ |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一 | 亚洲精品国产乱子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