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上冊期末復習重點總結

          時間:2024-04-25 10:03:33 賽賽 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現代漢語(上冊)期末復習重點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現代漢語(上冊)期末復習重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現代漢語(上冊)期末復習重點總結

            現代漢語上冊期末復習重點總結 1

            1.漢語:漢民族的語言。

            2.現代漢語:現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

            3.現代漢民族共同語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

            共同語:全體成員通用的語言。

            北方方言作為官府的通用語言,被傳播到了全國各地,發展成為“官話”;

            白話文學作品更多接受了北京話的影響。

            語言三大屬性:社會性、全民性、系統性。

            4.文學語言:又稱標準語,是現代漢民族語言中經過高度加工并符合語法規范的語言。

            5.口語:人們在口頭上應用的語言,具有口語的風格。

            6.書面語:用文字寫下來的語言,是以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但具有與口語不同的風格。

            7.方言:民族語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區人們使用的語言。

            8.基礎方言:作為民族共同語基礎的方言。

            9.七大方言區:

            北方方言(北京話)吳方言(蘇州話)湘方言(長沙話)贛方言(南昌話)客家方言(廣東梅縣話)閩方言(廈門話)粵方言(廣州話)調類最多的方言是粵方言,和普通話差距最大的是閩粵方言,其次是吳方言,最小的是湘贛客家方言。

            10.了解一下方言與共同語言的關系。

            11.現代漢語的特點:(問答題可能會考)

            (一)語音方面:

            1)沒有復輔音

            2)元音占優勢

            3)音節整齊整潔

            4)有聲調

            (二)詞匯方面

            1)單音節語素多,雙音節詞占優勢:目——眼睛,外交部長——外長

            2)構詞廣泛運用詞根復合法:詞根語素合成詞多,如江河、山峰;

            詞綴+詞根語素合成詞少,如石頭、襪子。

            3)同音語素多:yì有“億、易、亦、意”等232個古今語素和字。

           。ㄈ┱Z法方面:

            1)漢語表示語法意義的手段不大用時態,主要用語序和虛詞;

            2)詞,短語和句子的結構原則基本一致;

            3)詞類和句法成分關系復雜;

            4)量詞和語氣詞十分豐富。

            第二章《語音》重點知識:

            1.語音的性質(即屬性):語音是人類說話的聲音,是語義的表達形式(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是人類通過發音器官來傳遞信息的聲音。

            2.語音的三大屬性:物理屬性,生理屬性,社會屬性。

            3.語音的四要素,以及在漢語中的利用情況(了解)

            1)音高:聲音的高低,決定發音體振動的快慢;

            2)音強:聲音的強弱,與發音體振動幅度的大小有關;

            3)音長:聲音的長短,決定發音體振動時間的久暫;

            4)音色:聲音的特色,又叫音質,也叫音品,也可以說是聲音的本質。

            4.音素:是最小的語音單位。(它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

            5.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從社會屬性劃分出來的)注:社會使用價值是語音最重要的價值。

            6.輔音:氣流經過口腔或煙頭受阻礙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共22個。含ng。注意:發音時聲帶振動輔音的是濁輔音;聲帶不振動的是輕輔音。

            7.元音:氣流振動聲帶而發出聲音,經過口腔和咽頭不受阻礙而形成的音素。共23個。單元音10個,復元音13個。

            8.聲母:位于音節前段,主要由輔音構成。共21個輔音聲母和1個零聲母。

            零聲母:在普通話里有一些音節沒有輔音聲母,習慣上叫它“零聲母”。

            9.韻母:位于音節后端,由元音或元音加輔音構成。共39個。P2510.聲調:依附在聲韻結構中具有區別意義作用的音高型式。(不是音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

            11.輔音和元音的主要區別;(問答題可能會考)

            1)受阻與否;

            2)緊張度;

            3)氣流強弱;

            4)響亮度(要具體展開)

            12.音節;由音素構成的語音片段,是聽話時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語音單位。

            13.國際音標:是1888年國際語音學會為了記錄和研究人類語音而制定的一套記音符號。

            14區別聲母和輔音:聲母由輔音充當,有些輔音不作聲母,只作韻尾,如guang中的ng;

            輔音n可作聲母,也可作韻尾,如nan。

            15區別韻母和元音:韻母有的由單元音或者復元音構成,如ta,xia,guai中的a,ia,uai;

            有的由元音帶輔音構成,如gan,geng,guan中的an,eng,uan。

            15.輔音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含ng/聲母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不含ng:

           。ㄒ唬┌窗l音部位分:

            1)雙唇音:b,p,m

            2)唇齒音:f

            3)舌尖前音:z,c,s

            4)舌尖中音:d,t,n,l

            5)舌尖后音:zh,ch,sh,r

            6)舌面前音:j,q,x

            7)舌面后音;g,k,h,[ng](二)按發音方法分:

            1.看阻礙方式;

            1)塞音:b,p,d,t,g,k

            2)擦音:f,h,x,sh,r,s

            3)塞擦音:j,q,zh,ch,z,c

            4)鼻音:m.n.[ng]5)邊音:l

            2.看聲帶是否振動:

            濁音只有;m,n,[ng],l,r這5個,其余均為輕音。

            3.看氣流的強弱:

            (只有塞音和色擦音有送氣音和不送氣音之分)

            1)送氣音(氣流較強):p,t,k,q,ch,c

            2)不送氣音(氣流較弱):b,d,g,j,zh,z.16.單元音分3類: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發音時口形始終不變的元音)

            (一)舌面元音:(具體分類看懂圖就好)

           。ǘ┥嗉庠簦-i(前):舌尖前,高,不圓唇元音-i(后)舌尖后,高,不圓唇元音。

           。ㄈ┚砩嘣簦

            er:央,中,不圓唇元音。

            17.復元音分為前響復元音(ai,ei,ao,ou),后響復元音(ia,ie,ua,uo,ve),中響復元音(ia,iou,uai,uei)。(發音時舌位和口形都有變化的元音)18.韻母的分類:

            1)按結構分:單元音韻母,復元音韻母,帶鼻音韻母;

            2)按韻母開頭的元音發音口形分: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

            3)按韻尾分:無韻尾韻母,元音韻尾韻母,鼻音韻尾韻母。

            重點:

            四呼:按韻母開頭的元音發音口形(舌位和唇形)分的類:

            1)開口呼;韻母開頭不是i,u,v的韻母;

            2)齊齒呼:韻母開頭是i的韻母;

            9個3)合口呼:韻母開頭是u的韻母,含ong;

            10個4)撮口呼:韻母開頭是v的韻母,含iong;

            5個19.韻母的結構韻頭,韻尾,韻腹:

            1)韻頭只有i,u,v,這3高元音,又叫介音或介母;

            2)韻腹是韻母的主干,是韻母中不可缺少的,也叫主要元音,由10個單元音構成;

            3)韻尾只限于韻腹后頭的n,ng,i,u這四個。

            注:韻腹加韻尾或光是韻腹(無韻尾)都可以叫做韻身或韻。

            韻文押的韻主要指韻頭后面的部分。

            20.調值;指依附在音節里高低升降的音高變化的固定格式。

            21.調類:是聲調的種類,就是把調值相同的字歸納在一起所建立的類。(即四類,陰平,陽平,上聲,去聲)22.五度標記法:就是用五度豎標來標記相對音高走勢的一種方法。(趙元任創制)

            23.音節;是由音素構成的語音片段,是聽話時自然感到的最小語音單位。

            24.普通話音節結構的四個特點:(問答題可能會考)

            1)一個音節最多可以用四個音素符號來拼寫;

            2)元音占優勢,元音最多可占3個;

            3)音節可以沒有輔音,輔音大多出現在開頭或末尾;

            4)漢語音節都有聲調,都有韻腹(即主要元音)。

            25.普通話的聲韻拼合規律:(問答題可能會考)P79從聲母和韻母角度各四點,共八點。

            26.語流音變;主要是連讀音變,即連著念的音節,其音素,聲調有事會發生變化。

            27.變調:有些音節的聲調在語流中連著念會發生一定的變化,與單念時調值不同,這種聲調的變化叫做變調。

            28.上聲的變調:(問答題可能會考)

            (1)兩個上聲緊相連,前一個調值從214變成35(或34)如:214+214————————35+214水果,了解,領導;

            注意:原上聲現改為輕聲的字音前頭,則有兩種不同的變調:

           、214+輕聲————————35+輕聲等等,捧起,講講

           、214+輕聲————————21+輕聲姐姐,嫂子,毯子

           。2)三個上聲相連,前兩個上升的變調視詞語內部的語義場停頓而定,可分兩種:

           、偾皟蓚上聲音節語義緊湊,語義停頓在第二個音節后,則前兩個音節都變成35:

            如:(214+214)+214—————————35+35】+214展覽館手寫體

           、诤髢蓚上聲音節語義緊湊,語義停頓在第一個音節后,則后兩個音節有21+35的`變化:

            如:

            214+(214+214)—————————21】+35+214紙老虎有理想29.“一”,“不”,“啊”的變調(簡要了解一下,可能會考小題目)30.輕聲:是四聲在一定條件下變成比原調又輕又短,聽不出原調的聲調變體。

            31.輕聲的作用:

            1)區別詞義;

            2)既區別詞義又區別詞性。

            32.兒化;指一個音節中,韻母帶上卷舌色彩的一中特殊音變現象,這種卷舌化了的韻母就叫做“兒化韻”。

            33.兒化的作用(問答題可能會考)

            1)區別詞義

            2)區別詞性

            3)表示細小,輕松或表示親切,喜愛的感情色彩。

            34.掌握漢語音節的結構分析(必考)

            35.辨義功能是歸納音位的最重要的標準;

            互補分布是歸納音位的一項重要語音標準。

            第三章《文字》重點知識:

            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性交際工具。(文字一般起源于圖畫)

            2.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

            3.漢字的特點:

            ①漢字的主要特點是它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

           、跐h字是形體復雜的方塊結構;

           、蹪h字分化同音詞能力強;

           、軡h字有超時空性。

            4.漢字在歷史上的主要字體:

            漢字在歷史上出現過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體五種正式字體。

            1)甲骨文:殷商時代;

            筆形是細瘦的線條,拐彎多時方筆,外形參差不齊,大小不一,異體字較多;

            王懿榮最早發現甲骨文2)金文:西周;

            筆畫豐滿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勻稱,異體字也較多;

            大篆: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文字;

            字形比金文整齊,筆畫均勻,仍有少量異體字;

            廣義大篆:先秦所有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籀文金額春秋戰國通行于流過的文字)

            3)篆書小篆:秦始皇統一六國后;

            字形更勻稱,整齊,筆畫圓轉,簡化,異體字基本廢除。

            秦隸:秦代;

            把小篆弧形的筆畫變成方折平直的筆畫,基本擺脫古文字象形的特點;

            4)隸書漢隸:在秦隸基礎上演變而來;

            字形規整。

            3)楷書:興于漢末,盛行于魏晉,沿用至今;

            字形方正,筆畫沒有破,書寫方便。

            5.現行漢字經常運用的是楷書,行書。

            6.現行漢字的結構一般單位一般有兩級:一是筆畫,二是部件。

            現代漢語常用字有3500個。

            (一)筆畫:

            ①定義: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單位。

           、谖宸N基本筆形:橫豎撇點折。

           、劢M合方式:(三種)相離;

            相接;

            相交。(會判斷即可)注:多數漢字是綜合運用以上兩種或三種方式構成的。

           。ǘ┎考

            ①定義:是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

           、诤铣勺植考慕M合方式:(了解即可)

            (1)左右結構

            (2)上下結構

            (3)包圍結構

           。4)框架結構

           。5)品字結構

           、鄄渴祝菏亲謺懈鞑款I頭的部件或筆畫,具有字形歸類作用。

            注:采用部首給漢字歸類,始于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

            7.筆順:是寫字時筆畫的先后順序。

            8.造字法:(問答題必考,重中之重)一般的,古代漢字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鑿子法。

            ①象形:就是用描繪事物形狀來表示字義的造字法。

           。ㄈ纾簳境霈F的)②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來表示字義的造字法。

           。ㄈ纾簳境霈F的)③會意:用兩個或幾個部件合成一個字,把這些部件的意義合成新字的意義的造字法。

            (如:書本出現的)④形聲:由表示字義類屬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組成新字的造字法。

           。ㄈ纾簳境霈F的)

            9.形旁和聲旁的有關問題:

           。ㄒ唬┬闻缘淖饔煤途窒扌裕

            (1)作用:

           、僦饕潜硎咀值囊饬x類屬,幫助了解和區別字的意義;

           、谟欣趯ψ至x的理解和辨析。

            (2)局限性:

           、偕鐣陌l展,客觀事物的變化,有些形旁的意義不好理解;

            ②字義的演變,假借字的存在,形旁也不好理解;

           、圩中蔚淖兓,有些形旁不好辨認,或位置特殊。

            (一)聲旁的作用和局限性;

            (1)作用:

           、僮钪饕饔檬亲值淖x音;

           、诳梢詭椭鷧^別字形;

           、劭梢岳寐暸灶愅品m正讀音。

           。2)局限性:

           、儆捎诠沤裾Z音演變的原因,大約有3\4的形聲字的聲旁同整個字的讀音不完全相同或有的聲旁在不同的形聲字有不同的讀音,不好認讀;

           、谟械穆暸圆蝗菀妆嬲J;

           、塾行┞暸袁F在不單用,一般人不知道它的讀音。

            10.“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

            11.漢字整理的內容:

            簡化筆畫:

           。1)類推簡化

           。2)同音或異音代替

           。3)草書楷化

           。4)換用簡單的符號

           。5)保留特征或輪廓

           。6)構成新的形聲字或會意字精簡字數:

            (1)整理異體字

            (2)規范印刷體字形

           。3)更改生僻地名用字

           。4)統一計量單位名稱其他整理:

            整理異讀字和異形字。

            12.漢字標準化的內容:在對現行漢字進行全面系統科學整理的基礎上,對漢字進行定量,定形,定音,定序,這項工作叫做漢字的標準化。

            13.多音多義字: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讀音表示不同意義,即同形異音異義字。(P180)產生原因:(1)古今音變。古音古義保留在文言詞中。

            (2)簡化歸并。古代兩個寫讀不同的字,現代簡化用一個字形。斗:斗;

            鬥。

           。3)借用音譯外來詞:卡:哨卡;

            卡片。

           。4)方言和普通話讀音并存。拆:[chāi]拆洗;

            [cā]拆爛污。

           。5)詞性轉化。王:[wáng];

            [wàng]食:[shí];

            [sì]。

            多音同義字:又叫異讀字,指一個字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代表意義相同。(P180)產生原因:

           。1)古今音變。有些字古今意義未變,讀音變化。鉛:

            [qiān];

            [yán]鉛山。

           。2)文白異讀。有些字在古代只有一個的讀音,后來讀書音和口語音分化。

            熟:

            [shú]成熟;

            [shóu]飯熟。血:

            [xiě]流血;

            [xuè]心血。

           。3)方言和普通話讀音并存。有些字,普通話和方言不一樣而意義相同,第四章《詞匯》重點知識:

            1.詞匯:(又稱語匯)是一種語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圍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

            2.語素:最小的有音又有義的語言單位。(可分為成詞語素和不成詞語素)3.詞根:表示詞的基本意義的語素。

            4.詞綴:表示詞的附加意義和起語法作用的語素。

           。ㄇ熬Y:詞根前的詞綴;

            后綴:詞根后的詞綴。)

            5.語素與詞根,詞綴的關系:(看書或自己畫一下)成詞語素————————————————天,人語素詞根不成詞不定位語素———————偉,農不成詞語素前綴—————老,第定位不成詞語素詞綴后綴—————兒,頭

            6.詞:是語言中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有音又有義的語言單位。

            注:詞由語素構成,兩者都是詞匯單位,也是語法單位;

            而詞匯不是語言單位。

            7.短語:是由詞逐層組成的,沒有語調的語言單位。

            8.固定短語:是詞跟詞的固定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減,改換其中的部分。

            9.臨時短語:是詞跟詞的臨時組合。

            10.縮略語;是語言中進過壓縮和省略的詞語;

            可以分為:

            1)簡稱

            2)數詞略語

            11.詞的構成;(重中之重,必考)

            單純詞:由一個語素構成的詞;

            合成詞:由多個語素構成的詞。

            (二)單純詞:

            1.連綿詞:

            1)雙聲詞(如參差

            )2)疊韻詞(如叮嚀)

            3)其他(如蝴蝶)

            2.疊音詞:

            如:猩猩

            3.音譯的外來詞:

            如:咖啡(三)合成詞:

            1.復合式:

            1)聯合型如:途徑

            2)偏正型如:主流

            3)中補型如:提高

            4)動賓型如:司機

            5)主謂型如:地震

            2.重疊式:

            如:姐姐

            3.附加式:

            1)前加式如:老虎

            2)后加式如:刀子

            12.詞義:是詞的意義,包括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

            13,詞義的性質:

            1)概括性

            2)模糊性

            3)民族性

            14.詞匯意義可以分為概念義和色彩義:

            1)概念義:詞義中同表達概念有關的意義部分,又叫理性義或主要意義;

            2)色彩義:(附著在詞的概念義上),表達人或語境所賦予的特定感受。

            可以分為:感情色彩,如:英雄走狗(即褒貶義)語體色彩,如:心態明兒(即書面語,口語)形象色彩,如:獅頭鵝玉帶橋(即形象感的詞)

            15.義項:是詞的理性意義的分項說明。

            基本義:至少有一個義項是基本的,常用的。

            詞義引申義:在基本義的基礎上經過推演發展而產生的意義。

            轉義:由基本義直接或間接地發展,轉化而來的。

            比喻義:借用一個詞的基本義來比喻另一種事物時所產生新的意義。

            16.單義詞:只有一個義項的詞。

            17.多義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義項的詞。(幾個意義之間有聯系)

            18.同音詞:語音相同而意義之間并無聯系的一組詞,是多詞同音現象。(幾個意義之間無聯系)

            19.義素:是構成詞義的最小的意義單位,又叫詞的語義成分或語義特征。

            20.把同組詞中的共同特征叫共同義素;

            把同組詞中的不同特征叫區別義素。

            21.語義場:是語義的類聚,既有共同義素又有區別義素的一組詞的相關語義聚合為一個語義場。

            22.語義場的分類:

            1)類屬義場:

            如桌子---------椅子---------板凳2)順序義場:

            如大學---------中學---------小學3)關系義場:老師==學生

            23.同義義場: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的相關語義組成的語義場。同義義場中的各個詞叫做同義詞。

            24.同義詞的差別:(必考)(一)理性意義方面的差別:

           。1)意義的輕重,如:輕視與蔑視;

           。2)范圍的大小,如:局面與場面;

           。3)集體與個體的不同,如:樹木與森林;

           。4)搭配對象的不同,如:交換與交流。

            25.同義詞的作用:

            (1)可以使語言的表達精確,嚴密;

            (2)可以使語體風格鮮明;

           。3)可以使文具生動活潑,富于變化;

            (4)可以使語氣委婉;

            (5)同義詞連用,可以加強語勢,使語義完足。

            26.反義義場:意義相反或相對的兩個詞的相關語義構成反義義場,這兩個詞互為反義詞。

            27.反義義場的類型:互補反義義場與極性反義義場。(會考判斷題)

            28.反義詞的作用:

            ①運用反義詞,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鮮明對照和映襯,從而把事物的特點深刻揭示出來;

           、诙嘟M反義詞連用,可以起到加強語氣,強調核心意思的作用;

            ③反義詞可以構成對偶,映襯句子,使語言更加深刻有力;

            ④由于反義詞具有鮮明的對比作用,人們有時為了使語言新穎而又簡練,按原有的詞臨時創造一個反義詞。

            29.語境:就是語言單位出現時的環境,一般分為上下文語境和情景語境(又叫社會現實語境)

            30.語境對詞義的影響:

            (1)語境使詞義單一化;

           。2)語境使詞義具體化;

           。3)語境增加臨時性意義;

           。4)語境表現出詞義的臨時選擇。

            31.基本詞匯:

           。1)定義:詞匯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詞匯,它和語法一起構成語言的基礎。

           。2)特點:穩固性能產性全民常用行32.一般詞匯:

            (1)定義:語言中基本詞匯以外的詞匯是一般詞匯。

           。2)包括: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行業語,隱語和熟語。

            其中:

            1)古語詞:包括一般所說的文言詞和歷史詞,它們來源于古代漢語。

            a.文言詞:所表示的事物和現象還存在于本民族現實生活中,在語言使用中常有濃重的書面語色彩。例如:底蘊,比如,而已。

            b.歷史詞:表示歷史上的事物或現象的古語詞。例如:丞相,戟。

            2)方言詞:普通話從各方言中吸取來的詞。例如:把戲。

            3)外來詞:也叫外借詞,指的是從外族語言里借來的詞。例如:哈達。

            注:音譯:照著外語詞的聲音用漢語的同音字對譯出來。

            4)行業語:各種行業應用的專有詞語。例如:正數,負數------數學界。

            5)隱語:是個別社會集團或秘密組織內部人懂得并使用的特殊用語。

            33.熟語:是人們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語。(是一種特殊的詞匯單位)

            34.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歇后語。

           。ㄒ唬┏烧Z:

           、俣x;是一種相沿習用,含義豐富,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

            ②特征:

            1)意義整體性;

            2)結構凝固性;

            3)風格典雅性。

           、蹃碓矗

            1)寓言神話,如:精衛填海;

            2)歷史故事,如:夜郎自大;

            3)古文語句,如:學而不厭;

            4)口頭俗語,如:狼子野心。

           、軜嬙欤

            1)并列結構,如:光明磊落;

            2)偏正結構,如:世外桃源;

            3)動賓結構,如:包羅萬象;

            4)補充結構,如:逍遙法外;

            5)主謂結構,如:毛遂自薦。

           、莩烧Z的運用(注意點):

            1)弄清成語的實際意義;

            2)成語是凝固結構,運用時一般不能隨意變換和增減其中的部分;

            3)成語有其確定的字形和讀音,須分辨清楚,不能寫錯讀錯。

           。ǘ┲V語:是群眾口語中通俗精練,含義深刻的固定語句。

           。ㄈ⿷T用語:是指口語中短小定型的習用的短語。

           。ㄋ模┬笳Z:是近似于謎面,謎底的兩部分組成的帶有隱語性質的口頭固定短語。

            35.慣用語和成語的對比:

            慣用語口語色彩濃,含義單一;

            而成語書面語色彩濃,含義豐富。

            36.詞匯的發展變化:

           。1)新詞的產生

           。2)舊詞的消亡

           。3)詞義的演變:

           、僭~義的縮小

           、谠~義的擴大

            ③詞義的轉移。

            現代漢語上冊期末復習重點總結 2

            1、古代中國人寫詩歌都要求押韻!绊崱卑ㄒ粋字音的主要元音和韻尾。凡是主要元音和韻尾相同的,就是同韻的字。把同韻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韻。

            2、漢字字音有四聲,這四聲是:平、上、去、入。它們和現代漢語的四種聲調不盡相同。

            3、中國最早的字典是《爾雅》!稜栄拧返淖质前匆饬x分類的,全書共十九章。

            4、中國按字的形體及偏旁編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是研究中國文字學的主要參考書。后代研究此書的人很多,最著名有清人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

            5、《方言》是中國第一部記錄方言的'書,作者是西漢的楊雄。全書將漢字分為540個部首,共分析了九千多個漢字。

            6、漢字由繁變簡的四個主要途徑:“代”、“換”、“省”、“承”。

            7、漢語的書面形式,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話文”之分,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白話文取得了正式書面語資格。

            8、中國的共同語,在中國大陸稱“普通話”,在臺灣稱“國語”,在新加坡等一些國家的華人社區稱“華語”。三種稱說,名稱不同,實質相同。

            9、1958年2月11日《漢語拼音方案》正式公布,它包括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和隔音符號五個部分。

            10、漢語普通話的音節一般有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要素。一個音節最多可以有四個音素,最少一個。如zhuāng(莊);ā(阿)。

            11、成語是一種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意義具有穩定性,結構具有凝固性。大多數成語由四個字組成,如:廢寢忘食、愚公移山、亡羊補牢、一干二凈。

            12、慣用語是指人們口語中短小定型的習慣用語。慣用語的主要特征是 簡明生動、通俗有趣。如:走后門、天曉得、巴不得、三七二十一。

            13、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句構成的,有完整意義和一定語調的句子叫復句,它所包含的單句叫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這種聯系是通過一定的語法手段(語序和關聯詞)來表示的。如: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改變咱們的計劃。

            14、按照分句之間的關系,可以把復句分為聯合復句和偏正復句兩大類型。聯合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平等地連接起來的,分句之間的關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如:他一邊喝茶,一邊看電視。偏正復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構成的,正句是全句的主要意義所在,偏句從種種關系上去說明、限制正句。如:風太大,所以比賽改期了。

            15、在聯合復句中,分句與分句之間有各種不同的關系,常見的有并列關系、承接關系、遞進關系、選擇關系四種。如:

            阿里漢字不僅寫得快,而且寫得很工整。(遞進關系) 這是臥室,那是書房。(并列關系)

            您明天動身,還是后天動身?(選擇關系) 一下課,我就去你那兒。(承接關系)

            16、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里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可以幫助讀者正確地了解文意。陳述語氣用句號“!保蓡栒Z氣用問號“?”感嘆語氣用感嘆號“!”祈使語氣可以根據語氣強弱分別用感嘆號或句號。

            17、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種:

           、俑嬖V別人一件事,這類句子叫陳述句;

           、谠儐杽e人一件事,這類句子叫疑問句;

           、垡髣e人一件事,這類句子叫祈使句;

            ④表達自己的某種強烈感情,這類句子叫感嘆句。

            18、結構助詞主要有“的”、“地”、“得”,“的、地”表示兩個部分的修飾、限定關系,“得”表示補充關系,如:燦爛的陽光;慢慢地說;高興 得跳了起來。

            19、副詞常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動作行為的程度、范圍、時間等意義,常用的副詞有:很、非常、都、已經、忽然、到底、簡直等。

            20、數詞和量詞常常連用,構成數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前邊,如“一本書、一雙鞋、一副眼鏡”;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數量詞常用在動詞后邊,如“走一趟、來一下、吃一頓、去一次”。

          【現代漢語上冊期末復習重點總結】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01-09

          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計劃03-17

          數學上冊期末復習計劃02-10

          物理期末復習總結08-04

          上冊語文期末復習計劃書12-26

          初一上冊期末復習計劃01-23

          八年級上冊生物重點復習提綱02-21

          期末復習計劃總結07-31

          數學上冊期末復習計劃20篇03-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综合国产在线中文字幕 | 日韩美女黄大片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