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先進經驗材料

          時間:2022-01-28 17:57:14 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6年精準扶貧先進經驗材料

            先進經驗的積累才能保證計劃的成功進行嗎,目標的順利達成。yuwenmi小編整理了精準扶貧先進經驗材料,歡迎欣賞與借鑒。

            2016年精準扶貧先進經驗材料一:

            目前中國扶貧開發已經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新階段,扶貧開發面臨怎樣的新形勢和新挑戰?中國扶貧開發創造了怎樣的成功模式和經驗?未來如何講好中國精準扶貧故事,確保農村貧困人口2020年如期脫貧?專家們在論壇上進行了深入解析。

            成就與挑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任務艱巨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從1978年到2014年,中國近7億人成功脫貧,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制定的貧困人口比例減半目標的國家。

            2011年至2014年,我國累計減貧5221萬人,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985元增加到6610元,增幅連續3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我國有望連續第三年實現減貧1000萬人以上。

            盡管成就巨大,然而越往后扶貧難度越大。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指出,未來6年時間7000多萬人,意味著每年要減貧1170萬人,平均每個月要減貧100萬人,時間非常緊迫,任務非常繁重艱巨。

            “目前我國貧困人口規模大、貧困程度深,貧困地區集中于十四個集中連片地區,這些地區有的生態脆弱,有的資源匱乏,有的教育水平很低,有的缺乏技術基礎,脫貧致富任務十分艱巨。”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李強指出,真正拔掉“窮根”應當把扶貧開發放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大背景下考量,分析這些地區致貧的體制性和區域性因素,建立多元多層次的扶持機制。

            動力與合力:構建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

            為推動社會各方面參與扶貧開發,近期,國務院扶貧辦將在“中國扶貧日”期間啟動金融扶貧、教育扶貧、民營企業幫扶行動等一系列活動。這是在政府主導下尋求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支持,形成扶貧開發社會合力的生動寫照。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減貧歷程,發現有三種重要的推動力:一是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二是包容性增長對減貧的推動作用,三是政府主導的開發式扶貧戰略和舉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分析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對減貧的邊際效應增長放緩,西部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等因素帶來的包容性增長也難以覆蓋所有貧困地區,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大政府主導的開發式扶貧力度。

            我國先后實施《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對貧困人口實施特惠政策,做到應扶盡扶、應保盡保。與此同時,我國加快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統籌扶貧政策,整合各項資金,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扶貧開發。

            思路與創新: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也系于精準

            專家指出,當前形勢下,讓貧困人口如期脫貧任務繁重,如果按部就班推進則難以實現,必須創新扶貧開發方式。

            近年來,電商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光伏扶貧等扶貧新模式不斷涌現,特別是電商扶貧有效彌補了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市場營銷渠道狹小等短板,增收致富效應顯著。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也系于精準。”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指出,在減貧難度加大的背景下,更需要建立以扶貧效果為導向的精準扶貧方略,注重精準識別扶貧對象,讓扶貧資金落實到戶,同時要注重提高貧困家庭自身脫貧能力,因地制宜實施生態移民、教育扶貧、基礎設施扶貧、信貸扶貧、產業扶貧等多樣化扶貧措施。

            未來如何推進扶貧的體制和機制創新?劉永富表示,今后中國將從建設扶貧開發大數據、建立分類施策政策體系、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發揮政治和制度優勢等方面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采取超常規舉措,打贏扶貧攻堅戰。

            2016年精準扶貧先進經驗材料二:

            秋日的通渭大地,層林盡染,巨大的白色風車矗立在田間山頭。山路十八彎,翻過層層山巒,就到了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這個普通的小鎮,因著名的“榜羅鎮會議”而出名。

            在榜羅鎮會議紀念館,講解員告訴記者,193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榜羅鎮小學校長室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正式確定把陜甘革命根據地作為中國革命的大本營,確定把中共中央和紅軍的落腳點放在陜北,對中國革命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長征雖遠去,可長征精神早已融進中華民族的血液,歷久彌新。當前,通渭縣正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這是新的長征路,需要長征精神來引領!卑窳_鎮黨委書記李晨告訴記者,為了弘揚長征精神,近年來,榜羅鎮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動。

            定西市歷來被稱作“苦瘠甲于天下”,自甘肅省啟動精準扶貧以來,通渭縣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榜羅鎮則大力弘揚紅軍長征精神、定西三苦精神和“耕讀、堅韌、進取”的通渭精神,著力推進脫貧攻堅。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當年紅軍走過的崎嶇山路,都成了嶄新的硬化村道。鎮里的各類基礎設施煥然一新。玉米、馬鈴薯、中藥材和林果產業發展起來了,種植面積逐年增長;全鎮目前牛存欄數為2165頭,較去年增加28%,羊存欄數為15425只,較去年增加19%;全鎮小學、初中入學率均達到95%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

            午后廟灘村的陽光正好,驅散了夜里的寒氣。田里,村民正在忙著挖洋芋。過去,這個靠天吃飯的旱山村,經濟十分落后,甚至有些家庭連吃飽飯都難。

            閆航軍家是廟灘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家里一共有5口人。2013年以前,閆航軍家還是廟灘村的典型貧困戶之一。

            “看著家里的兩間泥土房,水窖里雨水充足時有水吃、沒雨水時要前往10公里外的水源拉水吃,3個孩子還都在上職業學校,就覺得很苦惱,希望能住上磚瓦房、喝上自來水、孩子們能長大成人!

            2014年6月份,閆航軍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讓閆航軍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2015年,廟灘村被確定為全鎮的擬脫貧村和省委統戰部聯系村。

            危房改造、暖棚圈舍、自來水入戶、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等項目讓他心中有了想法。一直想著致富的他,抓住精準扶貧政策機遇,利用危房改造政策,將自家的兩間土房全部改建成磚房,暖棚圈舍也建了起來,政府幫助引進基礎母牛1只,利用5萬元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引進西門塔爾基礎母牛兩只,并將玉米種植面積擴大到15畝。

            “閆航軍是個勤快人,也很努力。今年5月份他又通過村上互助資金協會貸款5萬元,他的1只種牛已經產下牛犢,開始有收益!遍Z航軍家的雙聯干部王亞莉說。

            “王亞莉給咱出主意呢!她給咱講致富的政策和措施,還幫孩子想就業的法子,現在3個孩子都已經讀出來了,也都找到了工作,不用我操心啥了。”閆航軍說。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閆航軍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500元提高至現在的6250元,增長150%!包h的政策好,我們過上了這好日子,真是攢勁!”

            廟灘村的路寬了、房新了,大家的生活也更有奔頭了。

            有人從田間地頭里脫貧,還有人想著把富民產業做起來。廟灘村支部書記閆任農注冊的通渭縣榮鑫養殖專業合作社,就主要以肉牛育肥為主,按照“販養結合”的經營模式發展規模養殖。在他的帶動下,搞養殖的農戶越來越多。2015年全村新發展養殖戶91戶,全村目前羊存欄800余只,牛存欄200余頭,養殖業火起來了。

            據介紹,截至2015年,榜羅鎮全鎮實現817戶3945人脫貧,貧困人口由2013年的3053戶14367人減少到2236戶10422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3670元增長到5185元,今年預計可完成919戶4451人貧困人口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900元。

          【精準扶貧先進經驗材料】相關文章:

          精準扶貧典型事跡材料02-01

          關于鄉鎮精準扶貧匯報材料11-07

          有關精準扶貧名言警句12-27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手機攝影大賽征稿啟事09-28

          精準扶貧補助申請書01-31

          精準扶貧項目建議書07-19

          關于精準扶貧的議論文09-18

          學生精準扶貧申請書12-27

          2016關于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08-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 | 免费的aⅴ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最新Av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