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鑒成語故事

          時間:2023-06-14 12:11:59 曉麗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關于前車之鑒成語故事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前車之鑒成語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前車之鑒成語故事

            【拼音】qián chē zhī jiàn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洛陽人賈誼從小就有天才兒童的美譽,漢文帝聽說他很有才學,請他進京擔任博士,問他治理國家的看法。賈誼主張要以秦朝滅亡作為鏡子,時刻提醒自己要施行仁政,讓老百姓休養生息,重視農業生產才能使國家強大。

            【典故】前車已覆,后未知更何覺時!

            《荀子·成相》前車覆,后車戒。

            漢·劉向《說苑·善說》

            【釋義】鑒:鏡子,為教訓。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后的教訓。

            【用法】作主語、賓語;用于勸告人

            【相近詞】前車可鑒、殷鑒不遠

            【反義詞】重蹈覆轍

            【成語例句】

            ◎ 這也反映了對"蘇東波"的"前車之鑒"的恐懼和對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和凝聚力的低估,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 才愈想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才愈想把一些人的前車之鑒告訴大家。

            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戰國·荀況《荀子·成相》:“阪為先,圣知不用愚者謀。前車已覆,后未知更,何覺時?不覺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衍生典故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鄙諺曰:‘前車覆,后車戒。’秦氏所以亟絕者,其轍跡可見。然而不避,是后車又將覆也。”

            后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前車之鑒”。

            成語故事

            賈誼是西漢初年杰出的政治評論家和文學家。他是洛陽人,生于公元前200年,卒于公元前168年,他短短的一生只有32年,但就是在這短短的32年中,他為后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學遺產。

            賈誼年僅十八歲時就以出色的文章博得洛陽文人學士的贊頌,人們都認為他是奇才。廷尉吳公向漢文帝推薦賈誼時說:“洛陽有個讀書人,名叫賈誼。他雖然年齡不大,但學識淵博,見解不凡,應該讓他到朝中來做官,施展他的政治才能,為國家和百姓做貢獻。”漢文帝聽了吳公的介紹,便說:“那好吧!先讓他當個博士,以備顧問。如果確實可用,到時再提拔起來也不晚。”

            不久,賈誼便奉命來到京城長安,成為滿朝文武中最年輕而且也是最有學問和見識的官員。漢文帝對賈誼的才于非常賞識,不久便提升他為太中大夫,讓他參與朝政。賈誼在朝中為官勤勤懇懇,再加上學識淵博,也為朝中文武所稱贊。

            這一年,賈誼寫下了一篇說理透徹、邏輯嚴謹、氣勢奪人、語言犀利的千古名篇《過秦論》。在這篇《過秦論》中,賈誼系統、形象地論述了秦統一六國后經二世而亡的歷史原因。他認為:“秦始皇能以武力并吞六國,秦二世卻被平民出身的陳涉滅掉。陳涉的能力絕不如六國,而秦朝的軍隊還是那么強大,山川仍然那么險峻,卻一敗涂地,原因就在于秦朝不施行仁政(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漢文帝因此更加器重、信任賈誼。但是漢文帝對賈誼的信任,很快遭到西漢開國武將和朝中一些大臣的忌妒。為此,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后又任梁懷王太傅。

            在任梁懷王太傅期間,賈誼苦于志向不得實現,才華不得施展,于是便著書為文,將自己的才華傾注在文章中。這時期他寫下了又一篇千古流傳的政論文《治安策》。在這篇文章中,賈誼再次分析了秦王朝由興而衰的慘痛教訓,他認為:“秦始皇在沙丘病死,奸臣趙高用陰謀手段擁立胡亥為皇帝。趙高愚弄胡亥,不讓他學習如何處理朝政,卻偏偏教他怎樣用殘酷的手段去處置犯人。結果,做了皇帝的胡亥,除了殺人之外,別的事情全都一竅不通。

            有人勸胡亥將心思用到治理天下上去,他卻認為那是荒誕奇怪的胡言亂語。這并不是說胡亥生下來就是惡人,而是受他周圍的趙高等人的影響變壞了。秦朝的失敗應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前車覆,后車戒)。否則,漢朝也會重犯秦朝的錯誤,那可太危險了。”

            漢文帝看了賈誼的這篇《治安策》,對賈誼有了新的看法。在可能的范圍內,漢文帝有選擇地將賈誼的某些具體主張變成了自己的措施和策略。

            成語寓意

            賈誼說,秦朝的失敗應引起漢朝足夠的警惕,否則,漢朝也會重犯秦朝的錯誤。失敗固然會給人帶來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獲。它既指出平時的錯誤、缺點,又啟發人們逐步走向成功。失敗既是針對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礎,前車之鑒后車之師,成語告訴人們,只有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時刻警醒,才會避免重蹈覆轍。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前車之鑒”指前邊的車子翻了,后面的車子可以引以為鑒。比喻先前的失敗,可做其后的教訓。

            在句中一般作主語、賓語。

            運用示例

            明·陳忱《水滸后傳》二五回:“宗留守統兵恢復,張邦昌已被誅了,前車之鑒,請自三思。”

            成語辨析

            前車之鑒—前車可鑒

            “前車可鑒”比喻前人的失敗后人可以當作教訓。它們的區別是:

            (1)結構形式不同,“前車可鑒”是主謂式,“前車之鑒”是偏正式。

            (2)意義不同(見前)。

            (3)用法不同:“前車可鑒”經常用作分句,“前車之鑒”的句法功能相當于名詞。

          【前車之鑒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前車之鑒的成語故事02-02

          前車之鑒初中作文07-10

          前車之鑒詞語知識08-16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8-25

          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移風易俗11-12

          成語故事12-17

          經典成語故事08-25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08-25

          成語故事精選01-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 | 尤物久久99精品福利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