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弦更張的成語故事由來

          時間:2021-08-07 17:20:32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改弦更張的成語故事由來

            【成語】: 改弦更張

          改弦更張的成語故事由來

            【拼音】: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解釋】: 更:改換;張:給樂器上弦。改換、調整樂器上的弦,使聲音和諧。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

            【成語故事】:

            這句成語見于《漢書·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又見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琴瑟時未調,改弦當更張。”下面故事從《漢書》。

            西漢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叫董仲舒,廣州(今河北棗強東)人。他學習非常用功,整天埋頭在書房里學習,書房附近的園圃,兩三年都顧不上看一看。后來,他專治《春秋公羊傳》,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膠西王相。

            當時,漢武帝劉徹舉賢良文學之士,請他們對施政方針提出建議。董仲舒說:漢朝繼秦而立,秦朝的舊制度都不適用了。好比琴上的弦已經陳舊不堪,沒法使音調和諧了,必須把它解下來,更換新弦,然后才可彈奏。政策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要改革,然后才能把事情辦好。應當更換琴弦而不換,就是第一流的音樂家也彈不出優美的音調來;應當改革而不改,就是最賢明的政治家也不能創造令人滿意的政績。

            董仲舒還向漢武帝建議:“諸不在六藝(即《禮》《樂》、《詩》、《書》、《易》、《春秋》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這些,都為漢武帝所采納,開此后兩千余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

            “改弦更張”這句成語,常用來比喻變更方針、計劃或辦法。

          【改弦更張的成語故事由來】相關文章:

          改弦更張成語故事09-23

          成語故事的由來12-12

          曾子殺豬成語故事的由來10-04

          鴻雁傳書的由來成語故事10-14

          兵不厭詐的成語故事由來10-18

          成語故事一錘定音的由來12-26

          春分的由來08-12

          李代桃僵的由來01-21

          爆竹的由來01-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蜜桃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