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教案

          時間:2022-01-26 19:59:35 傳統 我要投稿

          傳統文化作文教案

            傳統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在長期世代傳承中形成的、體現出本國家或民族獨特審美情趣的文明,它是一種民族精神、氣質、品質、操守的集中體現,也是百姓衣、食、住、行點點滴滴的生活積累。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教案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傳統文化作文教案

            傳統文化作文教案

            “傳統文化”話題作文導寫

            [話題設計]

            2005年春節晚會有一道靚麗的風景,那就是各省獻上的對聯。品賞這些對聯,我們不但對偉大祖國的名勝古跡、人文歷史、礦物寶藏等有一個了解,更能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止是品對聯,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其它許多藝術形式中看到璀璨的民族傳統文化:詩歌、繪畫、書法、文房四寶、茶藝、京劇、刺繡、民俗節日、剪紙、皮影戲……你就會從中發現傳統文化的偉大藝術魅力,挖掘出其強大的生命力。請以“傳統文化”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定,不要寫成詩歌,不少于800字。

            [寫作點撥]

            (一)話題理解

            傳統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在長期世代傳承中形成的、體現出本國家或民族獨特審美情趣的文明,它是一種民族精神、氣質、品質、操守的集中體現,也是百姓衣、食、住、行點點滴滴的生活積累。

            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實,傳統文化的氣息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得到。它跳動在民族樂器二胡哀婉而凄美的弓弦上,閃爍在國粹京劇色彩斑斕的臉譜上,綻放在異彩紛呈的民俗節日中,傳揚在膾炙人口的中華詩詞里……總之,傳統文化滲透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寫法提示

            傳統文化內容浩如煙海,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內容都涵蓋是不可能的,所以,寫作文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化虛為實,以“具體”詮釋“抽象”

            “傳統文化”是較抽象的概念,寫作時,化概念為萬象,用具體的文化形態——詩歌、繪畫、書法、文房四寶、茶藝、京劇、刺繡、民俗節日、剪紙、皮影戲等去詮釋抽象概念的內涵,化抽象為具體,就拓寬了自己的思維空間,也拓寬了發揮自己優勢的天地。

            2.以小見大,用“細節”點染萬種“風情”

            語言于文章,就如同衣服于人體一樣,不但有表情達意、張揚個性的作用,還有點綴、修飾的功能,衣服的一個花邊,一粒紐扣,一處鏤空設計,一掛飾物點綴,都可以使你風情萬鐘,獨特嫵媚。“小”處的設計顯現出了“大”智慧。文章的細節同樣可以顯示作者獨運的匠心。

            3.九九歸一,點題、扣題彰顯敏銳思維

            此話題,學生的寫作范圍非常廣,寫作思路也比較開闊,但是無論是寫剪紙的精巧、川劇變臉的神奇、琴棋書畫的高雅,還是寫民俗節日的深入人心、詩歌藝術的源遠流長等等,最后都要歸結到話題“傳統文化”上,要從中挖掘出傳統文化的`一些“共性”的東西,體現出傳統文化的“魅力”。

            4.寫作體裁多種多樣——貴在與話題相聯系。

            可以寫散文,重在創設優美的意境:如寫民俗節日,要寫出它的歡快喜慶,亦雅亦俗,在熱鬧、歡樂、鑼鼓喧天、舉國同慶的美好氛圍中,讓人體會到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性。當然,不能用干癟的語言。

            可以寫議論文,如談傳統文化如何代代傳承、永不消逝;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談傳統文化的世界地位與影響等等。

            也可以寫記敘文或構思小小說,如

            ①故事新編,賦予古老的神話、傳說鮮明的現代意義,去表現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體現出老百姓傳統的樸素的人生追求。

            ②老外學藝,通過一個外國人歷盡“千辛萬苦”,鬧了無數笑話,也要學習那對他來說魂牽夢繞的東方文化的故事,來表現傳統文化的對外影響。

            ③百姓生活:剪窗花,扭秧歌,劃旱船,踩高蹺,變戲法,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等傳統文化、習俗已經深入老百姓的實實在在的生活中。

            [學生問題]

            1.只籠統地“介紹”一些傳統節令,缺乏自己對這些節令文化意義的“認識”。選寫一個節令,重點記述節日有關“活動”,始終未在節日的“魅力”或“文化意義”上“表態”。選寫“詩詞”類,未將古典詩詞的“共性”特點歸納出來,只是一種“內容介紹”或“手法說明”,有的連“感受性”的文字也沒有——古典詩詞的格律美自然是與外國詩歌不同的,唐代“送別詩”、“邊塞詩”有何特點?這特點里又具有怎樣的文化意義?

            2. “傳統的”應是有“特點”的:選材上不典型,不具“特點”,自然難以與傳統文化相聯系;有的選材較為典型,但沒有抓住節令“特點”,挖掘不出某節令與傳統文化的聯系。“寒食”、“端午”等節令其實是一種祭奠文化,之所以延續至今,中華民族懷宗追遠、崇節尚義的品質因素可窺一斑;“中秋”則突出一個“圓”字,圓圓的月亮、圓圓的月餅里,飽蘊了中華民族安定平靜、雍樂和美的審美情趣與追求。

            3.“傳統的”應是與外民族、外國有“不同”之處的。這其實已告訴我們可以通過“對比”的手法來構思,反映中外有別,以體現民族特色。作文中運用這種辦法的幾乎沒有。

            4.音樂、繪畫、書法、雕塑、建筑等屬于藝術,不具備對相關方面一定的了解盡量不要選寫,否則欲求“大氣”與“厚重”,結果卻難逃“籠統”。


          【傳統文化作文教案】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教案08-11

          傳統文化的作文07-18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文化的作文10-13

          傳統文化的作文_有關傳統文化的高考滿分作文02-08

          傳統文化的作文_關于潮汕傳統文化的作文中考10-31

          傳統文化的作文2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01-29

          傳統文化的作文素材08-20

          作文:走進傳統文化08-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制服丝袜另类日韩中文字幕 | 欧美黑白配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aⅴ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精品在线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