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作文范例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春節作文1
放寒假了,我們全家每年都回安徽老家過春節。
回想起老家的春節,對我的印象是那么深刻,可以說每年春節都使我全身心的沉浸在一片歡樂、愉快、熱鬧的海洋中。我們家有句俗語說:小孩盼過年,大人盼插田。 我也盼呀盼、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過年的這一天。
一大早,大人們便忙活起來。有的洗菜、有的做飯、有的準備飯碗、有的打掃衛生、有的貼對聯......
到了中午一兩點,我就看見爸爸拿著香、紙去墳山上祭祖,爺爺拿著一只豬頭去土地廟拜供。
到了五點多的'時候,整個村里鞭炮聲,震耳欲聾。這時我家的年飯也準備的差不多了,爺爺早給供桌上擺滿了供品。有豬頭、魚、雞、水果等。這表示對祖宗爺的一種拜供。
爸爸放了許多鞭炮。這是我們家的一種習俗,在吃年飯前,必須放一些鞭炮。
放完鞭炮,我把大門關上,這又意味著,我們要開始吃團圓飯了。如有客人來,只能從后門進、出。
年飯開始了,我們一家子圍在桌子旁,吃著豐富的年飯,有蝦、魚、鴨、雞都上來了。這時,爸爸對我說:“我們做飯也是有講究的。要吃年糕,表示步步高升;要吃鲇魚,表示年年有余;米飯也要吃一半留一半,表示來年有個好收成。”我聽了,點了點頭。我們吃飯時有說有笑,舉杯歡慶,相互祝福。我家鄉的年夜飯,吃得越久越好,所以,我們吃飯,要用三、四個小時。
七、八點時,我們出去拜年、串門。我向每家每戶、每一個人都遞上了一份真誠的祝福。當然,我也得到了許多糖。真令我開心極了!
哇!轉眼間就是凌晨一點了!鞭炮又一次響起。這聲音震耳欲聾,整個村子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這也意味著新的幸福的一天,新的快樂而又美滿的一年開始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2
我的家鄉有很多獨特的習俗,炸油角和炸煎堆是其中之一。
俗語都說:“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每到過年時,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總少不了兩種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過年前,我和奶奶都會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總會炸一大鍋。炸完后,無論誰到我們家來拜年,都會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來,給客人們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時候,還會把其中一些送給客人們帶回家吃。因為,它們都寓意著好兆頭。
除夕一大早,我們就回家鄉幫奶奶制作過年必備食品——油角和煎堆。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平凡,但是制作起來可不簡單呀,必須經過許多工序,才能把它們做的好吃又好看。做煎堆要準備: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種材料。煎堆的陷做起來比較復雜,要將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熱攪拌在一起,然后趁熱用雙手把它們捏緊,把它們捏成一個個圓球狀。這是一個考驗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們就只能做簡單的`油角陷,只要將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制作完內陷,就要做外皮了。將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開水攪拌,搓成粉團備用。
最令人開心的制作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個人都要動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團搓成薄薄的表皮,然后我們用它把內陷包起來,搓成一個個的圓球。包油角更可笑,每個人的手法都不同,形狀各異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擺得滿滿的。由于我的手上沾滿了面粉,不一會兒,就把小臉蛋弄成一個大花臉,引得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最后的工序就是下油鍋了。首先用猛火燒開油鍋,然后改用慢火,將包好的煎堆和油角放進油鍋慢慢翻滾,讓它們受熱均勻。不一會兒金燦燦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鍋了。
制作油角和煎堆既費時又煩瑣,但卻是我們的春節習俗之一,人人都樂意去做。
家鄉的春節作文3
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永遠也忘不了過節時的熱鬧情景。因為我家鄉的春節是我所見過最熱鬧的一個節日了,
快過節的前幾天,大家都很忙。一進入臘月,人們就都陸陸續續得到了年貨市場,買各種各樣的年貨,糖、花生、工瓜子等,當然,雞、鴨、魚、肉是必不可少的。這時,小孩們還會纏著爺爺、奶奶給他們買煙花爆竹。最后,我們全家還要大掃除一次呢!把家里的'晦氣統統掃出去,迎新除舊。這樣一切都準備就緒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們就這樣等著過年了。
過年的時候更熱鬧,四面八方都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大家都開始準備團圓飯了,這時還會傳出幾聲牲畜的叫聲,那是人們在殺牲畜呢。時間也一點一點的過去了,大家都開始吃團圓飯了,吃團圓飯,我們那里還有幾個說法呢:吃團圓飯的菜要擺夠十道菜,預示著,十全十美;里面還必須有魚,預示著,年年有余;當然,團圓飯肯定要有餃子啦,要不然還叫什么團圓飯呢?吃完飯后,人們還會到戶外去燃放煙花爆竹,五顏六色的煙花爆竹在天天空中美美綻放,連夜空中的星星也為它們讓出了一片天地,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的就更美麗了。和家人一起看著這五顏六色的煙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何樂不為呢?
春節伴隨著人們的腳步一點一點的過去了。大家又要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了,而我們也即將步入中學的大門了!每想起過年時的情景,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現在我還真有點想念在家鄉的奶奶了,因為我只要一想起過年時的熱鬧情景,我就會想起遠在它鄉的奶奶,因為我忘不了家鄉的春節也忘不了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因為每次過節時都會見到奶奶那忙碌的身影和慈祥的笑容,這也是我忘不了家鄉的純潔的原因之一。
家鄉的春節作文4
春節即將到來,大街小巷漸漸掛起燈籠,起對聯,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春節還未來臨,可在我們的家鄉,年味已經愈發濃烈。
菜市場人山人海,大人們忙著準備年貨,每家每戶都要備好足夠的雞、鴨、魚、肉等食材。不僅是菜市場,水果店、干果店都有數不清的人。家里,媽媽和我正在大掃除。一會擦擦玻璃,一會拖拖地板,珍珠般大的汗水從媽媽的頭上落下。而我,只需要幫點倒忙,有點參與感就行。一天下來,冰箱被爸爸填的滿滿的,家里也十分干凈,地板光滑锃亮,玻璃閃閃發光,沙發上一塵不染,家里沒有一處是不干凈的。雖然我沒幫上什么忙,但看見家里如此干凈整潔,還挺開心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春節如約而至地到來了。除夕晚上,爸爸和奶奶做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我問媽媽:“為什么除夕夜的年夜飯這么豐盛?”媽媽告訴我:“因為在以前,生活水平較低,平時做不到飲食豐厚,只有到了過年才能改善一下,所以年夜飯會要比平時更加豐富。”“原來如此。”我點點頭,喃喃著。邊吃著美味的'年夜飯,邊看著春晚,我感到幸福滿滿。
“砰!”不遠處煙花綻放,把天空渲染成彩色,就像一朵五彩繽紛的花兒在天空露出笑臉。不一會兒,又傳來了鞭炮的響聲,這煙花把春節變得分外熱鬧。除夕過后的兩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去親戚家拜年。我不太記人名,在路上,媽媽會提前給我復習一遍對長輩的稱呼。到了親戚家,最開心的當然是收壓歲錢了。只要禮貌地說一聲“謝謝”,錢就到手了。再和小伙伴玩耍一陣,春節就這樣不經意地過完了。
我喜歡春節,喜歡春節的年夜飯,喜歡春節的鞭炮聲,喜歡春節的煙花,更喜歡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5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每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風俗習慣。
臘月二十四必須掃房子,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窮運晦氣都掃出家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把家里給打掃干凈,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到處都干干凈凈的,迎接著新年的'到來。
春節拜年時,長輩是先要把壓歲錢給晚輩準備好,據說壓歲錢可以躲過一切惡運,孩子拿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用彩繩穿編成龍形狀,置于床方角,另一種是最常見的,用紅紙包裹起來,分給孩子們,壓歲錢可以給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還有在除夕夜那天,大人趁孩子睡著時,偷偷的把紅包放在枕頭底下。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妖魔鬼怪和年獸傷害到孩子時,孩子們可以用這些錢化兇為吉。說到壓歲錢讓我想起了一首古詩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除了壓歲錢,還有貼春聯的習俗。春聯也叫對聯,還有一種俗稱叫“對子”,它以簡潔工整對偶精巧的文字,人們用最吉祥、最優美的詞語祝愿新的一年有個美好的生活。每逢春節,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家家都要張貼對聯,有紅紙黑字,還有紅紙金字的,還論是哪天哪一種都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息。為了渲染節日的氣氛人們還有親手剪的窗花,貼在窗戶上,也很美麗。窗花也是剪紙的一種,也是我國非文化遺產之一。
除夕的夜幕漸漸地降臨了,夜空被煙花所籠罩。煙花在空中頻頻炸響,呈現出千姿百媚景觀,大地如同白晝。鞭炮聲也是絡繹不絕,你方燃罷,我方登場。整個除夕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煙花鞭炮成了除夕夜的主旋律。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子夜鐘聲敲響了,全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著團圓的餃子,話著祝福的話語。此時,鞭炮聲漸響漸止,接下來是一聲聲“過年好!”、“新年快樂!”問候在家鄉的上空蕩漾,在神州大地傳遞。
家鄉的春節作文6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因農歷十二 月稱“臘月”。“臘八”一過,春節臨近,家家戶戶要從臘八這天起,清掃屋宇灰塵。當天 要吃臘八粥,黟縣、休寧縣北鄉一帶還曬干豆 腐,稱“臘八豆腐”。臘八過后,家家開始宰 年豬,互相請吃殺豬酒,裹糯米粽,做米?,煎 油豆腐,炒花生、蠶豆,做芝麻糖、凍米糖等 。還要人家將婚嫁活動安排在這一天舉行,故 有民謠曰:“臘八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 嫂”。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俗稱“小年夜”。 前一天深夜,家家戶戶祭灶,供送“九田東廚 司命灶君”上天奏事,俗稱“送灶”。祈求灶 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說好話,保佑一家人畜平 安。小年這一天,家家堂前掛祖宗畫,畫上記 載歷代祖先名諱,或繪制祖先遺像。設燭臺香 案,置貢品,接祖宗來家過年。從這天起,家 家戶戶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掃除塵埃,干干 凈凈迎接新年。
諺云“趕忙三十夜,清閑初一朝”。吃 個年夜飯,午夜放個炮竹什么的,這與外地的` 差別倒是不大。
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輩向長 輩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輩之間也互 相恭喜,小學五年級作文《安徽的春節作文700字》。這一天,講究忌諱,不動刀剪,不拿 針線,不下鍋煎炒,不沾掃帚,不向門外潑水 ,不打碎杯碗器皿,不打罵兒童。認為犯忌為 不吉,本年就會有破財、生病及其他災禍。祁 門縣還有“喊年”的習俗。即正月初一、初二 兩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為領班,組織青年及 男童,排成長蛇陣,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戶, 由領班者高喊被拜年的當事人名字并加上稱謂 ,或者說:“向寶廳拜年”,或者以稱謂喊拜 。受拜者旋即應聲說“多謝大家來了”,喊年 者齊復聲:“應該來的”。別有一番意思。
正月十五鬧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晚 上還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畫像前擺上酒菜, 焚香祭拜,家家戶戶還要張掛彩燈,徽州區巖 寺鎮的元宵戲燈最為盛行。
花朝節過后,人們的生活又回到了正常 。
家鄉的春節作文7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已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先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是春節的彩排,這天剛擦黑,家家戶戶絡繹不絕的鞭炮聲便響起,家家吃餃子。
過了二十三,轉眼來到除夕,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貼對聯,紅紅的對聯往門上一貼,呈現出萬象更新的景象。這一天也是最值得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肴,享受著團圓的樂趣。8:00左右,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觀看精彩的.節目,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好一派其樂融融的家族!這一晚,除了小孩子幾乎沒有人會睡覺,都要守歲,老人守歲表示珍惜時間,孩子守歲便是為父母祈禱,祈禱父母長命百歲。
從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家里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拿出好吃的東西來接待客人,小孩子們也很開心,因為我們可以收到壓歲錢。到了元宵節的時候,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等。人們都從四面八方涌來,圍到廣場上看煙花,各式各樣的煙花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五彩花……點點滴滴,匯成花的海洋,各種各樣的煙花將夜空裝扮得更加絢麗多彩。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家鄉的春節作文8
雖然還未至寒假,但我已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家鄉過年。一至年末,渴望回家的欲望愈加劇烈,可能在外工作的人也是如此,盼望著與故鄉和故鄉中的人重聚。在這城市的迷宮里,我難于找到回家的路。
街道上的人與車輛混雜在一起,人群像是一群無頭蒼蠅,東躥西躥;車輛排成長隊,倒成了一條條讓人驚恐的修長毒蛇,不時發出咆哮聲,閃著兇殘的亮眼。路旁唯一的一抹綠色,在灰色高樓的映襯下還是那么孤獨,悲寂;灰蒙蒙的天空和直戳云霄的樓房讓天,地融為一體,無皎月的黑夜,有路燈灰黃色的白夜顯然與自然不搭。但最美的自然在故鄉,在那山清水秀的鄉村。門前的那座長滿墨綠色青松的小山巋然佇立,我曾在那撿柴捉鳥;門前的那條淺而澄澈的小溪涓涓細流,我曾在那釣魚摸蝦;門前的那些方塊田地精致鑲嵌,我曾在那插秧捕蛙這些永恒的景物讓我的童年變得多么歡快,自由。
時光逝去,許多事物都悄悄地改變了。泛著家鄉最原始氣息的泥路如今變成了埋沒故土的水泥路,田野邊雞牛狗的細語也銷聲匿跡了,平頂房多了,木樓少了,少了農村固有的田園風光;從以前家家戶戶聚在小巷樂道于往事到現在人人一起坐在麻將旁樂道于輸贏,汽車開始進軍鄉村,平淡的.生活一起不復返了,少了鄉村固有的田園風氣;到人少了,人語就少了,人情也就淡了;有人長逝,但有人新生,有人走了,但有人來了,他們的歸宿誰也不知在哪。但對我來說,故鄉在這我就心滿意足了。往者可鑒,來者可追,路不可重走。或許有一天,不知在天涯的何處,我有著與古時游子一樣的思鄉之情,這時我可與明月對酒當歌,回憶著在童年那天真無邪的浪漫生活。家鄉永遠是家鄉,不會離我而去。就算她改變得面目全非,但是已過去的是永恒的,變化的永遠是未來。
兒時的記憶是歲月蹉跎帶來的創傷的良藥,有了它我能淡視她的改變所帶來的內心的隱隱作痛,珍藏著它,懷著對美好時光的向往之情,我愿忍受著世事帶來的各種痛苦。
家鄉的春節作文9
我的家鄉在東北一個小鄉村里,俗語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白山黑水、雪花飄飄的東北老家,春節有著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
過了元旦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包豆包、腌酸菜、殺年豬、買布料做新衣服等,熱鬧喜慶地迎接春節的到來。
家鄉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算正式開始了,到正月十五結束。臘月二十三是家鄉傳統的“小年”,這天人們都要把灶臺等打掃干凈,殺雞宰鴨來祭“灶神”。生活充裕的人家還在今天宰年豬,邀請親朋好友參加共慶豐收的好年景“亂燉”、“東北殺豬菜”等特色菜肴就從此演化而來。豬肉在室外用冰雪覆蓋,再澆上水,就變成了個天然的大冰箱。
臘月二十七、八,人們開始打掃衛生,貼春聯,粘窗花,在院子里豎燈桿掛紅燈籠,燈籠桿地下面傳說是姜子牙春節時來家里送福要住的地方。
除夕這一天,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每家都會準備一年中最為豐富、象征團圓的年夜飯。由于春節處于家鄉的冬季,白天短,夜里長,所以年夜飯從下午三點鐘就開始了,吃飯前還要“祭祖”,體現“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晚上十二點鐘前,還要吃一頓餃子和放鞭炮辭舊迎新,大人和小孩子都不睡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這天人們要互講吉利話,給小孩和老人壓歲錢。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從四面八方涌到了街頭,看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內容可豐富了。
大年初二這天開始,人們便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也是媳婦姑爺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大年初三是倒垃圾和放水的日子,除夕以來的.垃圾要在晚上星星出滿之后倒掉;這一天可以洗衣服和沐浴,在家鄉,春節期間“三、六、九”是動水的日子。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尾聲,這天晚上,同樣張燈結彩,同時還有給祖墳送照明燈的習俗。過了這天,春節也就過完了,家鄉的人們就開始準備種子和化肥等進行春耕備產,一年忙碌的生活又開始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10
春節,就是放鞭炮、穿新衣、拿紅包。可我們客家人還有一個習俗——吃鵝湯圓。
春節當天,我和父母一同回到我的老家連平下高田,剛下車,就被奶奶叫去幫忙準備拜神的東西了。
只見爸爸把一張木桌搬到小院子里,然后在木桌上擺上鵝、米飯、酒、茶、蘋果等,真的是應有盡有,很隆重呀!最后把燒紙錢的鐵桶放在小木桌面前,這樣拜神臺就大功告成了。接下來開始拜神了:首先點蠟燭、香、再燒紙錢,等紙錢燒得只剩灰燼了,我們一家三口就站在拜神臺前,雙手合十,爸爸就開始念祈求保佑的.:保佑我的兒子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好好學習、學業進步、老少平安……。拜完神,開始敬茶敬酒,把茶(酒)從左往右倒在鐵桶周圍,先敬茶后敬酒。拜完了神,我沒事做,就坐在椅子上看起了新春娛樂電視節目,節目太精彩了,載歌載舞,歡歡喜喜度春節!
到做鵝湯圓了,全家動員,分工合作!由我、媽媽、奶奶做湯圓,而爸爸、爺爺負責煮豉油鵝(這是做鵝湯圓必不可少的材料)。我們開始做湯圓,奶奶拿出一袋三象牌糯米粉倒入大鐵盆中,然后加入適量的水,開始揉粉團了,不一會兒,揉搓成一個大粉團了,我們就可以開始做湯圓了。我掰出一個粉團用手揉圓,這樣一個湯圓就做好了,大粉團像是在減肥一樣,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最后一丁點也不剩,因為大粉團化身成了一粒粒湯圓。這時候,聞到豉油鵝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好想快點吃上最美味的鵝湯圓了!我們白蘿卜、芹菜、蔥等配料準備好,鵝也煮好了,爸爸就把鵝切成小塊備用。湯圓開始煮了,先倒水,然后等水開了就把湯圓一點一點地慢慢放入開水里,把湯圓煮熟后,就把剛才準備好的配料都通通放進煲里,再放入適量調味料,等煲再次煲燒開,鵝湯圓就大功告成,大家吃鵝湯圓羅……
吃著香噴噴的客家鵝湯圓,我們一家人一邊吃著鵝湯圓,一邊看著春節電視節目,又說又笑……度過一個快樂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11
中國是一個有56個民族和96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不同。我的故鄉靈寶,漢節習俗大致是這樣的:
在農歷十二月,新年的'氣氛越來越強,成人和兒童正在為新年做準備。在農歷十二月初八(通常稱為臘八節),??每個家庭都在清晨制作臘八粥。臘八粥包含大豆,綠豆,河豆,花生,小米,大米,紅棗和餃子。將它們放在鍋中煮熟后,倒入同時準備的澆頭(豆腐,胡蘿卜,白蘿卜,調味料)。將粥放在院子中部準備好的桌子上,以崇拜神靈。之后,我和家人一起吃飯。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通常稱為新年。在這一天,每個家庭都會做餃子和買甜瓜。到了晚上,古老的廚房神將被送往天堂。整個家庭都應該將準備好的對聯粘貼在舊的廚房神雕像的兩側。對聯是:上帝講好話,回到宮殿帶來好運。在古老的廚房神面前的桌子上,放置了諸如甜瓜之類的犧牲品。整個家庭還不得不在舊的廚房神雕像前燒香和敬禮,最后將舊的廚房神雕像燒掉。
在第十二個農歷月的二十三個月之后,人們變得更加忙碌:殺豬,宰羊,買菜,磨面條,蒸面包……
在新年前夜,人們忙于清潔和粘貼春節對聯,每所房屋都必須在門口放上財務指揮棒。人們還必須煮餃子。除夕晚餐準備好后,他們必須張貼新邀請的廚房神。貼紙完成后,他們必須崇拜神靈并放鞭炮。最后,全家人將一起吃除夕晚餐。長者吃完飯后會給孩子新年錢。這個晚上,人們不得不熬夜,叫壽穗。
新年的第一天,在拜神并放鞭炮后,全家人開始吃早餐。飯后,人們開始互相稱呼新年,并祝愿彼此新年快樂。
從新年的第二天開始,人們會互相拜親以慶祝新年。
農歷正月十五,這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每個家庭都吃元宵節,把燈籠掛在門上,孩子們則提著燈籠。聚在一起比其他人的燈籠玩得更好。
轉眼之間,農歷正月十六日到了,這一年結束了。人們再次開始忙碌的生活。
家鄉的春節作文12
我的老家在南方,所以我來說說南方的春節風俗吧!
我一到南方,眼前紅紅火火的,家家戶戶都掛上了燈籠,貼上了春聯。村子里喜氣洋洋的,人們有說有笑,衣服都是剛買的。
我回到家中,發現就連街頭賣藝的人都改行了,買了一大包財神爺,挨家挨戶地去賣,五元一張。
南方春節時,人們不吃餃子、饅頭……,南方的傳統食物有年糕、魚、臘八豆……
我走出村子,看了看村口,村口放著一個紅色的大拱門,上面寫著“新年快樂”!街道上更是熱鬧非凡,每一根路燈桿上都掛著大紅燈籠,真像人們每只手都提著一個燈籠。我從人山人海中隱隱約約地看見一塊紅黃相間的步忽上忽下,很奇怪。突然,我聽見有人喊:“哇,有人舞龍。”接著,前面的人群沸騰了,我們踮起腳尖兒,只見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正緩緩向我們走來。它全身貼滿了亮晶晶的鱗片,威武的龍頭高高的昂起,還不時地搖搖頭、擺擺尾,把龍舞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來到了表演場地,只見它一會兒像在空中翱翔,一會兒像在大海里翻騰,龍如波浪一般連綿起伏,忽上忽下,忽高忽低。這樣舞動的龍使我想到波濤洶涌的海浪。龍珠一會兒朝左,一會兒朝右,表演得非常精彩。一到她們表演得精彩的時候,人們會往舞龍場地上扔五元或十元的鈔票,舞龍的人會更加賣力地表演,我也扔了一張五元的鈔票,以表達內心的喜愛。
我接著向前走,忽然,我聽到了唱戲的聲音,我循聲望去,之間人們梳妝打扮之后穿著厚重的戲服,在臺上唱起了戲,這就是南方的花鼓戲。男人們敲著大鼓,累得滿頭大汗,晶瑩的汗水在太陽下閃閃發光,絢麗多彩。人們鼓掌歡呼,大聲叫好。
南方的春節習俗還有很多,你一定要去細細觀賞。
家鄉的春節作文13
哲學家常說,一滴水中見大海,一粒沙中見世界。俗話說“一方水土可養一方人。”的確如此,即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例如逢年過節的風俗吃飯穿衣的習慣……春節燈節、清明、端午節,中秋重陽節。從小到大,都伴隨著這些節日,和親人度過一年又一年。可我最難忘的還是家鄉的'春節。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下午兩點開始,所有的人必須沖好涼,換上新衣新鞋,反正從頭到腳都一身新。一家之長會帶上小孩子去祠堂拜神,當然少不了供品,有雞、酒、茶、餅干、柑橘、煙、蘋果、糧果、年糕。當供品一切擺好了,我們從中選出一個人來,讓他代表大家請求神的保佑,更多時候我聽不懂那些人在念什么,因為他速度奇快奇流利。拜好神之后,迎來除夕之夜,長輩要給晚輩利事錢,之后方可玩煙花。
正月初一一大早,我們的早餐是必須要吃素的,比如白粥,花生之類的,反正一點油也不可粘,必須這樣。若誰家不吃素,則受人排斥,一年都不可以會得到神佛的相助而收入會下跌。我初一初二的早晨五點鐘,一家之長必須帶好供品去祠堂拜神,六點半方可回家,而其它人則可以去可不去,而我總會去的,因為碰上哪個親戚的一家之長,我便可得到祝福和利是錢。回家的路上好吃的供品又可先嘗一些,所以我總會讓爸爸叫上我。
到正月初七時,我們家鄉有一種擂茶,是茶葉、芝麻和花生用一種機器攪拌過后,變成粉,再倒入沸水,方可食用。而初七那天,必須把粥熬好后,將攪拌好的擂茶倒入粥中,再放七種菜,叫做七樣菜茶。通常放蒜、蔥、薄荷、芹菜、香菜,還有兩種我到現在已叫不出名了。
在正月十二日,那天我們叫“十二等王爺,”雖然我不知道這一天是怎么來的,但也是春節的重點日子之一。有什么節目我記不清了,但我知道這一天很熱鬧,連鄰村的人也會來湊熱鬧。
家鄉的春節就是這樣熱鬧而又隆重。
家鄉的春節作文14
我最期待的春節終于到了!如果要你評價家鄉的春節你會如何評價呢?是有趣、隆重還是熱鬧?我會這樣評價我的家鄉:家鄉的春節真有趣!
我為什么會評價我的家鄉有趣請聽我娓娓道來。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都忙前忙后為新年做準備。在此前,我們要打掃屋子,還要換春聯、吃年夜飯、準備年貨。當然這些可能不是很有趣,但對于我們這種年齡的小孩,最有趣的莫過于放煙花和炮仗還有“賣懶”。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年三十:那天我們早早就起來了,那時比春節中其他日子都還要忙。急著換春聯,這春聯也不是那么好換的,要把原先的春聯先撕掉,盡量不要留下膠水的痕跡,再把新的春聯用膠水粘好貼在上面,注意要看好位置不要貼歪了。放煙花是我們春節中必做的一件事。晚上,我們在一片空曠的地方開始了我們的“煙花之旅”。在大人們的引導下,我點燃紅紙,忽然,“嗤”的一聲,彩紙中噴出了長長的紅色火焰,我轉動起雙手,手中的火焰成了一個初升的太陽;隨即,火焰變成了綠色,我又上下揮動,仿佛有一條青龍在我眼前飛過;最后,火焰又變成了白色,我轉動手腕,白色的火焰就像一顆明珠在我手上滴溜溜地轉,好玩極了。玩完了小的煙花,是時候玩大的煙花了。
我們找了一個地方躲起來免得弄傷自己。大人們開始點燃煙花了,我既高興又害怕。只聽一聲巨響,煙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了美麗的火花,同里掉下來一個“降落傘”。橙黃的煙花好似美麗的流星雨,正逐漸落到地上。煙花的頂部一直在向四周噴射,好像一盆金菊,向人們送去快樂。“賣懶”相信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這是我們家鄉的習俗,一般都是小孩子來做的。就是拿著點燃的蠟燭繞著大街小巷走,一邊走一邊說出你要“賣”掉的壞習慣。想想都覺得很有趣。
我家鄉的春節還有很多有趣的事,給我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不知道你有沒有感受到我家鄉春節的趣味呢?
家鄉的春節作文15
按照家鄉撫州的風俗習慣,從農歷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著過春節。雖然天氣很冷,但是還是晴天多,這時大家都忙著打掃衛生,洗凈全部骯臟的東西,掃去一年的廢氣。遠在天涯海角工作的親人,也陸陸續續趕回家和親人團聚慶新年。
農歷二十三這一天,就是點灶燈,包糯米?子,用豆子磨粉,加糖成為豆沙,再和?子拌裹,大家都圍著吃得津津有味,這就是首次過年,點上蠟燭,也就是希望來年紅紅火火。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這一天,是過小年,也就是小孩子過年,這一天大人們為小孩子忙忙碌碌,做好很多美味佳肴,晚上咱們一起放煙花,玩個痛痛快快。
農歷十二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為除夕。除夕這一天,咱們家鄉稱為過大年,家家戶戶貼對聯,滿桌的雞、魚、肉、蛋、山珍海味,米酒飄香一醉方收,吃完晚飯,大家團聚一堂,歡度春節。邊看電視邊聊天,大人為小孩發壓歲錢,希望咱們來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考出理想的成績。直到十二點結束,鳴鞭炮關大門,這就叫辭歲。接著守歲黎明前開門,又鞭炮齊鳴,這就是像征開門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
正月初一這一天,男人們帶著自己的`小孩走親訪友,向長輩拜年問好,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機關團體打龍燈拜年,有機會全家一同逛大街購買拜年的禮品,這樣拜年,走親訪友,一直到農歷十五,這段時間做客喝酒,家家扶著醉人歸。
最后,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廟會,雄獅起舞,長龍游街,一片熱熱鬧鬧,也就是說這天是春節最后一日,元宵元宵,也就是把過年剩余東西全部吃完,再吃一些湯圓,象征著今年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生活紅紅火火,明天就要大干特干,學生上學,大人們外出務工。家鄉的春節年年如此,熱熱鬧鬧,一年更比一年好。
【家鄉的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家鄉春節的作文12-30
春節的家鄉的作文12-21
家鄉的春節的作文10-08
家鄉春節的作文08-29
作文家鄉的春節03-13
(精選)家鄉春節的作文12-03
(精選)家鄉的春節作文07-19
[精選]家鄉春節的作文08-28
家鄉春節的作文08-24
(經典)家鄉春節的作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