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的春節作文怎么寫

          時間:2021-08-06 15:10:55 春節 我要投稿

          閩南的春節作文怎么寫

            不知不覺地,已經到了2018年2月,在這個月里,人們將迎來中華民族最重要的農歷新年,全國各地在這個時候都有著豐富多彩的年節習俗。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閩南的春節作文,你家鄉的春節是怎么過的呢?

          閩南的春節作文怎么寫

            閩南的春節作文1

            照家鄉的老規矩,差不多在臘月二十就開始了,至此戶戶進入過年的倒計時。臘月二十四是”神上天”,要回天庭向情況,各家各戶都希望"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皆大歡喜。臘月二十五起就進入了年界,從這天起每家每戶都得大掃除一次。,搓,做整盆的五香腸,殺雞宰鴨,忙得不亦樂乎。

            除夕這一天,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傍晚,節日的氣氛更濃了。每家每戶貼上了春聯,到處煥然一新。天越來越黑,的氣息,帶著夜的精靈,悠悠忽忽地罩住了,罩住了老家那座美麗的小村,罩住了每一個人。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做好了,濺滿了大人們辛勤勞作后的`甜蜜,包含了孩子們翹首已待的渴望。這一夜,打火通宵,不許間斷。而且,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一整夜,鞭炮噼噼叭叭,遠遠近近地炸響,炸出了歡聲笑語,炸出了歡樂喜慶的祥和氛圍。

            正月初一,照我們家的家族傳統,早餐必定要吃甜線面,據說吃了這面,今后一年里的生活將甜甜,合家歡樂。這天清晨,晚輩要給長輩賀新春,稱“拜年”。“拜年”過后,大家開始了一天的“行程”。即使最勤勞的的人,在正月初一是不干活的,因為頭一天已煮好了飯菜,掃好了地,大家的任務就是盡情地玩樂。初二至初五,走親戚,向親戚好友賀喜。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家家戶戶掛花燈,紅火而美麗。我們小孩子會買各種各樣的花炮燃放,在張燈結彩的街上盡情地玩耍,即使不跑到街上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色地玩耍。這一天,大家都要吃。這難道不是美好快樂的日子嗎?然而,家鄉的春節就在正月十五后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一年新的工作當中。

            閩南的春節作文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是一個春節來到我們身邊。

            除夕這天下午,全村人都穿上了紅似火的新衣。家家戶戶的門口都貼上了新的對聯和年畫、

            媽媽買回了甘蔗,貼上了紅紙,放在門口。她說,這叫做“門蔗”。方言中,“蔗”同“佳”。貼上紅紙是希望來年家里的孩子如甘蔗一樣生長,預祝來年家和萬事興過得甜甜蜜蜜。

            等到除夕的晚上,家族的人都會來家中吃飯。一樓二樓,個擺上十幾桌。桌上的菜各式各樣:有一塊有一塊的白斬雞,有一大鍋的`粉絲;又新鮮的魚湯。不過,必備的食品——就是碗糕。

            萬高很想紅饅頭,但是比紅饅頭更甜,每一塊萬高上都有一個紅點,大概是祝來年喜氣洋洋。而且碗糕吃起來松松蓬蓬,很有嚼勁,令人喜歡。

            等到吃完團圓飯,大家都會坐在一起聊天。大人們在這時會給未成年的孩子們包上壓歲錢,然后互相祝福。

            到了深夜,幾乎沒有人睡覺,大家都要守歲。每到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是站著也可以立刻入眠的狀態。而大人們一個勁兒幫孩子們轉移注意力。

            十二點準時一到,家家戶戶都點燃了鞭炮。雷鳴般的鞭炮聲震耳欲聾,響徹云霄。火花好似一句有一句的祝福,飛向各地。

            每當這時,就有一朵又一朵的煙花點亮黑暗,有的如同一朵朵展開的菊花,有的好像星星點綴夜空,還有得好死絲綢從天而降,五彩繽紛、各色各樣。

            接著人們會在家門口擺上桌子,桌子上有香、三牲、果合、清茶等,這是要迎接灶神下凡。家中每一個人都必須去拜。到了正月初一還要去祠堂,和全村人再一次迎接灶神,這叫做“團拜”,男女老少,缺一不可。

            閩南的春節真是令人難以忘懷啊!

            閩南的春節作文3

            閩南地區的春節習俗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中華民族過春節的傳統,“敬天”“敬神”“拜祖先”是其中最為濃重的春節禮俗。過去,從閩南地區到海外的華人華僑光宗耀祖的三件大事是“娶妻”、“生子”和“建大厝”(建大房子),而在傳統春節,海內外的閩南人都無一例外地把“敬天”、“敬神”和“拜祖先”三大習俗給保留下來,并作為最隆重的三大禮俗,而正月初一拜天公便是其中最為隆重的禮俗之一。閩南春節習俗如下:

            1、筅塵日

            這是年終的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扎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梁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干凈,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掃完塵,掃把上的嫩竹枝葉、稻草、甘蔗葉等一般都不會丟棄,而是收藏起來,待到除夕夜時,再拿出來,用來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后,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祭先祖

            每年的臘月三十,家里無論男女老少都得忙起來。泉州的習俗認為“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節日。那天中午,家家戶戶都要備辦豐盛菜肴敬奉祖先,即便是貧寒之家也要盡力而為。供桌上擺滿各色糕果和雞鴨魚肉,中間高堆“過年飯”,以陶缽盛大米(象征豐衣足食),上面再擱碗糕(因為碗糕俗稱發糕,象征興旺發達)、柑橘(象征吉祥如意)、紅雞蛋(象征吉祥、有福)、紅米丸(象征團圓、圓滿)和米粉蒸制的金、銀錠(象征財源廣進),中插春枝(象征年年有余,閩語中的“剩”就是“春”音)。以前很多農戶過年時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糧食的米囤上貼個“春”字,既寓意春節來臨,更寓年年有余。

            供桌前還要再置放一個火爐,象征家運亨通、紅火。芋頭也要上供桌。也許會有不少人產生疑問,如果你看過芋頭剛挖出來是怎樣的,你就會明白。剛挖出來的芋頭是有許多小的芋艿附在一個大芋頭上的,象征著多子多孫,堅信多子多福的古人就把它也擺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孫,人丁興旺。等到下午三四點的時候,爸爸媽媽便會張羅我們把做好的年夜飯擺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祠堂里,長輩們點香祭拜“請”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滿了人,小孩子們玩起各自帶來的鞭炮,外出歸來的兄弟姐妹們互道平安后便開始敘起舊來。一炷香燒完后,就可以給祖先們燒紙錢放鞭炮了。

            閩南的紙錢頗有講究,分為金箔紙錢與銀箔紙錢。金箔紙錢是用來拜天公與敬神用的,而銀箔紙錢則是用來敬奉先祖的。聽老人們說,銀箔紙錢是先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用的通行貨幣,先祖們以前苦慣了,在除夕那天給他們多燒點紙錢,祈求他們保佑家族興旺、添丁進財。紙錢一直擺到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孫們跪拜祖先,祭禮也告完成,俗稱辭年。

            4、敬天公

            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民俗,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也會殺豬宰羊來敬天公。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為盛行,祭祀的風俗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祭拜天公必須隆重,供品也比較講究,頂桌主要以清素齋品為主,下桌擺五牲葷食獻給天宮部屬神明。

            頂桌除了齋品外,還要鮮花、蠟燭各一對,并且以紅龜粿、發粿來敬奉。紅龜粿代表吉祥,上頭的龜甲圖案表示長壽,說明天公有保育萬物之德,地位遠超人類祖先。

            獻給天公的銀紙錢則需要用特別制作的“天公金”,來代表人們對天公崇高的敬意。

            “敬天公”從臘月初九凌晨開始。那時,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放鞭炮,廳堂上點燃紅燭燈,稱為“老天爺燈”。然后,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跪在桌前,連抱在懷中的嬰兒也不能免,并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福運高照、家人平安、事業昌隆。嬰兒往往由母親抱著,點著的香要塞在孩子手中,象征性地拜幾拜。母親的口中還要念念有詞,祈禱孩子平安長大。一家人中若有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儀式一般會進行到初九清晨五點左右。拜天公時還會焚燒一些紙錢和一種叫“補運單”的紅紙,上書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

            這一天還有一些不可觸犯的禁忌。如不可曝曬女性內褲、不可隨便傾倒便桶、口出穢言等等,以免褻瀆玉皇大帝。

            5、開正

            除夕之夜守歲至深夜12點鐘響,迎來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6、賀正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霉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征福壽綿長。早餐后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7、團拜

            所謂“團拜”,即使村民一起到村里最大的祠堂敬拜天公,在早上八九點的時候開始。團拜的由來與村民的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祠堂敬拜天公時,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儀式叫做“爻杯”。“爻杯”在閩南以及臺灣一帶盛行,也叫“博杯”、“擲筊”。

            8、壓歲錢

            未成年晚輩給上輩拜年,上輩給一“紅包”作為壓歲錢。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婷婷久久夜夜亚洲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