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合集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的作文 篇1
時間如流水般流逝,眨眼,又是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已不記得有多少年沒有在家里過過端午節了,離家幾年的節日也總是過的平平淡淡,豪無節日的韻味。
有句話說越長大越孤單,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孤單的不僅僅只有自己,就連節日,也變的冷冷清清。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過節了,只要一過節,就會有好吃的好喝的,小時候,過節對于我來說都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只因有好吃的。
出生在一個偏僻的農村,能感覺到有節日氣息的日子也就那么幾個,像現在的一些節日對于那時的我們來說都是聞所未聞,更別說什么過節了。
端午在我們那算一個重要的節日。每年端午學校都會放一天假給我們過節,也許那時候喜歡過節,除了喜歡吃喝,就是因為學校可以放假給我們,可以不用起大早去上學,可以帶著玩伴瘋狂的玩一天,所以都很期盼過節。
每年端午,都會起個大早,就連平時的懶覺都不見了。每次睜開眼,都會發現綁在胳膊和腿上的花線繩,五顏六色的,擰成麻花狀,綁在胳膊和腿上,因為在我們那老人圣言,如果端午當天不綁花線繩,出門就會有蛇纏上胳膊和腿。對于我們小孩來說,因為很害怕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敢有人去試試,所以在端午當天都會或多或少的綁一根花線繩。
記得我問過父親不綁花線繩真的會有蛇纏上腿和胳膊嗎?父親笑笑說當然不可能,不相信我可以試試。看著父親的笑,聽著父親的話我半信半疑,卻不敢去試試看,現在想來都覺得很好笑。
早上一睜開眼,花線繩母親就早已替我綁好了,看著胳膊腿上的花線繩也就安心了,因為花線繩要綁三天才能取下來的,這三天之內是不能往下取的,所以看它綁結實了,也就放心了。起個大早挨家挨戶叫上村里的玩伴,向山上爬去,任務是摘柳樹條子,因為要向家里所有的門窗上插柳樹條子,至于為什么要插柳樹條子,從來沒有問過,就是覺得好玩,可以放心大膽的去糟蹋樹木,不怕被抓住了受批評。
一路向山上跑去,見到柳樹就往上爬,不管三七二十一,見到柳樹條子就往下摘。一人爬一棵樹,拼命的摘,摘下N多之后,先把所有的柳樹條子堆放到一起,然后每人開始用柳樹條子編個草帽戴著,再擰幾個響響兒,比比看誰的響響兒最響,聲音最好聽。等這些忙完以后,戴著自己做成的草帽,吹著自己擰的響響兒,每人扛著一捆的柳樹條子滿意的向家里走去,滿山都是所謂的響響長長短短,尖尖悶悶的聲音,好聽就不說了。
等回到家里時,母親的攤葉餅早已烙好,蜂蜜早已熗好,就等我們來吃了。先把那些柳樹條子挨個的插在窗子上門上,就準備吃端午節的飯了。母親的攤葉餅做的很棒,攤葉餅攤的那叫一個圓,把攤葉餅卷成一個棒棒,蘸著熱熱的蜂蜜,一大口送進嘴里,那叫一個爽。剛做的攤葉餅軟軟的,薄薄的,提在手里看有點透明,明啾啾的,泛著亮閃閃的光。吃蜜太甜總會膩的,再配一碗剛剛出鍋的大米稀飯,才明白這就叫過節啊。
那時候,只知道端午節是吃粽子的,可是生于北方,又生在一個小農村里,根本不知道粽子長什么樣,也不知道是個什么味兒。那時候就想,總有一天我要將粽子吃個夠,于是在端午節這天能吃到蜂蜜已是一種奢侈了。
第一次吃粽子是在T市上學的時候,也是長那么大第一次一個人在外面過節。端午當天,和舍友興致沖沖的跑出去買了好多粽子,打算好好補償一下長那么大從未吃過粽子的遺憾?粗膰绹缹崒嵉聂兆硬恢卸嗯d奮,棱角分明,立體感超強,也真無法想象那發明包粽子的人是多么的能干聰明。慢慢的拆開,紅白相間,可以清晰的看見露在外面的大棗,紅紅的,黏黏的。迫不及待的一口咬去,等一口下咽時才發現,粽子原來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因為是第一次吃糯米,黏黏的感覺,覺得不好吃,有點小失望。
從到T市讀書以來,就從未在家過過端午節,也是從那以后,過端午再也沒有買過粽子。反而每年端午,都好懷念母親做的攤葉餅和熗的蜂蜜。
那時候,每年端午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游林。我們鄰村,有一片原始森林,相傳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一片森林,那里本來有大片的森林,可是由于一次地震,只剩下了現在的那么一小片,說起來小,可是走起來卻一點也不小。
每年端午都會約上同學玩伴一起去游林,于是游林也自然而然成了如今記憶里的一部分。一大片的綠色,如瀑般傾瀉而下,繁茂的樹葉,層層疊疊的,腳底下是厚厚的樹葉,陰暗潮濕,茂密的樹葉遮擋住了太陽,偶爾風吹過,有細細碎碎的陽光灑落,照射在厚厚的落葉上。
因為是很久以前的樹林,里面的樹又高又粗,喜歡找一棵很粗的樹,然后幾個同學伸出胳膊圍個圈,來圈下那樹到底有多粗,然后回去告訴其他人,那棵樹真的好粗好壯。如今想來,覺得好傻,卻又傻的那么真,那么可愛。
今天端午,哥哥突然問我說小時候端午節我們經常摘的花叫什么名字?我想了又想卻沒想起來。狗蹄蹄花?還是馬蹄蹄花?哥哥問我,馬蹄蹄花吧,我想了想回答。才發現,小時候最喜歡的花,我居然忘了它叫什么名字了。
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問她我們小時候端午節經常摘下來編花冠和做胡須的花叫什么名字,母親告訴我說狗蹄蹄花,我才想起它叫狗蹄蹄花。真的很納悶,為什么如此好看的花居然叫狗蹄蹄花呢?
這個季節,狗蹄蹄花會漫山遍野的到處開放,纖長的腰身,細細長長的`葉子,白色的花瓣,紅紅的花苞,小小的,圓圓的腦袋,像一個繡球。而狗蹄蹄花從來不是一枝獨秀的,它總是一株一株的生長在一起,所以一摘就是一大把。
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將狗蹄蹄花摘下來,將花多倒過來,攤開手掌,將花朵在手心里慢慢的敲,嘴里還念叨著抱,抱,抱個狗娃子,于是會發現手心里會有好多黑色的小東西在跑,開心的向其他人炫耀,看,我的狗娃子抱出來了。長大了才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狗娃子,而是花里邊的小蟲子。真不知道長大是好是壞,破壞了我太多兒時天真無邪的念頭和幻想。
和小伙伴們摘好多的狗蹄蹄花,坐在山坡上,做一個長長的胡須,掛在耳朵上,粗聲粗氣的學男孩子講話。編一個漂亮的花冠戴在頭上,一簇簇堆積在一起的狗蹄蹄花,周圍吊著長短不一的花朵,高傲的像一位公主,活在自己編纂的故事里,簡單而又快樂著。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小時候我們所說的,最喜歡也最鐘愛的花,它有名字,叫狼毒花,不叫什么狗蹄蹄花。我又一次納悶了,這么漂亮的花,名字卻是那么的毒辣。不管多么的毒辣,都改變不了兒時對它的鐘愛,也改變不了,它帶給我們的快樂。戴著用它編織的花冠,仿佛自己就是高傲的公主,一切的一切都只是陪襯。
如今,這些美好,都已成為了永遠的過去。端午節再也沒有了兒時的韻味,也沒有了兒時的樂趣,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節日,沒有期盼,沒有欲望,沒有節日的氣息。節日對于奔波的我來說只是一個休息日,可是放松放松心情。
母親打來電話說今天端午,讓吃好點喝好點,過節嘛,就好好過個節。可是于我而言,過于不過,根本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多想回家陪陪日漸年邁的父母,陪他們過一個團圓的節日,哪怕只是說說話也好。
端午一年一個,可是深埋在記憶里的過去,那些曾經的美好,會不會像我忘記兒時的花朵一樣,不經歷,不碰觸,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忘卻?忘記沒有理解,沒有借口,時間帶走的,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快樂,還會剝奪我僅有的記憶。
記憶里,那年端午,那滿山的狗蹄蹄花,那雜亂不成聲的音樂,那尊貴的花冠,那高傲的公主……
端午的作文 篇2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華夏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它融浪漫與現實,詩意與快樂為一體,深受人民的喜愛。
端午——一個詩人的傳說,據《史記》記載,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于是遭讒去職,還被流放。后來,秦國攻破楚國京都,他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汩羅江,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篇章。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泵康蕉宋绻,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忙得不亦樂乎。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我先學著媽媽的樣子將粽葉洗凈,然后取出三張粽葉,毛面相對,再在上面放入1/3的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干,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粽子根本難不倒聰明的我。可是當我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接二連三的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出手相救”,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我這才舒了一口氣,心里一塊沉重的大石頭總算放了下來。經過了一些挫折,終于到了最后的步驟——扎棕繩,我把粽子捆了好幾圈,這才放心地交給了媽媽,不一會,粽子就煮熟了,一股清香鉆進我的鼻孔,再一品嘗,啊,粘甜有勁,回味無窮。
除了吃粽子這一習俗,小孩還要掛香囊。端午節小孩配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p雄黃p香藥p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的習俗不會改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端午的作文 篇3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有吃粽子、吃蠶豆、插艾葉、灑端陽水、洗端陽澡和喝雄黃酒的風俗,部分地區還有賽龍舟的活動。端午節前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戶要在門窗上插艾葉和菖蒲。知道為什么要插艾葉嗎?因為到端午節的時候,正是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把艾葉插在門窗上,利用其揮發的芳香氣味潔凈空氣,驅趕蚊蠅,驅瘟除邪,以達到防病目的。端午節除了插艾葉,還要吃粽子。關于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這一天,我媽媽從超市里買來了各種各樣美味的粽子。有鮮肉板栗味的、原味的、八寶的、蜜棗的……當媽媽把粽子從電飯煲里拿出來,放在我的盤子里時。我聞到了一股清香。我剝開粽子的葉,吃了一口。感覺糯米和各種各樣的豆在我的口中跳舞,口感好極了。吃這粽子,就像來到了竹林里,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望著蔚藍的天空、綠油油的草地……
吃飯時,大人還會用雄黃摻在小孩子的.額頭上寫個“王”字,為的是驅魔辟邪,還可以防蟲叮蛇咬。灑端陽水也是端陽節的一種風俗,把艾葉、菖蒲、柏樹枝等有芳香的植物放進水桶里。在外面露天放一夜。第二天,用艾葉和菖蒲蘸一點端陽水,在房子里的每一個角落都灑上。灑完之后,在水里放幾個雞蛋或者鴨蛋,然后把水燒開,等水涼后,用這些端陽水洗澡,洗澡時,把在端陽水里煮過的雞蛋或鴨蛋在全身滾來滾去,奶奶說洗過端陽澡,夏天就不會長痱子了。因為端陽水有驅邪、殺菌的作用。在有些地方,端午節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那就是賽龍舟。幾個參賽選手拿著長長的漿,坐在雕琢精致的龍舟上。兩只手有節奏地左劃右劃。而旁邊的觀眾則為參賽選手吶喊助威。而參賽選手駕馭著自己的龍舟,征服風浪、迎難而上。這就是我們家鄉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的作文 篇4
農歷五月初五,它是我家比較重視的節日----端午節。它又被人們稱為端陽、重午等等。其實在很早古代,祖先們就有了"五月五日,蓄蘭而沭"的習俗。
在我家過端午節的當天,我和妹妹經常會讓我們的祖輩一一奶奶和外婆來給我們包粽子吃。聽奶奶說,粽子是端午節必備的東西之一。之所以我會讓她們給我包粽子吃,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我嘴饞和想自己親自去學一學包法。我比較喜歡包"枕頭粽",既像長方形,又不是長方形。我認為"尖頭粽"比較難包一點。因為我每次把米飯放進去,包裹時米都會灑出來,十分難整。每次別人提起我家為什么要那么多粽子時,我立馬回答:"因為我非常喜歡吃它。"
奶奶做的有一些事情會讓我感到莫名其妙的。因為在端午節的這一天里,奶奶會在我們家的大門把手上掛上艾枝,房屋的每個窗囗懸上菖蒲做成的斜十字架,連自行車庫,汽車大車庫的門上、窗口上通通都掛上艾枝與斜十字架菖蒲。到了中午,我們去奶奶家的時候,奶奶會用雄黃在我姐妹倆額頭上寫個"王"字,讓妖魔鬼怪不敢靠近我倆。奶奶會朝房間的.角角落落、四面八方灑些白酒,(沒有酒精就用白酒代替)據說這樣是可以驅蚊的。那樣做,在這一天里,蚊子不敢飛出來了,就不會來叮你咬你了。我也認為,這樣可以讓我們避開疾病、激清除腐的。
可在這一天,我們家里會搞一個"衛生節"出來呢。這天里會更加注意衛生,比以前吃的、用的、都干凈幾倍呢!喝酒的爺爺會喝點雄黃酒,言為了避邪。
這就是我家過端午的風情,很風趣古怪吧!
端午的作文 篇5
“那小老鼠,要不是老虎大王召集十二生肖們一起過端午,我才不想和它一起過呢!”只見小白兔生氣地對別的動物說。
這時,山羊伯伯對小白兔說:“小白兔,十二生肖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你就別再說這些了。”這時,只見老虎大王一聲令下,大家才知道原來這個端午節活動很豐富呢!早上包粽子,下午賽龍舟。
這時,小老鼠叫了起來:“我們可以包羊肉粽、豬肉粽、牛肉粽呀!”大家一聽,生氣地說:“小老鼠!你是要讓我們滅絕嗎?”小老鼠聽到大家這么說,臉都紅了。老虎大王和藹地說:“我說你們呀,包點白粽子也行呀,過節嘛,開心才重要!”噌的一聲,小猴說:“對了,一定要包一點花生粽吧?”大家一致贊同說:“那一定很美味吧!”經過大家的討論,要包點白粽子、花生粽子和大棗粽。過了一會兒,十二生肖們包了一筐又一筐的粽子,大家頓時沉醉在粽香之中。
吃完粽子,大家又去賽龍舟,小動物們又是搬木頭,又是找繩子,忙得團團轉。過了一會兒,小龍醒了說:“你們說的賽龍舟,不會是讓我在那小河劃來劃去,你們還坐在我身上吧?”小動物哈哈大笑說:“小龍你想多了,你看我們打造了小船呢!”大家的小船造好了,就差畫畫了,只見小蛇拿著彩筆在小舟上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只漂亮的'龍舟有了。大家歡歡喜喜地坐上小船,去小河里看風景了。不過問題來了,小豬坐在船尾,船頭翹了起來,小豬坐在船頭,船尾又翹了起來。最后大家讓小豬坐在了中間,還讓它劃船,雖然它很累,但也很開心。
這個端午,十二生肖過得真快樂呀!
端午的作文 篇6
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看到超市里擺上了各種各樣的綠豆糕,我很好奇地問爸爸、媽媽:超市怎么突然賣起了綠豆糕呢?媽媽說:端午節要到了我們不僅要吃綠豆糕還要吃五黃呢!五黃?什么是五黃?
回到家上網查了后,不僅知道了五黃,指的是: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還知道了我們這端午節為什么要包粽子了。
端午節的下午,我們一家來到了外婆家過節。剛進門就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姨媽說這是鍋里煮的粽子飄出的香味。一會姨媽端上來熱氣騰騰的粽子讓我們品嘗。我把粽葉一層一層地剝下露出了白嫩嫩的粽子我咬了一口哇!真香。吃著吃著,我忽然想起了端午節的來歷,想著冤死在汨羅江中的屈原,真希望我能把家里的.粽子也拋進汨羅江,讓魚兒不要傷害他,我仿佛看到了在汨羅江里劃著船的人們
吃晚飯的時候到了,大家看著餐桌上的菜竟然不約而同地說到了今天應該吃五黃,看看外婆準備的晚飯真不錯,在我們的餐桌上出現了四黃,唯獨缺雄黃酒,外公說,那是因為我們江蘇的人不會做雄黃酒所以大家也都不愛喝。
一家人邊吃邊聊,傾聽著大人們說他們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時候的趣事,不僅要自己包粽子而且還要編裝鴨蛋網呢!據說鴨蛋網是用五顏六色的彩線編的,編好后裝上煮好的鴨蛋可漂亮了。看著大家說得高興,外婆竟帶著大家憶苦思甜了,說姨媽和媽媽小時候因家里條件不好,過節也沒什么好菜吃,今天這樣的情景想都沒想過。是啊我們今天真的是太幸福了,我心里默默地想:這么幸福的生活我一定要珍惜也一定要好好學習。
一陣笑聲打斷了我的思路,看著家里每個人開心的表情,我打心里覺得過端午節真好,真希望每天都過端午節!
端午的作文 篇7
端午節假期里,爸爸媽媽說帶我一起去感受端午的習俗,我心里想,端午節不就是吃粽子嗎?
一路上,爸爸告訴我,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還有佩帶香囊的習慣,有避邪驅蟲之意,也有許多人喜歡在門上懸掛艾葉菖蒲,驅蚊驅蟲,并且這些草藥用來熬水洗澡可以祛寒濕,今天我們要的地方是銅梁安居古城,向來銅梁端午節都有龍舟競賽,今年不知為什么沒有這個活動,我們就去銅梁的安居古城去感受下端午氛圍吧!
安居古城果然名不虛傳。一進景區就感受到一陣復古風撲面而來,它不像其它古城那樣“富麗堂皇”,它有自己別具一格的方面。爸爸說銅梁的安居古城是重慶眾多古鎮的翹楚,是理所當然的安身之所,居然之家。
高大挺拔的木樁,上面點綴著細細花紋,雕著散發檀木香的刻畫,門檐顯得莊重威武,這便是通向古城的大門。老街里,亭臺牌匾,拱橋流水人家,處處都擺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四處都聞得到糯米和粽葉的清香,各種口味的食材混雜在一起,便成了充滿鄉愁氣息的“葉兒粑”。很多老人坐在自己家門口,把一張張粽葉洗干凈,將雪白的糯米放進去。塞滿像立體三角形的粽子里,然后用各種顏色的線緊緊的把粽子捆扎好, 有的把煮好的粽子捆成扇形,有的捆在一根筷子上,那個粽子非常的小,只是比大拇指大一些,密密麻麻的包裹著筷子,像盛開的玫瑰花一樣美麗。
“枸杞熬湯,芝麻提香”一聲聲的叫賣把我吸引到“老溫家”的店鋪門口,老溫家的雞絲豆腐腦兒應該是全古城最暢銷的小吃,熱辣鮮麻,入舌嫩滑,再來一碗紅糖涼糕,枸杞冰粉,那用枸杞熬制的`湯,加上紅糖水,再撒上芝麻,濃郁的香味溢出來,讓冰鎮后的冰粉美味極了,冰與火的界限,再創美食界佳話。
古城的衣食美景讓人應接不暇,沿街都是糯米,陰米,糍粑,粽子飄香,還有很多人穿著旗袍唐裝,更加顯得古城的韻味頗深。媽媽也嘗試了一把“穿越時空”,穿著旗袍在古城里緩緩走著,帶著古典的氣質,和整個古城顯得很協調。
細品慢游,徒步閑逛,江邊走一走,吹吹江風,停在路邊看著書,畫著古城的靜謐寧靜,安居之意自在其中。
很喜歡全家這樣的“粽”動員,生活原本就是安居!如果愿意,下次相約,你當游客,我當導游!
【端午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難忘的端午作文:端午粽子10-16
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03-29
端午趣聞作文-端午節作文03-07
端午節作文:開心端午作文11-24
端午的作文09-15
端午作文02-16
端午作文08-14
端午的作文07-21
端午節話端午的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