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學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小學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小學作文1
每年農歷五月五日,中華人民都要慶祝端午節。
在這一天里,孩子們自由嬉戲,玩耍,大人們正忙著蒸粽子呢!過不了一會兒,廚房里就傳來粽子的香味,真是沁人心脾啊!聞一聞,就會使你饞涎欲滴。
在這一天,人們還要編手鏈呢,我們學校門口就有賣彩繩的呢,許多人家買好多條彩繩編織起來.過了幾天,就織成了五彩繽紛,鮮艷奪目的手鏈了。
人們在街上買手鏈,也可以編織手鏈,小攤上的手鏈多種多樣,正可謂多姿多彩。那么,多姿多彩的手鏈是怎么編織成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先用幾根自己喜歡的彩繩,把他門捋在一起,然后,在它們中間打個結,隨后,把結和一端的線頭從帶有齒輪的海綿板中穿過去固定好,就可以編織了。幾縷彩線,一個珠扣,就可以編織成一個漂亮的手鏈了。
于是,人們扶老攜幼,去江邊投粽子了,在這里,還流傳著美麗動人的'故事呢!
相傳在很多年前,發生了一個故事。在一個小城里,住著一位著名的詩人屈原,他們的國君是一個昏君,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事。百姓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因為百姓們知道,這個昏君遲早會給他們帶來災難。
終于有一天,敵軍向小城發起進攻,但這昏君卻把大權交給了奸臣。屈原看著自己的家鄉即將被這個昏君破壞,他心中無比悲傷,于是投江自盡了。所以,人們向江里投粽子,是因為害怕魚兒把屈原的身體咬掉。把粽子投往江里,讓魚兒去咬粽子,而不要咬屈原的身體。
從那一年起,就有了端午節這個節日了。
端午小學作文2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確,雖然有很多節日是國內統一的,但是各個地方過節的方式卻不同。在我的家鄉,一般在端午節前兩三天,家家戶戶就早早在門上插上了菖蒲、艾葉。據說,菖蒲如劍,可以除邪;艾蒿似旗,可招屈原之魂。
一到端午,整個嵊州就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在我的家鄉,有五條端午節必定遵守的規定:一是喝雄黃酒。把桔黃色的雄黃塊放入烈酒中,泡上兩三個小時;直到白酒有了些桔黃的顏色,雄黃完全溶解后飲取。因為泡雄黃酒時間較長,因此人們一般五點多就起來忙活,準備雄黃酒的材料。二是包粽子。用糯米加上嵊州特產的猴頭醬油,拌進五花肉,最后用粽葉包成三角狀,粽子就裹好了。吃時,一股粽葉的香味撲面而來,令你食欲大動,咬上一口,糯米的.芬芳加上粽葉的清香,定會讓你深醉其中!三是掛香袋。用碎綢緞繡成八卦、虎頭之類,里面放上一些香料。一到端午,大家都用五彩絲線把香袋掛在孩子身上,既美觀又能驅蟲。四是舞獅,以紅色毛毯為主料,用竹篾撐起制成雄獅模樣。鑼鼓一響,舞獅隊員鉆進毛毯,搖動里面的搖桿,讓雄獅做出各種滑稽的動作,如金雞步、覓食等。五是賽龍舟。也是端午節最熱鬧的活動之一。以堅實的紅杉挖空鑿出龍的形體,并刻出龍鱗的圖像,涂抹上十分艷麗的色彩,最后在船頭按上一面青龍大鼓。比賽一開始,頓時鼓聲大作,個個龍舟“往來沖擊似飛梭,展轉周旋欺快馬”,水花飛濺,白浪連天,鼓聲、鑼聲、水聲、槳聲混雜一處,十分熱鬧。“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嵊州雖是一片不起眼的彈丸之地,但它也和各地一樣過端午節,而且自己的特色非常濃。
端午小學作文3
端午,中國人都知道的。其實他還有其它的稱呼如:端陽,重五……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一早起來,站在院里活動身骨,然后在耳邊掛上一脈不知名的植物,那個植物有一種攝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覺都被卷走,腦中只有一股清風在環繞。
那時候還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么用處,但是聽爺爺奶奶說過。那是一種可以避邪的草藥,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萬別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門,看到家家戶戶上掛著的.都是那種植物,在門窗上,在小屋中,整個小城迷漫著這種清香的氣味,令人心曠神怡。
中午的時候,我們孩子們可高興了,因為我們可以吃鴨蛋了。
你別認為鴨蛋沒什么,你得記住,那一天是端午。
沒錯,端午的鴨蛋是很特別的。
這些鴨蛋是以我上文說的藥草煮出來的,那藥香再加上鴨蛋本身的香味,別提多誘人了,而且,鴨蛋也因為藥草的浸泡,全變成了青黃色,看著都讓人眼讒。
兒時手比較小,想多拿鴨蛋卻拿不了幾個,所以總是用毛線織成一個絡子,然后用一個個裝在里面,掛在胸前,這當然不好看!但當時卻是我們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掛久了。我們一高興,便掏出絡子里的鴨蛋,吃了。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其它都不碰破。吃光里面的蛋黃蛋白后,便用清水洗凈。晚上一到,便鉆進竹林中,抓幾只螢火蟲,放在蛋殼中,在上面蓋一層薄羅,封好。螢火蟲便在里面一閃閃地亮,很是燦爛!
現在長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會再有兒時的端午吧!
端午小學作文4
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賽龍舟。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包粽子。父親和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斗地主。而母親和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里也心得挺開心。我和奶奶在比賽包粽子,比誰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粽葉清洗干凈,洗過了粽葉,然后再將糯米清洗,洗干凈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和少許的糖和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和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粽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的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的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著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輔在肉上,最后再把小船無邊的地方蓋在上面,然后將多余的地方彎折一下用線扎緊。我和奶奶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包著愛心粽。
終于,我們包完了,我數了數我的,又數了數奶奶的,發現奶奶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比賽的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驕傲,只有沉著冷靜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奶奶的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淺。
端午小學作文5
農歷五月初五,它是我家比較重視的節日----端午節。它又被人們稱為端陽、重午等等。其實在很早古代,祖先們就有了"五月五日,蓄蘭而沭"的習俗。
在我家過端午節的當天,我和妹妹經常會讓我們的祖輩一一奶奶和外婆來給我們包粽子吃。聽奶奶說,粽子是端午節必備的東西之一。之所以我會讓她們給我包粽子吃,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我嘴饞和想自己親自去學一學包法。我比較喜歡包"枕頭粽",既像長方形,又不是長方形。我認為"尖頭粽"比較難包一點。因為我每次把米飯放進去,包裹時米都會灑出來,十分難整。每次別人提起我家為什么要那么多粽子時,我立馬回答:"因為我非常喜歡吃它。"
奶奶做的有一些事情會讓我感到莫名其妙的。因為在端午節的這一天里,奶奶會在我們家的大門把手上掛上艾枝,房屋的每個窗囗懸上菖蒲做成的斜十字架,連自行車庫,汽車大車庫的門上、窗口上通通都掛上艾枝與斜十字架菖蒲。到了中午,我們去奶奶家的時候,奶奶會用雄黃在我姐妹倆額頭上寫個"王"字,讓妖魔鬼怪不敢靠近我倆。奶奶會朝房間的'角角落落、四面八方灑些白酒,(沒有酒精就用白酒代替)據說這樣是可以驅蚊的。那樣做,在這一天里,蚊子不敢飛出來了,就不會來叮你咬你了。我也認為,這樣可以讓我們避開疾病、激清除腐的。
可在這一天,我們家里會搞一個"衛生節"出來呢。這天里會更加注意衛生,比以前吃的、用的、都干凈幾倍呢!喝酒的爺爺會喝點雄黃酒,言為了避邪。
這就是我家過端午的風情,很風趣古怪吧!
端午小學作文6
我喜歡喜樂盈盈的春節,也喜歡其樂融融的中秋節,還喜歡火熱朝天的元宵節,但是你知道我最喜歡的是哪個節日嗎?哈哈!那就是開開心心的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大家都非常開心,因為可以看到精彩的賽龍舟比賽。
人們來到比賽現場,隨著主持人一聲“賽龍舟比賽正式開始!”一條條龍舟行駛過來,大家站在河堤上,高聲為自己看好的龍舟加油助威。一條條龍舟緊緊的咬住前面那一條,一會兒這條在前面,一會兒那條在后面,不分上下,就連龍舟過去了,那助威聲還久久不能停息。
當然,端午節吃粽子是少不了的。粽子的.餡料有很多,有紅棗餡的,有鮮肉餡的,還有豆沙餡的呢……可是粽子要怎么做呢?首先,媽媽拿出一片粽葉,折成自己喜歡的形狀,然后,放入一半米,之后再加上自己喜歡的餡,再把米放滿,用另一片粽葉把粽子封口,再用繩子捆緊。我們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用文火煮幾個小時,吃一口,哇!可真軟,我再咬一口肉餡,真香!簡直人間美味。
過端午節,香袋也非常重要,做香袋其實也很簡單,把一個形狀先用線縫成半個,再放上艾草,然后縫剩下的半個,香袋就做好了。香袋掛在胸前,還可以驅趕蚊子哩。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它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我們要將這份文化傳承下去。
端午小學作文7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黃和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為我們包粽子,可這次,因為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粽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粽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后,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里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端午小學作文8
端午節就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就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就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么吃粽子呀?”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里面的米能喂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這就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后,人們舍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后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節的習俗可真豐富呀,聽說,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小學作文9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來去上奧數課。走過菜場時,我發現那里特別熱鬧。賣粽子的地方,有四五個人在那里包粽子;買鴨子的地方也排起了長隊。我心里納悶,今天到底是什么節日呀!
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下午要到婆婆家去。我高興極了。下午,媽媽帶我到了婆婆家。還沒進門,我就看見婆婆家門前插著艾草。艾草又長又綠,還能驅蚊去毒,對人可有幫助啦!媽媽說“端午節一般人家都會插這個,驅蚊避邪。”
我一進婆婆家,婆婆就拿來一個鴨蛋,而且還用紅、黃、綠、粉四種顏色的絲線包著。婆婆把它掛在我的脖子上,說:
“這是送給你的小禮物。”我拿著鴨蛋,忽然想起語文書中有端午節的'作文,但上面說的不是這四種顏色的絲線,而是紅、黃、藍、黑、白五種顏色的絲線。于是,我把它告訴了婆婆,婆婆說:“你懂得真多,婆婆一定改正。”
吃晚飯了,今天的晚飯特別豐富,有“五黃”,它們是黃魚、黃瓜、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咸黃鴨蛋五種帶有“黃”字的食品。還有“五紅”,紅蝦、紅莧菜、紅豆粽子、考鴨、紅心鴨蛋,婆婆說這是現代的端午流行的。我這才恍然大悟,難怪買鴨子要排隊。晚飯我吃了很多,“五黃”、“五紅”嘗了個遍。
過節真好,既有禮物,又有好吃的,還能學到知識。
端午小學作文10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被列為國家法定休假日。照例過節可以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本應非常愉快,然而今年舉國上下抗震救災,也就沒有好心情去細細品味粽子的味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我們特別思念四川地震災區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小伙伴們!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舉行了“情系災區、共過端午”的特殊的主題隊會。對于災區的小伙伴,我們有幾多思念幾多擔心:廢墟里長眠的小朋友,天堂里怎樣過端節?失去父母的小伙伴,現在生活怎么樣?身體受傷的.小伙伴,你們的傷情好些了嗎?真想手捧粽子插上翅膀,飛上災區去看望受苦受難的小伙伴,安慰小伙伴受傷的心。
隊活動中我們觀看了抗震救災中可歌可泣的一張張圖片,講述了動人心弦的一個個故事。我永遠忘不了九歲小男孩林浩逃離了教學樓,又返回去救別的同學的動人事跡,也忘不了三歲男孩朗錚被救出后躺在擔架上給救援隊的叔叔阿姨敬禮的感人場面。你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勇敢;在被援助后懂得感恩,這正是我們的榜樣。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地震震垮了災區的房屋,但它震不垮全國人民的意志,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隊員們紛紛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積攢的錢表達愛心,為救災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活動最后,我們手捧點燃的火,齊唱“明天會更好”,遙祝遠方的災區小朋友,在全國人們的幫助和支持下,盡早脫離災難,早日重建家園,恢復健康,投入。衷心祈禱天堂的小伙伴們安息!祈盼災區的小伙伴們更加堅強,永遠幸福!
端午小學作文11
“粽子香,香櫥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叉在大門上”。讀了這首兒歌,大家都知道寫的是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娃娃節等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不僅和五緊密相連,就連來歷都有五條
傳說呢?有屈原說、龍的節日、迎濤神說、惡日、夏至說。其中紀念屈原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鈞《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死后被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年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般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間,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民間端午節的習俗也不少,有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掛菖蒲、艾葉據說吃粽子原來是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尸體;喝雄黃酒是為了驅妖辟邪;賽龍舟原來是小舟打撈屈原的尸體,后因為人們像競賽一樣,所以演變成了今天賽龍舟的習俗。總之,都是為了寄托人們對屈原的哀思之情。每逢端午節,我們家也不例外,都要一起吃粽子。每當媽媽包粽子時,我都會催促媽媽動作快點。當粽子一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肉粽吃起來,啊!真香。端午節就是這樣一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端午小學作文12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一年一度時端午節又要到了,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節喜慶的景象。
記得去年端午節那天早上,我和妹妹還悶著頭在床上睡懶覺。這時,爺爺走過來拍著房門叫我和妹妹快起床,說今天帶我們去好玩的地方,我和妹妹一聽說有好玩的地方都很快起床了……
我們忙梳洗完后,走進廚房,看見奶奶正在那里忙碌著,我走過去問她:“奶奶,你在做什么?”奶奶說:“小乖乖,我在為你們包粽子。”我那時對“粽子”不是很理解,于是就問奶奶“會么是粽子呀!”奶奶說“我沒讀多少書,我也說不清。反正很好吃就是了。”這時在客廳里面看電視的爺爺走過來了,他說:“粽子,是一種傳統的美食,是傳說,當年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風俗習慣就慢慢的保存下來了……”
我們開心的吃完粽子,爺爺說:“我帶你們去看劃龍舟比賽。”我們一聽,非常的高興,于是,爺爺就領著我和妹妹坐著公車來到了我們縣城邊上長江河邊,只見長江河中間橫跨一座長江大橋,橋上這時已經是人潮涌動,兩岸的人們也是不甘示弱,很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只見河中停泊著好幾艘龍舟,龍舟上的龍舟手們一個個精神煥發,龍如威猛的`勇士,正等著比賽的開始。
這時,只聽見一聲啪響,接著轟隆的鑼鼓聲,振響了整個長江河兩岸,隨著一片歡呼聲、加油聲,強勁的龍舟手們在舵主的引領下正通往直前的向前沖,都想拿冠軍……
我們看完了比賽,隨著爺爺高高興興的回家了。我心里感到今天玩得真開心。
端午小學作文13
五彩繽紛的童年里,有開心的一天,有悲傷的一天,有幸運的一天,還有倒霉的一天……還記得去年的端午節那一天真的很開心。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端五、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戶也都在忙著打掃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爸爸就會把早買來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于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
我問爸爸:“為什么要自己包粽子呢? ”爸爸說:“自己包的粽子吃起來更有意義!”剛開始,我不會包粽子。爸爸就手把手的教我。先拿兩片包粽子的粽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放了肉或者豆沙的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裝得太滿,然后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蒸。我按照爸爸說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鍋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每當我回憶起這件事,就會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端午節蘊涵著祖國人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小學作文14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并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干、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小學作文15
在我的國家,端午節每年都非常喜慶。好吃的粽子和茶葉蛋做好了,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想先嘗一嘗。
今天早上是忙碌的一天。家家戶戶備粽子、雞蛋、酒。做嫩松緊的粽子不容易。荷葉包糯米,每個人都需要勒緊脖子。一旦松了,做粽子的時候糯米就用完了,吃的時候也不會覺得香甜可口。想吃到好吃的雞蛋,喝到好酒,就得努力。做茶葉蛋用的雞蛋應該是一樣大小的,也就是說家里人都是平等的。大人喝的酒一定是米酒。做米酒不容易。首先米飯的品質一定要高,其次是酒的調味,然后,最關鍵的.一步,這是米酒的釀造時間,因為時間決定了酒的味道。
村里的人們熱情好客地寫,當他們完成自己的粽子時,他們會幫助別人做粽子。于是中午,大家吃著好吃的粽子,孩子們邊吃邊玩,開始準備下午的游戲。
說到端午節,我們一定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天有龍舟比賽。雖然不能在農村舉行,但孩子們已經舉行了龍舟比賽。
兒童賽龍舟和成人賽龍舟沒什么區別。
每隊四五人一捆站成龍身。站在領導身邊的人要給領導做好準備,給團隊起個名字。所以,取勝最重要的是團結一致。只有和完美的團隊合作,我們才能贏。獲勝的隊伍可以在其他隊伍家中張貼自己對屈原的感謝信,獲得獎牌。不管輸贏,大家都會玩得很開心。
端午節蘊含著豐富的民族風情,我很喜歡。
【端午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小學作文(精選65篇)06-27
小學端午節作文03-16
端午小學作文(精選36篇)06-25
端午節的小學作文11-27
端午節小學作文09-20
端午小學作文15篇02-25
端午小學作文(通用56篇)06-25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作文08-21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作文05-23
小學生端午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