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反思的作文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反思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反思的作文 篇1
小學教師教學作文的對象是小學生,命題就要面向小學生,因而命題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除了每冊單元基本訓練里的作文訓練之外,教師往往要再命題讓學生練筆,如何有針對性地命題就成了教師思考的一大難題。我以為針對性地命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考慮。
即興命題,命有所寫。
即興是對眼前景物有所感觸,臨時發生興致而創作。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因某事某活動而喜而憂,構思一道圍繞此情此景為中心的命題,學生即景生情而寫下一篇短小作文,寫得真實而不離主題,這便是抓準了學生的.“情”而命題所產生的效應。因此,平時應留心學生的心理。當學生為集體活動、競賽的勝利而欣喜若狂時,為班級期考平均分偶然下降而遺憾時,為中隊連續獲得四面紅旗而喜悅時,為同學間發生意想不到的收獲而激動不已時,即刻精心出一道題目,如《記一次教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班級里的新鮮事》、《意想不到的事》……寫起來,特別深刻。這些題目在學生的內心已經有了感觸,有醞釀,有材料,教師的命題也對準學生的思想感情,從而收到較好效果。
深入生活,提煉命題。
教師常常在一節課里讓學生練筆,要求對準生活的某個鏡頭寫短小精悍的文章。針對學生生活實際命題作文,是捕捉命題的好時機,也是利用短時間練筆的一種好辦法。這就要求教師命題要小,選材要寬,一旦命題,材料就把握了。這種命題很靈活,很自由。教師先為學生示范命題,學生便躍躍欲試提煉命題了,往往會產生出更貼近生活,更新穎的題目,比如針對緊張的學習生活,命題《緊張》。
長此以往,我相信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反思的作文 篇2
今天,本人執教了四年級一篇作文課《未來的筆》,要求同學們打開思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來的,弄清楚現在的筆有什么缺點,未來要怎么改良這個缺點,所以本次習作自然也就要考察和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教師要上好一節作文課,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導課上使學生獲得作文的技巧與方法,教師必須精心地設計作文指導課的上法。因此,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成績,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師必須在作文指導課上下功夫。
想象作文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的一種最好的方法。由于小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性較差,雖然有時他們經過持續觀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豐富,且富有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但是在他們的頭腦里,這些材料是零亂的、分散的,沒有大小輕重之分,尤其處于作文起步階段的小學四年級,他們不會根據中心思想選取相關的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所以大多學生寫起來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這就難免出現詞不達意、詳略不當的毛病,比如:未來的筆,他們的素材就很少,可能被現實生活中的筆給禁錮了。因此,教師有必要采用“問題”導向使目標明確。因此本人在進行《未來的筆》作文指導課的時候,問到:“現在的筆有什么缺點?你
想怎么改良成未來的筆呢?”使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重點和順序,有意識地邊想象邊思考,循序漸進。
我在作文課上給學生提出的要求:1 、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大膽、合理。2、語句通順、生動。3、能把故事寫具體,還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首先要讓學生在互相的討論中想到自己要變的未來的筆的樣子,有點和缺點,這樣的前提是要自己喜歡的事物或者感興趣的事物,從學生的內心入手抓住他們可以發揮的想象,再讓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地去說變成了該事物之后自己該做哪些對社會和人類有益的.事情,這樣做就能很好地對學生的“變成后做了什么事”引導比較到位。目前的小學生寫作文時最大的難題就是沒素材可寫,或是不知從何想象。其實呢,不是生活中沒有作文素材,而是學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缺乏實踐活動,還缺少文化知識。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圖片、故事……等各種設計來啟發他們的思維,讓學生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不斷發現,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關注的事物,開闊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即使是平常的小事也可寫出新意來。老師要選擇最佳的觀察對象,安排合理的觀察順序,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樣,學生可用一個簡單的生活情節來想象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可見作文來源于生活,學生通過生活開拓思維,想象一個新的境界。
想象性作文憑借兒童的想象展開,但兒童在想象時,情節較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個大概的過程和結局。所以,在
學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輪廓后,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圍繞情節想具體。除此之外,由確定材料到下筆成文,中間需要一個說的過程,我口寫我心,我心寫我口。讓學生把自己頭腦中想象的情節說出來。在此過程中,語言與思維呈互動狀態。說的收獲與啟發也促成了寫的醞釀,將積累材料與化成文字之間的梯度大大縮小。尤其是教師讓學生示范說,個別說,同位說,小組說,既是個體一次寫的醞釀和嘗試,也是不同個體間的一種互相啟發,能使學生互相影響,不斷補充,取長補短,豐富自己的內容。
我認為“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培養學生想象作文的途徑是很多的,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挖掘學生的內在創造潛質,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使學生創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反思的作文 篇3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頭疼事,我的學生看書也不少,讀書感悟也很多,就是寫不出像樣的文章。一提作文課,同學們就哎吆聲一片。不過本學期,學生愿意寫作了,文章有點起色了。我的做法如下:
首先:作文命題方面增加了學生命題機會,我只提供一個范圍,誰擬的題目好就用誰的題目,并讓該生給同學們講一講寫什么、怎么寫,明確寫作的中心和框架;然后讓學生討論怎么寫才能出彩,側重于立意如何出新,內容如何充實,語言如何出采。我想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性,又實現了寫作共性和個性的結合。學生的習作跑題的少了,精彩的多了。
第二:批改方面增加互動。一般情況作文主要是“四改一評”:
1、改題目。在命題范圍之內文題不符或題目過寬、太小、不新的`都需要適當修改,可用簡潔的眉批。
2、改結構。結構不合理,過渡不自然,層次不清楚,呼應不妥當的都需要改,可寫恰當的旁批。
3、改內容。首先文不對題的內容要改,因為學生遣詞造句的功夫較差,作文中語病較多,這就需要讓學生在批改時咬文嚼字,推敲琢磨,運用修改符號正確修改,從而在實踐中提高語言修養。
4、改錯別字及標點。可運用旁批,及時糾錯。
5、總評側重于“優點建議各半”,考慮到卷面書寫。作文批改有時效性,如果等到老師看完發給學生,學生關注作文的程度大大降低,有些甚至連看也不看,所以寫完作文后趕早批閱。教師不能搞批改壟斷,應更多的把機會給學生。所以我大膽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先自批,然后同桌互批,小組內互批互評討論,做好眉批、旁批、補批、總評。讓全體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重視與信任,欣賞到了同學的佳作,學生其樂無窮,熱情高漲,獲益匪淺。
老師巡回指導點評,對于學生批改中的難點適時指導。學生很在乎老師的評價,所以老師盡可能照顧到每個小組,點評和總評相結合。批閱也可延伸到課外,學生根據情況可選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討論。批閱者最后要簽名,這樣便于生生交流。
最后:增加展示機會。美文推薦實行學生自薦、小組推薦和教師推薦相結合,被推薦的佳作輪流在語文課前3分鐘內展示;語文課代表推薦優秀習作到班級刊物,教師推薦到學校文學社和博客乃至作文大賽發表;讓學生享受體驗成功的喜悅。
反思的作文 篇4
花了兩節課時間和學生一起探討了“作文的文體”這個話題,時間的安排還是不夠的。我這兩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作文的文體不是習慣認為的只有四種,文體是文章的形式,凡印有文字可以傳播的表達形式,都可以被采用來進行創造。通過引導,使得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是有很多疑惑的。特別是講到寫作文雖然“文體不限”,但是也要“符合文體要求”,很多學生難以理解,通過對四大文體比較,他們才開始有所領悟。在講“符合生活情理和邏輯”這個要求上,他們剛開始多半是滿頭霧水,究其原因是很多學生平時寫作文是無病呻吟式的編造,文章當為“緣事而發”的道理學生沒能深入體會。結合文體要求來講解寫作文不僅要內容真實,而且形式也要真實。不管學生是采用“創新”的或者“另類”的文體,還是傳統的文體,都不應該脫離生活實際。
當然,要學生很快把握文體的知識,很好地用在寫作上,那是不可能的.。應該在熟悉“符合文體要求”下進行寫作。在“文體自選”的情況下,學生還是應該老老實實地首選最基礎、最基本的文體,而且一定要有文體意識,寫記敘文就要像記敘文,寫議論文就要像議論文。“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沒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輕易嘗試所謂“創新”的、“另類”的文體,特別不要玩那種沒有實質內容的游戲文字。
反思的作文 篇5
一個人坐網吧開了一個機器,可是登上后不知道該做什么,聽著歌,盯著屏幕發呆。
想寫點什么,可是不知到自己究竟還能寫點什么。市博物館的活動結束了,我突然之間不知道自己在清閑的該做什么了,第一次在大學陷入這么長時間的迷茫,也許,我現在已經喪失了目標,像是一個在大海里失去指南針的航船,只能隨波逐流,走到哪里算哪里,可是自己心里還真的不甘心,不甘平庸,想奮斗,想努力,想拼搏。但是,自己卻總也堅持不下來,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志大才疏,為期十天的博物館活動,看到不少書法家,也認識了不少安陽書法和國畫造詣很深的人,雖然只有十天,但是我從他們身上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而這些東西正是我所缺少的,比如自信,比如樂觀,比如堅持。
我一直喜歡申梁斌老師的書法,他的字很清秀,很有規矩但是又不失豪放,一切都有章有法可是卻又不失魄力,運筆很順,不會故意走彎筆,可是那種書法獨有的感覺卻能很清晰的給人以震撼,總之,看他寫字就是一種享受。我曾經私下問過他寫字運筆怎么就能暈的那么流暢,他也就是笑笑,讓我拿一張四尺的宣紙,提筆就寫了“自信”,后綴一行小字“求人不如求己,信人不如自信。”這幅字我一直留著,沒有讓外人看過,包括自己寢室的兄弟。
是啊,自信的人才能成功,人生就像一張宣紙,我們的一生就是在這張宣紙上潑墨書寫我們的人生,唯有自信的人,才能運筆如行云流水,才能任意揮灑出自己靚麗的人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于我們的宣紙人生。
應該談一下樂觀。我記得幾年前我筆記本里有一句話“悲觀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樂觀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雖然這么多年了,這句話我一直記的,可是,同樣是這么多年,我一直也沒有真正理解過這句話。可是,現在我好像突然感覺到了點什么,人都說字如其人,用申老師的話說,我寫的字很沉重,尤其三點水,看似流暢,可是運筆總是靜不下來,我不知道怎么去改,這是心境的事,我無法控制。
不過后來我想了好久,靜了好久,也明白了一些事,我們都生活在一個不如意的世界里,在這個世界里憂思一出、便會鋪天蓋地、可半米陽光就足以照亮一個人的世界、我又何必一定要關了門、合了窗連這半米光都不放進我的'世界呢?我們只要在有陽光的時候開出自己的花就好了,又何必在乎那么多,想那么多呢,平靜一點,安靜一點,心自然也會靜一點。
學會安靜,學會樂觀,學會把握自己的生活,這樣,我們才能開出自己絢麗的理想之花。
再說堅持,我知道我從來都不是一個能堅持的人,我也知道,要想成功,必須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好像申老師說他的自省的話“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當時我坦言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堅持時,申老師只是笑著說了一句“你們還小著呢。”呵呵,當時我也只是苦笑一下,二十了,小嗎?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徐悲鴻23歲已經是北大國畫畫法的導師了,胡適在北大做教授好像也就27吧?怎么到現在我們,呵呵,也許時代在變吧,但是不可否認,不僅是我,而是我們這一代,好像就是缺乏一點什么東西,具體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是那種堅持吧。
活動最后一天,我想請申老師給我寫一個“堅持”,可是,想好了想還是把堅持換成了“冷靜”,因為,我現在或許更需要冷靜下來思考思考自己的未來了,畢竟,二十,不小了,該思考思考自己未來的路了。偏激了二十年,迷糊了二十年,傻傻的活了二十年,現在是該冷靜冷靜了。
我想,如果這個時候一個人還沒有自己的規劃,沒有自己的目標,那么他的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做人,總是要有點追求的。
反思的作文 篇6
反思,這兩個字對我來說并不陌生,當每次做完某一件事后我們就會陷入深深的反思。反思什么呢?反思你有沒有做錯,有沒有盡到自己因盡的職責。
那是一個炎熱的中午,猛烈的太陽照得知了受不住的大喊“知了知了……”這樣的天氣給我們一家人帶來十分不爽的心情,我趴在桌子上,享受著點風扇的撫摸,心情頓時好多了。突然,母親沖了進來(臥室),憤怒的沖我大喊道:“你干什么?!我在下面辛辛苦苦的做飯,你竟然在這享福?現在幾點了?!我竟然生出了你這么一個敗類!生塊豆腐都比生你好”母親系著圍裙,拿著炒菜的鐵鏟,眼睛瞪著我,冒著熊熊烈火,一副要把我吃了的樣子。我火氣頓時上來了,生一塊豆腐都比生我好?她還是我親生母親嗎?想著想著,我頓時紅了眼眶。
“那你就去生豆腐去吧!生我干什么?”我生氣的朝她大喊,說完摔門而去,跑到了大街上。我漫無目的的`跑著,眼淚在框里打轉,難道我比不上一塊豆腐嗎?眼淚瞬間落了下來,一滴又一滴,像晶瑩的水珠,落下來,打濕了我的臉龐。突然,有一個聲音朝我說:“你知道母親為什么這樣說嗎?你想想,是你不對在先,你應該下樓去幫母親做家務,你已經十幾歲了,還不幫母親做事,母親當然生氣啦!”那是我內心里的聲音。是的,我都是十幾歲大的人了,還不幫母親做家務,我們作為消費者,父母供我們吃,喝,還教我們做人,難道我就應當用這種懶惰的方式來報答父母嗎?不應當,我們應該幫父母做家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不對在先,我應該去和母親道歉才對。想到這里,我急忙轉了個彎,一溜煙的跑回家里,跟母親道歉,母親十分寬容的原諒了我。
是的,沒錯。每個人都反思過,每個人在做完一件事情后都需要去反思,去開動腦筋去想這件事的前因后果,不然我們就永遠都認清不了事實,改變不了自己的缺點。
反思的作文 篇7
(1)把用詞不準確的地方改準確。
除課文已經舉到的把一張畫像改為一幅畫像、把書皮改成包書紙外,還有:作文中寫我遞給同桌小強看,還不停地給他講著,葉老將不停改為悄悄,這就更符合當時正在上課的實際情況。作文中寫原來拿畫的正是王老師,葉老將畫改為幾何課本,因為王老師拿的是帶有圖畫的課本,并不是一幅畫。作文中還寫王老師談到今天,也談到了明天,并不斷地問我,葉老將并不斷地改為最后他,因為王老師不可能不斷地問同一個問題,葉老這樣一改就合乎情理了。
(2)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
作文中寫口里還不住地吶喊:沖啊,向幾何進軍!這個句子用詞不準確,因為吶喊是大聲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畫面是不可能出聲的,葉老改為從口里還吐出來幾個字這樣就既符合畫面的意思,又表達確切。作文中寫我的臉頓時變得通紅,還有最后一句我的.臉頓時臊得通紅,這兩句都不真實,因為這時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臉色的變化的,葉老分別改為我的臉頓時一陣熱臊得我臉上頓時火辣辣地一陣熱,這就真實可信了。作文中寫我被他的興致勾引起來,這句話沒說清楚我的什么被王老師勾起來了,所以葉老調整了詞序,改為我的興致被他勾引起來了。作文中還寫道:我看見他的粗眉緊皺著,像擰成了一股黑繩。擰成了一股黑繩比喻不當,言過其實,葉老改成我看見他緊皺著眉頭,不僅文字簡潔,也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3)把長句斷成短句。
如,把那站在門口手里拿著大三角板和大圓規的王老師,就是我們的新班主任,改為我們的新班主任王老師站在教室門口,手里拿著大三角板和大圓規。把左邊又畫了兩個少先隊員拿著兩簇鮮花改為靠左邊又畫了兩個少先隊員,手里拿著鮮花,這樣把長句斷成短句,不但表達得清楚明白,而且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4)刪去重復啰唆的詞句。
這類修改的地方非常多。如,他從班上的小事情一直談到了國家的大事情,談到了今天,也談到了明天,這句話中了字用得太多,顯得啰唆,葉老都刪去了。再如,看見王老師一個人在桌旁畫著什么,桌旁一詞沒有必要,葉老也刪去了。刪去重復啰唆的詞語,句子就干凈簡潔多了。
(5)增添一些詞句,使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
如,作文中寫我跟你一樣,也喜歡畫畫,尤其是人像,葉老把尤其是人像改為尤其喜歡畫人像。因為尤其是人像也可以理解成尤其喜歡人像的圖畫之類,加上了喜歡畫三個字,意思就清楚明白了。再如,作文中寫小強突然告訴我,王老師叫我到數學教研組去。沒料到王老師見到我來了,就笑著問這里的前后兩句話銜接得不好,沒料到的意思沒有體現出來。葉老添上我以為準是要挨斥兒了,這樣,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就比較緊密,意思表達得也比較準確完整了。
(6)改正錯別字和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
作文中有好幾處將像寫成象,葉老一一加以改正。標點符號方面的修改也比較多,有的逗號改成句號,有的句號改成逗號,還有感嘆號改成句號,這些修改都值得仔細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還有幾處比較明顯的標點錯誤,如,我就輕輕地叫了聲:王老師。這句話中間不能用冒號。心就像剛上岸的魚撲騰、撲騰一個勁兒地跳。中間要用逗號斷開,撲騰撲騰不必加頓號。就像是在歡迎著家長似的吹得我心里甜滋滋的兩句話中所使用的省略號也沒有必要。所有這些,葉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見葉老對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細、認真。
反思的作文 篇8
學校搬遷到新德西路,爸爸媽媽讓我獨自乘車上學,并給我買了一部手機。我乘到藥師弄站下車,就給媽媽打電話報個平安。手機啊手機,不料卻因它惹了禍。
我的手機屏幕上有個小人,十分可愛,而且配有動聽的音樂,讓人愛不釋手。每天放學回家,一放下書包,我就打開手機玩個過癮。手機里有很多游戲,我最喜歡“花樣摩托艇”,每個賽道都有幾只跳板,駛上跳板騰空而起,按“上下左右”鍵,就在空中做出各種不同的`造型。摩托艇來了個“晴空霹靂”,連翻好幾個跟斗,越過了一堆石頭,并且順利過關。一天又一天,已經闖到了第4關,游戲難度越來越大,我的級別也越來越高,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闖關。
我竟沉迷于手機游戲,作業質量越來越差,成績也直線下降。這天,我又在玩手機游戲,恰逢媽媽提前回家,來了個突擊檢查。我來不及藏起手機,終于露出了馬腳,她奪過我的手機,看了看屏幕就嚴厲地說:“你們老師打電話說,你‘隨堂小卷子’上的數學題目,每次十道題都要錯掉五六題,單元考試成績也落到了平均分之下,原來是這么回事!”我低頭不語,她又說。“給你買手機是為了方便聯系,打電話報個平安。你卻沉迷在游戲里,學習一落千丈,真是個不爭氣的孩子,手機沒收!”我又慚愧又后悔,恨不得找個地縫鉆下去。這是手機惹的禍嗎?玩物喪志,我真該好好地反思啊!
【反思的作文】相關文章:
反思的作文(精選)11-12
反思的作文[經典]09-26
反思的作文[精選]10-29
(經典)反思的作文01-29
反思的作文【精選】11-06
【經典】反思的作文11-17
反思的作文【經典】11-17
反思作文(經典)05-05
反思作文(精選)03-28
反思作文(精選)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