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匯編八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1
今天,我在爺爺家的院子里觀察了螞蟻怎樣搬白砂糖粒。
為了引誘螞蟻出來,我先在螞蟻經常出沒的兩個地方撒上了白砂糖粒,接著便開始仔細觀察了。一只螞蟻發現了白砂糖粒,它并沒有像往常先回家找同伴幫忙,而是直接搬起一粒白砂糖就走了。漸漸的搬糖粒的螞蟻多起來了,這時候我便乘機觀察螞蟻的樣子:螞蟻的身子是棕褐色的,橢圓形的頭,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刻不停地晃動著,一旦碰到同伴,就相互觸碰幾下,它們一定是在握手交談吧。螞蟻的肚子也是橢圓形的,腿細細長長的,螞蟻個小,爬得又很快,要看清楚究竟它長著幾條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讓我來告訴你吧,螞蟻長有六條腿!
第一個地方的糖被螞蟻搬得差不多時,我便去觀察另一個地方了。另一個地方的糖卻還剩下一大半。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應該是這一窩螞蟻的數量比較少吧,或者是這一窩比較懶吧。
在螞蟻搬白砂糖粒的時候,我忽然發現一個問題。我以前也觀察過螞蟻搬包子皮,螞蟻搬包子皮時,是集體作戰,一大群一大群前呼后擁著來搬的。而這次螞蟻搬白砂糖粒時,卻是單兵作戰,來來往往的螞蟻都是自己動手,把白砂糖粒一粒一粒的往回搬。再仔細觀察一下,我明白了。因為包子皮對螞蟻來說很重,必須一大群才能搬得動,而白砂糖粒很輕,一只螞蟻搬一粒是搬得動的,不需要同伴幫忙。
原來小小的螞蟻也很聰明呢。
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2
11月2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的科學課上我們要學習蝸牛這一課,老師就帶著我們一起到草叢里捉蝸牛,我捉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蝸牛。
可是,蝸牛已經冬眠了。我怎么弄它,它也不動,我就把它殼上的白膜捅破,然后放到涼水里面,不一會,它就蘇醒了,伸出了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
蝸牛的兩對觸角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我帶著這個問題做了一個實驗。我撿了一根樹枝,放到了蝸牛的前面,它先用長的觸角試探性地朝前探了探,又縮了回 去,這樣反復了好幾次,才慢慢地往前爬,我很快就知道了長的觸角是蝸牛的眼睛,可短的觸角我還是不知道它的作用。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來,只好去問老師了。 老師告訴我,因為蝸牛沒有鼻子,所以短的觸角就代替鼻子的作用。我回到原來的地方,在蝸牛前面放一小片白菜葉,它慢慢爬到白菜葉上,用短的觸角聞了聞,覺 得沒有什么奇怪的味道,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我終于明白了長的觸角和短的觸角的作用了,原來長的觸角是蝸牛的眼睛,短觸角是它的鼻子。
這節課我真高興,因為我又懂得了一個新的科學知識,其中一部分還是通過我自己的觀察實踐獲得的。
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3
今天在語文課堂上,汪老師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叫我們回家觀察泡豆子。
我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家,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碗,放了幾粒豆子在里面,倒上了一些水,淹沒了豆子,蓋上了白色的紗布。
第一天,我打開紗布看了看,發現綠豆的顏色變淺了,有的飄在上面像游泳健將,有的沉在水下像潛水健將。第二天,我忽然看見紗布上有點綠色,我再看豆子,豆子把外衣脫掉了,露出了白嫩嫩的身體,豆子又胖又大,好像一個白白嫩嫩的胖娃娃。第三天,豆子的“肚子”裂開了一個小縫,伸出了短短的胡須,好像一個小蝌蚪的短尾巴。豆子上面,長了兩片小葉子,嫩嫩的,可愛極了。第四天,小豆子喝完了水,我急忙又加了一點兒水。過了幾天,小豆子變得有點兒發紫,胡須也長長了,好像一根牙簽。
這就是有趣的泡豆子。
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4
星期五 陰
今天我放學回到家,就按楊老師說的向奶奶要了30顆綠豆,把它們小心地放到裝滿了水的礦泉水瓶里,我一邊放一邊想:小綠豆快發芽,好讓我快點寫觀察日記!等放好了后,我就去做作業了。做完作業,我對小綠豆說:"快點長,長出個小苗來吧!"奶奶在一旁看到了,忍不住笑著說:"吳煒,不要這么急躁嘛!它又不是一分鐘就能有變化,你明天再來看看吧!"我想了想,覺得挺有道理,于是吃完飯就睡覺了。
星期六 晴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興奮地去看我的綠,結果還是沒發芽,我很沮喪,就問奶奶:"奶奶,你不是說今天綠豆就會有變化嗎?怎么沒有?"奶奶說:"怎么會沒有變化呢?你再仔細看看。"我仔細看了看,發現綠豆比昨天大了一點,就問:"奶奶,為什么綠豆會變大呢?""那不是變大,而是變脹。""為什么綠豆會變脹?"我問,"是因為吸了水嗎?""沒錯,它發芽之前要先發脹。""哦!就是說,它過一會兒就會發芽了?""呃——這個我也不知道,要靠你自己觀察了!"于是我就搬了個凳子呆呆地望著,1分鐘、2分鐘、10分鐘、20分鐘、一小時、兩小時……當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我看見有一綠豆動了動,然后裂開了,冒出了一個綠綠的芽!
我高興得手舞足蹈,馬上把奶奶叫了過來,說:"奶奶你看!綠豆發芽了!"奶奶說:"怎么才發了一個?不要急,等發了第3個再叫我來看。"于是我就等啊等啊,一直沒有綠豆發芽,直到媽媽叫我:"吳煒,睡覺啦!"我才依依不舍地去睡覺,我想:"明天一定會有更多的綠豆發芽的!"
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5
10月5日 星期日 天氣:雨
有一天,科學老師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回家種一次綠豆,等它變成長長的豆芽了,再帶到學校來,并把種植的步驟告訴了我們。
就這樣,我把這件事情說給媽媽聽,媽媽聽了之后微笑著對我說:“寶貝,媽媽先幫你找一下材料,明天我們就開始種綠豆,好嗎?”說著,媽媽摸了摸我的頭。我對媽媽說:“好的,媽媽。”到了星期日,媽媽把材料給了我,我就開始動手起來,先將一顆顆圓溜溜的綠豆放進一個玻璃碗里,當時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很想立馬看到它長成鮮美可口的豆芽菜。
第二天,放學以后,我帶著期盼的心情,急匆匆地回到家,迫不及待地跑進廚房,來看我的綠豆。我發現圓溜溜的豆子,有的變成了小胖子,有的把外面的綠皮撐出了一條裂縫,還有的長出了一顆小虎牙。
第三天,我在心里默默地念著:我的豆子快長呀!快長呀!長城一條長長的豆芽才好呢!這時我發現,有的小豆子很調皮,“噌”地一下把那層綠油油的外殼脫掉了,并且那顆“小虎牙”還長長了許多。
過了幾天,我來到廚房,發現綠豆變成綠豆芽了。
看著這些豆芽!它們經過了這么多天的努力,終于完成了使命!我真佩服它們的勇氣和恒心!我要向他們學習!
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6
在我家的窗臺上擺放著許多植物,有“金枝玉葉”、“紅掌”、“發財樹”、“蟹爪蘭”、“海棠”等等。由于我們的照顧不周,這些植物總是漸漸枯死,花盆里只剩下殘枝敗葉,非?蓱z。惟獨留下了一條“小生命”——蘆薈。媽媽說:“蘆薈在我們家已經生活了十多年了,而且長得越來越多,越來越茂密。”我不禁為蘆薈頑強的生命力驚訝不已。
我仔細地瞧了瞧,只見蘆薈穿著一身帶刺的綠白相間的鎧甲。每一株蘆薈的根都非常粗壯,可以生長出至少十一片葉子,有的筆直挺拔,像一把把鋒利的寶劍;有的彎彎曲曲,好像小朋友在低頭認錯呢。讓我感覺特別奇怪的是,每一層葉子都朝著不同的方向,左一片右一片交叉生長,散開來就像“綠章魚”了。從外往里,我發現蘆薈的葉子越來越小、越來越細、越來越薄、越來越嫩,顏色也從深到淺,刺也越來越軟。蘆薈的身上有許多小黑點兒,我親熱地叫它“小斑”。仔細摸一摸,細心的你會發現有一種橡皮膠似的感覺。不過,要撥開外殼得千萬小心,因為它全身是刺,像一只正做著伸展運動的“綠刺猬”呢。
剝開蘆薈的皮,里面流出白色的肉汁,粘粘的、涼涼的,一拉開就成了又細又長的絲線,摸起來真舒服!我把它放在鼻子前聞一聞,覺得有一股奇特的但又說不出來的味道。你可別小看它喲,蘆薈的作用可大了!一到夏天,如果我的身上被蚊子咬了個大包,只要用蘆薈的汁涂幾次,就像變魔術一樣把大包收了回去,你說神不神奇?我查了百度,知道蘆薈還可以吃,還可以凈化空氣、美容……蘆薈真是全身是寶啊!只能慢慢的往前爬。
我打算讓所有蝸牛比一場爬行賽,距離只有兩格瓷磚格子。蝸牛剛開始方向感都還可以?墒沁^了一會兒,蝸牛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前進,有一只蝸牛往左爬行,一不小心,它掉到臺階下
去了。我連忙跑下去,心里在為它擔心:它會死掉嗎?等我到了臺階邊,我看到它淘氣地貼在臺階的邊沿上。我慢慢把它們拾起來,裝進了瓶子里,放入小水池里。天色不早了,我們一起睡覺去了。
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7
今天,王老師讓我們觀察豆子是如何發芽的,正好,媽媽買來了一些小豆豆。有綠豆、有黃豆,讓我回家把豆子種下吧。
第一天的.早上,我就去看我的豆子們,我發現豆子泡了一個晚上,都變胖了。我覺得很奇怪,就問媽媽為什么它們的會鼓鼓的?媽媽說因為他們喝了水,都變胖了。
第二天,我看到最先起變化的是綠豆,它的綠衣服脫落了,浮在水面上,仔細地看,可以看到露出了一個嫩芽。嫩黃色的,又有點帶青。我輕輕地摸了一下,軟軟的,真好玩。
第三天,媽媽告訴我,黃豆也要快出芽了,我連忙看,沒看見什么,覺得還是老樣子,媽媽讓我觀察黃豆出芽的地方仔細看。我終于看到豆子里面好像有個芽要冒出來了,我猜想明天黃豆可能就要出芽了,好期待啊!
第四天的下午,我就去陽臺看我的豆子,黃豆終于也冒出了小芽,像小蝌蚪一樣長了一個小尾巴,有短短的,好可愛啊!
第五天,豆芽又長高不少了,綠豆長的比較快,已經冒出了嫩綠的葉子,顏色也從嫩黃變成嫩綠了。我拿把尺量了一下,有5厘米高呢。黃豆的芽也一下子竄的好高了。
已經第六天了,豆芽真能喝水,杯子里的水快被它們喝完了,當然它們的個子也向上竄了。今天我發現在豆芽的底部出現了許多白色的根,就像老爺爺的胡須一樣,密密麻麻的一片。
第七天,我給它們換完水后發現黃豆和綠豆的不同了,黃豆的葉子是碧綠碧綠的,形狀是圓形的,葉子上還有毛。而綠豆的葉子卻是尖尖的,顏色也比黃豆的要淺的多,有點像嫩綠色。它的莖呈現暗紅色。本來是綠豆領先,現在黃豆的個子已經和綠豆一樣高了。
哇,豆子長得真快,這是我第一次做過最成功的試驗。耶!
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 篇8
奶奶家住平房,才發現奶奶家的房檐上住了一窩燕子。雖然老是聽說燕子會住在人家,但是我還是一次看到~良禽擇木而棲。一定是我人品太好了。
奶奶說小燕子已經孵出十幾天了,目前發現有四只。小燕子的嘴是黃色的,張著小嘴等著爸爸媽媽回來喂。啾啾的叫。
燕子爸爸和燕子媽媽就不停的飛來飛去出去找吃的,從不同的方向飛走又飛回來,帶著小蟲子之類的喂它們的寶寶。好辛苦,但是是本能呀。也許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寶寶們就能飛出去自己覓食了吧。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很可惜,我沒有看到他們筑窩的過程。但是小窩真的很精致!
之前曾經想,到處都是水泥森林,燕子、青蛙、蚯蚓之類的小動物都住在那里了呢?看到小燕子的一家,真的很開心。動物們和人類相處的還是很和諧的呢。奶奶還給他們做了保護板,怕他們不小心掉下來。
【精選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匯編八篇】相關文章:
觀察小學日記匯編15篇10-26
觀察小學日記精選15篇12-03
【精選】三年級觀察日記匯編5篇12-13
有關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匯編10篇12-08
【精選】小學生觀察日記模板匯編五篇10-24
精選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范文10篇12-08
精選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合集九篇12-06
精選小學三年級觀察日記范文6篇12-03
觀察小學日記【推薦】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