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后感

          時間:2022-06-24 20:37:42 觀后感 我要投稿

          八佰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佰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佰觀后感

          八佰觀后感1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八佰》。

            這部電影主要介紹了松滬會戰末期的四天戰斗,中國人在四行倉庫和敵人日本軍戰斗。日本軍有16余萬的士兵,而我們中國只有僅僅420多人,題目之所以叫八佰,是因為團座對人民說有800壯士,也就是說要把一個人當兩個人用,但這還是敵不過兵強馬壯的.日軍,所以,上海也淪陷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日本兵要把我們最后的陣地——四行倉庫爆破,我們沒有辦法,扔手榴彈下去,可是打不到,因為日本兵用鋼板防住了。用槍打,會反彈回來,沒法子。大家正愁著呢?突然,一位戰士背上炸彈,把一個手帕拿出來,放在隊長手上,說:“交給我媽。”然后,他走向大家砸出來的洞,朝著日本兵縱身跳了下去……原來他要用自己的身體來炸日本兵!只聽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頓時,火光飛起。盡管被炸了,但日本兵還是不罷休,繼續砸洞。于是,一個個戰士背上炸彈,從洞里跳下去,隨著一聲聲爆炸聲響起、一道道火光飛起,一個個戰士跳下去,終于,日本兵被無畏的中國將士給嚇退了,我們守住了我們的陣地。

            同學們,祖國的希望是我們,讓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后報效祖國。

          八佰觀后感2

            大概五六年前,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幾個紀錄片界的好友曾經花大力氣重走抗戰路,其中也包括尋訪正面戰場的遺跡,而淞滬會戰作為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來正面戰場的拍攝計劃擱置,但是籌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壯故事卻深深印刻在好友們的心中,即使是聚會時偶爾談及,也讓聞者淚目,感佩那些曾經付出過巨大犧牲的人們,為我們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面戰場上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備受激勵。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經說過,“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所經歷的犧牲已經得到舉世公認”。但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是被低估的。至今,國際公認的二戰起始日期還沿用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而不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擴大對華侵略。

            所以,從年初聽聞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有機會在年內上映起,我和朋友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從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對于為淞滬會戰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并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沒有采用史學界慣用的“八百壯士”一詞。“五人為伍,百人為卒”,管虎用一個“佰”字,克制地體現了中國人都懂的中國軍人內涵。

          八佰觀后感3

            一條蘇州河,一岸是槍林彈雨的人間地獄,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間天堂。人與人的隔膜障壁,近乎絕望的刺眼對比,再現了抗日戰爭背景下真實的上海,真實的中國。

            《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后,日軍便加快了侵華的步伐,并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而電影《八佰》,便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

            電影里年僅13歲的小湖北,跟隨著叔叔哥哥落難逃命,卻在偶然交錯間被帶入四行倉庫。他看著對岸的燈光戲曲,眼中唯一的光芒是活下去,活著才有希望。所有人都照顧他,七月給他帶來洋飯店的.蛋糕,端午告訴他打完仗一起去照相。然而戰爭殘酷,戰火無情,叔叔被日本人切腹示威、七月被窗外飛過子彈一槍斃命、端午在對抗敵方戰機中掏空五臟六腑,愛他的人、可以依靠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在眼前驟然離世。后來,他放棄活的機會,用小小臂膀端著槍,眼神堅定地盯緊前方,恨不得一槍斃了日本兵!

            最后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是在中國人眼里,是最棒的。

          八佰觀后感4

            20xx年9月9日,包材事業部黨支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全體黨員到太平洋影城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八佰》。

            影片背景是淞滬會戰后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余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抱定為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余次瘋狂進攻。其戰斗事跡之英勇,愛國氣節之豪壯,振奮國人,震驚世界!

            劇中被硬召入伍小人物心系民族氣節,抱定衛國捐軀之偉大壯志決心,壯士們甘心以自我犧牲喚醒當時中華四萬萬同胞奮起反抗之心、堅定華夏發展之心、為中華之崛起而奮發向上之心!一幀幀通過中國電影人提煉和還原當時歷史背景下的`壯烈畫面,無時無刻不令觀眾為之動容!

            心懷敬意地看完兩個半小時影片,心中充斥著意猶未盡,最后鏡頭切換到當今之上海,身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身為和平時代的共產黨員,應為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盡獻自已力量,為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八佰觀后感5

            周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觸頗深。

            第一是國難當頭的犧牲精神

            影片第1個打動我的鏡頭,是戰士陳樹生抱著炸藥跳下去與敵人同歸于盡,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隨著一聲巨響,我甚至都還沒來得及看清他的面龐,他就從我的視線里消失了。緊接著,戰士們一個接一個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約,赴一場慷慨之約。歷史上真實的陳樹生也是這樣,犧牲的時候年紀只有20多歲。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一個個介紹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這800壯士。原來他們都曾經在那個離我們很遠的戰爭年代,切切實實的`用生命為民族奮斗過。“國人皆如此,倭寇豈敢?”他們視死如歸的的精神令敵人膽寒,令后輩敬佩。

            第二是喚醒民眾的信心與尊嚴

            一面屬于中國的旗幟,一位小姑娘從世外桃源的天堂,帶到如魔鬼地獄般的地方,這面旗幟的遞送者是租界一個衣食無憂的賭場女老板,而她的弟弟為了給戰士們送電話線,犧牲在橋上。升起的那一瞬間,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儀式感的力量。升旗會引起日軍的注意,他們會瘋狂攻擊四行倉庫,但是戰士們這樣說:“不能讓國旗倒下,要讓全中國的人們知道我們還在戰斗!”一個個的戰士為了保護旗幟倒在旗桿下,他們用血肉之軀支撐著旗幟巍然屹立。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一定要記住那些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先烈們,雖然他們已經遠去,但是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他們的精神永不磨滅。

          八佰觀后感6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句振奮人心的話出自電影《八佰》。

            一年前,當我看到它的宣傳片時就沖出來了一股欲望,終于,在這個國慶假期,我實現了愿望。

            它講述了淞滬會戰在上海市內的最后一場戰斗“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河邊是被稱為“地獄”的抗戰區,另一邊就是“天堂”租界。抗戰區這邊炮火連天,租界這邊就是燈紅酒綠,同樣身為中國人,租界這邊只有很少的人關心中國軍隊,甚至把日軍能不能在三小時之內攻下基地當作看點。這是多么可悲啊!

            戰士們奮勇抗戰的場面讓我深受震撼。有一次護旗行動中,旗子被敵機射倒了,戰士們不顧槍林彈雨,兩步并作一步,沖上前去,死死地保住旗桿。密密麻麻的子彈像大雨一樣傾灑過來,戰士們也毫不退縮,用血肉之軀迎接它。一個戰士倒下了,另一個就沖上來接替。終于,他們守住了這面代表著中國軍隊不屈的信念的旗幟!也正是因為這次行動改變了租界的.態度,有錢出錢,有槍出槍,盡可能的幫助中國軍隊。

            《八佰》,這部讓我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的電影,讓我看到了先輩是如何不畏生死,堅持到底的。我們不要忘記,現在的美好生活,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歷史會記住他們,我們也不會忘卻!

          八佰觀后感7

            《八佰》這部電影是在前些日子上映的,我媽給我說這是一部抗戰的片子,我本以為這是八百壯士抗爭成功了呢?誰成想,最后的結果令人感到傷感!

            《八佰》主要講 的`是一九三九年,關于“淞滬會戰”的故事,位于蘇州河北岸的是戰火硝煙不斷的”四行倉庫”的所在地,而河南岸的卻是英國人租借處,人民安居樂業,一條河流,將兩地分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經過不斷抗戰,最后雖然失敗,但依然有大多數戰士存活了下來!

            在《八佰》中,最讓我感到十分“震撼”一個片段是在日軍準備爆破大樓時,因為他們四面八方都有鋼板防護,手榴彈一扔就彈開了。于是,一位士兵將炸彈綁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他不顧敵人重力的炮火攻擊,縱身一躍,直接跳入了一群日軍所圍成的鋼板陣,隨著一聲響動—“咚——”他與一些日本鬼子同歸于盡了:之后,越來越多的戰士也像先殉職的那一位戰士一樣;身綁炸彈,與日本鬼子同歸于盡!

            其中,我還特佩服一個人,他叫“刀子”,他本來在難民過橋時攔下了一個想“逃”的軍人,但在德國人運電話線受阻時,他卻挺身而出,以身殉國,將電話線安全運到四行倉庫!

            從大體上看,他們的抗戰已經輸了,但,他們的精神卻被后人所銘記,他們,才是真的中國人!

          八佰觀后感8

            螻蟻尚且貪生,在戰爭的巨大威脅下,老鼠也要求一個生。正如預告片中,閘北的大批難民正在涌向燈火輝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卻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軍人正在艱難地行軍,操著湖北口音問離上海還有多遠。這個細節很帶感,因為該團其實之前已經打殘,一半士兵是從湖北保安團補充的。

            而遠處的上海城,已經在連番戰斗之后遍地烽煙、殘垣斷壁。

            一座倉庫,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滬戰場的.血肉磨盤,已經將整個城市化為廢墟。當謝晉元站在樓頂遠望南岸,那一片燈紅酒綠的繁華氣象,越發襯托得北岸宛如地獄。

            預告片有一點非常有趣,至今沒有出現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臉,但這或許就是電影的本意:沒有個人命運,只有家國;沒有個人生死,只有八佰。

            電影的歷史考據也做得很好。因為怕重武器打到對岸的租界引起國際沖突,當時的日軍也只能用輕型坦克和步槍攻擊四行倉庫,雙方大多數時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預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鏡頭,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包括后面,幾名戰士在樓頂牢牢抓住一桿千瘡百孔的戰旗,這應該就是四行倉庫戰斗著名的護旗之戰。電影中將如何呈現,非常值得期待。

            從預告片來看,管虎導演一貫的手持寫實畫風和快節奏敘事依然得以延續,電影可看性極強。那種血火之間的殘酷與忠誠,得以一覽無余地表達。

            對應片頭的偷生老鼠,預告片結尾也是動物,一匹雄壯的白馬從殘破的戰場中一躍而起,颯沓飛馳,其中的隱喻意味令人無比亢奮。

          八佰觀后感9

            9月29日下午,平朔電力工程公司組織全體黨員和入黨三類人員一起到電影院觀看了《八佰》這部新上映的抗戰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天4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了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有八百人。

            開始有一群人去往上海,參加淞滬會戰,保衛上海,租界里面有很多的德國人,他們租了中國的國土。那些人在快到達上海時,遇上了日本鬼子,他們逃的逃,躲的躲,但還是沒有逃過日本鬼子的殘忍的屠殺。他們到到達四行倉庫,被安排完后,有一群平民來到這里,他們被送往租界這個安全的地方。他們和日本鬼子戰斗了4天4夜。

            中間有個片段讓我難以忘懷,那就是陳樹生綁著手榴彈跳下去的一刻,在歷史上陳樹生是一位抗日英雄,當時在四行倉庫也是這樣對付日本鬼子的,只有用這種方式砸進敵人們盾牌的隙縫,才能真正的摧毀敵人,戰士們一個一個的`綁著手榴彈跳下去的場面異常的慘烈。

            從1931年至1945年,中華民族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辱的偉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戰中中華民族軍民傷亡了3500多萬人。

            影片《八佰》告訴我們要銘記歷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八佰觀后感10

            昨天晚上,我聽吳羽倫說《八佰》這個電影他希望大家去看看,正好昨天晚上媽媽有空,又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于是她帶我去看了這部電影,說是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讓我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與血腥,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不多廢話了,我們談一下觀后感吧!

            這部電影名字聽上去感覺沒啥不同,但其實是一部戰爭片。它不像《三體》那樣悲慘,不像《星球大戰》那樣科幻,不像《樂高大電影》那么古怪,但人氣和評價很高。這是因為人們都被電影人物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很多人看著看著都哭了,不是嚇哭而是感動得哭。影片中守衛上海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最后為了守住上海租界,保護兩百萬人,奮勇作戰,為國捐軀,英勇無畏,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只有一個幸存者。他們都為國家為人民拼盡了全力,流盡了最后一滴血。尤其是看到最后他們過橋的片段時,看到他們都死于日本軍隊的炮火之下,我心里只想復仇,但仔細想想,這樣我們不就和日本鬼子一樣了嗎?這些勇士的精神值得后人稱頌和紀念。

            通過這部影片,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1、打仗不像你所想的一樣,戰爭是殘酷的',生命只要一次。

            2、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3、為了國家和人民,有時候自己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

            4、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也許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最真實的宣誓!所有的中國人都站起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八佰觀后感11

            疫情以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為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導不會讓影迷們失望,無論是小人物題材的小制作,還在這樣一部還原真實歷史故事的大制作電影。

            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愿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

            感謝管虎在和平年代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著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后,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

            再一次看到管導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戰場中,留著鮮血的白色不倒駿馬,表現中國軍人毅力不倒的獻身精神和預示受盡欺辱的中華民族終將會屹立在世界之巔。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斗,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個人建議是非常值得走進影院觀看,因為,震撼,感動,真實!

            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幸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

            和平年代,國人,需要被喚醒這種民族精神。

          八佰觀后感12

            這天,我看了一部令人感動的抗日電影《八佰》。看后,我被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誓死護國的壯舉所深深感動。

            電影講述的是:19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東北、華北依次淪陷,上海也即將淪陷,蔣介石的軍隊撤出上海,留下八十八師希望得到國際的支持。小湖北和他的哥哥、叔叔本是一個軍隊的軍人,被日軍沖散。來到背靠租界的四行倉庫,卻意外被正在巡邏的八十八師的團長謝晉元抓了個正著,誤以為是逃兵,和他的.哥哥在倉庫里經過了種.種磨難下漸漸成長為英勇的戰士。后來,小湖北的哥哥因為掃射日軍的飛機而受了重傷,搶救無效死亡。小湖北也因掩護眾兵將犧牲。

            看電影的時候,我時不時就會掉下眼淚。尤其是將士們眼看倉庫即將失手,奮不顧身的在自己身上綁好炸藥,邊大叫著:“中國萬歲!”邊跳下去炸死敵人時,以肉身捐軀護國,我完全就哭了起來。那可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就在一瞬間變沒了。這是多么強的民族意識啊,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看完電影,我不禁沉思起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不就是那些將士們換來的嗎?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將來也要努力讓我們的祖國很強大。

          八佰觀后感13

            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悲痛和自豪的感情從心底里涌動著。我好像透過屏幕,真實的感受到了那些戰士的勇敢和無畏。這些有血有肉的戰士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放棄小家,保護國家,用生命和鮮血喚醒了我!讓我懂得了身為中華兒女應該怎么去做。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鋼板,戰士們把身上綁上炸藥,毅然從樓上跳了下去。他們的犧牲不是無謂的掙扎,無用的表演!每一位高聲報下自己的名字,伴隨著硝煙消失的戰士,都是默默無聞的英雄。

            一開始百姓隔岸觀火,硝煙飄到眼前,卻依舊毫無警戒之心,總以為有外國人保護是安全的。后來親眼目睹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保衛國家的血肉長城時,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們慢慢的覺醒了,他們就開始自發的為守備軍捐錢捐物,接電話向,送國旗和藥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場戰斗不僅僅是400人的戰斗,更是中華人民的戰斗。

            影片最后,軍隊需要向租界撤退時,他們面對敵人的瘋狂掃射一點都不畏懼,看著戰士們身后的血霧,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茍活者在淡紅色的血色之中,會依稀看見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將更奮然前行。”沒錯,在血色之中。我看見了中華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時間。在我胸口燃燒,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他們且行在血霧之中,喚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為是的中國人民!八佰,不僅僅是八佰人,更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八佰觀后感14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八佰》。

            《八佰》主要講了1937年的松滬會戰末期四百二十多名戰士以四行倉庫為戰地守衛上海,四行倉庫正前方是一座橋,而橋另一邊是燈火輝煌的租界,如果說四行倉庫是地獄,那么租界就是天堂。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畫面是戰士們為了不讓日軍把樓體挖掉,于是把炸藥綁在自己身上,跳下去炸日本軍,看到戰士們的身體被炸開時,我心中不由得一酸,心想:中國正是因為有像他們一樣視死如歸的戰士,才能有今天的平安與富饒啊!

            除了戰士們跳樓炸日本鬼子令我感動,戰士們用自己的身軀來支撐國旗也令我感動。因為戰士們升旗的時候,日本鬼子把旗桿給打壞了,戰士們就用自己的的身體當旗桿,又被日本鬼子用炸藥炸死了一大堆戰士,最后日本鬼子被英勇的戰士們打跑了。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來當旗桿,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想一想我們現在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打戰時戰士們飯都吃不飽,還要打仗,可想而知,我們現在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多么富足,而我們的'美好生活卻是戰士們,用血肉換來的,所以大家都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吧。

            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為祖國制造更多先進的武器,讓祖國不受到任何傷害和威脅。

          八佰觀后感15

            6月初,我有幸參加了《八佰》的一場內部交流觀影。16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置身于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導演,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宏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如預期中的,《八佰》中的確不乏“燃”點、“淚”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對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壯懷激烈的想象,但是這種填補因為審慎而讓我剛看完時甚至微微有點不滿足,覺得導演在對這場戰役的正面褒揚也即“熱血”的敘事上稍顯吝嗇,讓人看到了更多熱血之外的多角度審視。然而回頭細想時,又恰好是這些多角度的審視讓戰役更加真實和耐人回味。

            比如說,影片一開始就是從逃兵的視角進入的。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開場。幾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其實是第一營,為了對外營造倉庫內有一個團的守軍的假象,在通訊中用“524團”代替第一營)。這些人中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這場特殊戰役的洗禮,成為熱血寫就的“八佰”。

          【八佰觀后感】相關文章:

          《八佰》觀后感01-27

          《八佰》觀后感02-03

          《八佰》觀后感01-22

          《八佰》觀后感01-29

          《八佰》觀后感01-31

          《八佰》觀后感01-24

          《八佰》觀后感01-31

          《八佰》觀后感01-31

          《八佰》觀后感01-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最新国产秒拍福利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 | 日本乱码伦视频中文字 | 亚洲精品A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