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匯編15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有一種感覺,一種心疼的感覺。一個孩子不被父母理解,那是多么的委屈啊。可是,有時候家人可能意識不到,但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生的傷痕。
以前我也不知道,這也是我一直走不進孩子心里的原因,記得剛開始認識我們班孩子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怎樣跟他們聊天,一直都是師傅帶著我,那時候心里還有點小不服氣,覺得自己可以做好,為此,師父對我操碎了心。慢慢的,感覺自己真的對孩子不夠關心,明明很努力,一直都用不在點上,走了不少彎路。
那時,跟孩子聊的最多的也就是知識的問題,學習的問題,并沒有從側面挖掘到學生的閃光點,可能還是經驗不足的問題吧。現在想想只是沒有用心而已,這個過程也可能傷過孩子們的心,讓我跟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我自認為用自己最大的熱情對待他們,為什么恰恰相反呢?看完這部電影,我明白,每位孩子都有自己內心的世界,他只是不會表達,當你不理解他時,他會用自己的方式回報你。這就是孩子,既簡單又單純。這并不是傻,只是還沒有長大,所以不要遏制孩子的天性,你會在孩子的一言一行種發現他天才的一面,請對孩子多一點耐心,不要急著否認。
以后我要更多的去關注到每一個孩子,關注ta們的內心,心智成長。不管作為家長還是老師,對于孩子不好的地方不能一味地只是責罵,更重要的是找到原因、解決的方法,多鼓勵多關心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落入凡塵的星辰。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眼睛。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2
《地球上的星星》主人公——小男孩“伊夏”因具有閱讀障礙,成績總是很差,而哥哥的成績總是學校里最好的,所以伊夏經常受到爸媽的批評。無計可施的爸媽決定送伊夏去一所寄宿學校,可是來到那里依然不見起色。伊夏依舊是大家嘲笑的對象,在這陌生冰冷的環境,他開始變得對生活失去信心與熱情。
這時,尼克教師出現了。他發現伊夏和別的孩子有些不一樣,于是他開始想要了解與幫忙這個好像很自閉的孩子。他坐長途車到伊夏的家里,發現伊夏有驚人的繪畫天賦,此刻卻被逼要放棄了。他努力進取的幫忙伊夏擺脫困境,還為此開展了一次全校師生的繪畫比賽。最終,伊夏不出所望拿到了冠軍,重新找回了對生活的熱情,同時還挽回了家庭矛盾。
我想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美麗,并非同樣的教育方式都適合所有人。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鼓勵,這樣至少能給我們一些自信。
我很佩服尼克教師。他其實在兒童時期也和伊夏一樣有著閱讀障礙。他能將校長以及他父親的反對和嘲笑拋之腦后,盡心盡力地幫忙伊夏。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教師,不辭辛苦幫忙和教育我們。是教師給與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也是教師做了我們的第二個爸媽。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育我們不管今后功成名就,依然不能忘記自我的教師,畢竟是他為你鋪下了人生的一段道路。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3
《地球上的星星》這是一部反應孩子內心世界的影片,影片一開始我猜測到的主題是:給予孩子足夠的發展空間將會讓他們認識到自律、擔當和責任的重要性!
但影片到了片中,發現小伊夏到了私立學校后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因父母對自己的放棄越發的自閉,甚至不能在班級中參與其中。此時影片深深的吸引了我……
直到尼克老師的出現,我猜到了影片的結局。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從選擇了教育開始便懂得: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有多重要!
其實,現實的家庭教育中也一定是家長和孩子心靈上的溝通,作為家長一定要看到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且能夠給予及時的正確疏導。
教育孩子是一項大工程,如果想要成為精品之作,過程中不但不能偷工減料而且要精雕細琢注入靈魂,在這里也就是家長與孩子之間心心的交流,不僅要用心,且要更有耐心。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一面,且都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尊重孩子,讓孩子把我們當作朋友,在平等的基礎上愿意跟我們傾訴,愿意跟我們表達。同樣,我們也愿意花時間去傾聽、去接受、去分析,像朋友一樣具備同理心的給予鼓勵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認可,以及正缺的疏導。這樣孩子才會更容易接受問題,接受我們。
《地球上的星星》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除了疼愛擔憂和責備恰恰缺少了用心和耐心,以至于讀不懂孩子真實的內心需求,認不清孩子的“缺陷”和優勢。影片的結局是完美的,小伊夏是幸運的,遇上了走心的尼克老師,但現實生活中老師要同時面對四五十個學生,要求老師面面俱到,那不現實。
故在教育孩子面前應分工明確:精雕細琢家長來做,結構框架和質量老師來把關。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4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探索孩子內心世界的影片,令我真正有了心靈上的觸動。
老師常說:“世界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想等你真正看完這部影片,就會真正了解這句話。
影片的主人公是9歲的小男孩伊夏,他患有閱讀障礙癥,無法想正常人一樣去讀懂文字信息。在他眼里,課本上的數字會游走,字母會變成蜘蛛爬到他身上。他的功課從來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他的父親打他,罵他,覺得他一無是處。同學也瞧不起他,嘲笑他。只有媽媽一直保護他,愛他。伊夏最終被學校開除送往了寄宿學校。伊夏逐漸憂郁,對身邊的環境不再抱有幻想和興趣,也不再與人交流,把自己完全封閉在自己的空間里。
就在他即將崩潰的時候,一個特別的老師從天而降,改變了他的命運。這個和伊夏有相同遭遇的老師慢慢發覺到了這個特別的孩子。發現他繪畫的天賦。并主動邀請他加入游戲,給他講那些有不幸遭遇的名人的故事,用愛感化了他,使他恢復了信心和自信,成為一名優秀的孩子。
伊夏還有一個哥哥叫約翰,他是所有人眼里的好孩子,他無論是什么方面都遠勝于伊夏,這使他們的父親對伊夏越加嚴厲。因為一旦有了兩個孩子,家長們也會不自覺的去比較兩人,而優秀的那個會變相的把另一個壓的透不過氣。其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星星,他們不愛比較也不希望家長把他們當成“攀比”的工具。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所以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的長大。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5
5月31號晚上,我打開電腦找到了《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忙拉著媽媽過來一齊看。
這好像是一部國外的電影,媽媽說好像是印度的吧。因為聽不懂他們的話,我們只能一邊看畫面一邊看著中文字幕,有點點小累呢。經過了160多分鐘,我們最終把這部電影看完了。電影中的小主人公伊桑,是個可愛的,想像力超級豐富的小朋友,看著小魚他能想到整個大海里的生物,看到數字能想像整個太陽系,我覺得很有意思。可是他的學習成績很不好,因為他上課的時候都在天馬行空的想象里。大家都不能理解他,說他是個笨小孩,爸爸會打他罵他,同學會嘲笑他,我覺得他好可憐,僅有媽媽和哥哥對他好。他的成績太差了,教師都不要他了,爸爸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學校,看著他無助的眼神,呆呆的神情,我的眼睛也泛起了淚光,我好想去幫他,去和他玩。在那里他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教師也不關心他。最終在美術教師的到來,情景改變了,這個教師發現了他的優點,發揮出了他的優點,并且耐心的幫忙他,他漸漸成了學校的小明星。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是有優缺點,我們不能把他的缺點擴大化,必須不能從單方面看待他們,要關心幫忙他們,要耐心對待他們,讓他們能發揮自我的優點,改善自我的缺點!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6
近幾天看了《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感觸很深,并由此加強了自己的自信,因為每個人都會比他的學習成績高。
電影里講的是一個名叫伊桑的8歲男孩成功的過程。他有奇怪的思想,在作業上經常犯把單詞的字母寫反的錯誤;他還對飛過來的球的大小、方位、速度沒有概念;盡管伊桑十分努力的學習,但是他的成績一直沒有提高。各科老師都對他沒有希望,他的爸爸媽媽哥哥都對他十分無奈,于是把伊桑送到了遠離他們的寄宿學校。在哪里,有同學的嘲笑;有老師的打罵;還有大家的不理解。他在這里過著地獄般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來了一名叫做尼康的美術老師,他在美術課上的教育方式特別,讓大家隨便畫,可對于伊桑空白的紙張,尼康并不生氣只是耐心地問他的名字;老師還親自到伊桑的家中了解情況,跟伊桑的父母說明他們兒子的情況非常的聰明,在空閑時間,他耐心地翻查伊桑的作業,并幫助他讀書和寫字。
在尼康老師的幫助下,他在畫畫方面的天賦得到了發揮。他的學習成績也在不斷的提升,老師和同學為此非常吃驚。在學校的一次畫畫比賽時,他畫畫的水平竟然超過了尼康老師,得了第一名。在電影的最后他和自己的哥哥在一起快樂的玩耍。他的爸爸媽媽也知道愛孩子并不是說說,而是一個擁抱,一個微笑。
從這部電影里我感受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自信,不要認為沒有希望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會發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師和爸爸媽媽能關心、愛護、幫助每一個孩子,讓我們大家都能發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7
這部電影是我看的為數不多的幾部教育題材的電影之一了,然而我覺得這部電影對于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和老師與孩子的關系做了很好的闡述。
首先影片剛開始時在臭水溝捕魚的畫面深深地觸動我。因為在孩子眼里哪怕是在臟在臭的地方也能發現那些美。而在他們每天嘻嘻哈哈的外表下,卻擁有一顆空虛的心靈。那看到別的小朋友和自己父親玩耍的畫面,讓伊桑深深地羨慕。那種渴望的眼神讓我深深地感動,我不禁反思,我們對孩子的關愛是不是真的做到我們認為的已經最好了呢?我們對孩子的關懷是不是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呢?還記得尼克姆和伊桑父親的對話,他的父親說“我關心他了”可是在尼克姆的回答下,這種關心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其次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誨及要求真的合理嗎?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過高呢?我們都不知道孩子有什么優缺點,根本就不了解孩子,而偏偏還一副這很簡單你必須做到的嘴臉去教育孩子,看到這些我心里面充滿了愧疚。因為以前的我也是如此,以后我一定會改變。我想我們教育孩子應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自己被人要求去做做不到的事時,我們做不到會覺得理所當然,可是孩子們做不到卻又千錯萬錯,這真的太不應該了。
最后我想說的是人生的際遇各不相同,有太多的孩子不會遇到好的、了解他的,并真心對他好的老師,那這樣的情況下就真的需要做父母的理解了。老師是教書育人,但是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們對待孩子要多陪多聽多關心多關注。而作為老師的我們也要在力所能及下去幫助學生們。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8
我們每個人都是宇宙中的星星。
一顆由宇宙塵埃組成的大大小小的星星,有些宇宙塵埃有更多的朋友,在聚集時會成為一顆巨大的星星,會發出耀眼的光自然是理所當然的,有些宇宙塵埃朋友少,或集會變得非常小,光線會微不足道。
有些星星不是那么好,所以要等很長時間才能看到它微弱的光;有些星星天生就很有天賦,所以它們比其他星星更早發光,聚集在身上的光也會非常耀眼。
像人一樣,星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爆發;人類需要時間的推移和自身的進步,再加上我們揮灑的汗水,才能像星星一樣發光。
星星并不偉大,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充實。在外部干擾的影響下,星云將向內收縮并分裂成小塊。經過多次分裂和收縮,以及許多復雜的程序,它可以成為一顆星星,一個分分合合的過程。我以前的老朋友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即使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我也會繼續分開,因為銀河系正在慢慢流動。他們不偉大。有些星星只是隱藏在月亮后面。他們愿意隱藏在月亮后面的原因很簡單,只是為了讓月亮更亮,讓路過的行人不再因為黑暗而找不到回家的路。
星星很小。只有一顆孤獨的星星和另一顆孤獨的星星在一起,形成一盞小光,然后無數的星星聚集在一起,才能發出巨大而強烈的光。同樣,如果一個孤獨的人和另一個孤獨的人在一起,兩個人牽手尋找另一個伴侶,一個接一個地拼湊在一起,從一個人到十個人,再從十個人到一百個人,不斷形成一個巨大的群體,最終像星星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和明亮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9
“壞孩子”伊夏因為調皮搗蛋而被父母送到了寄宿學校,雖然他極力反對,也曾苦苦哀求,卻仍然于事無補,他還是被扔到了那個陌上的地方,目的是鍛煉他學習的“態度”。
他很難過,也很孤獨,他知道父母是因為他學習不好才把他送到這里,于是他也試著努力,可那些字母,那些公式在他眼里就像是在天空中飛翔的鳥兒,他們不停地飛,他根本就無法將單詞和事物結合起來,所以他根本就學不會,不是他不想學,而是他學不會。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別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他就是做不到,學習的壓力已經將他的自信打擊得所剩無幾了,父母和家人的遠離又讓他身陷孤獨和被拋棄的情緒中,這些都讓他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內向,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他越來越沉默,眼睛里的光也越來越暗淡。其實,我想我很能理解他那時的心情,那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和無助感,別說對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大人,在這種情境下,也很容易崩潰。
幸運的是,尼克老師出現了,相似的`遭遇讓尼克老師看到他,看到了他內心的無助,看到了他眼中求救的信號,看到了他真正的問題。
可能尼克老師就是從伊夏身上看到了小時候的他自己,于是他決定要拯救這個孩子,他去拜訪他的父母,他給他講天才的故事,他幫助他學習,他鼓勵他畫畫。
終于,在尼克老師的幫助與關愛下,伊夏的自信又一步一步建立起來了。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天賦,在其他方面也漸漸建立了自信。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0
第一部分:伊桑的困惑。總是很努力的小孩子,天真的小孩子,叛逆的小孩子,不合群的小孩子,勇敢的小孩子,戀家的小孩子,成績總是很差,老師不喜歡,家長無奈。第二部分:收起的叛逆。新的學校,離家的孩子,依然找不到自信,連最喜歡的畫畫都不感興趣了,媽媽的電話也不接了,總是沉默不語,黯然恐懼!一個八、九歲孩子,內心的掙扎已盡。第三部分:伊桑的教父。一個穿花衣、吹長笛、跳擺舞的美術代課老師,眼里透著淚水,畫著不盡的愛。對于他來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地球上的小星星”。你們多孩子都被他吸引了,唯獨伊桑那么特別。其實,他也那么特別,一個特殊學校的老師的教學方式,與“正規”學校,那么的格格不入!滿含淚水、內心焦慮、探秘于行,為什么伊桑那么恐懼呢?伊桑的家,父母的錯頜,他的痛心、決心。伊桑是個獨特的孩子,一個極具天賦的孩子,就像很多改變世界的人們一樣,他看世界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他關注伊桑,幫助伊桑。
第四部分:伊桑是個天才。伊桑在其導師的幫助下,走出了陰霾,贏回了自信。伊桑本來就是個天才。父母的驚訝和感激,教學風氣的轉變,伊桑的快樂,無不讓人感到希望和快慰!
我們有時候也是個小孩子,一直滿努力,一直沒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四處碰壁,媽媽不能為力,爸爸又視我們甚高,我們無力又困惑,我們也需要一位導師,指點我們走出困惑,走出迷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我們一步步走來充滿艱辛,在面對別人渴望的眼神,怯弱的內心,是否有勇氣去戰勝自己和他人的困頓,去寬慰一顆顆如同我們曾經害怕和困惑的內心!不一定是指引的燈塔,或許只是一句“你還好嗎?”。
想起一首歌:我們都是好孩子,異想天開的孩子。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1
俗話說,丹心不改,寸許尤深。
“如果沒有慧媽的鼓勵,我恐怕沒有再去堅持寫書法的勇氣。或許會放棄夢想,可她教會了我如何去堅持。進入初三以來隨著成績的直線下降,面對學考和書法進入瓶頸期間的我像一只無頭蒼蠅,又似在大海中遠航時迷失了方向。還記得那年初夏,蟬鳴擾人,我得獨自坐在鋪滿墨香的書法室呆望著天空沉默不語。
您,悄悄走進來,拾起地上扔的到處都是的紙球,再次展開。半開玩笑對我說:“呀小高,你看看這個安字,咋一遍比一遍寫得差了呢?還在因為這件事愁眉不展嗎?走,我帶你去吃飯。”于是,我們便來到一家面館。都說唯愛和美食不可辜負,我瞧著也是,別看這家胡同的門面不咋樣,味道可是好極了。
的確,手工切好的面條再淋上一勺老湯,加入噴香的蔥花和幾片牛肉和幾滴香油。入口就勁道的面條在唇齒間翻涌。使我暫時忘卻了心中的不快。緊鎖的眉眼也舒展開了。見我心情見好,慧媽又同我說:“我知道你學習壓力大或許兼顧不過來愛好。但請你一定一定要堅持下去這個愛好。它或許在未來某一天可以改變你的命運。若愛,請深愛。”
聽了這一番話,我有一種撥云見日之感。同時更加堅定了我對書法的追求。是啊,若愛,請深愛;若棄,請遠離。我根本做不到放棄書法,那就自己堅持下去吧!萬物皆污濁,唯有墨香永存。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2
看到伊桑眼神飄離,收集小東西,還有媽媽問他問題,他不回答媽媽。還有老師問他問題,在考試的時候,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和老師同學去交流。只有自己在畫畫,和小狗都玩的時候,我以為伊桑是一個自閉癥的孩子。然而不是,是一個讀寫障礙的小朋友。在他逃學的時候,他看到一個爸爸背著小孩,吃冰棍,看到伊桑渴望的眼神。這樣的孩子是需要關心,呵護的。
有一句話,當為你關上門的時候,肯定會有一扇窗打開。真的是這樣的,伊桑書寫能力不好,但是畫畫非常好。每個人都是有一個閃光點的,也是需要人去挖掘的。伊桑遇到了,他的人生的轉折啟蒙老師,尼克。
尼克老師,他的耐心,細心,善于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被小孩的父親不認可,但他還在想辦法。其實我挺佩服這個老師的,我需要向他學習。每天在班里,不管干什么我們就會把他帶到身邊,讓他多做一些他喜歡做的事,他也是喜歡畫畫。有時上課,就會引導他回答問題,鍛煉他穿衣服和鞋子。這樣的孩子也希望得到關注的。每次早上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問一問他是誰送來的,有沒有說再見,路上都遇到哪些同學了。就是多和他交流。所以說我要向尼克老師學習他這種精神和毅力,還有他的引導方法。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星星,都有不同的閃光點。作為一個老師不僅僅是傳授者,引導者,也是一個挖掘者。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3
今天寒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老師推薦的一部非常好看的影片《地球上的星星》。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一個八、九歲的男孩伊夏,由于閱讀和書寫很差,各科常常不及格,上了三年的三年級,被原來的學校開除,后來被爸爸媽媽送進一所寄宿學校,但是在一位美術代課老師尼克的引導下,漸漸地增強了自己的自信,進步越來越快,在一次全校師生都參加的隆重的美術比賽中,他打敗了尼克老師,成了冠軍,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看著這部影片,我和媽媽幾次都感動得熱淚盈眶,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這兩段:
一、當校長宣布伊夏打敗老師成為美術比賽的冠軍時,他在尼克老師的鼓勵下,默默地走上領獎臺時,他撲到尼克老師的懷里,一直激動地哭個不停。
二、放暑假了,當她得爸爸媽媽和哥哥都賴接他回家,大家都上了車,他走到車前望了一眼尼克老師,又跑向老師的懷里,老師也把他高高地舉了起來。
最令我印刻深刻的是:尼克老師針對伊夏的特點,每天都幫他復習,伊夏也認真地學習,他得字一次比一直工整,口語說得一次比一次溜,在老師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得進步越來越大,由此可見,他付出了比其他同學更多的努力。
這部電影給我的啟示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在平時的學習上,我們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還有,我們不能沒有自信,更不能自己摧毀了自己。雖然有先天的不足,但是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4
看完地球上的小星星,那些遺落在地球上的小星星,心里酸酸的。
以前,對我們班上表現不好的特別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的那幾個同學。我總覺得是他們不端正態度,不認真學習。因為我一直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所以對那些表現不好的同學,我覺得就是他們沒有端正態度,沒有用心學習。覺得他們是懶,又不遵守紀律,不端正態度。感謝校長組織我們看了這個影片,讓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了,他們也想學習,但是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沒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沒法讓自己停下,沒法讓自己做端正,沒法讓自己的字寫得漂亮,其實他們也已經很賣力很用心。這幾天我一直在嘗試著換一個方法來教他們,走到她們內心去。萬子源,他一直都坐不住,坐不住就會不遵守紀律。下課就愛到處亂跑。我覺得他就是最調皮搗蛋的學生,都是挨批評他。看完地球上的小星星。我想,他是不是有自己的困難的有自己的苦衷?于是,我對他換一種方法,鼓勵一下,表揚一下試試,一發現他的優點我就及時表揚,在激勵下,他竟然開始寫作業了,雖然堅持不了幾分鐘,也是一種進步的開始。馬文艷,每天都不愛穿校服,不愛帶紅領巾,那天發現他穿著校服我就及時表揚,我說“你穿校服真漂亮,要是再戴上個紅領巾就更漂亮了。”沒想到第二天她真的穿著校服戴著紅領巾了。
還有好多苗壯,郭強,丁國慶……當然,這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我要努力堅持著,每天都精神飽滿的面對他們。保持每天飽滿的激情。我要努力堅持著。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5
“教育的本質是相同的。”這是我觀看完這部電影后的第一感受。這個故事雖然是發生在印度兒童和教師之間的故事, 但是我卻感覺這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伊桑一樣的兒童,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差,一些異常行為也被人們所嘲笑 ; 他們的內心感受被人們所忽視和冷漠,就連至親的父母也悲觀、無奈地放棄了他,放棄了孩子對生活和人生的憧憬、希望 ……
如果伊桑不是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 —— 尼桑巴老師 , 他的命運就將是灰暗、凄冷的,他和家人將永遠生活在痛苦和絕望之中!是尼桑巴老師對孩子無私的愛,對孩子的培養教育不拋棄、不放棄,終于讓伊桑的心靈蘇醒,大腦潛能得到挖掘,天賦得到展現;不僅找到了勇氣和自信,也讓自己和家人,學校師生看到了教育的跡……
反觀自己的教學生涯,雖然有20多年的教學經歷,但是卻一直平平常常、不溫不火;有時我也為這種停滯狀態而郁悶,不解。今天,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內心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憾:我既沒有尼桑巴老師的無私愛心,更沒有他對教育的持久耐心和毅力;曾能擁有他創造的生命奇跡呢?
所以,我一定要把愛心教育放在第一位,真誠關心每一位學生,設身處地感受他們的悲與喜;親近他們,和他們同呼吸共命運;激發他們的潛能,開啟他們的智慧,滋潤他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知識,強健他們的體魄,培養他們的能力 ……
我會用心做到的 !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相關文章: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6-12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0-02
精選《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2-19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8-30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9-21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9-21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言09-10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8-08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7-20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