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破釜沉舟

          時間:2021-07-20 20:03:17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歷史典故精選:破釜沉舟

            【出處】《戰(zhàn)國策·趙策一》。

          歷史典故精選:破釜沉舟

            【釋義】師:借鑒。記取從前的經(jīng)驗教訓,作為以后工作的借鑒。

            【歷史典故】

            春秋末年,晉國的大權(quán)落到智、趙、魏、韓四卿手中,公元前458年(已進戰(zhàn)國時期),晉定公病死。

            定公死后,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史稱晉哀公。智伯獨攬朝政大權(quán),成為晉國最大的.卿。智伯分別向魏桓子和韓康子要了土地。當他要求趙襄子割地時,遭到了嚴厲拒絕。智伯立即派人傳令,讓魏桓子和韓康子一起去攻打趙襄子。

            智伯率魏、韓兩家攻打晉陽。晉陽被智伯圍困了整整三年,形勢越來越危急。一天,張孟談面見趙襄子,說:“魏、韓兩家是被迫的,我去向他們說明利害,動員他們反戈聯(lián)趙,共同消滅智伯。”當天夜晚,張孟談潛入魏、韓營中,說服了魏桓子和韓康子,決定三家聯(lián)合起來消滅智伯。后來,趙、魏、韓三家聯(lián)合進攻,殺得智伯軍隊四散逃竄,智伯被擒。從此,晉國成了趙、魏、韓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張孟談向趙襄子告別。趙襄子急忙挽留。張孟談?wù)f:“你想的是報答我的功勞,我想的是治國的道理,正因為我的功勞大,名聲甚至會超過你,所以才決心離開。歷史從來沒有君臣權(quán)勢相同而永遠和好相處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請你讓我走吧!”

            【成長心語】

            功高蓋主,是做臣子的大忌,歷史上無數(shù)的功臣正是由于功高蓋主而被殺,張孟談借鑒歷史的教訓,急流勇退,避免了被猜忌甚至被殺害的命運。歷史是一面鏡子,人應(yīng)該從歷史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以避免重蹈覆轍。不忘歷史,才能夠繼往開來,開創(chuàng)大局。歷史教人明智,借鑒歷史成敗,能夠讓我們以前人為借鑒,取得成功,避免敗亡。

          【歷史典故:破釜沉舟】相關(guān)文章:

          破釜沉舟的歷史典故11-30

          破釜沉舟歷史典故08-26

          歷史典故:破釜沉舟08-18

          歷史典故:破釜沉舟之計06-09

          項羽破釜沉舟歷史典故07-19

          破釜沉舟出自什么歷史典故09-04

          【推薦】項羽破釜沉舟歷史典故07-15

          破釜沉舟的成語典故04-15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玖玖资源综合视频在线 | 自拍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 亚洲片在线观看天堂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