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的名言

          時間:2021-11-18 09:47:40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孔孟的名言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對生活、對世界的綜合濃縮,簡短的一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你知道都有哪些類型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孟的名言,歡迎閱讀與收藏。

          孔孟的.名言

          孔孟的名言1

            一、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二、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三、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四、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五、仁則榮,不仁則辱。

            六、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七、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八、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九、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十、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十一、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十二、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十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十四、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十五、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十六、人皆可以為堯舜。

            十七、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十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十九、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二十、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二十一、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二十二、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二十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二十四、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二十五、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二十六、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二十七、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二十八、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二十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三十、剛毅木訥,近仁。

            三十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三十二、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三十三、德不孤,必有鄰。

            三十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三十五、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十六、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十七、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三十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孟的名言2

            1、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6、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7、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9、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1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3、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4、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15、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16、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7、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18、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20、仁者無敵。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5、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

            2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7、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9、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0、禮之用,和為貴。

            3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3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34、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35、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3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7、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8、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9、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4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41、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4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43、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44、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5、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4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47、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49、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50、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51、過,則匆憚改。

            5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5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54、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55、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6、不學禮,無以立。

            57、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8、巧言亂德。

            5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0、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61、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62、養心莫善于寡欲。

            6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6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6、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6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6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69、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70、仁則榮,不仁則辱。

            7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72、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73、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74、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75、放于利而行,多怨。

            76、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7、能夠托六尺之孤,能夠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7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7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0、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8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82、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83、不遷怒,不二過。

            8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5、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86、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87、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88、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89、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90、其進銳者,其退速。

            9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93、聽其言而觀其行。

            94、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9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97、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98、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9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10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101、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102、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10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0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05、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0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07、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08、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109、巧言令色,鮮矣仁。

            11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1、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1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14、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1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1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1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18、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119、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120、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2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2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25、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6、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27、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1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29、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131、不學詩,無以言。

            132、人有不為也,而后能夠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133、人有不為也,而后能夠有為。

            134、道不一樣,不相為謀。

            135、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3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7、禍福無不自我求之者。

            138、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139、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孔孟的名言3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為。

            3、君子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

            7、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8、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

            9、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1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2、吾日三省吾身。

            13、仁遠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1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1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1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2、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2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孔孟的名言4

            孔子關于誠信的名言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衛靈公》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憲問》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為政》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公》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之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衛靈公》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衛靈公》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顏淵》

            孟子關于誠信的名言

            1、彼一時,此一時也

            2、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5、盡信書,不如無書

            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7、人不可以無恥

            8、仁人無敵于天下

            9、仁者榮,不仁者辱

            10、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3、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14、以五十步笑百步

            1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6、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8、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19、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20、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3、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2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孔孟的名言5

            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2、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4、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6、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9、放于利而行,多怨。

            10、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11、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2、脅肩諂笑,病于夏畦。

            1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4、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

            15、不違農,谷不可勝食也。

            16、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17、仁人無敵于天下。

            18、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1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20、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24、人皆能夠為堯舜。

            25、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2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27、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28、國人皆曰可殺。

            29、出于其類,拔乎其萃。

            30、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31、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3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3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3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41、以五十步笑百步。

            42、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43、人有不為也,而后能夠有為也。

            44、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5、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46、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47、仁者榮,不仁者辱。

            48、養心莫善于寡欲。

            49、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5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5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52、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53、道不一樣,不相為謀。

            54、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55、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58、食色,性也。

            59、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60、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61、能夠托六尺之孤,能夠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62、惟孝順父母,能夠解憂。

            6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4、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65、登泰山而小天下。

            66、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7、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68、彼一時,此一時也。

            69、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70、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71、居移氣,養移體。

            72、王顧左右而言他。

            73、永言孝思,思孝惟則。

            74、不學禮,無以立。

            7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76、君子和而不一樣,小人同而不和。

            77、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8、志,氣之帥也。

            79、人不能夠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80、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81、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82、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

            8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84、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85、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86、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8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8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89、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90、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孔孟的名言】相關文章:

          表示友善的名言 待人友善的名言12-24

          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_成語名言09-26

          收獲的名言12-31

          友善的名言12-16

          席勒的名言11-24

          煩惱的名言11-23

          林肯的名言11-18

          耐心的名言11-18

          成長的名言11-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福利久久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日韩 | 免费va国产在线 | 久久艹国产原创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