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掛高中作文
牽掛高中作文1
記得那日和同學散步,一片落葉正巧落到我的肩上,我無意的和同伴調侃:“你看,那一片秋的落葉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還未等我我說完,旁邊的同伴笑了一笑:“還這么詩意啊,不過,秋在前兩日已經走開了。”我愕然:走開了嗎?可樹上的葉子都還綠著呢?
后來,我翻開日歷,才發現那天已經立冬了。再后來,聽上海的同學解釋才知道,四季不明春秋,這是這是江南地區特有的氣候特征。四季不明春秋,那意思便是除了漫長而酷熱的夏和短暫且不甚寒冷的冬之外,春和秋常常只算個過路人罷了,它們只是在這兒歇一歇腳,然后就忙著朝北趕路去了。
而我,卻是一個喜歡秋的人。我喜歡秋并不是因為厭惡其它三季,而是自小就深深體會的對秋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這種感情不會因四季的輪回而黯然消退,只是在每到秋天時就更顯得清香和瑰麗。這種感情更融合在故鄉的天空下,寄托在每一片被秋雨打濕的'梧桐樹葉上。
依然能清晰記得在家鄉讀書時的那些秋天,當時間躡手躡腳地踮入秋的世界。一切都顯得那么平靜,剛剛在炎夏中熱烈綻放過花瓣已不在那般美麗,秋天剝奪的也不僅僅是他的容顏。他們只是再那兒靜靜地聽雨,任憑時間的腳步踩出一串串或深或淺的生命的履痕,直到自己化為一片片落紅,然后靜靜地、靜靜地和秋雨一同墜落,去親吻那片久違的,親切的土地。
有時,每每想到秋,我也總會想到月亮。記得高三每月休息在家時,在每個有月的秋夜,我總愛斜躺在窗前的床邊,透過玻璃感受這白朦的月色。那一層冷冷的月霜自天而降,籠罩這寂靜的村莊。那一般凄涼的寒徹,就好似月宮的仙姑輕輕呼出的一抹幽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般寒冰。可能,是那仙姑思念了吧,或是在念著戀人也或是念著前世為人時的故鄉吧。而我想,大概會是后者吧。因為當面對著這一輪涼月,愛情也許著實是太單薄了,它或許經不起這深秋的寒徹。而故鄉呢,那來自母親灶臺里升起的裊裊炊煙;那來自母親手中熱乎乎的飯菜;那來自母親口中道也道不完的囑咐叮嚀,那來自母親心中永遠也放不下的牽掛。也只有這些,才能讓異鄉的我在深秋之夜再次凝望夜空時,不至于感到寒冷和孤寂。而父親和母親呢,更像那淋著秋雨的落紅,在自己生命最為璀璨和碧綠的時候,把愛和青春都毫不保留地送給了我,而自己卻甘為秋日里的落紅,化作春泥。
是啊,“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那種最為深沉和博大的愛,也許只有新生的蓓蕾才能真正感知。
而我呢,這個身在異鄉遠離故土的孩子,在某個有著秋月的夜晚,是否又會想起:是誰?把那銀白色的思念掛在黃昏后的柳梢頭。
牽掛高中作文2
清風一陣陣吹過,落葉一片片卷起,仿佛都在為你送行。那一個秋夜在我心中定格,悲傷是離別的鮮花,歡樂是離別的舞曲。兒時的承諾不會像時光一樣消逝,不是隨秋風卷起而沒有方向的落葉,而永遠是春光中枝條上抽出的新綠。
秋天雖然是凄涼的季節,但秋風秋雨總是讓人陶醉,風卷著落葉在空中飛舞,每一片樹葉好像都代表著一份思念,那么多的,鋪天蓋地的樹葉所代表的思念是無窮盡的。琥珀色的月光灑在我的腳下,而記憶中的綠月亮又該在何時何方?遠方的他會不會和我一樣在這個秋夜里賞皎潔的明月。哦,不是說過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 永遠都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他要回溫州的家鄉上學去了,是在這里落不了戶口,將來考大學會麻煩,所以他爸爸還在這座口岸城市搞貿易,而他回家鄉上學,臨走的時候他對我說了這句話,也給我們那滔滔不絕的話語畫上了句號。那是 一個秋夜,月亮也是琥珀色,然而,我們的離別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那種悲傷中的歡樂就像給我生出了又一只手,更加想拉住對方。我用無言的眼神回答他:我會努力,不留遺憾。我想,我答應了他的事就必須辦到,因為那是我對他最后的一份承諾。“落花有意隨水流,溪水無意戀落花。”我已經和他失去了聯系,可能永遠都不會再見。
這樣一個美妙的夜能維持多久呢?即使它再長,對我來說也是一瞬。因為這個美麗的夜色中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我們之間的友情,缺少他的話語和那炯炯有神的眼睛。
歲月可能將他對我的記憶洗刷掉,他可能會有很多比我要好的.朋友。但是他不會剛我的記憶消失,讓我遺忘對他的承諾。至少,那承諾已經清晰地洗印在了我記憶的底片上。
他現在會是什么樣呢?還像以前一樣嘻嘻哈哈嗎?還像以前一樣像清澈的小河流水一樣透明而快樂嗎?還像以前一樣重情又重義嗎?這些問題,眼前這秋風卷起的落葉不能回答我,夜空中的明月不能回答我,但是我希望他快樂。
時光是平靜的,月光下的一切是靜謐的,多少有些神秘感。月光的世界是神圣的,沒有半點紛爭,給人的只有靜美和凈美。夜空中,圓圓的月亮望著我,月光穿進了我的心,星星向我眨眼,似乎聽懂了我的心。我想,月亮,星星,善解人意,會把我對他的情意傳遞,讓他知道還有一個朋友在遙遠的秋夜月光中牽掛著他。
哦,那一絲牽掛,月明星稀……
牽掛高中作文3
牽掛,是一種眷念,是一份纏綿,是一縷相思,是一絲感悟。
走南闖北的人,被牽掛,是幸福;獨在異鄉的人,被牽掛,是溫暖。當我們走進了紅塵,走進了人生,便走進了牽掛,擁有了牽掛,便擁有了感情的寄托。
牽掛,是人生的符號,時時刻刻都伴隨著每個人的腳印,每一絲情愫。擁有了牽掛,便有甜、酸、苦、辣、咸五味人生,就有了你我她的喜、怒、哀、樂。
牽掛是一種心靈的煎熬,是一種精神的寄托,是夢中的笑靨,是情感的升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是充滿親情的牽掛;“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溢滿鄉情的牽掛;“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徜徉戀情的牽掛;那“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是牽掛的折磨;那“曾是寂寞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是牽掛的煎熬;那“獨在異鄉為他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牽掛的寄托;那“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牽掛的大氣與豪邁;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牽掛的蘊含……有了牽掛,人生才變得更加完美。
牽掛,像一束冬日里的陽光,使寒冷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牽掛,像一鴻沙漠里的泉水,使困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牽掛,像一首夜空的歌謠,使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牽掛是歌曲中一個個跳蕩的音符,錯落跌宕,彈奏著人世間的月圓月缺,悲歡離合;牽掛是窗臺上那株永不凋謝的百合,越開越水靈耀眼,越開越鮮活誘人;牽掛是江上不滅的燈盞,光芒四射,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牽掛是伊人如絲如縷的訴說,回腸蕩氣,讓生活溢滿甜蜜的溫馨和豪邁的'激情……
牽掛是一種生命形態,是所有人都要尋找都會珍愛的精神場所和心理磁場。鑒別感情深淺的最好辦法是牽掛時間的長短。“孔雀東南飛”的美麗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的千古絕唱,“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歡離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青輝”的妙句佳章,都描繪著因牽掛到極點,終致面容漸消瘦,直至付出生命的故事,留給我們一份至真至誠的美麗。
牽掛是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槳,是一句依依惜別的殷殷祝福。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就像一片云,隨著天空中的飛鳥四處飄蕩,穿越千山萬水,縈繞在子女心頭。兄弟姐妹間的牽掛,有如山間小溪,清沏透明,只要青山不老,它就會淙淙流淌不息,唱一路歡歌,激一路浪花。夫妻之間的牽掛卻似一首婉約的詞,纏綿幽遠,相思常使淚沾巾。還有朋友之間的牽掛不含血緣關系,不摻雜私心雜念的牽掛,常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牽掛高中作文4
我牽著那根光陰的線,去追尋夢的翅膀,在人生的驛站偶然停靠,在堅持到底,散落在一邊,然后被馬蹄驚起的香塵所淹沒,依舊不變的是牽掛——那一方故土。
聽慣了鋼筋水泥樹林里的喧囂轟鳴,看慣了燈紅酒綠都市里的五彩霓虹,卻不由地任思緒回到了那簡陋的故鄉。偏僻的故鄉,這是依水村莊,沒有現代化的科技,沒有富裕的經濟,卻依然是我一生牽掛的地方。她樸素的感情,自然的美麗,讓我為她傾心。
雨天時季,落雨紛紛,偶爾可見的是厚重顯眼的黃布傘。人們撐著傘,穿梭在密密細雨中,踏著積水的水花,濺起的泥水與他們的汗水混在一起,他們依然不停息的是手頭的勞作。雨水從瓦檐上落下,滴滴嗒嗒的落雨聲在有著一口古井的院子顯得特別清晰。古井口,被麻繩打磨光滑的邊緣,向人們啟示著它的悠久歷史。在雨生滋潤下的青苔依附在墻角,墨綠的顏色,油油地在招搖著。倘若是在秋天,枯黃的落葉隨冷雨凋零而下,平靜的院落里就又多了一份凄美與哀傷。也許在院落的屋檐下,有一位老頭斜倚在凳子上,閑聽雨聲靜看落花。
如若是晴天,擺在山腳路邊的幾個蜂箱,露出了幾聲山歌最初的音符。春初時節,山腳邊金燦燦的油菜花,在陽光的映射下,分外耀眼。田邊的小溪流,淙淙地流經路邊,流向那棵老柳樹旁的池塘。一根池邊的蘆葦,在低低的“薄霧”中羞澀的捂住了臉龐。時值盛夏,那動情的蜻蜓會把一個親吻的漣漪留給池塘。到了夜晚,不要以失去流行音樂的`鄉村是寂靜的。池塘邊、田野中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蛙鳴,還有其他清脆的蟲鳴,混在一起,煞是熱鬧,自然的交響樂,味道更濃了。偶爾去走一走,村口的小石橋,由參差不齊的大小石塊累積而成,石縫中長出的蔥蔥小樹,與橋下的清澈流水相互映襯。讓人不禁陶醉其中。古老的、自然的、樸素的,種種交織,景不醉人人自醉。
記得我時一次離開故鄉的傍晚,燕子掠過庭院,遠山橫臥久陽。
品茗聽雨,鳥啼蟲鳴,剪一段流云,栽一方桃李,自著羅衣,同落紅老去,牽掛直到永遠。
牽掛高中作文5
牽掛猶如無形中的繩,牽動著心;
牽掛猶如放映機,播放著甜美的回憶;
牽掛猶如思念,思念著彼此……
無情的歲月,硬生生把我們分離。從此,一封封的信筏成為你我……我們仿佛不曾分離過。
可“時間能讓兩人的感情加深,也可以淡化兩人的感情”這句話卻驗證在我們的身上。漸漸地,我們變得無話可說,信紙上寫的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家常話。時間成了殺手,扼殺了我們清純的友情。當我想挽救之時,我才驚覺為時已晚。分隔于兩地的我們,心中都有了一層隔膜,不再是以前……
慢慢地,我發現我與你已斷失了聯系。這時,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的牽掛著你!以前的我總是期盼夜晚的降臨,讓我能夠欣賞到美麗的繁星。可……現在的我卻害怕夜晚的來臨,它的到來讓我感到恐懼——月亮的光芒不再“溫和”,成了死寂的蒼白;美麗的繁星似乎都怕我,都躲在了云后。然而這些還不足以令我恐懼到心頭,真正的恐懼是我對你的思念!
每當我有困意之時,閉上雙眼,腦海的'回憶成了一部電影,不知疲憊的放映著。而諾大的“影院”只有我一個人,“電影”里的我們總是有著歡樂的笑容,令人開懷大笑的舉動……
初中的生活總是短暫的,仿佛一瞬間而已,我們已經畢業,成了高中生。以前的頑皮搞怪都變了,變得沉靜,似乎與世隔絕。
牽掛猶如瓜豆的藤蔓纏繞著籬笆,只有這樣,瓜豆才能快速增長,你我的友情才能加深。人生總是曲折的,也許只有經歷一些變故,我們才能長大。但我們的友情卻只能壓縮在心中,把它靜靜地藏在心中某個角落,在無人之時,獨自欣賞。
牽掛使我有了動力,使我在不知不覺中有成長了不少。而友情正是牽掛的肥料,慢慢滋潤著它。隨著時間到逝去,它也在伴隨著我長大。
我牽掛著心中那個青春的友情!
牽掛高中作文6
星期一的時候,有個同學跟我說:“今天九月九日哦。”我這才想起今天是重陽節,我婉兒一笑說:“對哦,今天是重陽節。”
重陽節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因為《易經》中把數字“九”定為陽數,而九月九旺逢兩個陽數相疊,所以成為“重陽。”重陽節染著菊花的香氣,披著輕含的霜露,浸著烈的美酒,載著殘陽中回味不盡的厚重心事。
放學后,我獨自一人騎著自行車,在華燈初上的街道旁的林蔭道穿梭。夜,很靜,路邊的燈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的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蕭瑟的秋風吹過,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秋的氣息,惟獨少了翻耕了的土地和到花的芳香。一片秋葉跳著像蝴蝶樣絕美的舞蹈,將落在我的車籃里。我從車籃里拿出這片早落的黃葉,看著它心理覺得有點凄涼,不禁回想起往年的重陽。
以前重陽的時候,我,爺爺,奶奶等一家人都會去登山,累了就坐在路邊的石頭上休息一下,然后再繼續未完的登山之旅。有時,我是在走不動了,就哭著要奶奶背我。即使上山的時候,我們覺得很辛苦,筋疲力盡;可當我們站在山頂飽覽壯麗的山色時,頓時所有的辛苦都被拋諸腦后,感覺神清氣爽。天上,山上,到處都是秋天的身影。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秋的氣息,我們的心情也如秋日的碧空一樣空闊明朗。
不久,我們沐浴者秋風下山了,那時的野菊花漫山遍野睜開的爛漫。我下山的時候總要采上一大把,拿回家插在花瓶里。
碎碎重陽,今又重陽。而此時的我呢,卻遠離家鄉,不能與爺爺奶奶一起登山采菊叻,一想到這里,嚴重不禁閃著晶瑩的淚花。
我把手中那片剛才飛舞的落葉夾在書中,騎自行車迎著蕭瑟的秋風回家了。
還沒進門就問道一陣陣香味,推開門一看,爸爸媽媽做了好多菜。才各式各樣,琳瑯滿目,我趕緊洗了手坐下來吃飯。吃飯的`時候,媽媽還時不時幫我夾菜……從這些美味佳肴里我吃出的是親情的溫暖。
吃完飯,我趴在窗臺上,仰望夜空,仰望月亮,仰望滿天繁星,讓它們寄托我對爺爺奶奶的思念,把它傳達給家鄉的爺爺奶奶。窗外,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我再次拿出那片早落的黃葉,可我心里卻暖烘烘的。以前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返了,雖然空氣中沒有了翻耕了的土地和稻花的芳香,卻仍浸透著秋的氣息。黃葉落了,卻化作“春泥”來養護其他的綠葉。我雖沒能與爺爺一起登山采菊,卻有爸爸媽媽陪伴著我。
讓我們追慕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悠然,遙想李清照“簾卷西風時”的情懷,重讀王維“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名句,讓融融的詩意縈繞重陽。讓重陽寄托我們深深的思念。
牽掛高中作文7
奶奶睡覺不關燈早已形成習慣,小時候我以為是因為奶奶和我一樣怕黑,長大后才了解,那是老人無法釋懷的一個牽掛。
在爸爸的記憶里,求學的路總是黑暗且漫長的。從老屋到學校,跨過公路,穿過羊腸小徑,再到田間小路,幾公里的路途總是伴著孤獨的星光,一個人走完。
鄉下的夜晚來得總是很早,七兒點不到,原本就人家了了的村莊像被刷過一層黑漆,遮蔽住一切光亮,惟獨留下夜幕中的月光泛著寂寞的光暈。
爸爸說,那是我不曾體會過的孤獨無助和迷茫。夏天寂靜得徒留一片蛙聲,冬夜里北風刮過臉頰直至麻木。努力地辨認出回家的路,無邊的黑暗卻如同一片迷霧彌漫著整片森林林,不知不覺又走錯了方向,直到深夜才回到家。
直到某一個夜晚,抬頭眺望,突然發現遠處一點微弱的光芒在風中搖曳出家的方向。
從那以后,夜夜總有一盞燭光為爸爸亮著,在那個電燈并不普及的年代,一點微弱的燭光在夜的黑墨里顯得尤為明亮。
我能想象出這一點光芒有多么明亮,我亦能想象出燭光的那端,奶奶擔憂的臉上寫滿牽掛。這夜夜擔心與牽掛讓她忍不住為兒子點一盞燭,就讓那牽掛化作一點燭光,照亮回家的路吧!
后來,這漸漸成為一個美麗又悲哀的`習慣,當一支蠟燭終于被一盞盞電燈替代之后,爸爸也走出了小山村,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而垂垂老去的奶奶,始終習慣在入睡前點一盞燈,固執地認為它能指引兒子回家方向。
如今,我也即將離開父母的懷抱,只身踏上求學的路。我知道爸爸媽媽一定也會像奶奶一樣牽掛著我,擔心我孤獨,擔心我生病,擔心我的安全。
每個父母的牽掛都是一盞徹夜未眠的燈,盡管孩子已經飛得很高很遠,那盞燈始終在為孩子們照亮回家的路。
點評:燭光明媚地照耀著,一個女孩在向我們絮絮私語,訴說她那溫暖而安靜的記憶。作者從生活瑣事中挖掘偉大的母愛,作者似乎想說明什么、證實什么,但愛本身是說不清道不明欲說還休的。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心情。有幾分灑脫,有幾分悲哀,又有幾分無奈。本文取材雖普通,但平實而又不乏文采的文字間流露真情,頗為感人。
牽掛高中作文8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在古代民間,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至于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詩人王維更留下千古傳頌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這起源于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時至今日,許多傳統已經被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底蘊。往年的重陽,都沒有放假,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漸漸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應節,去緬懷故人。所以,漸漸地,重陽節演變成了老人節。我們七八十年代這一輩,除了生活的無奈,還剩下些什么?今年的重陽,同樣由于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陽,又將會怎么樣呢?
牽掛高中作文9
走南闖北的人,被牽掛,是幸福;獨在異鄉的人,被牽掛,是溫暖。當我們走進了紅塵,便走進了牽掛。
牽掛,是人生的符號,時時刻刻都伴隨著每個人的腳印,每一絲情愫。擁有了牽掛,便有了甜、酸、苦、辣、咸五味人生,就有了你、我、她(他)的喜、怒、哀、樂。
牽掛是一種心靈的煎熬,是一種精神的寄托,是夢中的笑靨,是情感的升華。那“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是牽掛的折磨;那“曾是寂寞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是牽掛的煎熬;那“獨在異鄉為他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牽掛的寄托;那“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是牽掛的蘊含……
有了牽掛,人生才變得更加完美。牽掛,是酒;把遙遠的心牽進濃郁醇烈的`酒窖里深深醇釀。牽掛,是燈;在黃昏或深夜里,無論你走過荒山還是幽曲的陋巷,有一盞永不熄滅的燈照著你前行的腳步。牽掛,是箏;無論飛得多高、多遠的箏,那種愫愫情懷仍握在牽掛的她(他)手中。
想你的時候,在每一個燦若繁星的夜空里,我眺望、找尋屬于我和你的流星。夜空中流星若隱若現,那閃爍著最耀眼的群星之中一定有你、有我在相守相望。
想你的時候,憶起我們的那次偶然邂逅,曾經的陌生到相識、相知、相惜。如果彼此沒有那一份緣的偶遇,相逢可能只是擦肩而過的陌路人,如果沒有未曾謀面的相識,也許平靜的心海不會激起思念的浪花。
牽掛高中作文10
牽掛,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深深地惦記。牽掛是一縷相思,一份親情,一種幸福。
——題記
牽掛是一種生命形態,是每個人都擁有過的。如果沒有了牽掛,哪里又有快樂。如果沒有牽掛,悲傷又從何而來?
走進人生,便走進了牽掛;擁有了牽掛,便擁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是充滿親情的牽掛;“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時溢滿鄉情的牽掛。“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是牽掛的缺憾;“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牽掛的蘊含。
牽掛是什么?是一張賀年卡?是一個電話?其實,什么都是牽掛,但牽掛有什么都不是。
牽掛,是一句依依惜別使的殷殷的祝福,是一杯濃香的情感茶水。牽掛,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珍貴的情感,是任何人都需要的。牽掛是美麗的,珍貴的,更是溫馨的!它沒有虛偽的雜質,更沒有功利的色彩,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純潔的情感。牽掛,是康凱的給予與無私的奉獻,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禱。有人說牽掛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但我認為牽掛是一種非常真實,看得見,摸得到的美好情感!
牽掛,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趣味,也為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人世間如果沒有牽掛,就好比動物缺少御寒的皮毛。不會被別人牽掛,也不會牽掛別人的人,就是一個空有肉體,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不可能煥發出生活的光彩!
陽光、清風……肉ru能給人幸福的感覺。但是,我要說,牽掛更是一種幸福!
生活中需要甜美,需要溫馨,更需要牽掛!
【牽掛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牽掛你的人是我高中作文02-09
牽掛作文記敘文高中05-21
牽掛_關于牽掛的作文02-15
高中高一作文:牽掛,痛苦而美麗01-26
【經典】牽掛的作文09-17
牽掛的作文(精選)07-15
牽掛的作文[經典]08-13
(經典)牽掛的作文08-01
【精選】牽掛的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