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作文

          時間:2021-11-14 16:14:14 思鄉 我要投稿

          【實用】思鄉作文錦集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思鄉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思鄉作文錦集十篇

          思鄉作文 篇1

            我是一株蒲公英,一株因風四散的蒲公英。風兒將我送到了非洲的大草原,在那里我孤獨無依,我離開了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我再也不能和哥哥姐姐們一起嬉戲了。

            在大草原的日子里,我被野草欺負,被灌木嘲笑,因為那里容不下一株來自東方的蒲公英。于是我后悔了,后悔跟著風飄散,原來外面的世界并沒有我想象的那樣精彩。夜深了,我還佇立在草原上看著天上的一輪明月,總覺得還是祖國土地上的月皎潔。遠處飄揚著悠揚的笛聲,伴著笛聲,夾著絲絲的淚珠,我難得的睡著了。在夢里,我夢見了白居易在月光下吟唱:“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我夢見了席慕容,他對我說:“故鄉是一只清遠悠揚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時候響起。”

            我夢見了張明敏在長城上歌唱:“沒有誰能改變我的心,我的中國心……”天亮了,漂泊在外的孤獨更加強烈了,我毅然決定要回到祖國,回到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于是踏上歸程。看到祖國了,我笑了,我流淚了,我終于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了。

            耳邊不覺響起:“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裊裊炊煙,心中的歌……”

          思鄉作文 篇2

            鄉村的明月有著無言的靜美。

            傍晚時分,西邊的夕陽一落下,東邊的一輪明月便爬上來,他是那么圓潤,碩大,猶如水洗過般的明凈,澄撤。這鄉村明月,適于飲茶,與竹萌共話;也宜于品酒,與荷塘共醉。窗前凝眸時,它萬千風情近在溪流;花下吟唱時,它百般柔媚又遠在江湖。

            小時候,我總是好奇的想:為什么天上有月亮,水中也有月亮?后來,父親告訴我: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投影,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會出現。我愛水中月,隨意常常用小石子去投它,看,月被擊碎了,一下又回復原樣。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生活在鄉村土地上,使我永遠懷著深情與感恩。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我打開心扉,鄉村月都會不辭萬里而至,與我共同歡樂,共同悲傷。我想:久居嘗試的人,如果有機會子啊某個夜晚與鄉村的月亮相逢,一定會把她當做奇遇,當做心靈上的朋友。

            穿過風雨,撥開云煙,愈來愈靜美的鄉村明月,在此時此刻,牽魂縈夢,溫暖人心。

            這篇散文通過寫鄉村的景物,表達作者的思鄉之情。語言生動細膩,如“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投影,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會出現”,富有生活氣息,也包含著作者的神情。

          思鄉作文 篇3

            中秋之夜,仰望天空,望見一輪明月,但不是那皎潔的一輪皓月,天空中如煙似霧的烏云,彌漫在月光下,好像是嫦娥遮面的輕紗,既不疏遠陌生,又有萬般嬌態。

            一千三百年前的今天,是誰,在白露橫江的異鄉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樣偏執地吟出一句別有滋味的詩句來——“月是故鄉明”。簡簡單單清清淺淺卻一語道破了天機,解釋了我們情感與認知之間那把有妙的天枰——、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月似乎可以讀懂人心,它是愁緒,也是寄托;它是傷感,更是思念。

            月光如一泓清泉,輕輕寫入小屋。倚窗望月。那凄清的光輝照的人心生憐惜。窗外一輪圓月夜色,樹葉稀疏的梧桐在月輝的映襯下將最后幾片枝葉無奈地撇下,落下了無盡的寂寞。明月的清輝照在蘇軾的心上,卻帶不來一點安慰,在無奈的孤獨與深切的思念中,蘇軾揮筆寫下:“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時此刻,也許只有故鄉的月亮可以給他許些慰藉了。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坐在月下,月餅的香味也融入在對鄉愁的遐思中。是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人的聲音穿過了千年的白霜與夜晚,道出了我們最不容辯駁的理由,于是我們會心一笑: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思鄉作文 篇4

            時間似白駒過隙,一眨眼,今又除夕。

            掐指算來,攜妻帶子離開農村遷進這座城市已十個年頭。

            室外入夜即不間斷的爆竹聲,又把我的思緒牽到故鄉,在故鄉度過三十個春節仿佛就在今夜除夕。

            20xx年春節也是在這座小城度過,那是在城里度過的第一個春節。因為1999年末買了住宅樓,舉家遷進城里的第一年,按習俗第一個年房子不能空。

            今年一家四口在城里過除夕,寂寞孤獨伴著我。過年喜慶的氛圍和我的心情似乎成反比,年氣兒越濃,我思念故鄉的情結越重,越發感覺煩悶、壓抑。佇立客廳北窗,憑著年三十漆黑的夜色,遙望故鄉方向,幕幕往事象窗外的爆竹在心中炸響,淚水不由流淌在腮邊......

            懂事的女兒似乎讀懂我的心事,一個勁地叫我到他老弟臥室上網。是啊,網絡給多少人解除憂愁,帶來歡樂,然而,我的鄉愁絕非網絡能夠輕易釋然。正讀高三的女兒語文成績在班里可謂屬一屬二,文筆也極其優美流暢,文章常得到老師的千萬般認可。幾年里,女兒千方百計地討我歡心,時常拿出她的習作讓我拜讀,有時硬拉我到電腦前,讓我看她的博客里她寫的關于《紅樓夢》的文章,990千字的《紅樓夢》她已熟讀五遍之多,對女兒頭腦的聰慧,思維的敏捷,我這個以文字為生的記者(作家)看出后生真的可畏。女兒知道,我讀她的文章時,比讀自己的還要高興。但此夜無論女兒怎樣巧妙尋我開心,我的這顆思鄉的心象被什么東西凝固般沉重。回想過去,尤其這一年來的奔波,難道就為這一年年的除夕夜?

            今天下午傍晚時分,大哥打來電話,說要來城里接我全家回去過年,被我婉言拒絕了,我說:太晚了。難道就是為了吃那頓年夜飯嗎?

            盼年,是我兒時的情結。因為那時過年有好多平常難以吃到的食物。

            怕年,正是我近幾年的心情。過一年長一歲,青春在悄悄地流,時間在默默地走,搖身一變已是人到中年40歲的大老爺們兒!

            樹大真的分枝了,連萬家團圓的夜晚兄弟姐妹都難相聚,因為我已成家立業,娶妻生子,獨立門戶。

            招呼你爸吃飯!廚房里傳出妻的聲音,我一看時間,已是午夜,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兒子從客廳來到我臥室書桌前,語氣溫柔地說:爸,媽媽煮好餃子了!兒子甜甜的童音,讓我仿佛聞到故鄉炊煙的馨香。

            滿桌菜肴,感謝妻近兩個小時的忙碌。我與妻端起酒杯,女兒和兒子也模仿我們端起滿杯果汁飲料。我喝多了,但沒醉,因為我的心飛回二百里地外生我養我的故鄉王家窯屯。

            豐衣足食,兒女孝順,作長輩的.也該舒心了。在這除夕之夜,我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舉起酒杯的剎那,小時候過年情景呈現于眼前

            過年了,媽媽上供銷社買來一塊藍布料,為我姐弟四人各縫制一件上衣或褲子,這就算在年頭月盡為我們換的年裝。年夜餃子餡菜多肉少,可我吃起來比現在的要香多少倍不止啊!花幾角錢買一連100響的小掛鞭舍不得一下點燃,總是拆下來一個一個地放......其樂無窮,正是那時最恰當的比喻。也許前輩人總結的窮歡樂正是那時的真實寫照,不然,家家貧困有加,甚至過年都吃不上一頓像樣的飯菜,心情還那么愉快,興致還那么濃郁呢!

            過年沒意思。身邊許多朋友都這樣叨咕。我想,這是因為他們在平常與過年的飲食上的比較而言。

            過年有意思。這是我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眾親戚能有個團聚的機會所說。

            遺憾,說團聚,只是我的一家四口在這個高樓里。沒能回故鄉過年,簡直成了我無法挽回的遺憾。

            唉!我怕過年。

          思鄉作文 篇5

            想起家鄉,腸回百轉;想起家鄉,免不了想到那一句凄慘的古話“明月何時照我還”。

            才初初到十二歲,哪里懂得思念么?閱讀課玲剛剛讀了一篇關于一個小女孩思念的回憶的文章,一下了課,玲就俏皮地笑著對鄰桌的婷說。玲笑得放肆而大聲,而婷卻沒有笑。婷只是輕輕的講了一句:不。小聲但卻很堅定。

            婷的反常,讓玲驚訝,可是這時上課鈴卻響了,鈴聲堵住了她想講的話。她只好半張著嘴,愣在那里。

            可是婷沒有解釋,也沒有再講多一句話。

            晚上婷對著清皎的月光,澀澀的滋味再次涌上了她的心頭。沒有誰知道她的心思。她想起了白日的事情,婷不知為什么低下了頭,低頭思故鄉嗎?

            我的根扎在家鄉啊!玲一定不懂。婷慢慢回想起她的家鄉。她是三年級的時候孤身投入廣州姑姑家的,她為了求學,為了給爸媽揚眉吐氣……這是家里人最大的希望,對,她已無暇顧及家鄉才對啊,可是她如此熱愛她的家鄉,甚至連每次與爸媽通話都成了折磨!!!

            玲一直愛她那些從小光著屁股跑到大的伙伴,她想,現在他們多高了?會插秧了吧?可是在勞累讀書又勞作了一天以后,正在香甜入睡?她一直就在想,我能不能見到家鄉的發展?媽媽每次打電話來的時候總會講講家鄉的變化,哎!她做夢就看到家里裝上了一部電話機,以前?以前要跑幾十公里才打得到電話,現在哪要啊!

            有一年婷回了家鄉一趟,面對著家鄉的人那艷羨的表情,她就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她明白她要的是什么,可是他們不懂,他們不會懂得!

            “婷!我……”

          思鄉作文 篇6

            春天的雨,溫柔而多情,散在地上,是一串串散落人間的珍珠,氤氳著水氣,彌漫著清新的味道,似曾相識,卻什么也記不起,走在雨里,看看遠處的山,綠色仿佛從高處流了下來,一瀉千里,渲染著綠的筆墨,濃墨重彩,讓人心怡,看見的是山,看不見的是故鄉。

            故鄉的山,少了那種溫柔婉約,更多的是堅毅挺拔,似年青的汗水裸露著錚錚的鐵骨,與月同輝。躺在山的懷抱,聆聽他囈囈情語,似火般炙熱,牽引著情人的心跳,在陽光下波瀾蕩漾,彼此遙遙相望,距離成了美麗的代名詞,山的剪影投射在水的懷抱里,磨合著,不停變化著角度,這種變化最后成了我,遠隔千里,總會聽到山呼喊我的乳名,聲音急促而沉穩,山老了,在思念兒女的日日夜夜中蒼桑了自己的身影,褪去了自己的綠,在秋風中零亂了自己的青絲,散成了飄飛的蝴蝶。曾幾何時,水的目光不再嬌羞低回,而是沉浸著一汪似水的藍,點點淚光,滴滴晶瑩,一直滲適到我的內心深處,交錯零亂,匯成了山水畫的夢境,無論多遠,我總能感覺到夢的存在,清晰自然,從夢中醒來,耳畔都是山的呼喚,水的低吟。山萬千,水萬千,我只取故鄉的山一座,故鄉水一汪。

            故鄉的山把愛我鐫刻在萬古長青的松針上,一抬頭可以夠到松針上的蜜,一直甜到心里,不肯化去。故鄉的水把愛我鐫刻在亙古不變的磐石上,一府耳可以聽到人魚的唱晚,直曼延到心里,不肯散開。我是故鄉山水的女兒,他們愛我甚過于日月,甚過于魚米。我趴在山的背上摘月,可是趕走了星星,山孤獨地為我守望,守望若干年后,我會變成了山頭頂的星星。我躺在水的懷抱里尋貝,可是若惱了魚群,水含笑地為我祈禱,祈禱若干年后,我會變成水心里的水草。

            故鄉的愛那么濃烈,那么淳厚,堆積在我心里,幻化成我的希翼,帶著我躍過千山,淌過萬水,故鄉的山、水依舊牽動著我的心神,我的思念。

            故鄉的挑花開了,遍地姻紅,還像往常那樣做了燕鶯姐姐的嫁妝嗎?故鄉的草綠了,一抹嫩綠,還像往常那樣讓春燕剪裁一下給我做新衣的?

            故鄉的雨來了,像珍珠般,還像往常那樣讓微風拽帶過來給我做項鏈嗎?

            多情的故鄉啊,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靜聽著燕鶯閑話,雨后芭蕉,開得爛漫,葉葉心心,舒展有余清,驀地聽見雨打窗臺,我輕聲附合著:“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思鄉作文 篇7

            故鄉,是一個多么傷感的字眼啊,它意味著你已遠離家鄉,故鄉只能是自己記憶中最深切最美好的一部分了,可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情愫呢?

            盲目的追求外面的花花世界,一味的追逐自己的認知中所謂更好的,離別故鄉、故人,最后只是平添一份鄉愁罷了。

            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一些分別幾年才相見的親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求學,有的打拼天下,過去,我們常常會覺得,也應該會覺得這是感人的場景,思鄉是珍貴的感情,而現在,心理扭曲的世人們往往會予之“作秀”、“炒作”等一系列標簽,我們怎么了?是在鋼筋混凝土中住得太久,連自己的心也被同化了嗎?也許,他們是在嫉妒吧,嫉妒自己為何沒有這一份真摯、深切的鄉親。

            鄉愁,并非憂愁,這是我們成長的見證。有這種情感,意味著我們長大了,有足夠的能力去開拓創新了。也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很容易,且自然而然地就思念起故鄉、故人來,隨著而來的是擔心、憂慮。

            “落葉歸根”是每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愿望,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墨客死后一定要長眠于自己的家鄉。家鄉是自己情感的寄托,所以即使是個衣冠冢,也要設在家鄉。

            鄉愁,是一份厚重的情感,它的產生無可避免。

            新一代的我們,也許會有人覺得遠離故土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現代的科技這么發達,想見親人并不難。一個電話、一個視頻,無論多遠都能相見。這也正是可悲之處,鄉情竟然需要冷冰冰的、不帶一絲感情的聽筒和屏幕來維系,太可悲了。我們拘禁于自己畫的牢籠里,固步自封,自以為親情尚存,其實早已離自己遠去,當你察覺時,也許已經來不及了吧,不要讓“鄉愁”變為一件奢侈品,好嗎?

            家,也許是一直在忙碌的我們所到過的地方中的滄海一粟,但它卻不同,它是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的源泉,是自己在累的時候,唯一一個能隨時到達的地點。

            鄉愁并不值得驕傲,但也絕不恥辱。

            “鄉愁遲早會退出生活,進入蒼茫的歷史興亡。”

          思鄉作文 篇8

            每年夏天,我都隨媽媽去外婆家。外婆家在隴南徽縣,村名叫楊河村。村子不大,百余戶人,可數目不少,都是參天大樹。村子中央有一條終年不斷的小河,就像象棋中的河界一樣,一下子把村子分割為上村、下村。

            小河的水很清,清的發綠,不知名的小魚,一個個成群結隊,逆流而上、河面上常有野鴨、小鳥嬉戲逗留。調皮的兒童扔一個小石子,野鴨、小鳥便奔出好幾米,換個姿勢繼續做游戲。小河順村而下,拐了好多彎。有的淺水處,孩子們在游泳、打水仗,我怕水,只能站在岸邊,隨他們游劃的動作一起歡樂。

            小河的旁邊,有外婆家一塊菜地,用水盆從河里盛水,一轉身,便澆到地里,用不了幾天,鮮紅的番茄,碧綠的辣椒,燕子的茄子,就到了廚房,多的吃也吃不完。

            村子的邊緣就是漫無邊際的大山,一到夏天,滿山的草莓、野果,吃得我嘴都是紅的。等回家的時候,再做上幾瓶草莓醬,夾在面包上,上學時,就是可口的早點。

            我常盼望暑假,好再去外婆家,那兒還有我養的小刺猬呢!

          思鄉作文 篇9

            我離開故鄉,已有5年之久了,每當我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讓我想起我那親愛的故鄉——四川。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山區里,那兒有山有水,可謂是“夢的天堂”那兒的群山可險了,如果你站在山頂上,望著美麗風景,你一定會高歌一曲……我常常一個人爬上山頂去冒險;去體驗祖國的大好河山;去感受祖國的氣勢磅礴!那時的家鄉像一幅鋪在綠地的畫,晶瑩而又美麗,只看見天邊遙遠的云霞,就像:人在畫中走,猶如天邊游。

            中秋之夜,望著皎潔的月光,一股濃濃的思鄉情籠罩著我,我又回憶起了我的故鄉,閉上眼睛,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在家鄉那些快樂的日子……

            春天我和我的伙伴一塊兒去草地里玩,游戲多種多樣,“捉迷藏”、“丟手絹”、“添嘴巴”這些都是家常便飯,就是累了,躺在草地里,也是感覺那么愜意、舒服。

          思鄉作文 篇10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的這首著名的詩,相信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它是古人對鄉愁的理解,是古人對久離家鄉的無奈與嘆息。

            其實不止這一首,古人對家鄉懷念的名詩名句是很多的:“陽光萬里道,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客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等等。事實上,你一翻名詩集就會發現大多數名詩都是描寫故鄉與鄉愁的。鄉愁不用說,自然是飽含了思鄉情懷,顯示出詩人對家鄉之渴望,也有不能回鄉之無奈,詩人只能借歸雁、春花、寒梅寄寓自己對家鄉的深切愁思,使千年之后的我們讀來仍能深感作者的思鄉之苦。而詩人對家鄉風光的描寫卻往往帶著無限的喜悅與贊美,寫出了家鄉在詩人眼中的美好,更體現了詩人對家鄉之熱愛。

            而現代人對家鄉、鄉愁的描寫似乎少了許多,現代散文詩歌寫鄉思的基本上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了。農民們進入城里打工基本上不愿再回去。我六歲從湖南來到北京,可現在連老家話都不會說了!年年回家被不認識的老鄉當外鄉人看待,被懷疑地問道:“你不是這兒人吧?”會不會是比唐朝詩人賀知章回鄉更大的悲哀呢?

            也許不會,因為有些人把自己的家鄉已視之為糞土了!有一次,我坐公交車,聽到后排兩個人用流利的普通話聊天,有一個人竟說他也是湖南人!我頓覺十分親切。可另一個人問他:“湖南怎么樣呀?”他竟答:“三個字:臟、亂、差!”接著把湖南的負面消息說了一個遍,并以一句:“幸好我到了北京。”作為結尾。我的心都涼了,同時我也很好奇:古人的鄉愁去哪兒了?對家鄉的熱愛去哪兒了?!

            在強大的物質生活的感染下,我們的鄉情已經淡漠了,家鄉已不再是重要的精神支托,“哪里有錢,哪里就是我的家!”這樣的想法已經在許多人心里生長了。所以,人們瘋狂地向大城市、國外發展,并在那里扎根,不再想回故鄉,鄉愁也自然沒有了:“買張機票我兩小時就能回家,哪來的鄉愁?”對家鄉甚至國家的情感也自然消失了。

            這時一件可怕的事情,它并不只在于我們會與先人的文化情感失去共鳴;更關鍵的是,它能消弱民族的凝聚力!屈原、燭之武、荊軻、李廣、霍去病、岳飛……他們都是民族的義士,為了國家的安危去與敵人勇敢地斗爭,為國家而死。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愛國之士,中國才能夠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屹立至今的傳奇。而站在他們身后支持他們,給他們以勇氣和動力的正是對家鄉的熱愛、對民族的熱愛、對國家的熱愛——都緣自于那小小的鄉愁。

            而今天,在偉大的中華民族歷經風雨險阻終于站起來的時候,人們對故鄉、國家的情感竟慢慢淡漠了?!

            孟子說:“因憂患艱苦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最后滅亡。”而我要說:“因思鄉愛國得以生存,因崇尚物欲最后消亡!”讓我們愛自己的故鄉,愛自己的祖國,愛我們身邊的每一草每一木,每一山每一河,每一石每一土,找回那還未完全遠去的鄉思吧!

          【【實用】思鄉作文錦集十篇】相關文章:

          思鄉的作文錦集九篇01-16

          思鄉的作文錦集6篇01-15

          思鄉的作文錦集六篇01-13

          思鄉之情作文錦集五篇01-10

          思鄉的作文錦集四篇01-07

          思鄉之情作文錦集八篇01-06

          思鄉之情作文錦集7篇01-06

          思鄉之情作文錦集九篇01-04

          思鄉的作文錦集7篇01-02

          思鄉之情作文錦集9篇01-0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理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动态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 |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色欧另类欧日韩 | 亚洲第一精品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