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作文7篇【合集】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的作文 篇1
在當今的社會,心態平靜只能是一種境界,誰不想過一種小資生活呢?自給自足、豐衣足食之余來一杯清茶,一個躺椅、一本書,多么悠閑!多么愜意啊!
可是現在社會辦得到嗎?我們的父母老了,他們甚至不認識表、不認識回家的路,現在正是需要我們贍養的時候!我們會置之不理嗎!他們住院了,難道我們心態平靜的了嗎?孩子學習需要我們幫助!現在哪是孩子學習,都是家長的任務!幫助他背詩、默寫、講數學題等等,哪方面沒復習,成績下降老師還要找家長談話!心態平靜的了嗎?房子還貸、需要我們掙錢!現在的職場競爭大,同事之間更是使出渾身解數比學趕幫,心態平靜的了嗎?我們不是生活在原始森林,鄰居、同事、朋友,這家搬了大房子,那家孩子考了重點高中、哪怕誰換了高檔手機,人們都得夸贊半天,這些都是無形的壓力,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再加上身體的有形壓力,一起擠壓一個人,人們再想圖內心平靜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
我們都是平頭百姓,沒有“李剛”那樣的父親,也不是“高富帥”,我們只有靠自己打拼,資質淺薄,只能掙扎在社會底層,今生有幸找到了精神慰藉,那就是書,從中懂得了許多道理,認識了世界上還有許多境遇不及我們的人們!這也是“阿q”精神啊,人們有時是需要阿q精神的!
雖然我們是草根,但我們不要妄自菲薄,看扁了自己!我們追求的是內心平靜,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正如徐志摩的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們沒有帶來什么,更不會帶走什么,我引用一句著名的話:“人最寶貴的`生命,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他不因沒有孝順父母而悔恨!也不因沒有養育孩子而羞愧!當他臨死時候,他能夠說,我把我全部該經歷的生命都經歷了,我一輩子對的起作為人的一撇一捺!這樣的評價也就夠了!
心理的作文 篇2
今天是散學禮。同學們都焦急地等待老師分發自己的成績冊。有的人想:我一定考得很好,父母一定會夸獎我;有的人卻很自卑,考得馬馬虎虎,回家不知如何面對父母。我卻很驕傲地想:考試這些雞零狗碎的事怎么會難倒我呢?
當、當、當的鈴聲響了,同學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教室門前。老師還沒來,同學們有些不耐煩了。有人說老師來了,大家的心都蹦蹦地跳,隨著老師穩重的腳步聲到來,我的心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師走上了講臺開始發成績冊,老師讀到了我的名字時,我得意洋洋地走上去領成績冊。回到座位,我還沒有翻開成績冊,只是在想向父母提什么要求或獎勵……翻開那輕巧的'成績冊時,卻讓我大吃一驚,語文89.5分,數學86分,英語,英語太可怕了,才76分!成績冊不再像剛才那般輕巧,漸漸變得沉重起來,剛才那些想法,一掃而空,而想到的卻是如何面對父母。在回家的路上,我的頭像泰山壓頂那般沉重,被壓得低低的。
回到家門口,聽到父母在談論我的成績時,我十分慚愧,站在門前默默地哭起來。
當父母發現我時,我一直站在門前哭,不知道該逃避現實還是勇敢面對。不知道為什么那句“失敗是成功之母”在腦海里徘徊,我想這句話已經不適合了,因為我已經失敗了很多次了。但想到許多偉人都經歷了許多失敗才能成功時,我勇敢地走進了家。回到家,父母知道了我的成績后,不但沒有責罵我或批評我,而且還鼓勵我下次努力,又幫我找出失敗原因,想想有什么辦法來改正,吸取這次失敗的經驗等許多問題。當自己和親朋好友相聚時,當和別人談起學業成績時,當和對你有所重望長輩們談心時,那股慚愧之心油然而生,讓我感到無比的羞恥,我想這就是失敗的代價。
我真希望時間快點過去,讓新的學期快點地到來,給我一個戴罪立功,將功補過的機會。這樣,我才能從慚愧中得到解脫,從失敗中走向成功。
心理的作文 篇3
據了解,忽視兒童心理健康是當前家長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他們錯誤的以為,小學生不懂事就不會有心理問題,事實上心理疾病近年來有明顯低齡化的趨向。根據數據顯示,我國有20%的兒童有抑郁癥狀,其中4%的兒童被診斷為臨床重癥抑郁。重癥抑郁最大的潛在危險是自殺行為,這便是現在青少年自殺事件不斷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些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會使這些學生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
剖析當今小學生生活的社會現狀,就不難發現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學生會產生心理問題。他們大都是獨身子女,父母的溺愛,加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過分寵愛,使他們養成了嬌生慣養、自私任性的性格,且依賴思想特別嚴重。同時他們又正處在身心發育時期,對任何新事物感到新奇,電視游戲的驚險刺激,他們都想去嘗試模仿,但他們又缺乏理性的判斷能力,腦海里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表象,只是隨著自己的意愿行事,遇到順心的事就開懷大笑、遭受一丁點的挫折就萎靡不振,甚至還與家長鬧矛盾。而家長在此時若缺乏正確的引導,缺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那他們在心理上往往容易產生盲目的自滿、自卑、厭煩等反常現象;在行為舉止上出現暴躁、偏激、易怒等情緒的變化;在知識學習上往往出現時好時壞的現象;與同學的交往上也存在著難以相處的局面。其實,學生碰到問題而產生的憂愁苦悶,都是心理問題的表現。因此,我們作為基層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有責任、有義務做好正確的引導工作,增強他們心理健康的意識,促使他們正確對待自我、學習與生活,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更好地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長。針對這些現狀下面我談幾點我粗淺的看法:
一、給學生一個自信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心靈的交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斗志。青春期的教育本是心靈對心靈的啟迪、精神對精神的感化。而愛是開啟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愛又是相互的,老師只有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豐富多采的精神食糧,愛需要溝通,老師的贊美和鼓勵則是溝通的橋梁。給予學生肯定和賞識,不僅讓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而且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感到老師可親、可信、可傾訴。這樣學生就會樂于接近你,向你敞開心靈的大門,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當老師微笑地走上講臺,用明亮有力的眼神注視著每一個學生,學生就會覺得老師在注視著我,老師重視我,尤其是一些學困生,老師更應讓他們感覺自己并沒有被冷落,從而挖掘學生的心理潛力,使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因而給膽怯的學生一個鼓勵的目光;一個自信的微笑;一個“你能行”的暗示,讓他們戰勝自卑的心理,與同學們平等相處,以競爭、樂觀的精神面貌共同參與學習。
二、自我教育時常抓
開學一星期后,我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班級的學習氣氛,實行“這星期我當家”的`制度。每周一個值日班長,讓每一個同學都嘗試“當官”的榮耀和責任,值日班長采用輪流或競爭上崗的形式。首先,有競爭者自我介紹,接下來就怎樣管理班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給大家呈現,一周后班會課上利用五分鐘時間給大家做一個總結,再由同學表揚其優點,指出其不足,勉勵其他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再接再厲,更加出色。一月后評比一個最佳班長,且可以再延續當一周的班長,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都爭先當上值日班長為快。同樣,學習委員等其它職務(包括組長)也是如此。我還大膽放手,主題班會也由小組承辦,課余時間與他們確定好主題,把握尺度,內容、形式都由他們自己定,他們主持。同樣每月評出一個最佳小組,并給予適當的小獎勵。這樣學生在具體的工作中真正體會到了工作的辛苦,同時也讓學生增強自我管理的能力,增添班級的青春活力。除此之外,利用晨會課的時間開展讀書樂活動,充分拓寬學生的知識空間,還培養了學生積極大膽、善于表達的綜合能力。為了獲得更廣博的知識,我們積極主辦心理健康手抄報、心理健康黑板報等,逐步培養了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動自律的習慣。讓學生自己來想,做自主思考的主人;讓學生自己來學,做自主探索的主人;讓學生自己來做,做實踐的主人;讓學生自己來管,做管理的主人;讓學生自己來創,做創造的主人。
三、多方結合的心理滲透
在教學中,教師充分運用心理輔導的原則,在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盡可能多的尊重每個學生,千方百計維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的情緒,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運用積極的評價方法,讓學生盡量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校各科的教學應當以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為依據,結合自身教育、教學的內容、要求等特點,建立相應的心理素質教育培養目標,使各科教學過程和學校心理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并通過促使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來真正提高各科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學校各科教學中蘊含的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思品》課,只要時時刻刻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講解,如“遵紀守法”、“學會守信”等內容和學生的思想品德有機結合起來。我想只要老師處處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贊美和賞識,我們的學生個個都是可造之才。
四、辦好家長學校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他們的不良行為經常會反反復復出現。因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不僅要靠學校老師的主觀努力,更要靠家長和社會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幾方面結合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教育,通過分析、比較哪種是對的、哪種是錯的,進而辨真偽、明方向。
五、融入大自然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困擾,發展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徑。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創設讓學生情感產生共鳴的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培養和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擾,加上家庭成員的影響,個別學生顯得過于嬌嫩、自私,甚至冷漠。因而僅靠學校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這個大舞臺。精心組織有趣的課外活動,在實踐中來驗證、體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調適學生身心健康的藝術、文化、體育、智力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加強同學的友誼,鍛煉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進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培養,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每年清明節“祭掃烈士墓”,讓學生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時時緬懷他們,更加勤奮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同時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題材的影片、錄像,引導他們觀察、思考影片中主人公的言行,寫好觀后影評,教育學生學習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質,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且學校每年都開展“體育節”、“科技節”,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挖掘學生的聰明才智,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小學是一個人心理形成的朦朧階段,小學教育在重視文化素質教育的同時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我們以賞識教育為理念,讓學生信心飛揚。如果每個教師把“開心教學,愉快學習”的賞識教育理念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從給學生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張甜甜的笑臉、一個信任的眼神、一次熱情的鼓勵開始,認真地傾聽學生的心聲,平等地尊重學生的感受,悉心關愛、真心賞識每一個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形成寬松、和諧的環境氛圍,讓學生產生在校學習的幸福感、認同感。
總之,現代教育迫切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多了解一點兒童心理健康的知識,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機,講究教育的藝術,通過多渠道、多方位把學生引向正確的健康發展的軌道。它不僅能使我們的工作開展得得心應手,而且還能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做出有益的貢獻。但愿我們的老師人人都能成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健醫生”。我們應該本著“學習著,快樂著”的理念,從關注學生的心靈入手,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在快樂學習的同時,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心理的作文 篇4
我和沈曉暄發生了矛盾。
星期一下午,上計算機課,我們女生不用出去做操。我們一起到機房去練習。我站隊出來得很早,有一些人出來晚了,所以就站到后面。其中,就有沈曉暄。我們走下樓梯到外面去,停下來整一下隊伍,快要走的時候,沈曉暄忽然打了我一下頭,我回頭看看,沈曉暄說:“不是我打的!”我就沒有理會她。過了一會兒,進著半截機房,她又打了我一下,我還是沒有理她,我們就進機房了。等到下課了,老師讓我們按順序關機,正要我出門的時候,她忽然又打我一下。等到快下樓的'時候,她忽然又打我一下,等到快下樓的時候,我也碰她了一下。走出門外以后,她又打我幾下。我們倆的矛盾產生了。她把我惹急了,我告訴了老師,我們走進教室,說這件事,先問她:“你打她了嗎?”她回答說:“我沒打她。”老師再問我:“她打你了嗎?”我說:“打了。”老師說:“你們倆的答話不對質。”老師重復問她幾遍,她還是不承認,我說:“我為什么要打你,我沒有理由打,憑什么打你呀!”最后老師問同學們,“誰看見這件事了?”董婧萱舉手說:“我看見沈曉暄打曹爽辰了。”老師聽完后說:“你打沒打她?”她說:“打她了,可是我是跟她鬧著玩的。”我心想:原來她是和我鬧著玩的。哦!我誤會她了。“以后誰也不許跟誰逗著玩了。知道嗎?”老師說。
經過老師的調解后,我和沈曉暄和好了。
心理的作文 篇5
我的生活豐富多彩。有時,我的生活很精彩,有時,我的生活很無奈,有時,我的生活很快樂,但有時我也會情緒低落。那么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使自己變得更加快樂呢?
當你碰到困難的時候,你不能自暴自棄,把自己不好的情緒發泄到家人和朋友身上。這樣做不但破壞了和諧和友誼,而且傷害了自己。你一定要想,堅持到底就能成功,我一定能克服!或者你可以把困難依次列到一張紙上,靜下心來,努力克服。最后,你可以把這張紙捏成一團,扔到垃圾桶。你會發現,困難如此消失了。
當你感到無奈的時候,你可以想一想家里可愛的小寵物、過癮的電腦游戲、爆笑的漫畫書、一天的學習和超級美食等。你還可以邀請你的朋友到你的家來玩、畫畫、看看電視、聊聊天、唱唱小蘋果和跳跳江南style等。
當你感到低落的時候,你可以找爸爸媽媽和你談談心。如果你覺得很難受,你可以盡管哭出來。或者你可以吃一些放松性的零食、蔬菜與水果。最好的方法還是閉目養神、故意笑一笑、逛街購物和放松的散步等。
這些是我推薦的調整自己的最佳方法,希望大家能實踐、參與與學習,把這些常識傳播給更多的人,讓更多人了解與支持。
心理的作文 篇6
最開始上心理課,我是有點抵觸的,心理課有什么好玩的?但上了第一節心里課后,我覺得心理課很有趣。
這次,麗雅老師(心理老師)給我們講了血型。
麗雅老師給我們看了一組漫畫,漫畫講的是4個血型不同的學生去食堂吃面,面是一碗比較咸的面,4個人的表現都不同。
A型血的人沒吃,一直在東張西望。麗雅老師說:“A型血的人比較敏感,比較八卦和膽小。”B型血的人很專注地吃著面,無論周圍發生了什么,都沒有抬頭看。麗雅老師就分析:“B型血的人是一種專注、樂觀、不拘小節的人,認定一件事就一定會去完成。”我在下面暗喜:我就是B型的!AB型的吃了一口,覺得不好吃,就吐了,走了。麗雅老師笑著說:“AB型的人是直性子,敢愛敢恨,和他們做朋友會讓你又愛又恨。”O型的.吃了一口,也走了。麗雅老師說:“O型是顧及他人感受的人,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不知不覺,下課鈴響了,心理課結束了,兩個星期才一節的心理課太寶貴了。
心理的作文 篇7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玩過許多有趣的小游戲,但今天下午殷老師帶我們做的小游戲卻讓我歡喜倍加。
第一個游戲是殷老師讓我們放松一點,伸出雙手,十指張開,自然交叉合并,我們都很奇怪,但還是照著做好了,接下來殷老師神秘地問我們:”你們是右手大拇指在上,還是左手大拇指在上呢?”頓時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笑開了,教室里像炸開了鍋似的,我一看,自己的右手大拇指壓著左手大拇指呢!“接下來我要宣布答案啦,”殷老師微笑著說道,“左手大拇指放在上方的話,心理會很敏感,在他發火的時候,千萬別跟他說讓他更火的事情哦……”原來,我們的肢體和大腦的半球是交叉對應的,你交叉雙手的時候,左手拇指在上,推測出你是“右腦型”,右腦偏重形象思維,表示側重感性,就是所謂的心理敏感。右手拇指在上,就是“左腦型”,左腦型偏重邏輯思維,所謂理性。一看我的.握手方式, “看來我還是偏重邏輯思維的理性人呢!”哈哈。
緊接著第二個游戲開始了,只見殷老師指著下巴說:“請指著你的鼻子。”但有些同學卻指著自己的下巴,我們都笑翻了天。殷老師告訴我們,過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心就容易被帶偏,原來我們的眼睛也會“欺騙”我們的心呀,真讓我大為驚詫,大開眼界。
最后一個游戲,殷老師在桌子上放了兩塊巧克力,她忽閃著眼睛,“調皮”地對我們說:“你們想現在吃一塊呢,還是20分鐘后吃兩塊呢?”大多數同學搶著說20分鐘后吃兩塊,但有小部分同學選擇前者。殷老師笑著公布答案說“選擇吃一塊巧克力的同學,他們還相當于四歲的小朋友哦!”這時的教室里,不約而同地爆發出我們的拍手聲和哄堂大笑聲。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游戲啊! 因為在笑聲中我們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我好期待下次的精彩游戲快快到來!
【心理的作文】相關文章:
描寫心理的作文:時間與心理01-27
心理的作文11-26
心理的作文06-17
心理的作文[經典]10-07
(經典)心理作文10-27
【精選】心理作文08-27
心理作文01-28
心理的作文(精選)09-12
心理作文07-27
[經典]心理的作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