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的傳統習俗

          時間:2021-08-28 14:25:26 習俗 我要投稿

          關于七夕節的傳統習俗

            七夕始于漢朝,是流行于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小編整理的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歡迎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關于七夕節的傳統習俗

            吃巧食

            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為巧食。作為七夕的應節食品,巧食包括瓜果和各式面點,各地風俗不一,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 “乞巧果子”,款式極多,《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送健繩

            江南江北都有七月七送健繩的風俗。傳說喜鵲因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急需大量繩子,當初為這對情人說媒的老黃牛,想起民間在端午節給小孩手腕拴彩繩以求健康,取名“健繩”的風俗,就發動人們獻繩。于是大家相約在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繩扔到屋頂或窗臺,讓喜鵲銜去搭橋。

            扎像求福

            依照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扎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星河燦爛之際,若看到天河中有奕奕白氣,閃耀著五色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征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賜福。

            “乞巧”

            前一日,女孩子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露天放一夜,再在太陽下暴曬半天。中午時,每人將繡花針,或用新掃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后觀看針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動如云,或成霧形而巧妙者,認為是“乞得巧”。一般是齋戒沐浴后,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愿。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

            “卜巧”

            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木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開始后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銅錢的有福,吃到木針的手巧,吃到紅棗的早婚。

            “斗巧”

            女孩子們比賽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做巧芽湯,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做裝飾品等等。 誰的手藝好,誰就得巧 。七夕前,預先備好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活動開始后,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即為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

            拜七姐

            在福建、廣東及東南亞一帶時興“七夕拜七姐”。這是舊時女兒家的大節日。尤其廣東,大伙兒擺七湊熱鬧,十分隆重。自漢代開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

            聽私語

            夜深人靜,躺在葡萄架下、南瓜棚旁,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相關文章: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06-21

          2018七夕節的傳統習俗06-23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范文06-21

          傳統習俗03-10

          關于七夕節習俗的作文:七夕的傳統習俗07-25

          傳統習俗作文06-01

          傳統習俗的作文06-30

          傳統習俗作文05-02

          民間傳統習俗作文05-1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免费成人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 思思热欧美国产 | 亚洲日本文字天天更新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伊人蕉影院久亚洲高清 | 一本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