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習俗》作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習俗》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習俗》作文 篇1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方,各種風俗習慣也不一樣。眼瞅著到了又一年的春節,然后大家也就在準備春節需要的一些東西,買新衣服,做年夜飯的食材之類的。
因為自己是遠嫁,所以就是還是多多少少的能夠感受到不同的地方對春節的一些不同的習俗。
在自己的家鄉,春節的.習俗還是有好多好多的。除夕的下午開始,就把家里院子收拾的干干凈凈的,春聯也貼好了。然后就是在門口放上兩塊煤炭,叫把門碳。然后也就吃過晚飯以后就誰也不去誰家串門了。靜靜的在家里守夜,包餃子,看春晚,各家忙著各家的事。
然后到了黎明的時候,就早早的起來去院子里放鞭炮,也叫開門炮。預示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的。而且開門炮的時間必須放的早點,在放開門炮之前,家里的人是不可以打噴嚏的,不然會一年不順利。
放了開門炮以后,家里的人也就都起來了。做的吃新年飯。但是,在太陽出來之前,地下是不可以滴水的,那樣子是不對的。新年當天也是不可以說臟話,說一些不吉利的話的。一整天大家必須喜氣洋洋的。
如果有人來家里拜年,是給糖果瓜子的。大家見面都會說一聲新年好!在初五之前,家里的垃圾是不倒掉的,那是財運。
然后就是,如果出門也是得放鞭炮的。
總之就是各種習俗都得注意。
如今就是好多人也越來越不注意這些春節風俗了,新年大清早起來也會洗臉之類的。
但是,自己從小到大遵守的那些新年習俗,還是深深地就在自己的腦海中!
《春節習俗》作文 篇2
原來,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朝和清朝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而子時是農歷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節吃餃子有很多神奇的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說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三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捏土造人時,由于天寒地凍,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凍掉。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兒,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
其實,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深受老百姓喜愛,民間就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春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另一方面,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的新年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方春節吃餃子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吃魚團、肉丸和發菜,象征團圓發財。還有些地方吃法很獨特。如:在我國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面條與餃子一起煮著吃,取名“金錢穿元寶”。你說有趣不有趣?
看來,愛吃餃子真不錯!查著查著,我又想吃餃子啦。
《春節習俗》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這歷史上關于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于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是當時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后,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于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農閑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么春節到底是怎么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非常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云的不測,使他非常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知道后,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夠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后,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后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歷,后來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精選】《春節習俗》作文三篇】相關文章: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精選12篇)01-07
【精選】《春節習俗》作文合集八篇04-17
精選春節習俗作文合集四篇04-15
精選春節習俗作文合集六篇04-14
精選春節的習俗作文10篇04-13
【精選】家鄉春節習俗作文6篇04-10
家鄉春節習俗作文精選15篇04-10
【精選】春節家鄉習俗作文八篇04-04
【精選】春節家鄉習俗作文九篇03-30
【精選】《春節習俗》作文合集10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