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天一閣作文(通用3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天一閣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天一閣作文 1
由于前幾天我在電腦上看到了關于寧波天一閣的介紹。今天爸爸有空,于是爸爸決定帶我去天一閣玩
我爸爸、媽媽、阿姨坐了1小時的車,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我們買了票,就進去了。我一進去,就看見古代著名的藏書家——范欽的雕像。向右轉,就會看見一個大大的魚池。再往里面走,就是范府了。
進過范府,就到了東園、南園,里面有明池,假山,明池里游著一群漂亮的金魚,假山上有許多涼亭。我還在假山上的四明亭里休息了一會兒。
從四明亭下來,就看見許多碑文。有很多字已經看不清了。走過碑文,我進了王羲之書法陳列館,里面陳列著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陳列館的斜對面,就是傳說中的`天一閣。我進去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墻上高高寫著的“百川歸海”。
在出口的地方,我還看見了一座非常大的麒麟雕塑。天一閣里面的各種東西真讓我刮目相看。
天一閣作文 2
天一閣,是亞洲現存的最早的私人藏書樓,它的主人叫范欽。
“天一閣”是如何得名的呢?因為天一閣里全是書,書最怕火,在介紹天一閣的書里,我看到“天一生水”這個詞語,因為有水,書就不怕火了。所以藏書樓叫“天一閣”。
從西門進去往右看,見到了東明草堂,再向前走,來到明州碑林,上面寫著格言、學田、學山、進士等的題名,反映了當時官方教育的'內容、經費來源、人才培養等情況。再往前,我們來到寶書樓,可別輕視這小小的樓閣,它擁有一萬三千多卷藏書呢。寶書樓的隔壁是千晉齋,民國時期,有個叫馬廉的人,曾給它捐了一千多枚磚。
走累了,我們到花園里轉轉。在花園里,我見到了兩個蓄水池,里面有許多大肥魚在游來游去。休息了一會兒,我們參觀了云在樓、狀元廳、畫簾堂和南斬。
走出天一閣,我突然想起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范欽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座藏書樓,更是留下了數不清的進步的階梯。
天一閣作文 3
我的家鄉在寧波,那里有許多美麗的地方,比如天一閣、三江口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天一閣,因為那里是寧波著名的藏書樓,它最早是古人范欽建造的,范欽死后,他的子孫后代就把他收藏的書都收集起來,珍藏在天一閣藏書樓里。那些書至今完好無SHUN(損)。
天一閣是個風景優美的好地方,還是個讀書的好地方。那里的碑上雕刻著活靈活現的龍,它們形態各異,有的龍張牙舞爪;有的龍正在玩耍嬉戲;有的龍正和伙伴們抱頭大睡;還有很多很多。
天一閣一年四季樹木蔥蘢,鮮花盛開。春天,迎春花吹起了黃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春天來了;夏天,長在水里的`睡蓮悄悄綻開了潔白的花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秋天,萬壽菊欣然怒放,有黃的、白的、紫的、紅的……互相爭奇斗艷;冬天,臘梅花迎著寒風傲雪開放,暗香浮動。夏天,那些樹木ZHE(遮)天BI(蔽)日,把酷暑阻擋在外,天一閣變成了一個避暑勝地。
大家知道為什么叫天一閣嗎?它引自古語“天一生水”,因為書籍最怕火。天一閣里有一個水池,據說里面的水永遠不會干。有一年,寧波大旱,外面的水都干了,但天一閣池子里的水還是滿滿的。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天一閣是寧波人的寶藏,更是中國人民的寶藏。
我愛天一閣。
天一閣作文 4
清晨的寧波下著蒙蒙細雨,天一閣散發著桂花香。
天一閣的主人叫范欽,他一生酷愛藏書,共七萬多卷。我發現范欽銅像后墻壁上雕刻著八匹駿馬,甩尾扭頭,栩栩如生。這和天一閣的靜謐形成強烈對比。
桂花的香引著我們的步伐,來到了東明草堂。它是天一閣建成前范欽的藏書處。范欽號東明,書室名字由此而來。跨出東明草堂大門,眼前忽然出現一頭獬豸(xiezhi),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正義的象征,讓我仿佛看到范欽高尚的.品質。
走到藏書樓,里面只剩幾個書架,藏書大部分都運到北書庫,架上的書大概是因為歷史的滄桑,年代久遠,書籍破破爛爛,但我卻聞到一陣濃濃的墨香。
天一閣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古老的私人藏書樓,有451年歷史了。藏書樓前有座假山,下面一池水,不僅風景宜人,更主要是為了防火。
范欽對天一閣嚴格管理,叮囑后代要保留藏書,才讓我們后人能讀到更多古代書籍,了解中國的文化。天一閣不僅是藏書樓,更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地。百年前的墨香和金秋的桂花香,久久地留在我心中。
天一閣作文 5
在這個金燦燦的秋天里,從天一閣深處彌漫出一股迷人的桂花香氣。我們一同踏入寧波月湖湖畔的“天一閣”藏書樓,一起去尋找那濃郁的書香。
走進大門,雄踞在大門兩側的是一對威風凜凜的清代石獅。大門的結構是清代道光年間的古建筑,門外廳上有一匾上書“南國書城”四個古老的大字。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座銅像,他是這個書香滿滿的天一閣的創始人——范欽。范欽在四百多年前創造了天一閣,在四百多年前這個古老的'藏書樓的名字叫“東明草堂”,過了許多許多年才改為“天一閣”。
我們從右邊的洞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大家會發現墻上有一只怪獸,他長著一張牛嘴和一對龍角,名字叫獬豸,它能辯非曲直,十分正義。
接下來我們進行了一次雕版印刷活動,我們先在雕版上刷上一層墨,而且,還要刷的均勻。再拿一張宣紙,放在刷過墨的雕版上,要放平整,這樣才能印刷的漂亮。最后,用壓的東西平平整整的壓了又壓,這樣文字就印在了宣紙上。
桂花伴隨著我們離去,這個秋天的天一閣那濃濃的的書香銘記在我心中。
天一閣作文 6
暑假里我去了很著名的天一閣,它就在寧波市的城區內。我本以為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景點,可我到了那里聽完介紹后才發現,原來天一閣是個非常有文化內容的展覽館。
天一閣又名寶書樓,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古老家族圖書館,是由明代兵部侍郎范欽所創建。由于設計科學,加上家規森嚴,在戰亂中安全的傳承了四百五十余年,也是歷代文人心中的`藏書圣地。天一閣里地方很大,分為天一閣、范氏故居、秦氏支祠、北書庫、凝暉堂等景區。
景區中我最喜歡南園和明池,它們都是景色宜人的花園,里面有假山、樹叢、水池,空氣非常清新。走進園內,鳥語花香,幾個噴泉靜靜的流淌,水流清澈見底,紅色的金魚在水草間游來游去。
這里最漂亮的建筑我認為是南園里的百鵝亭,因為在古代大家族里祭祀的時候,要殺很多只鵝,所以取名百鵝亭。我里里外外仔細觀察了這座亭子,它的結構精巧、雍容華貴。特別是在枋額等處雕刻著“魚躍龍門”、“雙猴戲球”、“海馬躍浪”、“麒麟招寶”等漂亮的圖樣。
由于時間很緊,我沒能在里面呆很長時間,所以下次我還要再去,把這次沒有仔細參觀的地方再好好看看。如果同學們也想了解天一閣,我也邀請你們一起去,到時候我還能給你們當導游呢。
天一閣作文 7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寧波的宣傳口號,其中“書藏古今”指的就是天一閣,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是我們寧波的一張名片。今天我和爸爸去了天一閣。
一到大門口,我抬頭念著頂上的“閣一天”,爸爸笑著說:“應該是天一閣!”走進大門,我看見了藏書樓主人范欽的石像,他的身后是一幅駿馬壁照,栩栩如生。爸爸說:“范欽從小就很愛看書,還經常去朋友家抄書,成才后,收藏了七萬多卷書。”
穿過長廊,我們來到了藏書樓,里面有許許多的書柜,書柜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書籍,這些書經歷了430多年的風雨坎坷,雖然書很舊,但是很有價值。
走出藏書樓,便能看到一方水池,叫天一池。天一閣取自古書“天一生水、以水制火”之意,這天一池就是用來防火的。水池旁有一座座假山,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雄獅,千姿百態,爸爸說這是著名的.“九獅一象。”
天一閣里還有很多富麗堂皇的亭臺,郁郁蔥蔥的竹林,萬紫千紅的花草,枝繁葉茂的古樹,把古老的藏書樓裝點得年輕、優雅了。
天一閣作文 8
清明假期的第一天,我和陽陽哥哥,妍妍姐姐一起坐上了動車,去了寧波,開啟了一段天一閣之行。
當我們的腳步靠近天一閣的時候,我看見了用青灰色磚塊砌成的圍墻,黑色瓦片配著飛起的屋檐和高低錯落的`房子,路旁的櫻花樹掩映著,一片古色古香。
走進大門,我們就看到了一座用石頭刻成的雕像,原來那就是天一閣的主人――范欽,他是明朝有名的文學家,在最輝煌時,他家有30――40多萬冊的書籍,他告誡了他的子孫,書籍是我們家珍貴的東西,一定要保護好,子子孫孫都好好的保留著古書,但不幸的是在戰爭時期,天一閣一半的書籍在一場大火中毀于一旦,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書都是修復過的。
天一閣分東園,西園,藏書閣三大經典,我參觀了范欽的“東明草堂”,寧靜樸素。我在東園看了一池金色的鯉魚。西園是一個美麗的后花園,它的后面就是大名鼎鼎的藏經閣,深黑的大門鎖著的不僅是珍貴的古書,更是厚重的歷史吧!
天一閣的參觀就這么結束了,它讓我受益匪淺!
天一閣作文 9
“書藏古令,港通天下”,是我們寧波城市的宣傳標語,對每一個寧波人都是耳熟能詳的。寒假開始,我們雛鷹假日小隊的四名隊員一起來到聞名中外的天一閣,了解地域的文化特色,研究獨特的文化內涵。
我們在天一閣的西大門集合,大門左右兩邊各有一尊清代的石獅,那么莊嚴,那么鎮靜,好像是天一閣的忠誠衛士,又好像在歡迎我們。這木結構的大門也是清代的構筑,門廳外側有一塊長方形的橫匾,上面寫著“南國書城”這四個大字,是潘天壽先生與1962年贈寫的。
進入了天一閣,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人物塑像,他就是這家藏書樓的主人——范欽。他小時候,家里非常窮,完全是靠自己的刻苦學習成材。他喜歡藏書,最終聚藏書籍達七萬卷。我們從后面的弧形門中進去,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嵌在墻上的一塊照壁,壁上有一個麒麟,一個龍角,一個牛嘴,它是傳說中的異獸,是正義的象征。
范欽認為書最怕火,而水則能克火。1665年,范欽在閣前疊山理水,建筑園林。園林以“福、祿、壽”等作總體規劃,用山石堆成九獅象,形態逼真,叫人浮想聯翩。
天一閣以古色古香的風格展示寧波歷史名城的不朽光輝,是寧波城市的一張永不褪色的明信片!我愛天一閣!
天一閣作文 10
暑假去了著名的天一閣,位于寧波市區。本來以為是個很普通的景點,到了之后聽了介紹,發現天一閣是個很有文化的展廳。
天一閣,又叫包樹樓,是亞洲第一家古家族圖書館,世界第三家。由明朝兵部侍郎范欽創建。由于設計科學,家規嚴格,在戰爭中安全流傳了450多年,也是歷代文人心中藏書的圣地。天一閣面積很大,分為天一閣、范故居、秦祠堂、北書庫、寧惠堂等景點。
我最喜歡南苑和遲明的景點。都是很美的'園林,有假山,有樹,有水池,空氣很清新。走進花園,花香撲鼻,幾個噴泉靜靜地流淌,水流清澈見底,紅色的金魚在水草間游動。
我認為這里最漂亮的建筑是南園的白鵝閣。因為古代家庭祭祀時要殺很多鵝,所以取名白鵝閣。我仔細觀察了展館的內外。其結構精巧典雅。特別是方形額頭上刻有“躍龍門”、“雙猴打球”、“河馬躍浪”、“麒麟福寶”等精美圖案。
因為時間緊,不能在里面呆太久,下次再去,好好看看這次沒仔細去的地方。如果同學們想了解天一閣,我邀請你和我一起去,到時候我可以給你當導游。
天一閣作文 11
星期天我參觀了天一閣,這是我第一次乘著大巴車,獨自和小記者團隊出行。
在車上,我覺得乘車的時間過的好慢長呀,怎么好久還沒到天一閣呢?我坐在車上,拿起了我帶的彩筆畫畫,還通過交談,認識了一些新朋友。
來到了天一閣,老師讓我們分組排好隊后,發給我們一張研學通關答題卡,開始參觀。
來到南國書城門口,老師告訴我們為什么南國書城的“南”字少了一橫,答案是命名的人故意為之。因為古代房屋都是木材建造的,容易著火,南字含火,去掉一筆,就寓意去除了火。牌匾上的這四個字,出自書法家黃宗羲之手,第一個登上天一閣的外人也是黃宗羲。
老師又帶著我們到了司馬第的.門前,花壇那墻壁上刻著一只神獸,叫獬豸,代表公正嚴明,天一閣的主人范欽當官時,官袍上印有獬豸的圖案,也代表了主人為人公正的品行。他一生酷愛看書,在天一閣收藏了一萬多卷書籍,并立了家規,世代不準分書,還在房屋建造上采用了烽火墻防火等保護書籍的方法,才把這些書籍保存了400多年,留下了這世代傳承的寶貴財富。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還做了一份活字印刷,體驗了天一閣藏書印刷的過程。
真是有意思的一趟出行。
天一閣作文 12
天一閣是我國最大的私人藏書樓,它坐落在我的家鄉寧波。
走進天一閣,一座用青銅雕刻的人物像立刻展現在眼前,他就是范欽,這藏書樓的主人。范欽身后立著一面長方形的巨大石壁,上面雕刻著七匹駿馬。它們有的奔跑著,有的嘶吼著,還有的低著頭在小溪邊喝水,形態萬千,非常逼真。
再走進去,幾座藏書樓出現在我眼前,那些古建筑都有一個特征,用的都是青磚黑瓦,窗戶用木材雕刻出鏤空的圖案,再鑲嵌上透明的玻璃,地板是用石板鋪上去的。每間藏書樓都打掃的非常干凈。藏書樓里一排排書架上的書整齊地排列著,就像一位位訓練有素的軍人整齊地排著隊。藏書樓前面有個大水池,是蓄水防火用的`。
看到最后,呈現在我面前的是麻將館。三個石人坐在麻將館外面的石椅上打著麻將,它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麻將館里面排放者各個國家和朝代的麻將可真所謂“麻將天堂”呀!
天一閣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收藏了三十多萬卷古書。它是我們寧波人民的驕傲,也是我們智慧的結晶。
天一閣作文 13
天一閣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月湖的西面,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同時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共占地2.6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的。
我和媽媽來到天一閣大門口,仰頭一看,就看到一塊長方形的.匾,黑色的大理石上由著名的書法家潘天壽所書,上面七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南國書城天一閣。
我們跨過高高的門檻,走進了天一閣,看到了一個頭戴官帽、身穿官服的石雕人。這個人是誰呢?我帶著疑問跑向石雕人,小石碑介紹說這就是天一閣的建造者范欽,也是當時有名的藏書家。
一路上,我們看到了雕有八匹栩栩如生駿馬的“溪山逸馬圖”,還看到一幅照壁:上面有一只類似麒麟一樣的怪物,它周圍云遮霧涌,神秘莫測。我剛準備上前仔細的觀察,媽媽告訴我,這是一種叫“懈豸”的動物,是動物界被公認的最聰明的動物。
接著,我們來到了藏書樓。整幢樓分為兩層,有8.5米高。天一閣圖書陳列按照時代不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明代、清代、民國時期、新建紀念性。啊!這里的書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就像是書的海洋。每一本書都記載著一個故事,每一本書都散發著濃濃的古香,令人陶醉不已。
天一閣作文 14
寧波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話:“書藏古今,港通天下。”這書藏古今講的是寧波的天一閣,這讓我對天一閣有了一種十分向往的心情,今天,我終于有幸能夠參觀天一閣。
天一閣占地2.6萬平方米,有藏書30余萬卷,其中珍藏版古本八萬余卷,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人物、風俗、民情等的珍貴歷史資料。天一閣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是明代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
一進入天一閣的西大門,就是范氏故居。里面擺放了雕著精致圖案的桌椅,我們一路參觀了很多景點。其中,書畫館、抱經廳、水北閣、寶書樓等,都藏有古代珍貴的書籍,和用石頭雕刻的字畫。天一閣讓我最感興趣的是花橋廳和麻將起源地陳列館。花轎廳的正中間有一頂金光閃閃的轎子,轎身花紋精致,復雜,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發出黃金般的光芒,照得人眼睛都睜不開。轎子的兩旁擺放著古代婚嫁用的鳳冠和喜衣。麻將起源地陳列館是各個國家不同時期玩的麻將。有竹的`、木的、塑料的,形態各異,看得我眼花繚亂。其中還有一副麻將,每個麻將上都畫有一位三國時期的彩色人物畫像。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我真想把它抱回家,自己珍藏起來。
參觀了天一閣,看了那么多的古書,真讓我開闊了眼界,不看不知道,一看原來還有那么多古代的書籍,這是我們的文化遺產,應該一代又一代好好的傳承下去。
天一閣作文 15
走進寧波“天一閣”,腦子里只剩下一個字:古。
建筑是“古”的。天一閣的建筑風格,呈現出一種自然的美。這種美,是一種優雅的美:東園以樹為主,南園以水為主,一樹一水,何不體現出古人的優雅?這一種美,是一種簡潔又十分樸實的美:東園中, 只有水池、假山與依依多情的楊柳;而南園更為簡樸,只有桂花、迎春花、茶花等。天一閣并沒有優美的.風景,只有簡單的“裝飾”。我想,這大概是所有的文人墨客所夢寐以求的地方。
銅像是“古”的。銅像所雕刻的,便是范欽。只見,他頭戴官帽,身穿官衣,腿上放著一本書簡,目光和藹而有神。他的嘴角微微上揚,眺望遠方,似乎在思考著什么問題。他,便是天一閣的創始者,也是一位有名的藏書家。銅像背后,便是著名的《溪山駿馬圖》。我數了數,大約有八匹駿馬,他們正在溪邊仰鬢提蹄,嬉戲玩耍。
書本也是“古”的。走進藏書樓,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本本排放整齊的圖書,分別為“明代藏書樓”、“清代藏書樓”、“民國時期藏書樓”與“新紀念性藏書樓”。望著這一本本發黃的圖書,我的眼前似乎浮現出范欽愛護書本的一幕幕。正是因為這樣,才能使圖書很好地保存下來,供我們子孫后代欣賞。
在這樣的建筑中行走,我們也漸漸變得優雅起來。淘氣的孩子,也漸漸停下奔跑的腳步,輕輕地行走,怕驚動一切。老人們也停止說話,靜靜地欣賞著……整個天一閣都安靜下來, 變得美妙極了。
天一閣作文 16
天一閣是我國最大的私人藏書樓,它坐落在我的家鄉寧波。
清晨,我跟隨爸爸來到天一閣。抬頭仰望,門閣上有一塊長方形的匾額,黑色的大理石上赫然鐫刻著七個大字:“南國書城天一閣”。這七個大字遒勁有力,盡顯大將風范。門兩旁盤踞著兩只生龍活虎的石獅,銅鈴般大的眼睛注視著來來往往的游客們,好不神氣。
走進天一閣,一座青銅雕像矗立在我的眼前,他就是范欽——這座藏書樓的主人。范欽身后立著一面長方形的巨大石壁,上面雕刻著七匹駿馬,它們有的在休息,有的.嘶吼,有的一躍而起,形態各異,非常逼真。
再往里走,幾座藏書樓出現在我面前,那些古建筑都有一個特征,用的都是青磚黑瓦,給人靜謐、幽深之感。藏書樓里一排排的書整齊地排列著,就像一位位軍人整齊地排著隊。據說天一閣現收藏著各類古籍近30萬卷,藏書量之大,所含內容之廣令人驚嘆。
我們順著小徑往里走就來到了后院。一路上的石磚令我驚奇,這個石磚是用古代麻將牌的花紋組合而成。難道前面是麻將館?果不其然,走進小廳,我看到了比石磚上更多的麻將,這里簡直是麻將陳列的天堂!
暢游天一閣讓我意猶未盡。天一閣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收集了千千萬萬卷古書,它是我們寧波人民的驕傲,也是我們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天一閣作文 17
轉眼間又到了花似錦,柳如煙的季節,我們坐上車,高高興興去天一閣游覽。
進了大門,我們首先看到了藏書樓主人——范欽的塑像,他一臉嚴肅,卻不是、失和藹。他的手上拿了一本書,眼睛平視前方。隊伍前進得很快,我只能跟了上去。這時,房檐上的一排排宮燈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宮燈非常精致,漂亮極了。他們有秩序地掛在東明草堂的屋檐上,紅彤彤的一片,熱鬧極了。順著燈籠,我們一路走走瞧瞧,很快就到了南園。大家都搶著搬出最愛的餅干,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后一股腦的拋灑在池塘里。那五顏六色的魚不論大小都搶起了餅干,濺起了不少晶瑩的水花
拐了幾個彎,穿過幾個房間,繞過假山,又到了東園。那里非常大,里面種滿了植物,有桃花,有茶花,有櫻花,有月季花,還有薰衣草。最多的就屬那些參天的大樹了,他們都郁郁蔥蔥,好似綠色的海洋。一路走走歇歇,又來到了麻將陳列館,我看到了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麻將,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運過來的,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算是戲臺了,那戲臺被裝飾得金碧輝煌,顏色五光十色,讓我不由得想站上去唱一回。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帶到了一個半小時左右了,我們只好依依不舍地與天一閣揮手道別:再見了!天一閣!
天一閣作文 18
人們都知道,我們寧波人對寧波的稱號是“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然而書藏在哪兒呢?藏在頗有名氣的天一閣。
天一閣位于浙江寧波市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占地面積3.1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天一閣這么大,令我映像深刻的景點也不少,如:天一閣藏書樓、凝暉堂以及東園、南園中假山、池塘中的美景。
天一閣藏書樓又稱寶書樓,走到門前就能看見“天一閣”這三個大字從右到左寫在頂端,聽導游說,這天一閣藏書樓中有古籍三十多萬卷,其中刻印精美的古籍也有八萬多卷。這么大的數目令我震驚。
凝暉堂中有許多精美的書法作品,大都是模仿王羲之的《蘭亭序》。其中我覺得大書法家——虞世南模仿得最像,我一開始沒看簡介,以為是王羲之的.真跡,拿些字幾乎與真的毫無差別。看了簡介后才知道這是虞世南的仿照作。
東園和南園分別在天一閣的東面和南面。它們是園林,水池、假山、樹木、山洞一樣也不少。它們與天一閣的古色古香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猶如山莊的美麗風景畫。由于那天是搞假日小隊活動,玩鉆山洞是我們一致認為最有趣的游戲了!我們從洞的一頭進洞,洞是一會兒高,一會兒低,時而寬,時而窄。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出洞。
天一閣是我們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它坐落于寧波是我們寧波人的福氣,所以我們要去保護這一景觀,讓它永遠存在。
天一閣作文 19
那天,天霧蒙蒙的,雖然不是什么出游的好天氣,但是我們一家人依然懷著興奮的心情去游覽寧波的天一閣。天一閣可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呢!
說來慚愧,我可是土生土長的寧波人,這可是我第一次去天一閣。路上哼著歡快的小曲兒,急切地盼望著快點到達目的地。
車子大約行駛了四十多分鐘,我們一行人到了。
“真是一個清靜、優雅的地方,真不愧是‘讀書的'天堂’!”我不禁發出這樣的驚嘆。
我們首先來到了東明草堂,映入眼簾的是醒目的三個大字——“藏書樓”,草堂兩旁放著許多古色古香的紅木椅子,別有一番味道。
出了館門我們就到了南園。這里簡直風景如畫一般。有小橋流水,有一盆盆香味撲鼻的植物……只見一塊又寬又長的匾上寫著“北水閣”三個大字,兩旁的柱子上寫著“江上風生浪作堆,中山云在意入妙。”我好像置身于古代一個書香門第的大戶人家。
滿眼好奇心的我繼續筆直往前走,來到了“光榮屋”,呦,這個名字真有意思,難道來這里的人都是最光榮的人嗎?哈哈。藏著很多書籍,“都是社會各界人士捐獻出來的藏書,很是珍貴。我好想在這里徜徉、遨游。
夕陽西下,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這個全國聞名的天一閣,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天一閣作文 20
天一閣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天一閣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待郎范欽主持建造。寧波市城市口號與天一閣有關:“書藏古今,港通天下。”
抬頭仰望,只見黑色的.大理石上面刻著七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南國書城天一閣”,大門兩旁盤據著兩只耀武揚威的石獅,有不少游客都被這兩只石獅給吸引了。
來天一閣就要看天一閣的藏書樓,不然就白來了。藏書閣里現藏古籍達三十余萬卷,非常得多,放在好幾個精致的書柜里,書雖然多,但都放得整整齊齊的,有的還微斜放著,像一位位少女依著墻站著。
我參觀完藏書閣,又去看了戲臺。一走到戲臺,我忍不住大叫起來,用“金碧輝煌”這個詞來形容一點兒也不夸張。戲臺很大,差不多可以同時容納100多人,戲臺上布置了許多亮閃閃的裝飾品。
如果你想看戲,必須得走到樓上一層,我一看,上面放著兩把金光閃閃地大椅子,兩張小圓桌和一些木頭椅子。如果座在上面一邊看戲一邊品茶,那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啊!正當我還在天馬行空時,爸爸媽媽叫了我,我這才反應過來。
轉身一看,發現戲臺旁有三座石雕人在下棋,那石雕人表情也各有各的特點,雕得栩栩如生。
天一閣旅行結束了,這次游玩,我更長見識了。
天一閣作文 21
前幾天,我去了天一閣,我從西大門進去,看見了正前面的石欄圍在小河邊。小河里清波蕩漾,小河前面有兩缸荷花,但花沒有開,只有一些碧綠的小葉子。
我從小河的后邊走,前面有一道門,我走了進去,一條長長的小路終于走到頭了!我向右轉,路過范欽故居向南走,走過一個拱形的石門,兩旁栽滿了竹子,竹林中還躲著一只小白鴿呢!它在和我捉迷藏嗎?可我找到它啦!我心里不禁這樣想。慢慢的,我來到了凝暉堂,我看到了正前方的天一池,池里有許許多多的鯉魚和金魚,有的頭上紅紅一塊,身子白白的,像一位頭戴玫瑰花的天使,有的身上黑黑的,尾巴長長的,像神氣的將軍。左邊有著名的'百鵝亭,亭頂上有大波浪,下一層波浪小一點,第三層雕著像大象鼻一樣的石頭,四根柱子上雕著四條栩栩如生的金魚。
走出凝暉堂,左轉彎,就來到了九獅一象的假山。假山上有許多的青苔,假山的樣子就像九頭獅子一頭大象。左邊一頭石獅子蹲在一塊石頭上,頭朝下,看著腳下的石頭發呆,似乎在想心事,第二頭獅子頭上綠綠的,有青苔。第三頭在假山的最高處,它抬頭看天空,似乎在想:白天怎么沒有星星?后幾頭獅子就跟前幾頭動作差不多,不過在它們最右處有一頭大象,一塊長長的巖石就是它的鼻子,它們就是這樣的栩栩如生。假山頂上有一個亭子,山下有一個小山洞,人可以鉆過去。
天一閣還有許多地方,有機會你也去看看吧!
天一閣作文 22
今天下午我參觀了寧波的天一閣博物館。博物館位于寧波月湖的旁邊,里面有一座座不同的房子,其中一所就是天一閣。名字“天一”,取自《易經》“天一生水”的意思。它是明代的兵部右侍郎范欽建造的一所藏書樓。
天一閣是一所二層樓的房子,用木頭建造。它的上面一層樓是藏書用的,橫的很大一間,像“一”字;下層樓有橫的6間,中間是大廳,有6扇木頭大門。前門口的院子地面是用石板鋪成的,有一個水池,萬一藏書樓不小心失火了,可以打水撲救火。范欽的`曾孫子在天一閣建成100周年的時候,在池子邊上用寧波海邊的礁石搭建了一些九獅一象造型的假山,正對著天一閣前門的那個假山是一個繁體字“壽”的造型,和院子邊上的樹木,組成福祿壽的美好含義。后院本來是一條小河,現在已經改造成鋪石板的小路。在民國的時候,有三個小偷劃船渡過小河,從屋檐爬到屋頂,掀開瓦片跳進了二樓的藏書樓,偷了三天三夜,偷走了一大半的書。到最后都沒有能找回那些古書,真是一個大損失啊!
天一閣的古書都放在木架子和木柜子里,中間都放著英石和蕓草,這可以用來除蟲、除濕、防腐。地面上都鋪著一塊塊方形的石板,這可以防火。屋子的墻壁也是一道防火墻。
天一閣藏書樓,以前有規定,不是姓范的后人不能進入樓內。我們余姚的黃宗羲,在清朝的時候,被破例允許進入天一閣,他是第一個外姓人登入天一閣。
全世界保存下來的古代私人藏書樓有三所,其中兩所在意大利。寧波的天一閣不僅是中國唯一一所,也是全亞洲唯一的一個私人藏書樓。這是我們家鄉值得驕傲的博物館!
天一閣作文 23
清明小長假,我和媽媽去了心儀已久的寧波。春天的寧波生機盎然,像孟浩然筆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詩句。河岸邊的柳樹抽出了淺綠色的嫩芽,路邊不知名的野花開出紅的、黃的、粉的花朵兒,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說的就是這樣的風景吧。
天一閣是寧波最著名的景點,我們當然不能錯過,跨進古樸幽靜的.天一閣,厚重的滄桑感流淌在一磚一瓦,一樹一景中。在蒼勁的松柏的掩映下,高大的藏書閣傲然挺立,凝望著“天一閣”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我不由地聯想到曾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是經歷了怎樣的努力和堅持才有了今天這樣古色古香、書香彌漫的天一閣。
走進藏書閣,一排排棕色的木柜子整齊地陳列著,柜子里裝滿了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每隔一層都會有一個防蟲子的香包。站在木柜子前,我仿佛穿越時光,看到那時的小書童,拿著一把小掃把,打掃墻角的灰塵,打開棕色的書柜,把里面的書拿出,把一頁一頁的小折角撫平。可想而知,他們是多么小心翼翼,多么珍惜書籍,連那一點點的褶皺都不放過。
走出藏書閣,我們沿著曲折的小徑前行,一汪碧潭展現在我們眼前,潭中有許多紅鯉悠閑地游來游去。藏書閣的主人大概會在這秀麗的院子中讀一本書,品一杯茶,過一個愜意的午后。徜徉在這里,我不由得想起“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誰不憶江南?”的詩句來。
天色漸晚,我和媽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暮色中的天一閣。這時天空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小雨點落在了我們的發梢,落在我們的臉上,更像落在我們的心里,一代代的天一閣人曾經歷了怎樣的風風雨雨,才創造了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跡,留給我們慢慢品味。
天一閣作文 24
寧波有一座世界最大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一直是我做夢都想去的地方。在國慶逢甲子的十月,我終于圓了這個夢,一睹天下第一藏書樓的風采。
走進天一閣,這里古色古香的一磚一瓦都積淀著濃濃的書香。我沿著一條古橋走去,這橋下的池塘里,有幾條金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像一個個古時候的秀才,有翰林的韻味。過橋一轉彎,一座瓊樓玉宇般的巨大古樓映入眼簾。哇,原來這就是天一閣里最早的建筑。
我徜徉在這青瓦白墻之中,有三個不同花紋的陶瓷工藝,讓我駐足觀望。旁邊是一個荷塘,可惜現已入秋,若盛夏來此便可一見“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致了。接著向前走,只見“九龍戲珠”四個鎦金大字鏗鏘有力地刻在古板上,正上方雕著九條栩栩如生的臥龍。
我隨著人群來到了書畫展廳,我有幸一覽“天下第一行書”的最真臨摹版。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在書法家的筆下,生發出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還有很多名人書畫的真跡讓我贊不絕口。真是不枉此行!
穿過一座假山,我來到了“德和堂”。一張保存完好的八仙桌吸引了我的眼球。它是由純木材造成的,每邊的抽屜上都雕了不同的圖樣,真是精致絕倫。現在少有人家還用這樣的桌子,即使有,也不可能保存的這樣完好無損。咦,那里怎么那么熱鬧?哦,原來是導游正在向游客介紹古經呢! 我也正好窺聽一番。我得知古代的四書五經是沒有標點的,而且是由一卷一卷折疊而成。嘿,還真學到不少!
不知不覺,已是傍晚時分了。夕陽的余輝映照在綠樹叢中的天一閣,顯得更加熠熠生輝,整座天一閣也鍍上了一層金。
天一閣作文 25
天一閣是一座古老的藏書樓,乘坐公交車至天一閣站下車,向北走約50米,再右轉,走進一條小路,兩分鐘后就到了大門口。
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范欽銅像了。范欽銅像是用銅雕刻的,天一閣的主人——范欽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手里捧著一本珍貴又古老的藏書,讓人覺得他非常和藹可親。范欽身后是一幅溪山逸馬圖,這幅圖也是用銅打成的,圖上有山,有水,有草,還有馬,每一處都栩栩如生,看,圖中的八匹馬神態、動作各不相同,有的在揚起四蹄在樹林、小山間奔跑;有的`低著頭,神態安詳地在溪邊喝水、休息和吃草;有的仰著頭,似乎在高聲嘶鳴,好像在說:“這是我的地盤,你們別進來,快出去!”還有的與同伴互相嬉戲打鬧。
參觀完后,進入南邊的小門,再往東走,繞過池塘,往右轉,就來到東園。東園中央有個水池,叫明池。要是沒有風,明池就像一面鏡子。有微風時,明池清波蕩漾、“魚”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明池周圍有一座逼真的假山,灰黑色的假山表面凸凹不平,半山腰上有一些凸起的部分,遠遠望去,就像好幾座高低不同的假山圍著美麗的明池。
接著向北走,穿過花轎廳,就來到麻將起源館。先看看室外館,地面上畫著麻將,有條子,有白板……麻將前面有麻將起源人的銅像,此刻,他正坐在桌旁的椅子上,兩邊坐著兩位外國人,只要我們其中的一個人坐到空位上,就可以四個人打麻將了。再看看室內館,館內有外國的麻將,有日本的,有韓國的……各式各樣的麻將有好幾十幅呢!
天一閣處處都有美麗的景色,歡迎你細細游賞。
天一閣作文 26
今天真是個開心的日子,因為終于可以去研學了。早上我快速的裝好食物,興致勃勃地來到學校,和我的同學們一起坐上了大巴車,浩浩蕩蕩的向目的地出發了。
大巴車在路上開了二三十分鐘左右,終于到達了終點——天一閣。天一閣的主人是范欽,這里收藏了許許多多的書籍,寧波的宣傳語“書藏古今”說的就是天一閣。我們進去后的拐角就是“東明草堂”,這草堂是1906年建的,歷史很悠久。房屋門前還有一個用石灰巖做的板面,是用堆塑的方法制成的藝術畫,其中有一只長得像麒麟的動物。聽工作人員說,畫中的動物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叫獬豸,俗稱“獨角獸”,是正義的象征。
我們又跟著工作人員來到一個叫北藏書樓的地方,我從旁邊的牌子上了解到,范欽給家族立有一條規矩,是書不能出閣,看來他是想把書保存起來。北藏書樓的書都可以開圖書館了!一個,兩個,三個……那么多書柜,每一個里面都有好幾十本書,可是有那么多書,他為何不對外開放呢?后來聽工作人員說:“范欽是一個十分愛書的人,如果對外開放了,書就會被弄壞”。原來是這樣呀,范欽可真是個愛書的人呀!
參觀完范氏故居的天一閣后,我們又乘著大巴車來到了范氏故居——白云莊,范氏故居是以前范欽和他兩個兒子的住所,他們范氏的家規非常嚴格。解說員告訴我們,范欽是怎么教育他那兩個孩子的。工作人員又讓我們玩一個捉賊的.游戲,要根據紙條上有關天一閣相關的的信息來找出那個賊。這期間,我們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中獲取信息,既玩了游戲,又增長了知識。
今天真是充實的一天,看到的、學到的,都是課本上接觸不到的知識,真是意猶未盡啊!
天一閣作文 27
暑假的一天,我跟隨媽媽游天一閣。夏日的天一閣,恬靜而熠熠生輝。
站在西門口,抬頭望去,一塊長方形匾額出現在長眼前,上面鐫刻著"南國書城"四個大字。走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小院。小院中的參天古樹的枝葉輕輕搖曳著,陽光斑駁,樹影婆娑,投射在院中的一座石像上。這座石像便是明代著明藏書家,也是天一閣的主人——范欽。石像后有一整幅宏偉的"溪山逸馬圖",令人驚嘆。
穿過院落左側的拱門,我們來到了東明草堂。望著草堂中央嚴的太莊師椅,我仿佛夢回大明,看見范欽或手捧書卷,或與文人墨客雅淡闊論。草堂對面,是一星巨大的磚雕神獸獬豸。獬豸是龍的兒子之一,代表法律與公正,高大而威嚴。
繞過草堂和雕像,逆入一條鋪滿厚重而古老的青石板的小徑。再向右走,眼前豁然開朗,一方池水對映一間樓樓閣,一動一靜,頗有韻味。池水周圍圍繞著層層疊疊的怪石,石塊堆成各種奇異的形狀,上面遍布深綠的苔蘚,或許是它它們覺得歲月太漫長了,相依為伴吧!參差不齊的石階通向一座陳舊的亭子,亭子的'柱子上已剝落了許多紅。那間樓閣就是天一閣,也叫寶書樓。站在門口向里望去,光線十分昏暗,依稀看見幾張桌椅、一些積滿灰塵的書架。門內,是一去不復返的歷史;門外,是一片青蔥旺盛的生命,令人唏噓。
離開了天一門閣,回首遙望,這古老的建筑在夕陽的籠罩下泛著淡淡的金輝。花草的清香,飛揚在空中;濃濃的書香,回繞在心中。
天一閣作文 28
今天是5.1節,媽媽帶我去參觀世界聞名的藏書樓——天一閣,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一走進天一閣,正門前就出現出一座石雕人,頭上帶著官帽,身上穿管服。這個人是誰?我走近一看石人前面的那塊小石碑,知道了:原來他叫范欽,是天一閣的創建者,也是一個有名的藏書家。在石雕后面,有一幅“溪山逸馬圖”,我粗略數數,有八匹駿馬;細細一看呢,八匹馬在溪邊仰鬃踢蹄,甩頭扭尾,嬉戲嘶鳴,其形其姿,栩栩如生。參觀好了這幅“溪山逸馬圖”我們就從右邊的直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又看見天一閣的另一塊照壁,我一看,哼!畫上有一只和麒麟差不多的怪物!它旁邊是朵朵云霧,云霧下有隱隱約約的山。我剛想走,媽媽說:“這不是麒麟。是叫‘獬豸’的一種動物。”參觀了這幅奇異的壁畫,向左邊一望,展現在眼前的就是東草明堂,哇!真是漂亮!瞧,剛進入房間的門,就有一幅栩栩如生的.風景畫,旁邊還有兩副對聯,圖畫前面,有好多把精致古老的紅木椅,前面桌子旁有兩把大的,四周環繞了些小的。
走過了東草明堂,我們跨過高高的門檻,來到了藏書樓。這是一棟兩層樓的木式樓閣,樓下正中懸有白底黑邊的“天一閣”匾額一方,廊柱楹聯寫道:“石品洞天題海岳,書藏福地辟瑯環。”那書架當中的用具真是好:中間是大桌子,四周是帶有漂亮油漆的椅子,上面刻著三個清清楚楚而又醒目的字:藏書樓。
走出了藏書樓,我突然看見那邊有個封閉的小屋,就走過去,原來是刻書房!看看這里,一些刻書工具,一些書架,再加上兩塊石碑,古人使用的器具真讓我驚訝不已。
天一閣作文 29
早就聽說寧波有一個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天一閣。所以一直想去,可爸爸媽媽一直沒空。盼著,盼著,終于等到了五一勞動節,他們正好都有空,我們一家在星期六一起去了天一閣。
一進大門,我就看見了一個“坐著的人”,它是用石頭雕刻出來的。我湊近一看介紹,明白了這個人的來歷,原來他叫范欽,是明寧波府鄞州人,天一閣就是他建造的。他的周圍綠樹成蔭,枝繁葉茂,正好為他擋風遮雨。后面還有一幅壁畫,上面有幾匹駿馬在奔跑,河水淙淙地流著。
我們往前走,經過了許多條走廊,發現有許多紅艷艷的燈籠掛在走廊頂端,走廊一邊整齊地矗立著一些大大的碑,但是有許多碑上已經沒了文字,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好奇地問媽媽。“因為時間久了,被風化掉了。”媽媽回答,我明白了。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天一閣的核心區——藏書樓,據說這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一個藏書樓,樓里一個接一個的柜子中藏著一本本書,各種各樣,讓人眼花繚亂。雖然它們經歷了430年的風雨坎坷,顯得很破舊,但我想它應該是非常珍貴的.。
接著往南走,來到了天一池。天一池碧綠碧綠的,像是被周圍的綠樹與綠地染過了。微風吹過,綠葉紛紛從枝頭飄落下來,仿佛一位美麗的少女在空中邁著輕盈的步伐,跳起了優美的舞蹈。池水淙淙地流著,越流越遠,象征著寧波正向美好的未來發展。
天一閣最美的要屬戲臺了。周圍都是高大的樓,樓頂美人靠上的花紋沒有高超技術的人是刻不出來的。上面刻著一條條金色的龍在搶球。雖然沒有太陽照射,但是還是那么金光熠熠。門的中間一條邊上的花紋是用鎦金刻成的。戲臺旁邊放著許多盆栽,好像都要竄上天似的。
如果要給寧波印一張名片,我想天一閣就是最好的名片。
天一閣作文 30
俗話說:“到寧波不到天一閣,等于沒有到過寧波。”天一閣是我國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是我國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私人藏書樓。
腳剛跨進天一閣的門檻,映入眼簾的是一尊清銅雕像,他便是天一閣的主人——范欽。當時范欽每到一個地方做官,都要搜集當地的各種書籍,對他來說,做官倒是其次的,而搜集書冊卻是第一要務。正是因為范欽“輕常人之所輕,重常人之所重”才給我們留下了這閃耀著光芒的精神財富。
“天一閣”這個名字是從“天一生水,以水制火”這句古話中得來的。范欽認為書最怕火,而水能克火,所在在藏書樓前鑿了一個水池,蓄水防水。院子里常年綠樹成蔭、枝繁葉茂,正好長年為書樓擋風遮雨。
天一閣最美的要屬戲臺了,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戲臺上的.雕刻很精美,那些花紋不是能工巧匠是雕刻不出來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戲臺上還有一個圓洞,居說這是古代唱戲時用來擴音的,這不得不讓人贊嘆,人的智慧是無窮的,無論古時還是現在。
穿過南園,就來到了平和堂,堂前有三個銅人在打麻將。其中之一就是發明了麻將的寧波人——陳魚門。這個麻將博物館里,有古代到現代的麻將各種麻將牌,石頭做的、塑料做的、竹做的、泥做的……五花八門,琳瑯滿目。可以看出,古人也是注重勞逸結合的,看書學習之余,不忘放松心情。
“天一池”是天一閣中最有名的,它在藏書樓的對面。小小的水池旁邊有著名的“九獅一象”,石頭雕刻得惟妙惟肖,非常逼真,它也是古代修建私家花園園林中的經典,把整個藏書樓點綴的更優雅別致。
歷史流傳靠的是書籍,“沒有了書,這個世界是一片荒涼”,游山玩水之余,讓我們到天一閣一游,必會讓你受益匪淺。
【天一閣作文】相關文章:
游天一閣小學生作文(通用36篇)08-29
作文苦難作文08-27
作文你是作文07-20
清明作文作文06-30
寬容的作文作文04-07
留戀作文作文03-31
軍訓作文作文01-21
期待作文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