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俗語

          時間:2023-06-11 14:14:32 諺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字俗語

            俗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所創造,并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并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三字俗語集錦,歡迎閱讀。

          三字俗語

            三字俗語1

            1. 【哈巴狗】趨炎附勢,百依百順的人。

            2. 【替罪羊】代人受過,替人挨揍的人。

            3. 【井底蛙】孤陋寡聞、知識不廣的人。

            4. 【孺子牛】鞠躬盡瘁、為民造福的人。

            5. 【千里馬】得才兼備,大有作為的人。

            6. 【紙老虎】比喻外強中干的人。

            7. 【變色龍】立場不穩,見風使舵的.人。

            8. 【笑面虎】笑臉相迎,兩面三刀的人。

            9. 【地頭蛇】強橫無賴,稱霸一方的人。

            10. 【鐵公雞】一毛不拔,吝嗇錢財的人。

            三字俗語2

            11、 【應聲蟲】比喻胸無主見,人云亦云,隨聲附和之人。有人中年得怪病,每當他說話,腹中就有蟲子小聲仿效。幾年之后,其聲越來越大。有道士見了大吃一驚,說:“這是應聲蟲,長久不醫治,會殃及妻子兒女。應該去讀醫書《本草》,讀到應聲蟲畏懼而不應聲的藥名,就服用此藥。”此人照辦,讀至“雷丸”,蟲不再應聲,于是就服用“雷丸”而治好了怪病。

            12、 【拍馬屁】比喻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討好別人。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遼闊,盛產馬匹,而且經常出現寶馬良駒。牧民們常以養得駿馬為榮。有時人們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并附帶隨口夸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起初,人們實事求是。相沿已久,有的人就一味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

            13、 【露馬腳】比喻無意中暴露出隱蔽的真相。據傳,明太祖朱元璋年輕時與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馬姑娘結了婚。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念馬氏輔佐有功,封她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當時以“三寸金蓮”為美,而馬氏卻長著一雙未經纏過的“大足”。馬氏為自己腳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從來不將腳伸出裙外。一天,馬氏游興大發,乘坐大轎走上街頭。有大膽者偷瞧,正巧一陣大風將轎簾掀起一角,馬氏擱在踏板上的兩只大腳赫然入目。于是,一傳十,十傳百,頓時轟動了整個京城。從此,“馬腳”一詞流傳于世。

            14、 【吹牛皮】比喻說大話,夸大其詞。相傳,從前黃河上游一帶,水急浪惡,難以行舟。當地人常用牛、羊皮制成筏子渡河。皮筏由幾個牛、羊皮口袋連結而成,使用時用嘴給皮筏充氣,于是就有了“吹牛皮”一語。不用足夠的力氣,光談空話,皮筏是吹不起來的。人們常對光說空話的人說:你有本事就到河邊吹牛皮看。后來,就以“吹牛皮”比喻說大話,夸夸其談。

            15、 【孺子牛】原指甘愿給小孩子當牛的人。后比喻甘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孺子:小孩子。)春秋時齊景公寵愛兒子荼,一次,景公跟兒子游戲,自己口銜繩子當牛,竟被兒子拉動繩子而折斷牙齒。景公死后,大臣依照他的旨意,立公子荼做了國君。另外幾個公子逃往國外。大臣陳僖子想廢掉荼,就暗地里將公子陽生接回國內。大臣鮑放(鮑子)反對,對陳僖子說:“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左傳·哀公六年》)這里用“孺子牛”說齊景公對他的幼兒很寵愛。魯迅《自嘲》詩“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句,用了這個典故而注入了全新的內容,表示他甘為人民大眾之牛,表達自己對人民大眾的無限忠誠。

            16、 【破天荒】舊時文人常用來表示突然得志揚名。現在用來指從未有過或第一次出現的新鮮事。出自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四卷:“唐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號日天荒解。劉蛻舍人以荊解及第,號為‘破天荒’。”“天荒”本指混沌未開的原始狀態。唐朝年間,荊南地區參加京城會試的考生,很多年竟沒有一個考中。于是人們稱荊南地區為“天荒”,把那里的考生稱為“天荒解”。唐宣宗大中四年,荊南考生劉銳終于金榜題名,破了“天荒”。當時,魏國公崔弦鎮守荊南,寫信表示祝賀,并贈他70萬“破天荒”錢。劉銳不肯接受崔弦所贈之錢,在給崔弦的回信中說:“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

            17、 【鴻門宴】指不懷好意的宴請或加害客人的宴會。鴻門:地名,今陜西臨潼東北。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

            18、 【賤骨頭】指不自尊、不知羞恥或不知好歹的人。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人太生嬌俏了,可知心就嫉妒。鳳丫頭倒好意待他,他倒這樣爭鋒吃醋的。可是個賤骨頭。”

            19、 【苦肉計】故意傷害自己的肉體以騙取敵方信任的計策。出自元·關漢卿

            20、 【寬心丸】寬慰別人的話。

            21、 【閉門羹】被主人拒之門外或主人不在,對于上門的人叫吃閉門羹。出自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22、 【打前站】行軍或集體出行時先派人到將要停留或到達的地點去辦理食宿等事務。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灑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馬飯完也未?”

            23、 【打擂臺】參加擺擂臺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競賽。擂臺:比武而專設的臺子。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廟,有一等打擂臺賭本事的,要與人廝打。”

            24、 【半瓶醋】比喻對某一門知識只是一知半解卻好在人前賣弄的人。出自《古今雜劇·無名氏〈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25、 【抱不平】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弱小的一方。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26、 【不倒翁】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輕下重,扳倒后自己能豎立起來。現多用于諷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出自清·趙翼《陔余叢考》第三十三卷:“兒童嬉戲有不倒翁,糊紙作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旋轉不倒也。”

            27、 【不成器】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氣質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沒有什么出息。有時也指不學好,自甘墮落。器:指人的度量、才干。出自《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

            28、 【并頭蓮】并排地長在同一莖上的兩朵蓮花。比喻恩愛的夫妻。又作“并蒂蓮”。蒂:花或瓜果跟莖連接的部分。出自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池畔分開并蒂蓮,可堪間阻又經年。”

            29、 【杯中物】杯子中的東西,指酒。出自晉·陶潛《責子》詩:“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30、 【出鋒頭】表現自己,自鳴得意地顯示自己比別人行。又作“出風頭”。出:顯露。出自宋·沈遼《云巢編》:“壯心欲馳步輒跚,試出鋒頭官已瘝。”

            31、 【打圓場】調解糾紛,從中說和,使幾方面都能接受,從而使僵局緩和下來。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一回:“虧得和尚打圓場,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勸下的,所以同了他來。”

            32、 【大手筆】指偉大的著作或大行動。《晉書·王珣傳》:“此當有大手筆事。”

            33、 【單相思】男女之間只有單方面的愛戀思慕。也比喻雙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熱情。出自明·高濂《玉簪記·村郎鬧會》:“只見些花落東風點綠苔,佩環聲,歸仙宅,單相思今空害。”

            34、 【東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出自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35、 【落湯雞】比喻落水或渾身濕透的人。出自明·天然智叟《石頭點》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湯雞子浴風波。”

            36、 【馬后炮】象棋術語。比喻不及時的舉動。出自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今日軍師升帳,大哥須要計較此事,不要做了馬后炮,弄的遲了。”

            37、 【滿堂紅】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績或到處都很興旺。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紅紙牌兒在當中,點著幾對滿堂紅。”

            38、 【滿天飛】形容到處都是。亦作“滿空飛”。出自宋·張元《詠雪》:“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

            39、 【冒失鬼】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就算我是個冒失鬼,鬧了個煙霧塵天,一概不管,甩手走了,你們想想,難道炕上那個黃布包袱我就含含糊糊的丟下不成?”

            40、 【每事問】每件事都要詢問。指凡事都要作進一步的調查。出自春秋·魯·孔丘《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

            41、 【門外漢】指外行人。出自《五燈會元·天竺證悟法師》:“師舉東坡宿東林偈……曰:祗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消息?庵曰:是門外漢耳。”

            42、 【悶葫蘆】比喻很難猜透而令人納悶的話或事情。出自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好著我沉吟半晌無分訴,這畫的是徯幸殺我也悶葫蘆”。

            43、 【迷魂湯】比喻迷惑人的語言或行為。出自《全元散曲·點絳唇·贈妓》:“使了些巧心機,那里有真情實意。迷魂湯滋味美,紙湯瓶熱火猥。”

            44、 【忘年交】即不拘年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出自《南史·何遜傳》:“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45、 【眼中釘】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出自《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46、 【意中人】心意相知的友人,后多指心中所眷戀的人。出自晉·陶潛《示周祖謝三郎》:“藥石有時閑,念我意中人。”

            47、 【壁上觀】比喻坐觀勝負而不幫助任何一方。壁:營壘。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48、 【不二門】指平等而無差異之至道或獨一無二的門徑、方法。出自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

            49、 【不成器】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氣質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沒有什么出息。有時也指不學好,自甘墮落。器:指人的度量、才干。出自《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

            50、 【步后塵】后塵:走路時揚起的塵土。指跟在別人后面追隨模仿。出自明屠隆《曇花記討賊立功》:“副帥好當前隊,老夫愿步后塵。”

            三字俗語3

            1、甕中鱉:指落入絕境,難以逃脫的人。

            2、跟屁蟲:指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毫無主見的人。

            3、糊涂蟲:指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人。

            4、可憐蟲:指受人鄙視的可憐的人。

            5、應聲蟲:指隨聲附和,沒有主見的人。

            6、寄生蟲:指有勞動能力而不勞動的人。

            7、人中鳳:指出類拔萃的優秀之人。

            8、落水狗:指失勢的壞人。

            9、癩皮狗:指死皮賴臉,卑鄙無恥的人。

            10、看門狗:指討好主人,甘當奴才的人。

            11、哈巴狗:指馴服的奴才。

            12、縮頭龜:指膽小怕事的人。

            13、吸血鬼:指殘酷欺壓榨取人的人。

            14、紙老虎:指貌似強大,實則軟弱的人。

            15、笑面虎:指外表和善,心地兇殘的人。

            16、母老虎:指兇悍潑辣,蠻橫無理的婦女。

            17、攔路虎:指制造障礙,阻擋前進的人。

            18、鐵公雞:指愛財如命,一毛不拔的人。

            19、落湯雞:指渾身濕透,十分狼狽的人。

            20、狐貍精:指專事迷惑人的女人。

            21、白眼狼:指忘恩負義,以怨報德的人。

            22、老狐貍:指陰險狡詐,老奸巨猾的人。

            23、變色龍:指見風使舵的投機分子。

            24、獨眼龍:指瞎了一只眼睛的人。

            25、癩蛤蟆:指骯臟丑陋的人。

            26、千里馬:指才能出眾,有所作為的人。

            27、三腳貓:指技藝不精,一知半解的人。

            28、偎灶貓:指無精打采,萎靡不振的人。

            29、出頭鳥:指表現突出,才能出眾的人。

            30、比翼鳥:指恩愛夫妻。

            31、籠中鳥:指身受束縛,失去自由的人。

            32、孺子牛:指甘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

            33、老黃牛:指勤懇工作,任勞任怨的人。

            34、喪家犬:指失去靠山,到處亂竄的人。

            35、蓬間雀:指目光短淺,胸無大志的人。

            36、地頭蛇:指獨霸一方,欺壓人民的人。

            37、美女蛇:指外貌美好,內心奸詐的女子。

            38、過街鼠:指人人痛恨的壞人。

            39、井底蛙:指目光短淺,孤陋寡聞的人。

            40、丑小鴨:指外表丑陋,實際大有前途的人。

            41、替罪羊:指代人受過或替人受罪的人。

            42、領頭羊:指居于領先地位,率領別人前進的人。

            43、無頭蠅:指行動忙亂,目的不明的人。

            44、旱鴨子:指不會游泳的人。

            45、夜貓子:指喜歡晚睡,深夜工作的人。

            唱白臉: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對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態度。

            和稀泥:比喻調和紛爭,多指無原則地調和折中。

            炒魷魚:魷魚一炒就卷起來,像是卷鋪蓋,比喻解雇、撤職。

            吃小灶:比喻享受特殊照顧。

            闖紅燈:比喻超越法現有的規則辦事。

            打邊鼓:比喻從旁幫腔、助勢。

            打官腔:指說些官場上的辭令,或用冠冕堂皇的話來應付、推托或責難別人。

            擠牙膏:比喻說話不爽快,經別人一步一步追問,才一點一點地說。

            趕浪頭:指跟在大眾后面做一些適應當前形勢的事。

            露馬腳:比喻暴露了隱蔽的事實真相。

            潑冷水:比喻挫傷別人的興趣和積極性。

            捋虎須:比喻觸犯有權勢的人或冒著很大的風險。捋:撫摸。

            敲竹杠: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或以某事為借口進行訛詐。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沒有收獲。

            打冷槍:在人沒防備時開槍射擊,比喻暗中傷人。

            吊胃口:用好吃的東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讓人產生某種欲望或興趣。

            翻老賬:指發生矛盾時提起從前發生的事情,糾纏對方過去所犯的錯誤。

            滾雪球:比喻事物在原來的基礎上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

            過電影:形容對過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顧。

            交學費:泛指為某項事業付出金錢或其他代價。

            打悶棍:乘人不備,用棍打昏,掠奪財物。比喻攻擊別人且使人無法申辯。

            跑龍套: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起次要作用,充當配角。

            挑大梁:指在一個單位擔任重要職務、任務,發揮重要作用。

            挖墻腳:從競爭對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搶走生意。

            捂蓋子:比喻利用職權掩蓋內部存在的`矛盾斗爭或壞人壞事。

            走過場:比喻做事敷衍了事,搞形式主義。

            撂挑子:比喻甩下應負責的工作,不干了;主動辭職。

            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徹底,還留有問題。

            露餡兒:比喻暴露了不愿意讓人知道的事情。

            跌眼鏡:指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令人感到吃驚。

            打秋風:指假借各種名義向人家索取財物,或依仗權勢,招搖撞騙,收受賄賂。

            打埋伏:比喻隱藏物資、人力或隱瞞問題。也指事先隱藏起來,待時行動。

            一言堂: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

            一窩蜂: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和行動。

            大氣候:比喻出現在較大范圍的某種政治、經濟形勢或思潮。

            定心丸:能使人情緒安定的東西。

            高姿態:指對別人寬容、諒解。

            爛攤子:比喻秩序混亂、不易收拾整頓的局面或單位。

            香餑餑:比喻受歡迎的人或事物。

            小兒科:比喻胸襟狹窄或吝嗇的行為,或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夾生飯:本意為半生不熟的飯,比喻開始沒做好再做也很難做好的事情,或開頭沒解決以后也很難解決的問題。

            綿里針:棉絮里面藏著針。形容柔中有剛。也比喻外貌和善,內心刻毒。

            迷魂湯:喻迷惑人語言或行為。

            馬后炮:喻事后才采取措施,但已無濟于事的人。

            試金石:比喻精確可靠的檢測方法。

            口頭禪:指經常掛在口頭而毫無實際意義的詞句。

            閉門羹: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

            敗家子:指任意揮霍家產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費國家財物的人。

            半瓶醋:比喻對某一門知識只是一知半解卻好在人前賣弄的人。

            絆腳石: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長舌婦:好進讒言的婦人。

            不倒翁: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輕下重,扳倒后自己能豎立起來。現多用于諷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

            落湯雞:形容渾身濕透,像掉在熱水里的雞一樣。

            吹鼓手:舊時婚喪禮儀中吹打樂器的人,比喻專為別人捧場的人。

            多面手:指擅長多種技藝的人。

            兩面光:兩個面都光滑。比喻兩方面都不得罪,兩邊做好人。

            馬前卒:舊時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現在比喻為人奔走效力的人。

            敲門磚:敲門的磚石,門敲開后就被拋棄。比喻騙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替罪羊:古代猶太教祭禮是替人承擔罪過的羊。比喻代人受過。

            眼中釘: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

            應聲蟲:比喻自己毫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

            窩里斗:形容家庭或團體內部發生爭斗或沖突。

            陽關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耳邊風: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關于俗語的引證解釋

            1、民間流傳的說法。《史記·滑稽列傳》:"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云。"

            2、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語句。《漢書·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老殘游記》第十三回:"既是沒才的這們少,俗語說的好,'物以稀為貴',豈不是沒才的到成了寶貝了嗎?"丁玲《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為'主賢客來勤'。蕭云幾乎說出這句俗語來。"

            3、方言土語。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濡水》:"濡水……西北入難河。'濡'、'難'聲相近,狄俗語訛耳。"唐劉知幾《史通·雜說中》:"所以晉楚方言、齊魯俗語,六經諸子載之多矣。"朱光潛《藝文雜談·<但丁的"論俗語">》:"他(但丁)所謂俗語,就是與教會所用的官方語言(拉丁)相對立的各國人民大眾所用的地方語言。"

            4、指當地的習慣稱呼。《紅樓夢》第五五回:"這廳上也有一處匾,題著'補仁諭德'四字;家下俗語皆只叫'議事廳兒'。"

          【三字俗語】相關文章:

          生意諺語、俗語08-02

          中國俗語諺語大全08-29

          關于橋的俗語諺語11-21

          有關黃河的俗語諺語05-18

          有關雨的諺語/俗語09-15

          關于氣候的諺語或俗語11-22

          經典民間俗語諺語370句05-25

          下雨的農諺或俗語(精選150句)07-24

          看云識天氣的諺語俗語02-08

          關于春天的諺語俗語(精選150句)03-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52 | 制服丝袜综合另类中文字幕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观频蜜 | 日本永久免费Aⅴ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不卡片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