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事業單位會計管理方法淺議論文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管理的現代化,會計的傳統方法已越來越不適應會計環境的變化,會計方法體系的改進或重建已迫在眉睫,新的會計方法體系應由事前的預測、決策方法,事中的控制、監督方法,事后的核算、分析檢查方法構成。
會計的傳統職能是反映與監督,傳統的會計方法就是會計核算、會計分析、會計檢查三大方法,F代會計的職能已拓展至反映與管理,則現代的會計方法亦就擴展到事前的會計預、決策方法和事中的控制、監督方法。而會計職能的拓展又與會計環境尤其是經濟與科技環境的發展密切相關。
傳統會計一般可分為會計核算、分析、檢查三個部分,因而傳統的會計方法亦相應地由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和會計檢查方法所組成。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管理的現代化,會計的傳統方法已越來越不適應會計環境的變化,會計方法體系的改進或重建已迫在眉睫,而新的會計方法體系的構建,一則必須充分考慮適應環境的變化即經濟體制、管理機制、事業單位性質、會計地位的變化;二則必須充分考慮會計職能的變化尤其是預測、決策、控制、考評等管理職能的擴展;三則必須充分考慮會計對象的變化尤其是現在和未來的價值運動。由此,新的會計方法體系應由事前的預測、決策方法,事中的控制、監督方法,事后的核算、分析檢查方法構成。茲分述如下:
一、事前會計方法
(一)會計預測方法。會計預測方法就是指依據會計信息和相關的技術經濟信息對價值運動的發展變化趨勢和未來狀況進行推測和預算所采用的各種專門的會計技術方法。一般又分為定性和定量兩大類。
1、定性預測法。該法亦稱非數量分析法。通常是由熟悉事業單位情況和業務技術的人員通過調查研究,運用經驗、邏輯判斷、推理來進行分析,提出預測的初步意見,然后再通過座談會和征求意見的形式進行修正、補充,最后得出預測的數據或意見。該法由于依據的是主觀判斷和不完備的直觀資料,適用于資料缺乏或不確定的情況。適用性較強,但計算不嚴密,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2、定量預測法。該法亦稱數量分析法。通常是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對有關數據進行科學加工處理,并建立經濟數學模型以揭示各有關變量之間的規律性聯系。此法對資料的要求較高,邏輯嚴謹,計算準確,且能進行誤差估計,因而可靠程度較高。但因其對非計量因素如國家方針政策、市場需求、社會環境和心理狀態等很難考慮,預測結果不一定完全準確。
定量預測法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因果預測法,即從某項因素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規律性聯系中進行分析,如本量利分析法、投入產出法、回歸分析法等;第二種是趨勢預測法,即根據某項指標過去的、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數據,運用一定的數學方法進行加工、計算,借以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預測方法,包括算術平均法、加權平均法、指數平滑法、最小平方法等。
。ǘ⿻嫑Q策方法。會計決策方法就是指依據預測資料對一些專門的重大的問題擬出兩項或兩項以上的備選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比較,選取一項最佳方案所采用的各種專門的`會計技術方法。根據決策時期的長短可分為短期決策法和長期決策法兩種。
1、短期決策法。通常是指涉及一年以內的一次性專門業務,并僅對該時期內的收支盈虧產生影響而進行的決策方法,一般不涉及固定資產投資,故亦稱經營決策法。如產品的最優售價、零部件的自制還是外購、虧損產品是否停產等決策方法。短期決策法一般有:差量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貢獻毛益法、決策表法、決策樹法等。
2、長期決策法。通常是指涉及時間在一年以上,并對較長時期的收支盈虧產生重大影響而進行的決策方法。一般涉及大量的資金,包括投資決策、籌資決策、分配決策等。如重大的技術改造項目、新產品的開發和批量生產、固定資產的較大量的增加或減少等決策方法。長期決策法按其是否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又分為靜態法和動態法兩類:靜態法一般有平均投資報酬率法、回收期法等;動態法一般有凈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含報酬率法等。
二、事中會計方法
。ㄒ唬┦轮锌刂品椒ā嬍轮锌刂品椒ň褪侵咐脮嫹答佇畔κ聵I單位的經濟活動按確定的預期目標、計劃進行控制、調節和運行所采用的各種專門的會計技術方法。按控制的標準分為制度型控制法和數量型控制法兩大類。
1、制度控制法。通常是指以國家的方針政策、財經法規制度為標準,對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合規性和合法性控制,使之按符合制度的軌道運行的方法。如按國家規定的固定資產管理條例進行固定資產的投建改造,提取折舊和清理報廢、盤盈盤虧等核算,依據國家工資政策和費用開支規定進行工資核算和費用報銷等。
2、數量控制法。通常是指以一定的經濟指標(數據)為標準,對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數量性控制的方法,一般有:目標控制法、定額控制法、預算控制法、責任控制法和最優化控制法等。
。ǘ┦轮斜O督方法。會計事中監督方法就是指按照國家的法令、政策和有關財經制度,利用會計反饋信息對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運行過程的檢查、監督,以保證合法、合規運行的方法,一般有財務內部牽制與稽核監督法、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監督法兩種。
1、財務內部牽制與稽核監督法。通常是指事業單位財務處(科)內部將不相容的職務交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崗位或人來擔任,并設置專職的內部稽核崗位(可一人或一人以上),對會計信息管理過程進行審核的一種財務內部的自我監督方法。
2、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監督法。通常是指在事業單位內部單獨設置審計機構,按有關的審計制度規定對本事業單位中的財會工作、內部牽制與控制制度及經濟活動過程等進行專職審計的一種事業單位內部的自我監督方法。
三、事后會計方法
(一)事后核算方法。所謂的會計事后核算方法就是指對一定會計期間的經濟業務,通過會計確認、計量、記錄等程序,最后編制出會計報表的會計技術方法。事后核算方法必須設置帳戶、復式記帳、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帳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會計報表。
(二)事后分析方法。所謂的會計事后分析方法就是指以會計核算資料為主要依據,結合其他有關資料對一定會計期間的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比較、肯定成績、揭露缺點,提出改進建議或措施,從而不斷提高事業單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一種專門的會計技術方法。事后分析方法一般有比較法、比率法、連鎖替代法、差額法、平衡法等。
。ㄈ┦潞髾z查方法。會計事后檢查方法就是指以會計核算資料和分析資料為主要依據,檢查所反映的一定會計期間的經濟活動的資料是否真實和合法合理的一種專門的會計技術方法。亦即主要檢查會計憑證、帳簿、報表和經濟活動分析報告所記錄、揭示的業務內容有無弄虛作假的現象和有無違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及財會法規、制度的規定等。事后檢查方法一般有核對法、審閱法、查詢法、詳查法、抽查法等。
【事業單位會計管理方法淺議論文】相關文章:
會計理論的邏輯起點淺議論文10-03
賞識教育淺議論文08-02
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淺議論文08-11
會計電算化內部會計控制淺議論文09-30
物理教學的內能淺議論文09-16
幼兒拼音教學淺議論文07-29
笛子氣息與健康的淺議論文10-02
音樂的自律與他律淺議論文10-02
財務會計的核心職能及其職責淺議論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