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初中議論文

          時間:2021-09-08 15:01:25 議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取舍初中議論文

            生活中我們往往有時需要在“取”和“舍”中作出選擇。“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在取得成功的時候,往往會付出代價。所以說要想取得就應該先舍棄。

          取舍初中議論文

            其實,從古到今的歷史長河中有那幾個著名人物不是先“舍”后“取”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飲酒寫出了他晚年時得到的那一份悠閑寧靜的田園生活。然而結合歷史背景可以知道他在做彭澤令時不愿與品質低下的督郵想迎。于是他舍棄了當時黑暗、混亂的官場,當天就辭職回鄉,內心向往著得到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可是誰又能想到就是因為他的這一份舍棄,得到的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名詩名句留給后人欣賞品讀?狂放不羈的李白又何嘗不是如此,本能享受榮華富貴,卻選擇游走于世間,這“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狂放不羈取得世人羨慕的精彩生活,這樣隨心隨性的取舍難道沒有使他受益無窮嗎?

            時代不同,背景不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取舍。如果說陶淵明是為了取得田園生活而舍棄黑暗官場,那么與之相比,蘇武的“舍”就顯得更加偉大。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凝望著荒涼的戈壁邊際,雙眼流露出他對取舍深遠的思考。公元前100年,蘇武在出使匈奴時被匈奴扣留,要求其背叛漢朝效力于匈奴,許他以豐厚的俸祿和高官。有了官位和俸祿,他本來可以留在這里過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他卻舍棄了權力和金錢,堅持不向匈奴投降,結果被流放到貝加爾湖孤獨終老。也許蘇武他并沒有想到,自己舍棄了功名利祿卻取得了流傳千古的.美名,他的故事也一直被人們所熟知,所以說只有在舍棄之后才會有所取得。

            孟子舍魚而取熊掌,舍生而取義的思想傳揚至今。然而回首當下,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滿足貪婪的內心,為了取得物質的榮華富貴解除對物質的渴望,甚至不愿舍棄自己至今擁有的一分一毫。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商鞅變法”中,秦國正是因為舍棄舊的國法,才得到更有效的治理,使其他六國統一。我們應該要學會舍棄,如果既想要取得又不肯舍棄,最終只會事與愿違,先取后舍才是最值得我們去做的。

          【取舍初中議論文】相關文章:

          得失與取舍初中議論文06-30

          取舍議論文06-04

          懂得取舍議論文03-15

          學會取舍議論文10-18

          學會取舍議論文07-15

          取舍之道優秀議論文08-15

          取舍初中作文05-26

          懂得取舍 議論文800字09-22

          關于取舍初中作文06-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本国产在线视频 | 日本精品不卡中文AⅤ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第一页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