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在殿堂,我們在流浪

          時間:2021-09-24 18:40:43 議論文 我要投稿

          大師在殿堂,我們在流浪

            近日,流浪漢沈巍火遍全網,因談吐不凡而被冠以“流浪大師”的稱號,出現了全民爭搶“流浪大師”的現象。盡管沈巍一再否認:他只是個愛讀書,追隨本心而不愿融于社會的人,但這絲毫不影響民眾的追捧,給沈巍貼上“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標簽。但這句話貌似經不起推敲:難道殿堂里的都是小丑,流浪的都是大師!

            顯然不是,過度的炒作顛倒了是非。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是一種抹殺邏輯,拋開理性的情緒發泄,人們關注沈巍來發泄自己對社會的不滿,釋放壓力。沈巍不愿融于社會,追求本心的行為,是大多數人一直想做卻沒去做的。

            “大師”一出,丑態盡露。“流浪大師”又何嘗不是“流量大師”,自媒體的時代,為了博得點擊量,他們利用人們的獵奇心理進行虛假包裝,塑造出一個遭遇不幸,喪妻喪女的隱士的形象。所謂的大師不過是流量經濟包裹著的拜金,所謂的小丑不過是浮躁社會孕育著的荒唐。

            由此,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是不是也在流浪!身體上的流浪尚可改變,但精神上的流浪卻很難改變。高速發展的社會,人性一直都是漂浮的狀態,靈魂被功利充滿,追求快節奏,最后變得焦躁。

            過度功利,導致靈魂冷漠和世態炎涼。沈巍吸引了很多人,但每個人都是沖著蹭熱度賺錢去的,沒有人關心他的感受,對于擾亂他的生活不以為意,最終迫使他獨自離開。社交功利化使人與人之間漸行漸遠,有利可圖早已替代了志同道合,生活中充滿應付,人生走一遭后只能落下一身疲憊。

            功利化似乎已成定勢,但我們還能改變自己。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信息泛濫恰恰為《沉思錄》中的“我們聽到的只是一個觀點,看到的`只是一個視角,而非真相”這一論述提供了依據。而長期被“同溫層效應”影響的人,閱讀淺顯化,更容易將所聽到的觀點,所看到的的視角當做真相,看問題游離于表面。此時,我們更應該放下脫離手中的方寸屏幕,認真地讀一本書,學會深閱讀來沉淀自己或來一場旅行,放松自己繃緊的神經。

            自媒體人如想長久生存,應多著眼于真才實學,而不是短期的流量。“流浪大師”是泡沫經濟的產物,同之前的“犀利哥”一樣,很快會淡默于社會。而真正的大師應像西南聯大那些學者如陳寅恪,輾轉一生,博古通今,志在學問,而非學位,衣衫襤褸地屹立于天地間。這是一個缺乏大師精神的時代,自媒體應著眼于這些人,將大師精神薪火相傳。

            愿我們向社會發出呼吁,愿每個人褪去浮華,讓靈魂不再流浪,安定下來。

          【大師在殿堂,我們在流浪】相關文章:

          我們在成長作文范文10-28

          “雷鋒”在我們身邊作文09-21

          在我們這個年紀作文09-08

          美景在我們身邊作文11-24

          雷鋒叔叔在我們班作文10-23

          雷鋒在我們身邊作文600字07-25

          科技在我們身邊作文7篇09-11

          讓我們在閱讀中成長作文01-08

          我們在謊言中成長作文600字01-05

          環保在我們身邊作文(合集4篇)12-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的 | 未满十八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成年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ⅴ日韩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bd |